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为何变成“打包回家扔”
下馆子吃饭,剩下了打包走。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做法。这么做的一大好处就是,不浪费粮食。扔了多可惜?回家热热还能吃一顿——这恐怕是人们打包时最多的想法。
但是,有多少人能真正把想法付诸实际呢?结合自身经验以及与亲朋好友的交流可知,很多情况下,往往是把打包带回家的剩饭剩菜放进冰箱,就忘了。过了几天一看,要么坏了,变质了,要么色香味大减,让人没了胃口,只好一扔了之。
这么一来,在餐厅打包的行为,纯粹成了自我安慰——看,我没有浪费粮食。实质上,只是换了一个地方浪费,换了一个人扔而已——不打包,餐厅工作人员扔;打包,自己扔。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仔细琢磨一下,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
首先,在家吃饭时候少。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在家做饭,太费时间,有时竟然成了奢望。尤其双职工家庭,再加个上学的孩子,一个月下来,在家里开伙的次数屈指可数。
早餐吃个面包喝个牛奶凑合一下,中午孩子在学校、爸妈在单位吃,放学了往往要去辅导班、兴趣班,只能在路边店解决晚饭。上次打包的剩菜,也只能静静等待,等到被扔那一刻。
其次,“有新菜吃为啥吃剩菜”的想法作祟。现在生活好了,在吃穿住用行等基本需求方面,不断升级改善的供给,抬高了人们的胃口。以吃为例,市面上不知多少美食层出不穷,餐厅里不知多少花样刺激味蕾,加上咱们老百姓的收入也一天比一天高,好吃的也不是吃不起。于是,有人不禁要问,为啥还要吃冰箱里的剩菜?
第三,现在餐厅里的饭菜,做法上倾向于重口味,高油高盐高热量,煎炸做法居多。这样做出来的菜,刚出锅时很香、很美味、很下饭。但是剩下打包回家后,放入冰箱里,凉了之后,就会变得“面目可憎”,颜色暗、味道腥,食欲大减,扔了算了。
当然,导致“打包回家扔”的原因应该还有其他,在此就不赘述了。希望有这种做法的朋友,能注意起来,既然回家扔的概率比较大,那么还是应该更多从点菜这个源头起就多加留意,别点多了。
有人可能会说,这种做法并不多,为何如此费笔墨分析?事实上,这并非一件可以忽略的小事。因为遏制餐饮浪费,就得从一件件小事、一件件细事抓起,才能堵住一个个漏洞。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您说是这个理儿不是?(熊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