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益民生 润民心
打不开?点这里>>>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战略性工程。今年的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五周年的日子。通水五年来,不仅缓解了北方水资源紧张的状况,也给沿线省市带来了各种附加效益,同时为北方奉献了一汪碧水的水源区也有了不错的发展。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个国家战略性工程为地区和民众带来了哪些利好?
2002年12月,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历经十几年建设,东、中线一期工程先后于2013年11月15日、2014年12月12日通水。习近平总书记对工程通水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件大事,成果来之不易。
据统计,截至2019年11月29日,南水北调工程东线累计调水39.11亿立方米,中线累计向京津冀豫四省(市)调水258.07亿立方米。工程提高了受水区40多座城市的供水保证率,改善了城市用水水质,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2亿人。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汪易森说:“通水五年成绩很大,这五年来除了向北方供水将近300亿立方米以外,另外还有40多亿立方米是作为生态补水。生态补水对于华北地区、京津冀、河南、山东地下水的回升、生态改善起了很大作用。”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是从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调水,一路向北,穿越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水流干线总长度超过1400公里。通水五年来,已经向北京输送了52亿立方米的优质水资源,天津14个城区全部用上了南水。
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蒋春芹说:“南水北调的水,对首都用水安全保障进一步加强,战略水源地密云水库蓄水量在今年夏天达到了26.8亿立方米,是本世纪最高的。南水北调以后地下水在逐步回升,经过这么多年,现在地下水总的回升量达到3米左右。”
如今北京市主城区自来水供应有70%以上都来自南水,南水已经成为北京城区自来水主力水源。家住北京丰台区的赵飞艳真切地感受到了5年前后,生活用水从水压到水质都有了变化。
赵飞艳说:“以前用自备井的水,水压不稳定,现在特别冲。原来烧水用不了多久壶底就厚厚一层水垢,现在特别清澈,水碱少多了。”
除了润泽京津,甘甜的长江水从丹江口水库也流入干渴多年的冀中南地区,让1200万人喝上了长江水。特别是在黑龙港流域,500多万人告别了长期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
枣强县大营镇普路屯村村民高英春由于长期饮用含氟超标的地下水关节变形,严重时生活不能自理。饮用长江水一年多后,现在高英春可以自己做饭了。
在南水北调工程的推动下,枣强县关停农村水厂地下水水源深井55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实现农村生活饮用水源由地下水切换为长江水,彻底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河北枣强县南水北调地表水厂负责人屈红卫说:“在保证农村人口安全饮水的同时,我们用一部分水来进行生态补水,大大压缩了地下水开采,实现了饮用和生态双赢。”
修复生态正是南水北调工程重要的功能之一。河北省的滹沱河常年干涸,严重缺水。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河北省利用南水对滹沱河进行了大量的生态补水,从2015年的8月到今年的10月31日,共补水5.1亿立方米。滹沱河时隔20年重现生机,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周家庄村的变化,正是源于南水北调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恢复。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河北省利用南水对滹沱河进行了大量的生态补水,从2015年的8月到今年的10月31日,共补水5.1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汪易森说:“主要大的河流我们都留有退水闸,利用退水闸可以把丹江口水库洪水和汛期多余的水放到河道里面去,补充河道生态用水。这个工程是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紧密融合在一起的一个工程,总书记讲的叫‘生命共同体’。”
南水北调工程对于自然生态的修复和保障功能,同样也体现在东线工程中。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提水,途径江苏、山东、河北三省,向华北地区输送生产生活用水。不同于中线,东线工程面临更多治污的压力,“先治污后通水”是南水北调工程严格执行的原则之一。
在南水北调东线治污之初,山东省内造纸厂有700多家,排污量占了全省排污量的70%。治污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实行严格的排放标准,对治污不达标企业坚决关停,投巨资加快清洁生产。
济宁最大的一家造纸企业多年来环保治理累计投入60多亿元,在产量提高近10倍、利税增加近7倍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了90%多,实现了经济与环保的双赢。除了企业自身购置环保治理设备之外,济宁还在全市修建了多个大型污水处理厂,并且结合当地实际,通过湿地对处理后的水进行二次净化。
通过一系列治污的举措,在济宁昔日污染严重、臭气熏天的臭水沟变成了生态廊道,尤其是被称为“酱油湖”的南四湖,脱胎换骨跻身全国水质优良湖泊行列,曾经绝迹多年的鱼类也再度现身。
南水北调工程倒逼沿线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沿线地区在加大污染治理的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俗话说饮水思源。受水区百姓受益,水源地百姓的发展也不能落下。由于工程原因,水源区一些百姓虽说离开了家乡,但在国家强有力政策的支持和省市的帮扶下,不少库区移民找到了更好的发展路子。
武汉市郊黄陂区六指街新博村是新建起来的库区移民村,村民来自丹江口库区,今年30岁的村民陈健峰开办的农家乐最吸引人的是正是一些移民文化元素。不过起初,常在外打工的陈健峰搬到移民村后没多久又继续出门务工。
后来,黄陂区移民局组织的一场移民创业培训,让四处打工的陈建峰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在村里的支持下,2013年,陈建峰在村里开起了第一家农家乐,此后生意越做越好,不仅扩大了门面,还开了分店。陈健峰一家人在新博村安居乐业。
水利部水库移民司副司长谭文说:“我们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性优势,从政策上、资金上、社会动员上、组织上以及地方党委政府组织实施下,上下统一,凝心聚力,共同把移民工作圆满地完成。”
同样为南水北调移民搬迁做出巨大贡献的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守着“大水缸”,握着“水龙头”,因此也戴上“紧箍咒”,为了保护流向北方的水质,库区周围有铁律:有树不能伐、有鱼不能捕、有矿不能开、有畜不能养,但在渠首边却长出了甜蜜的石榴。除了南阳独有的水土外,原来更有通过对口协作,北京给石榴基地带来的除草布和水肥一体化技术。
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节水节肥,既保护了水质,又达到了良好的生态效果。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五年间,北京市累计向南阳投入协作资金7亿元,实施产业项目近200个。
南水北调让沿途群众真正实现了“共饮一江水”,这个造福当代、泽被后人的民生民心工程还将继续推进后续工程建设,进一步打通由南向北方调水的通道,让工程效益继续开枝散叶。
水利部南水北调司司长李鹏程说:“南水北调全面践行习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十六字治水思想,实现了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新型生态文明景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继续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加强运行管理,深化水质保护,强抓节约用水,保障移民发展,做好后续工程筹划,不断造福民族、造福人民。有了良好效益的一期工程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南水北调二期工程也将继续秉承这些原则,能够把这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做下去而且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