不退北约,法兰西小“白旗”又露出来了
因为美军仓促撤离阿富汗,引起了北约成员国诸多不满,但北约小弟们基本上是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一个成员国敢挑战北约组织本身。
接着,澳大利亚、英国、美国于9月15日宣布组建AUKUS三边安全合作联盟,又让北约成员国目瞪口呆,因为事先美英澳根本没有与它们通过气。
而澳大利亚“潜艇合同”事件令法国不仅蒙受了重大经济损失,并且侮辱了法国的国家尊严。
怒不可遏的法国起初威胁要重新考虑北约问题,马克龙将在北约马德里峰会上“弄清状况”。
然而,就在大家以为法国要拿北约对美国施压时,法兰西又表演了传统技能--“举白旗”。
9月22日,法国国防部长弗洛朗丝·帕利在参议院演讲时表示,巴黎没有必要在潜艇合同事件后退出北约。她说:“我们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做?摔门退出北约?我不这样认为。”自我澄清?急什么?
法国外交部则打算在下周把驻美大使派回到华盛顿,驻澳大利亚大使暂时不派。
法兰西真是“帅不过三秒”,虽然马克龙还在拒绝接听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的电话,但白旗一角已经露出。
如果澳大利亚最后愿意赔法国一点损失费,这事就算了结了。
倒是德国对北约说了几句硬话,默克尔的外交顾问霍伊斯根昨天对《金融时报》表示,澳美英三国同盟(AUKUS)是“对北约伙伴们的侮辱”,拜登对待盟友的态度跟特朗普一样。
他还说,在这两件事上(撤兵阿富汗和法澳潜艇合同),“美国的行为与我们对美国的期望不符,拜登政府曾承诺与盟友进行密切合作。”
言下之意就是德国对美国的不信任感在增加,拜登的承诺和特朗普一样不值得信任。
美国维持北约“团结”的手法现在很简单,就是极力强调俄罗斯和中国的“威胁”,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9月7日在丹麦举行的北约年度安全会议上就警告称:“中国正在迅速增强其核力量,而且是在不受限制和不透明的情况下进行。”
俄罗斯更是直接威胁着北约“边境”。
将中俄军事力量妖魔化的说辞,斯托尔滕贝格这个高级打工仔不知道已经背诵了多少遍?
感谢中俄吧,如果没有这两个可怕的“敌人”,斯托尔滕贝格就将失业,因为北约必须制造敌人才能找到继续存在的理由。
在冷战时期,北约的敌人是苏联,美国让欧洲人相信,由美国领导的北约才是他们安全的保障。
然而,并非所有成员国都相信美国的说法,法国就是其中一个。
法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又拥有独立的核武器系统,如果说苏联威胁着法国的安全,那么,巴黎和莫斯科搞好关系不就行了?何必付出让渡部分主权的代价去听从北约盟主的指挥?
正是根据这个逻辑,戴高乐决定退出北约。结果怎么样?法国受到苏联攻击了吗?什么都没有发生。
法国已经用事实证明了美国维持北约的谎言,但法国后来为什么又要回到北约接受美国指挥?
进进退退的法兰西
法国是北约奠基者之一,按照美利坚黑社会“民主自由,普世价值”排辈顺序,法国是“民”字辈的。
1947年,美国推出“马歇尔计划”,并要求接受美国援助的欧洲国家成立一个军事联盟。
至1952年,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累计得到了30亿美元左右的援助,比意大利、西德高出一倍,巴黎当然欢迎美国成为欧洲防务的领导者。
于是,北约总部在1952年从伦敦迁往巴黎,欧洲盟军司令部、中欧地区司令部也都设在法国,北约官兵及家属有七万余人生活在法国29个军事基地附近。
但法国对于自己在北约的地位并不满意,美国和英国包办了北约领导班子,总司令必须是美国人,副总司令是英国人。所以,法国跟英美暗斗了四五年。
1958年,戴高乐将军重出江湖,建立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为法国总统。
戴高乐认为北约对法国不利。如果苏联与美国开战,那么美国本土遭到攻击可能性非常低,而欧洲会成了苏联导弹的靶场。
法国希望找到一条独立自主的外交道路,恢复大国地位,单独与苏联沟通,确保利益最大化。要实现这一点,法国必须与北约军事脱钩。
戴高乐以进为退,他向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和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分别写信,提出了两个建议:
一、北约要扩大到全世界范围;
二、北约由美英法共同领导。
否则,法国将依据北约第12款规章,退出北约。
他知道美英根本不可能接受这两个条件。
一、北约扩大到全世界,战线拉得过长,美国负担不起;
二、领导权必须由美英垄断,法国不可以分享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权力。
美英果然拒绝了戴高乐的建议。
建议被拒绝后,1959年3月,戴高乐便宣布法国地中海舰队脱离北约指挥系统,独立行动。
5月,法国要求美国将所有核弹头撤出法国本土。
6月,法国要求美国交还10多个空军基地使用权。
美国向戴高乐施压,要求保留核武器,但戴高乐坚决不同意。
