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两会”与2020,民间有话说


  今年,因疫情未明,大部分省市都把精力放在了抗“疫”上面,“两会”代表不一定都把精力放在了“两会”准备上面。中国的“两会”对中国经济及社会发展至为重要,可以说是“世界第一会”,这个“第一”,不单指人数,更重要在于其提案数和政策影响力。

  本人觉得,2020年,恢复经济当然是第一要务,但除了经济之外,中国恐怕还有一些改革需要切实推动。写了点建议,望朋友们批评指正!

  01

  “两会”特别提议

  若“两会”不能按时召开,是否可以有所创新?

  本人有个“特别提议”,“两会”分两步进行:“两会”前,开通网上提案直通车;“两会”恢复后,适当缩短会期,重点放在报告、预算和其它重要事项审议上面。

  网上提案如何操作?也分两类:一类是代表提案;一类是群众提案。

  代表提案:按特殊程序网上提交,不对外公开,依往年惯例处理,减少会期工作量。

  群众提案:网上提交(格式统一,字数限制),对网友公开,可评论。这部分提案量会较大,先由中央信访部门按地域分配各级信访部门按网络评价热度进行初选,最后留下不超过3000份,再提交给各部委进行精选,最后留下300份,精选出来的提案与代表提案具同等效力。程序结束后,有关部门应回复并答谢提案人(不同于以往的网上征集意见)。

  如果“两会”能探索一次网上程序,或许对未来的开会模式有启示作用,既可以丰富提案涵盖面,又可以提高提案整体质量,足以影响世界。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和群众路线,可以闪耀出历史上任何制度都不曾拥有的特殊光环。

  02

  央行、证监会和财政部

  ★★政策定位。这三大部门,精英荟萃,西方经济学大师云集,解决手段极其丰富,自然不需要民间多言。按目前信息看,三大部门的动作非常统一,政策方向只有一个:放水。央行的工具最多,证监会的闸门打开,水流很大,财政扩张,发债量大且快。

  ★★异议之处。1,黄奇帆先生请求发行1万亿特别国债直接供应企业,本小民认为不妥。无论是中央政府债,还是地方政府债,都体现公共性质,使用方向是否要体现公共性?2,证监会不计后果的加快上市节奏,这不是恢复经济,是在给投资者嘴里塞烂苹果,是给市场埋地雷。

  ★★个人建议。今年扩债的重点支持方向应是“一老一小一轨”,“一老”指养老产业,“一小”指幼教事业,“一轨”指城市地铁轨道线建设。资本市场的重点支持对象应该是5G产业,以此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跟进。

  ●养老产业。中国的养老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稍微好一点的养老机构,因为资源稀缺,收费极为昂贵,成为很多老人的入院障碍,国家应该加大公共投入,建设更多“福利+自费”相结合的平价养老机构。

  ●幼教事业。现在,幼儿教育仅仅只是满足于有园可入,跟发达国家相比,幼儿所享受的福利还相差甚远。在没有条件实现完全免费的情况下,要尽快扩充非盈利性平价幼儿园的建设规模和数量,让年轻的家庭敢生孩子。

  ●轨道建设。中国的地铁建设仍然处于严格的审批制,部分发达地区的地级市人口膨胀其实已经很快,家庭汽车饱有量激剧增加,城市交通拥挤程度越来越突出。建议国家适当放开地级市地铁建设审批,通过地铁建设拉动经济增长,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把国债用在“一幼一老一轨”,公共性强,风险很小,直接给企业,风险较大,这个风险不能由政府担。

  ●5G建设。三大通讯运营商和各类5G设备生产商发力2020,管理方应帮助它们积极融资,推动经济发展,带动信息消费。

  03

  开启“积极扶贫”新路

  经过几年的农村扶贫,可以认为,五保户基本上已经能够做到应保尽保,这是很大的成就。但是,农村脱贫是否还要继续走巨资投入的老路呢?我认为需要调整。

  现在的农村扶贫,至少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养堕,不能激励潜力;二是效率低,负担重。

  ★★养堕问题。本来,部分贫困农民靠打工能挣到一些收入,甚至可以致富。但扶贫过后反倒窝在家里,偶尔种一下田,一年到头打牌赌博闲逛,饿又饿不死,富是永远富不了。

  ★★资金使用效率问题。资金一层层走,最后走到村里,中间存在截流。加之项目太多,一般农民根本搞不清楚,透明度低。产业扶贫,造假现象非常突出,大量资金转入承建者口袋。最关键的问题是,长此以往,财政负担会越来越重,并且无法真正带动共同致富。

