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加沙,“露天大监狱”
巴以新一轮冲突仍在持续。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9日,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向加沙地带边境的以色列军队表示,进攻加沙地带的命令将很快下达。
巴勒斯坦总理阿什提耶此前曾警告以色列,不要向加沙地带派遣地面部队,并表示这将导致“灾难性后果”。
与此同时,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状况依然堪忧。冲突升级后,以色列一度切断对加沙地带的水电供应。当地时间17日晚,加沙地带阿赫利阿拉伯医院遇袭,已造成至少500人死亡。18日晚,位于加沙地带汉尤尼斯的一所学校遭到轰炸,造成人员伤亡。
截至目前,巴以新一轮冲突已致双方超过5200人死亡。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执行所长廖百智,在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19日晚推出的“知事会客厅”直播节目(回放)中表示,以色列地面攻势的推进意味着冲突进入第二阶段,冲突的烈度将超出人们的想象。
他表示,加沙地带已经到了人道主义危机的程度。被称为“露天大监狱”的加沙,长期被以色列从海陆空三方封锁,生存受到极大挤压,对他们来说,不反击很可能就面临着“慢性死亡”的状态。
直播截图
一场“非对称战争”
长安街知事:地面冲突意味着什么?一旦开打将把局势带向何方?双方地面部队的军力对比是怎样的?
廖百智:从字面意义上来看,地面战争意味着冲突第二阶段的开始,也意味着以色列开始向哈马斯的目标展开大规模的报复行动。更恰当地说,以色列的进攻现在是处于“隐而未发”的状态,它的战术计划应该已经制定好了。一旦进入大规模进攻的状态,地面冲突的烈度肯定会超出人们的想象。到那时,加沙地带的伤亡人数,包括平民和战斗人员,必然会大幅上升,这是各方面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战场状态剧烈演变后,局势可能会变得难以控制,无论是哈马斯还是以色列,都将无法决定战争什么时候结束。双方以暴制暴很有可能会形成恶性循环,特别是伴随着大规模的人道主义灾难,届时恐怕很难有一个好的收场。
至于双方地面部队的军力对比,从以色列方面看,以色列已经完成了对36万预备役部队的征召,数量空前。加上17万现役军人,总兵力超过了50万。其中,大约30万人已驻扎在了加沙边境,进行战争准备。以色列陆军目前正在持续向加沙附近调集坦克、装甲车、火炮等重武器,导弹瞄准加沙地带一些哈马斯目标,空军还在持续不断地向加沙地带的目标发动空袭。《华盛顿邮报》此前说,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以色列向哈马斯目标所投下的炸弹数量,已经超过了美国在阿富汗一年的数量。
从哈马斯方面来看,可以说是“鸡蛋碰石头”。哈马斯的军事实力远远无法同以色列进行抗争,这是一场“非对称战争”。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有猜测哈马斯现役武装人员有1.5-2万人的,也有估计3-4万人的,此外还有预备役人员,数量不详。此外,哈马斯还有一支特种部队,10月7日的攻击当中就有他们的身影。从武器上看,长期处于被封锁状态下的哈马斯,目前的武器以轻武器为主,完全无法跟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以色列作对比。从展示出的来看,有包括机枪、火箭弹、便携式防空导弹等,外界猜测,可能还会有无人机和一些反坦克导弹。
加沙已达人道主义危机的程度
加沙地带持续遭受轰炸,医院、学校、房屋等接连遇袭,伤亡人数不断增加。然而,10月16日,以色列驻英国大使齐皮·霍托夫利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却表示,加沙地带不存在人道主义危机。
长安街知事:加沙地带到底是否存在人道主义危机?
