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就业数据炸裂
过去几天,美国方面发布了截然相反的两份就业数据。
10月4日,美国公布9月ADP就业人数增加8.9万人,市场预期值15.3万人。
10月6日,美国公布9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33.6万人,市场预期值17万人。
这就很离谱,确实很炸裂,因为都裂成两个相反的方向了。
先解释一下几个名词。
非农就业人数,就是指“非农业就业人口”的每月新增就业人数。
ADP就业人数,是指美国自动数据处理公司编制的新增就业人数。
非农就业是美国官方的就业报告,ADP就业是非官方报告。
从采样范围来说,美国自动数据处理公司是世界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之一,负责处理美国20%的企业工资发放,ADP就业报告是采集自50万家美国匿名企业,主要是美国私营部门的就业数据。
而非农就业的采样范围会更广,同时也会包括政府部门的就业数据。
从权威性来说,非农就业更权威,但因为ADP就业都是比非农早2天发布,所以ADP就业一般也被视为非农就业的一个先行指标,被称为“小非农”。
虽然以往ADP就业数据,跟非农数据大多数时候也不会完全一致,但正常偏差不会太大,大方向还是比较一致。
但今年这个非农就业和ADP就业就经常打架,而且偏差幅度大得吓人,这就有些诡异。
而且,最近公布这个9月就业数据,不但非农和ADP就业数据打架,而且跟市场预期出入方向,还截然相反。
ADP就业是远低于市场预期值,并且低了近一半。
而非农就业是远高于预期值,并且高了接近两倍。
不管ADP就业还是非农就业,这个跟预期值的偏离幅度都有点太夸张,要么低了一半,要么高了两倍。
这个市场预期值,也不是随便人拍脑袋就说出来的,是各大金融机构养了一帮经济学家和研究人员,每个月通过一堆数据测算出来的。
往常年份,最终数值跟预期值有出入也很正常,但这个偏差范围不会太大,像现在这样动辄就偏差两倍或者一半,确实挺离谱。
而且这还不止一次。
(1)悬殊
今年7月公布的6月就业数据,非农和ADP也相差巨大。
6月ADP新增就业人数是49.7万人;
而6月非农新增就业人数是20.9万人;
二者也是差了两倍多,不过跟这次是相反的,6月是ADP就业是非农就业的两倍多。
这次是非农就业是ADP就业的3倍多。
这样的偏差幅度,背后肯定是有一些猫腻的。
美国劳工部今年公布的非农就业人数,还有一个特点,修正幅度特别大。
比如这次公布9月非农数据的同时,还把8月和7月的就业人数终值给“上修”了。
8月份的新增人数上修4万,达到22.7万人;
7月份的新增人数从15.7万人大幅上修到23.6万人,上修了7.9万人。
虽然正常公布经济数据,有一个初值和终值,终值会有一些数据修正是很正常的,但今年美国公布各类经济数据,主打一个修正幅度巨大。
比如,6月非农就业数据,公布初值为20.9万人。然后再8月修正为18.5万人,9月直接下修为8万人。
这动不动就下修了10万人,直接把数据砍一半以上,你敢信?
最搞笑的是,8月最早公布7月非农就业人数是18.7万人,然后9月下修为15.7万人,结果昨天就上修为23.6万人。
这样一会下修,一会又大幅上修,美国劳工部这样对数据“上蹿下跳”式修正的时候,就不感到脸红吗?这还有点数据权威性吗?
只要不断对数据修正,就不算数据造假吗?
现在公布一个超预期的离谱数据出来,谁知道后面还会不会大幅修正呢?
反正这数据,谁爱信就信,我是不太敢信。
不过,我觉得相比这数据可不可信,更重要还是我们从美国为什么公布这样的数据,以及修正数据的过程,去看出美国背后一些心思。
比方说,这时候公布这样一个炸裂的超预期就业数据,还把前两个月就业数据都大幅上修了,是不是美联储为了让自己能再加息一次,寻找一些数据支持?