  如何开启积极扶贫新路?除继续保留对“五保户”的全额扶贫之外,应该着眼于从“扶堕”到“扶勤”的转变。

  ★★推动购房双补贴政策。一是对城市低收入无房家庭实行购房补贴,二是对进城务工人员实行购房补贴。让进城务工的农民能落户生根是重点对象,将扶贫款转变成定向购房补贴,不再直接发钱给农民,只补贴给勤劳务工者和创业农民购房。

  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政府补贴农户入市购房必须与房地产调控政策结合实施,始终要坚持“房住不炒”这个承诺,既不压缩房地产增量,确保经济不过快失速,又要保证房子有新增刚需居住。

  ★★要把补贴购房与农田集中耕种挂钩。农民不能靠务农致富,主要原因是小农化,无规模效应。凡享受政府补贴的进城农户,必须释放本户名下的耕地使用权给集体(承包权暂时不变),由集体暂时分配给真农民。坚决取消以耕地为对象的政府补贴,调整为购买农机、农药、农具、化肥、收割费等环节补贴,切实降低真农民的种粮成本,调动真农民的积极性。如果担心环节太多不好操作,建议设“土壤改良费”拨给土地耕种户,既不留下国际争端,又可直接支持真农民。

  ★★回流通道保障。大部分农民进城后,都能靠自己或下一代实现安居乐业,但不排除部分农户进城后无法立足,出现这种情况,可允其选择重新回到农村,重新拿回原来的承包耕地使用权,放弃补贴房。

  04

  饿狼消费和特殊捐赠

  ★★饿狼消费。2020年的春节,消费大幅缩水,除极少数特殊家庭外,每家每户都节约出不少预定消费,这些钱,无论贫富,本来都是计划中的消费,受疫情影响被压制。

  人的消费动机一般是比较稳定的,计划好的钱没花完,仍然保留着“应该花”的心理冲动,压制得越久,越象饿狼一样,时机一到,应该还会释放到市场。

  但是,能不能变成有效消费,还要看后期的形势变化。如果大家都对未来表示悲观,那可能会将计划中的消费变成应对未来不测的储蓄。比如说,企业普遍性降薪,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企业大面积裁员,消费品和服务业价格大幅度上涨,经济断崖式下滑,等等。政府的工作就是要确保人民敢消费。

  ★★特殊捐赠。主要包含两类群体:高收入群体和体制内群体。

  在国家遭遇特大灾害的情况下,富人群体必须承担反哺社会的义务,必须承担带动穷人的义务。建议政府今年开征“特别税”,征收对象为年收入50万以上的个人,包括工资收入,股权分红所得,其它所得。

  体制内群体,主要指公务员、教师和其它事业单位员工,总数大约为4300万左右。这部分人,工作比较稳定,收入也比较稳定,虽然不是人人富裕,但享受了体制性保障,在国家面临困难时,应该有所奉献。个人建议,2020年,对这部分人,少发一个月工资,工资高的多奉献,工资低的少奉献,比较公平,也不需要按级别摊派具体数。

  这两部分钱拿来干什么?作为定向捐赠。弥补抗疫过程中的政府支出,包括给抗疫期间奋战在前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警察和基层员工发放补贴,包括抗疫过程中的非医保开支。

  05

  中国呼唤“药企巨头”

  大疫情时期,大家看到的全是疫情本身的可怕和前线奋战的英雄群体,并没有看到中国药企能有什么优良表现。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并没有世界一流医药企业。

  在世界50强制药企业中,没有一家中国药企,美、日、德、瑞士、爱尔兰、印度等占据绝大部分,无论从销售额还是科研投入看,中国都没有一家企业具有国际竞争力。中国所有药企的研发投入之和还没有辉瑞一家公司多。科研能力的薄弱决定了中国制药企业自主性药物严重不足,大部分药企不得不采取购买专利或联合外国药企共研新药。

  为了摆脱这一不利局面,建议由国资委牵头,以国有药企为整合对象,打造一到两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制药集团公司:一家是西药制造集团公司;一家是中药制造集团公司。在组建过程中,既要考虑药企的班底,还要考虑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队伍,真正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可以肯定,构建医药航母企业,其重要性甚至要高于芯片制造业,它基于生命。

  06

  “一南一北”二次改革

  ★★“一南”,即海南岛。有关海南岛,不能说国家不重视,近两年,光海南省就发布了多次非常高大上的发展规划。但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很强烈,微观设计太多,效果不明显。海南省,跟香港和台湾比,具有非常大的优势,论人口,不到台湾的一半,比香港略多一点,论面积,比香港大几倍,比台湾略小一点。只要宏观规划做得好,海南率先进入发达省份并不是难事。

