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连任西方无人祝贺,意料之中但却暴露一个致命事实
各位朋友,大家好。
之前我提到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经顺利连任,并且超88%的俄罗斯民众都把票投给了他。
目前,距离普京成功连任已经过去了一天,无论是俄罗斯的内部,还是俄罗斯的外部,都有不少反应。
01
首先,从俄罗斯外部来看,这次普京连任后,向其表示祝贺的国家,相比2018年他当选为俄罗斯总统的时候要少了很多,许多西方国家都没有发出祝贺,尤其是德国的联邦总统施泰因迈尔,他表示自己不会向普京发出祝贺。
然而2018年时,施泰因迈尔是向普京发出过祝贺的,甚至2022年俄乌战争开战之前,施泰因迈尔曾一度想访问俄罗斯。
老实说,施泰因迈尔和普京的私人关系是不错的,他曾担任过德国外交部长,并且在他担任德国外交部长时,俄德关系相当不错。
当然,俄德关系不错有长期的历史原因和结构性原因,但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德国和俄罗斯地理环境比较相近。
假如你向德国的战略家提问,德国为什么要和俄罗斯保持比较好的关系?
他一般都会告诉你,因为俄罗斯如果跟欧洲打起来,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就是德国。所以德国要成为俄罗斯和西方世界沟通的一个桥梁。
坦率地讲,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德国都在扮演着桥梁般的角色,而这也可以用来解释,1972年美苏冷战期间,德国总理勃兰特为什么会首先提出新东方政策。换句话说,美苏之间缓和政策的动议,是由当时的联邦德国提出。
作为曾经的克格勃谍报人员,普京懂德语,并且还曾去过东德,所以他和德国的那些政要之间是可以说德语的。而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东德长大,并学习过俄语,双方在一起不仅不需要翻译,还可以说对方的语言。
因此很多西方政要会开玩笑说,普京和默克尔可以单独跑去阳台进行“密谈”。
至于施泰因迈尔,作为来自德国社民党的一个外长,他党内的前辈勃兰特正是新东方政策的提出者。
可以这么说,德国社民党本就和苏联有缓和的传统,所以施泰因迈尔担任德国外交部长期间,跟俄罗斯维持了相当好的关系。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施泰因迈尔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后,在国内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西方尤其是德国有很多人表示,如果施泰因迈尔在担任德国外长期间,包括担任德国总统以后,能及时看到俄罗斯的风险,解除德国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那可能现在和未来,德国的战略处境和能源处境会相当程度地改观。
同时,正是因为德国的战略处境和能源处境,一些西方战略研究人士,就把眼光扯到中国上来,提出“要在2027年之前,在经济上全方位完成与中国脱钩”。
为什么要在2027年之前?
因为他们要防止,万一2027年以后台海有事,他们对中国实施制裁时,不会让他们的经济承担风险,因为如果计划成功,他们在经济和市场上就不会依赖中国。
虽然这派意见现在没有成为主流,更没有成为政策,但也是主流意见之一,而这里面的担大旗者,就是德国现任超级经济部长哈贝克,因为他在其位要谋实权。
这股对中方来说的“逆流”,我个人认为不能低估。
同时,这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德国这次没有向普京发出贺电”。
因为现在俄乌战争还没结束,纵然施泰因迈尔与普京本身关系不错,俄罗斯与社民党之间历史关系不错,但他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至于美国、欧洲其他国家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更没有向普京表示祝贺。所以这次普京收到的只有朝鲜、中国和委内瑞拉等几个友好国家的贺电。
02
在内部情况上,普京昨天当选之后,面向俄罗斯内部媒体以及一些外国媒体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有记者在会上提问,他(普京)认不认为下一场战争即将爆发?