我个人觉得是有这种可能性。
比如,7月美联储要加息,7月公布的就业数据就很好看。
等7月加息后,9月不加息,于是9月的就业数据就大幅下修。
等后面11月如果加息,那估计12月也有可能把前面几个月的就业数据也大幅下修。
不过,市场目前还是不太相信美联储会再加息一次。
昨晚就业数据公布后,目前市场预期11月再加息一次的可能性为27.1%,虽然有上升一些,但整体还不大。
此外,我们也可以从这份可疑的非农就业数据里,看出不少信息。
(2)魔法统计
我之前也分析过几次,美国非农就业的一些魔法操作。
比方说,美国劳工部的就业统计,是分两个口径,一个是家庭口径,一个是薪资口径。
这两个口径的主要区别:
家庭口径是1个人打3份零工也只算1个就业人口。
薪资口径是1个人打3份零工就算3个就业人口,因为是领了3份工资。
这个是在美国劳工部可以直接找到的官方定义区别。
而且,失业率、劳动参与率等比率数据,是按照家庭口径统计。
但非农就业数据,则是按照薪资口径。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最近两个月美国失业率上升了,但非农新增就业人数还大幅增加。
8月和9月的美国失业率是3.8%,比7月的3.5%失业率显然还是要高一些。
此外,劳动参与率也是按照家庭口径统计的。
所以,美国过去这两年,就业市场如此紧缺,非农数据如此亮眼,但最关键的劳动参与率,却仍然低于疫情前的水平。
这个主要就是因为,疫情的持续肆虐,带来一部分长新冠人群,虽然大部分人的长新冠症状比较轻,不影响生活和工作,但也有少部分人的长新冠比较严重,以至于都无法工作。
去年美国统计,大概2400万长新冠人群里,有300万人是严重到会因此失业。
这跟美国过去两年,一直很顽固存在的300万劳动力缺口数据,也比较吻合,所以劳动力紧张是真的。
而这部分因长新冠而无法就业的人群,是不被美国算做失业人口,而是算入“非劳动人口”。
美国是只要4周内没有积极想寻找工作,或者无法工作的人群,都是不计入失业人口。
此外,那些想要工作,且有能力工作,只是目前还没有找工作,因为觉得没有工作机会的人,也是不计入失业人口,但有专门归类于“气馁工人”。
也就是说,那些4周内有积极寻找工作,但还找不到工作的人群,才会被算入失业人口,计算入失业率里。
了解这些,我们自然明白,美国失业率低是怎么一回事。
那么问题来了,这两个统计口径里,最主要区别就是非农就业一个人打三份工,就算3个就业。
这说明,当前美国非农就业如此繁荣,更多还是因为身兼多职的人变多了。
另外说明一下,美国对于兼职的定义是一周工作1小时-34小时的人员。
工作超过35小时,就算做全职。
这意味着,如果你有一个每周工作35小时的全职工作,同时你还兼了一个每周工作1小时的零工,那么你就算贡献了两个非农就业人口。
当然,这个每周至少工作1小时就算就业,是国际劳工组织对就业的定义,我们也是如此。
只不过,很多人吐槽我们这个每周工作1小时就算就业的时候,却不知道这是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包括美国、英国也都是这样定义就业人口。
只不过,美国在这个基础上,在非农就业人口里,通过一个人打多份零工,就算多个就业,再加上这个每周工作至少一小时就算就业人口,就发挥得更明显。
比如,一个人在全职工作之余,周一到周五兼职1份工作,然后周五和周六兼职另外一份工作,因为这两份工作时间都超过1小时,所以这个人就能贡献3份就业。
因为美国当前受高通胀影响,一些底层民众为了生活,只能多打一些零工,这自然就会让非农就业数据看上去很强劲。
此外,过去这一年多,美国大企业裁员很多人,这些被裁员的人,为了生计,自然得多打零工。
这个也能从美国非农就业的细分行业看出来。
(3)细分
美国9月新增就业人数最多的两个行业分别是“休闲和酒店业”、“食品服务和饮酒场所”。
休闲和酒店业新增就业岗位9.6万个,这是所有行业里增加就业最多的。
食品服务和饮酒场所新增就业6.1万个。
这两个行业,都是打零工人数最多的行业。
此外,医疗保健行业的就业人数增加了4.1万人。
这个主要就是疫情因素,让美国医疗产业现在也是需求量激增,对医护人员的需求量自然也大幅增加。
政府部门就业增加了7.3万人。
这个也是为什么拜登不愿意削减开支,这政府开支要是削减了,新增就业得一下少一大块。
酒店、餐饮、医疗保健、政府,这4个加起来就新增了27.1万人就业岗位,占了9月非农新增33.6万人的80%。
可见,9月非农数据这么好看,主要就是靠着4个行业撑起来的。
我们细分来看,就知道,9月非农数据好看,仍然是3个因素:
1、打零工的人变多了。
2、疫情影响,让医疗保健就业激增。
3、政府持续扩大开支,维持就业。
从这3个因素看,我觉得是很难把美国非农就业数据的繁荣,称之为美国经济强劲。
相比美联储这样的最大卖家,一直鼓吹美国经济很强劲,最近美国也出现一些不同的声音。
10月5日,美国福克斯新闻网就写得比较吓人,说美国或在2024年出现大萧条以来最严重崩盘。
理由是美国过去三个季度的M2货币供应量增速为负,这是大萧条以来首次,虽然货币供应量下降,但物价仍在上涨。
对于通胀这个难题,昨晚公布的就业数据,虽然一开始把市场吓趴了,但乐观的市场又找到可以乐观的理由,比如9月薪资上涨幅度不如预期。
不过,美国最近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正在搞大罢工,要求至少涨薪30%。
这样的事情,只会越来越多。
现在汽车罢工还没有消停,Kaiser Permanente医疗系统的7.5万名护士、药剂师和其他员工10月4日也开始罢工,这是美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医疗罢工行动。
这类罢工越多,那么越能推升美国通胀压力。
所以,我是不大看好美国未来半年的通胀情况,可能会持续反弹。
那通胀如果出现持续反弹,美联储就比较难办,利率已经加到5.25%,美债市场已经有流动性危机的风险,长期美债收益率正在飙升,如果再加息,恐怕真的会出现流动性危机,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不加息,通胀压不下去,对外收割也还没有实现,不能无功而返。
继续加息,容易引发金融危机,把自己加死。
美联储现在也难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