  去年这个时候,我也就海南提了十点意见(网上可见,不重写),希望国家不是光把海南规划为旅游岛,还要把海南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试验区”进行规划(本人一直未放弃某种理想主义)。以它做制度体制试验区,远比选深圳更有可复制性,深圳是一个市民化区划,已获国家支持几十年,其条件早已经超越国内其它省市,它试点成功,拿到全国未必适用。海南不一样,其城市化水平和产业构成更接近内陆一般省份,只是规模小点,它试点成功,可复制性大得多。

  ★★“一北”,即东三省、内蒙古和新疆的大北方组合。由这五个地区组成一个广义的北方地区,实际上也是中国经济发展需要重新谋划的大区。

  本人建议:成立“北方协同改革发展委员会”,统筹大北方的二次改革。

  大北方有什么特点?面积大,资源丰富,可用土地多,人口密度低,战略地位重要。

  大北方的二次改革从哪里出发?首先,可作为农业二次改革试验区。主要包含两大规划:一是农业集体化;二是对农产品种植进行科学规划。

  集体化和科学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不能集体化,分散式农业很难保证农产品的科学化规划。平时讲粮食安全,实际是一个孤立说法,如果把所有耕地都用来种粮,粮食肯定安全。但是,保证了粮食,其它农作物肯定会失调。真正的安全,是农作物综合平衡情况下的整体安全,不只是主粮安全。在耕地不变的情况下,科学安排各类农作物的合理配置,并且能基本满足国内需求的情况下,才能谈“安全”二字,缺东补西的农产品结构并不安全。

  不愿意加入集体农庄的人怎么办?走进城的道路。纳入到“积极扶贫”的群体中做选择。

  大北方第二步改革肯定是综合改革(暂略),目标是慢慢形成新的人流“大北漂”。

  07

  疫情防控的“响铃程序”

  近日,中国一口气提出了接近三十项体系、机制和制度改革,力度大,范围广。应该说,若能按计划做好,对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安全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2003年疫情之后,中国也曾宣布建立起一整套世界上最健全的联防联控机制。直到2019年3月15日,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仍宣示:“我可以拍胸脯讲,中国绝不会再出现SARS那样的疫情。”

  文字机制和制度,我们早就不缺,缺的是执行。其它改革暂时不谈,光就疫情防控这一点来讲,我们必须把行政机制和科学机制做个区分。

  ★★行政机制。全国自上至下有各级卫健委,有各级疾控中心,机构健全,吃饭人数多。但这都是行政体系,防控的每一步行动,没有明确的指标可操作,凭官员或权威说了算。

  ★★科学机制。行政管理只是权力框架,疫情防控唯用科学说话,从疫情类型上,从数据上,从诊断上,从检测手段上,从治疗上,从应急处置专用场所上,从疫情等级上,等等,都要设定好科学指标,按世界科技发展水平,随时动态调整指标,构建强大的疫情数据库,指导疫情防控。

  ★★响铃程序。当碰到新疫情时,依防控数据库设定指标,到了哪一步,自动启动哪一级响应,该级能处理,就不上传,如果该级无法应对,指标继续上升,自动升级响铃级别,不需要被动等待某个权威的“命令”。如果某些行动需要行政或法律授权,防控部门就按程序及时报告,一旦上报后,未及时得到回应,超过时限,自动触发更高一级防控警示铃声,上一级必定要处置下一级。只要能采取“限时逐级拉响警示铃声”的联控方案,那就不存在某个环节影响到全局,追责也很容易。每一级铃声的时限必须科学且及时。

  从今年的疫情看,防控部门的问题太大,教训深刻。人命关天的事,既不能屈从于“行政权威”,也不能屈从于某个人的“科学权威”。

  08

  警惕“五毒”高发

  大灾时期,有相当多违法犯罪分子发国难财,主要体现为卖假货和暴力涨价。

  大灾之后呢?按一般规律,违法犯罪会呈现多样化趋势,越是全国性灾害,这种可能性就越大,尤其是涉及到经济恢复的紧迫任务,黄、赌、假、骗、黑的事情会顺势搭便车,如果他们还手握“民营企业犯罪能不抓就不抓,能不判就不判”这把尚方宝剑,问题就会更加突出。

  我的提醒集中在两方面:一提醒官方要有警惕,经济复收再重要,违法犯罪不能纵;二提醒咱老百姓,越是特殊时刻,越要擦亮眼睛,不要让某些人借灾难成为“英雄”,要自觉抵制并及时揭露身边的“五毒”。