对此,普京表示,如果北约和俄罗斯展开正面交战,那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
说实话,这已经不是俄罗斯第一次发出这种所谓的威胁了,事实上俄乌战争以后就一直如此,不光梅德韦杰夫发出过类似的威胁,普京本人也发出过几次。
当然,俄罗斯会发出这种威胁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乌克兰背后是北约。
作为一个集体成员国,北约共有30个成员国,外加10个像日本、韩国、菲律宾这样的准成员国,一共40来个国家,俄乌战争爆发后,他们曾集体向乌克兰提供武器,但始终不敢直接派兵。
当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曾要求北约在乌克兰上空设立禁飞区,同样遭到了北约也反对。因为一旦设立禁飞区,就意味着俄罗斯的军机不能进入乌克兰,同时,如果俄罗斯军机进入禁飞区,北约的飞机就要直接上去迎战,这就形同于北约和俄罗斯直接开战。
而北约和俄罗斯一旦开战,用普京的话来说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并且这个第三次世界大战一旦爆发,就可能演变为第一场核世界大战。不管普京是威胁还是表态,我们不可能不重视,因为现在的情况确实在向着这个方向发展。
毫无疑问,普京这次当选是遭到了西方世界的集体冷落,只有几个友好国家向他表示祝贺。
就俄罗斯与北约和西方整体关系而言,从2018年到2024年,双方的关系在这六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2022年的俄乌战争。
截至目前,俄乌战争已经打了两年多,这也意味着俄罗斯与西方世界的关系产生了极大的拉扯和分家,而这种分离的态势其实早有预兆。
03
在3月18日的文章中,我提到过“十年之前的3月18日世界上发生了很多事”,比如克里米亚危机,台湾地区的“太阳花运动”等等,但当时的人们不会想到,2024年时世界会变得如此复杂。
但如果我们从2024年回望十年前,我们会发现,原来那时的克里米亚危机,其实已经种下了现在俄乌战争的种子,而当年的“太阳花运动”也种下了台湾内部的“天然独”。2016年民进党的上台,这一次民进党再次连任,第三次获得政权,这些其实都有内在关联。
我之前讲过,俄罗斯由于克里米亚危机,被驱逐出八国集团俱乐部,同时也意味着俄罗斯正式在组织上和心理上与西方分家、脱钩。
但假如从2014年往前推十年,我们可以看到,2004年其实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时代,当时俄罗斯和美国几乎是一家。那么,以此为基础,如果再往前推十年,1994年的克林顿时代,无疑是一个更加美好的时代。那时全球化刚刚展开,不仅美国经济很好,世界各方面都很好,连科索沃危急都没有发生。
当时的人们或许都没有想到,2024年俄罗斯会与西方世界脱钩、分家,以至于普京再次当选都没有什么人祝贺。
那么,假如我们以这个眼光往后推十年,2034年 、2044年,甚至是 2054年的世界又会怎么样呢?
我要强调的是,这不是一种普通的算术游戏,我也无意跟大家玩算术游戏,但是确实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掌握未来。
2034年,世界会不会比现在更加简单,还是变得更加复杂?如果是变得复杂的话,除了科技革命改变我们生活之外,其他如政治、军事、地缘战略等方面又会变得何等复杂呢?
那时候会有战争吗?如果有战争,是谁与谁的战争?是多大规模的战争?如果2034年没有战争,2044年会有吗?2054年会有吗?
未来30年世界的变化,一定要比过去30年世界的变化更加剧烈。
因为过去的30年,科技革命远有像今天这样如日中天,今天和未来30年的科技革命,将极大冲击我们人类的生活。
而且下一场科技革命将和已经过去的四场科技革命完全不同。
过去是四场科技革命分别是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通讯电信产业化,它们都是为了解决效率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
当然,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也导致了财富分配不公,正如中国古人所说的:“不患寡而患不均。”
但是下一场科技革命是生物产业革命,它将是颠覆性的。
它当然也解决提高劳动生产力的问题,但它最主要的是我们每个人自身的健康问题。
我经常和我的学生说,以前我们在西方拿博士学位的时候,学位都叫“哲学博士”。
我一开始感到很奇怪,我又不是读哲学的,为什么我们拿的博士都叫“哲学博士”呢?
后来教授告诉我们,古希腊的时候,只有三种学科、三门学位。
第一门是神学,它与精神打交道,与上帝打交道,这对西方非常重要。神学时代导致了哲学时代的出现,而哲学时代才导致了科学时代的出现,所以科学来自哲学,哲学来自神学.