廖百智:加沙地带长期处于以色列的全面封锁之下,居民生活用品很大程度上都依赖外界。本轮冲突爆发后,以色列对加沙进行了全面封锁,一度切断了水、电、油等供应,同时不断向加沙地带的目标发动空袭,联合国及一些国家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无法进入,可想而知,加沙地带的居民现在的情况多么艰难。
还有医疗物资的问题。伤亡人数还在不断攀升,此前又有医院遭袭,这就伴随着一些基本问题——抢救伤员时没有电怎么办?没有床位怎么办?缺少绷带等必要的医疗物资怎么办?其实都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程度。
从这个角度看,毫不夸张地说,我相信加沙已经到了人道主义危机的程度。联合国秘书长几次都在公开场合强调,现在加沙的人道主义形势已经极其严峻,我想这种说法应该是可信的。
不反击就是“慢性死亡”
加沙地带长期处于以色列的封锁之下,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监狱”。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一些西方国家把焦点聚集在哈马斯10月7日对以色列发射的5000枚火箭弹,但也有观点指出,冲突的爆发或许不可避免,实际上这是过去以色列对加沙地带长期政策的一种必然反弹。
长安街知事:如何看待上述观点?以色列是如何封锁加沙的?
廖百智:我去过加沙地带,尽管没有进到里边,但被允许进去实地参观了附近的口岸,加上当地人员的介绍,感觉是非常震撼的。
加沙地区已经处于人道主义生存条件极其恶劣的状态,仅仅36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大约230万人,人口密度全世界最高。
2007年以来,加沙长期被以色列从海陆空三方封锁,所有的物资基本上都由以色列来提供,国际社会的援助根本就无法进入。
比如此前就有悬挂土耳其国旗的国际救援船队想从海上进入,向加沙地带的老百姓提供救援物资,结果就被以色列强行拦截,造成人员伤亡,导致土以之间关系恶化。
在这样的环境下,加沙人的生活水平、生存条件如何改善?他们的工作该怎么提供?联合国2022年的数据显示,加沙地带的失业率超过了50%,有80%以上的人口生活标准在联合国规定的最低贫困线以下,再加上各种资源的匮乏,没有工业发展的机会,可以说,加沙人的生存状态放在全世界都是极端痛苦的。
以色列对加沙的封锁是一种全方位的封锁。以色列用11亿美元建造了长达65公里的隔离墙,现场去看是极其震撼的。我身高将近一米八,站在墙下头顶差不多还有10米多高,附近都是机枪点,墙上都是传感器,包括地下60米的震动都能被发现。
为什么隔离墙要探到地下60米?为了解决加沙人的生存问题,哈马斯不得已开辟了一些创新的“地道经济”,据说挖了有上千条地道。这些地道有的具备军事功能,挖到了以色列的控制区内,但更多的地道是为了加沙居民的民生所考虑的,用以走私一些包括粮食在内的物资,但这些地道逐渐都被以色列破坏了。
加沙地带有一部分和埃及接壤,这部分的地道也被破坏了,而且建造了长达10多公里的另外一道隔离墙,分成地上和地下两个部分,地上部分是高高的水泥墙,地下部分是深达20米的钢板,这个钢板是很可怕的,相当于把哈马斯的地道给切断了。
陆路上的挤压封锁使得加沙居民的生存条件极度恶化,而加沙西面是地中海,同样遭到了以色列的严密封锁。加沙北部靠海部分,以色列只允许在6海里之内打渔,靠南的部分只被允许在15海里内打渔。面积其实非常小,这么多年下来,仅仅靠渔业根本无法满足加沙老百姓的生活。
再看空中,加沙原来有一个国际机场,早在2002年就被彻底炸毁了,到现在也完全没有投入使用。
加沙长期被“圈禁”起来,北面东面是以色列建的隔离墙,南面是与埃及接壤的隔离墙,西面则在以海军控制之下。加沙人如果想出去,只能经过陆地上的三个出境点,其中两个在以色列的完全控制之下。
出境点就相当于一个过渡地带,以色列方面的卡车从以方进入一个大门之后,司机下车,出门回到以色列一侧,把车留在中间。这个时候加沙那边再过来一个司机,把车开走拉到加沙境内,卸完车之后,再开回到过渡区,由以色列的司机把车开走。
整个过程,我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投喂”。加之水、电等资源也完全被以色列控制,这样一个情况,相当于加沙地区230万人的生活,完全掌控在以色列的手里。所以,加沙真的就是一个“露天大监狱”,加沙居民完全被圈禁在这片土地。
这种长期封锁状态之下,加沙老百姓的生活已受到了极大的挤压,如果再没有反击,很可能就是一种“慢性死亡”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