  09

  做好“四大修复”

  ★★科教体制的务实性修复。大家应该从这一次大疫情中看到中国科研界的一个真相——务虚。现在,暂不想谈科研中的造假,单论“虚”就危害非常之大。今年争议最大的是论文。可以争,但要厘清三个概念:论文无用,无用论文,有用论文。

  ●论文无用。这个说法是错的,爱因斯坦的论文无用吗?真正的原创论文是有用的。

  ●无用论文。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大量论文是用于私人目的或指标目的,无公共价值。

  ●有用论文。是建立在论文本身有价值,并且最后能转移到“用”的上面,如果不能实现这个“用”的转变,有用论文就变成了无用论文。

  中国现在的问题是:无用论文占比太大,有用论文转化太小,论文有用更多表现为服务于评职称,获荣誉,获头衔,获大奖,评院士,等等。造成的结果是什么?无论硬件还是软件,稍微先进一些的东西,都是进口货。中国专利的问题大体与论文差不多,同样是那三个表述。

  中国科研数据靓丽靠什么?靠不断砸钱从国外引进人才和买仪器,趁他们还拥有国外研究平台优势的时候快速赶制论文和成果,时间一久,这些人才慢慢又走向平庸化和官僚化,再然后,又不停地砸钱引进新人才和新设备。靠不停地“买”支撑起来的体系可靠吗?有用,但不可靠。

  ★★信任危机的修复。从“武汉疫情”,变成“湖北疫情”,再变成“中国疫情”,这里面有天灾,但恐怕也有人祸。灾难已发生,算经济账已经没有太大意义,算算民心帐恐怕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次疫情,从网络到现实,“信任危机”这个说法都能体现出来,“愤怒”也是大家传播的常用词。

  怎么办?往小点看,也就是发泄一下情绪。往大处看,其实已经有一些不好的苗头。要消除本次危机的负面影响,必须在适当的时候,通过适当的途径,向可爱的人民说声“对不起”。严厉地究责,恰当地道歉,人民一定会报以理解和支持,这就是善良同胞们的伟大之处。

  ★★医患关系的修复。2003年,中国的医务工作者展现了英雄的一面,2008年,又展现了英雄的一面,2020年,再次展现了英雄的一面。

  但是,医患关系并没有因为英雄的表现而变得和谐,只要灾难一过,矛盾就浮出水面。

  为什么?表面问题是:对医务工作者的宣传不够,对医闹的打击不够。实质问题是:体制将医患对立了起来。要全面修复医患关系,除了要解决表面问题,更要解决体制问题。

  ★★思想撕裂的修复。一场疫情,撕裂了朋友圈,撕裂了同学群,立场的分歧,意识形态的分歧,对疫情判断的分歧,对官员责任的分歧,对英雄事迹的分歧,对阴谋阳谋的分歧,对中药西药的分歧,对地域歧视的分歧,等等。最后,造成了一个什么结果呢?各种各样的隔阂产生了,即所谓“一场疫情验出了人与人的脆弱关系”,这个“关系”表现出相当强烈的撕裂对抗性。这种撕裂需要修复,从小范围到大范围。如果没有修复,倘有更大的事件发生,会很快表现为凝聚力的沙化。

  10

  台海新路与印太战略

  尽管中国正在处置一场影响广泛的疫情,但国家的核心利益问题并不会被漠视,台湾问题的紧迫性正一步步表现出来。2009年,本人曾经写了四步统一程序,现在仍然坚持这个观点,那就是“一占二围三谈四统”。

  如何理解?一占,就是占领金门、马祖及台湾周边附属岛屿,首先是把金马两岛兵不血刃地占据,接着触及其它岛屿。二围,就是要对台湾本岛进行全面围堵,对民用物资有限性放行,对军事物资采取禁运,围绕台海四周进行不间断低当量演习。三谈,就是逼迫对方进行统一谈判,不是统独谈判,谈得好,和平统一,谈不好,武力统一。四统,根据第三步的形势决定统一方式。

  印太战略,实质上与台海问题既相关,又有区别。区别之处在于,印太战略还没有成形,中国还有机会进行分化和裂解,台海问题更多体现为中美对抗,难有更大的伸缩空间。相关之处在于,台湾问题如果得以解决,那南海问题就变得更加好处理,印太战略的实际威胁也将变小。

  附言:

  有人问还要不要讨论新冠病毒源头?个人认为:学会看新闻,不必再讨论。

  有人问及如何看待最近疫情评论的情绪化?个人认为: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

原载孙锡良个人公众号  写于2020年2月16日星期日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17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