美国怀疑法国核计划正在接近成功,便拉上英国和苏联,以联合国名义起草了“禁止核试验”条约,要所有国家签字。
因为一旦法国拥有核武器,那么,美国连为法国提供“核保护伞”的理由都将站不住脚。
法国与中国站在了一起,新中国当时并不是联合国成员国,联合国起草什么条约,关我屁事,拒签。
中国拒签,法国也就不那么孤单了,它也拒签。
1962年,法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比美国预计的时间还要早。
1963年,戴高乐宣布法国大西洋舰队也要脱离北约指挥。
1964年1月,中法建交。
美国这时连哄带吓,希望法国不要走得太远,至少要维护北约一致性。
但到了1966年5月7日,戴高乐进一步宣布所有法国军队脱离北约军事组织,并要求所有外国军队离开法国领土,法国领空对北约飞机关闭。
7月1日,法国正式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
10月,法国正式退出北约军事委员会。
最后法国放弃北约成员国身份。
戴高乐快刀斩乱麻,连谈判机会也不留给美国,美国毫无办法。所以,今天的北约总部会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而不是巴黎。
法国退出,使得北约防务体系出现了巨大缺口,北约军事纵深缩减一半以上,战略机动能力大打折扣。
白宫发言人谴责法国在盟友心脏上插了无情的一刀。
不过,法国是留有政治余地的,它向美国秘密承诺,如果美苏爆发战争,法国军队会站在美国一边。当然,美苏核大战是不可能发生。
美国只能接受,毕竟有苏联存在,北约其它成员还是能保持一条心。
1969年蓬皮杜上台、1974年德斯坦上台、1981年密特朗上台,法国对北约政策基本保持着戴高乐路线--疏远美国,但不与美国闹翻。
1995年希拉克上台,这时苏联已经解体四年。美国一家独大,法国主动接近北约,1996年重返北约军事委员会。
希拉克是想借北约这个壳,组建一支欧洲军,同德国一起争取北约指挥权,提高法国在欧洲影响力。
美国识破了法国的策略,双方摊牌,法国要求美国将设在那不勒斯的南欧司令部的指挥权交给法国,否则,拒绝成为北约正式成员。简单说,法国就是想拥有北约权力,却不想履行北约义务。
由于美法无法就那不勒斯司令部指挥权问题达成一致,法国就一直在北约门口蹭蹭不进去。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法德反对美英绕开联合国的军事行动,于是,法国重返北约之事,就不再提及。
2007年萨科奇上台,法国与北约关系出现了重大变化。萨科奇认为:
一、法国根本没有能力与美国掰手腕,不如顺从;
二、建立“欧洲军”不实现;
三、北约东扩后,法国担心被“孤立”,会被标识为俄罗斯的伙伴。
2008年6月,萨科奇政府发布《国防白皮书》,明确提出加入北约的意愿。说到底,这是萨科奇丧失独立性,唯美是从的结果。
2009年在德国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拜登(美国副总统)表示“热烈欢迎”法国重返北约大家庭。
奥巴马给了法国人两个礼物:北约盟军转型司令部司令、葡萄牙里斯本司令部司令两个职位由法国人担任。
这些职位,以前戴高乐根本看不上眼,而萨科奇却认为是重大收获。
2009年3月17日,法国议会以329票支持对238票反对,在一片争吵声中通过了全面重返北约组织决定。
4月,美国在北约六十周年峰会上正式宣布法国成为北约一员。
萨科奇的亲美路线,推翻了戴高乐坚持独立自主的路线。
实际上,戴高乐主义与所谓大西洋主义,是无法兼容的,戴高乐好不容易挣脱出来,萨科奇却主动送上了门。
从2009年到今天,已有12年时间,法国在北约得到了什么?一无所获,还要被人插刀。
当特朗普公开喊出“美国优先”时,法国极度难堪,说好的“美法团结”呢?
2019年,马克龙在接受英国《经济学人》杂志采访时曾经公开表示过:北约已经“脑死亡”。
他指的是美国过于自私,置盟友利益于不顾,还对土耳其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不加约束。
马克龙与默克尔又想实现建立“欧洲军”之梦,但也只能是想想。
北约散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欧洲与中俄趋向合作,而不是对抗;
二、欧洲与美国趋向对抗,而不是合作。
问题是现在法国、德国等北约成员国,大多数时候都是为美国摇旗呐喊的,包括涉港、涉疆、涉台等问题。
包括现在法国被美国插刀时,法国参议院几个政客居然准备在下月窜访中国台湾。这说明法国政坛里为美国效力的“法奸”不在少数,马克龙拿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
法国是没有胆量再次脱离北约的,德国反而有可能,因为北约存在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外制俄国,内压德国”。
而且马克龙健康二维码被泄露后,法国举白旗举得很快。这或许是盎格鲁-撒逊人情报联盟给法国政客们的一个警告,差不多得了,别没完没了。否则,下一次可不是二维码泄露这么简单。
北约是美国在欧洲的裤腰带,如果这根带子掉了,美国就光屁股了。
但要解开这根带子,单靠欧洲的力量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