第二门是医学,医学是和自身打交道的,所以医学博士地位很高。
第三门就是哲学,除了与上帝打交道,与自身身体打交道,其他的一切都叫哲学。17世纪以后,才分化出工学、理学、文学、商学等这些单独的学科,但是所有这些,在西方的眼里都叫哲学。
所以下一场科技革命,是要解决古希腊时代三大学问当中的一种,就是如何跟自身打交道,如果是年轻一点的朋友们,它将可能在你们职业生涯顶峰的时候到来。
而未来一段时间,地缘战略冲突、政治体系之争,也将更加甚嚣尘上、如日中天。
这些都让我想起了1859年,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写的:“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以上便是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一些思绪。
04
下面我再和大家聊聊两件事。
第一件事,最近美国有一本新书上市了,这本新书被《纽约时报》称为“将是今年的畅销书之一”。
这本书的书名非常简单,就是《2054》,它是美国退役海军上将斯塔夫里迪斯与他人合作撰写的。
其内容谈的是2054年的世界是什么样的、美国的地位又是什么样的,其中当然包括了中美关系会是什么样的,以及2054年世界会不会有战争,世界是否已经进入到一场大战过后的新格局。
另外,斯塔夫里迪也曾出版过一本书为《2034》,讲的是10年之后的事情。
记得在疫情之前,特朗普当时的中国问题顾问白邦瑞写了一本书《百年马拉松》,所谓“百年马拉松”,意思就是中国与美国进行一场持续百年,争夺世界地位的博弈。
在这本书里,存在很多误导的成分,当时我们也明确向白邦瑞指出。但这本书却被特朗普奉为“圣经”,并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了特朗普以及后来美国两代战略精英对中国充满敌意的教科书之一。
而在最近几年,美国内部又传出新消息称,没有“百年马拉松”,只有“十年马拉松”,也就是在2023到2033这十年里,必须把中国搞定,要不然美国就无法在未来立足于世界。
《百年马拉松》出版于2015年,可之后美国内部又改口为“10年马拉松”,也就在这时,《2034》出版,研究2034年美国会不会和中国发生战争,战争的情况又是如何。
那么到了现在,《2054》上市了,讲的从现在开始30年,2034以后的20年,世界会是怎么样的。
值得一提的是,斯塔夫里迪还称未来要写一本书叫《2084》。
我相信2084年的世界与现在相比,将呈现相当程度的不同,现在也很难想象有哪些不同,但是美国内部的一些战略精英,却已经在思考研究2084年的世界格局了。
民间有一句话说,“当有一个人比你更优秀的时候,你会发现他比你更勤奋,于是你就发现这世界很残酷了。”
现在的中美关系,大概也是如此。美国目前的实力,当然还是要比中国要强一点,但美国没有因此而懈怠,一方面他充满忧虑,另一方面他也更加勤奋,一直在思考未来的事情。
所有这些,有必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再来说说第二件事。
3月19日上午,我们香港全球化中心举办了一场叫CGHK insight的国际会议,我们邀请了全国政协常委,也是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的贾庆国先生出席。
贾庆国先生在刚刚结束的大会上提出了两个提案。
一个是如何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尤其西方留学生,因为过去几年,西方留学生来中国留学的比例大幅下降。
第二个就是如何鼓励中国民间,尤其是中国学者和退休的官员,更好地在国际上讲好中国故事。
这两个提案的背后,有政治的、哲学的、逻辑的原因。
这其实跟我前面所说的,无论是世界的分家,还是世界未来会变得日益错综复杂,我们要引起高度警觉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但是在这过程当中,大环境不可改变不等于小环境无所作为,所以从策略性的层面,还是有很多可为的空间。
另外在这次会议上,我们还请到了美国的学者、香港的学者一起参与讨论,大家可以密切关注。
其中有学者提出了一些非常有建设性的提议,比如中国可以单方面地开放一些措施,现在中国已经单方面对十几个国家开放签证,那么除了开放签证以外,还可以探讨其他更多的开放举措。
比如还有,中美双方都不应该把双方之间非常正常的民间往来、学术往来等加以政治化,只有这样,我们也许才能够在迅速恶化的世界局势当中,有一些有为的空间。
最后请大家关注我们香港全球化中心的CGHK insight国际会议,虽然这个会议是由英文举行,但我们也会有中文翻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震海会小助理领取。
编辑:张纪红 黎煜排版:邵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