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夫: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制造“人气”

2023-02-17
作者:肖志夫 来源: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2023年春运于2月15日结束,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数字显示,春运40天,全国共计发送旅客近16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0.5%。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务工人员纷纷踏上返岗旅程,多地开行返岗务工专列、包机,助力务工人员节后返程。按照农民工返岗率80%计算,农民工流动规模近5亿人次,约占春运总量的3成。

美丽乡村静悄悄

  随着农民工返城,乡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如今乡村山清水秀,水泥公路修到村组,房子建得漂漂亮亮,再没钱也得把外墙“穿衣戴帽”,但就是没有人气。一年当中除了中秋、春节等少数重大节日有一丝人气,平时都是静悄悄,甚至静得可怕。

  笔者10年前徒步考察了湘潭县11个自然村的党组织建设情况,走了4天100多公里,一路上没有碰见几个人。有农民朋友告诉我,有的独立房屋被盗,被翻了个底朝天,十天半个月也没人知晓。

  有些农村存在一种传统观念——“人不出门身不贵”,小孩子初中、高中毕业后都想着法子往城里跑,人们说“稍微有点出息的都出去了”,留下来的是妇女、儿童和老人,被称为“386199部队”(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九·九重阳节)。随着农民工进城落户政策的放宽,现如今这支“部队”正在逐步缩编为“99部队”,剩下的基本上是老弱病残了。

  万事都靠人,没有人如何实现乡村振兴?要知道,乡村振兴不能光喊口号,更不能做梦,必须靠人实打实干出来!正如一位叫老土的网友在我的文章《乡村要振兴,首先要解决“吃饭财政”问题》留言:“乡村要振兴,没有人等于零。”

山里孩子往外走

  笔者突然想起了崔京浩写的《父亲》歌词:……等我长大后,山里的孩子往外走,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

第一,种地赚不到钱,乡村难“留人”

  为什么山里孩子都想着往外走?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乡村种地又苦又累又没钱赚。如果乡村能挣到钱,谁愿意背井离乡走天涯?

  10年前,笔者和家乡的农民朋友算过一笔账,自己种水稻,单季稻基本保本,双季稻平均可赚800元/亩,但如果计算人工成本基本没钱赚;请人种地,收成好时可以保本,收成差时铁定亏本。所以很多人学“乖”了,自己不种地,净得国家的直补款,就是“纯收入”。

  今年春节前,笔者又跟家乡的农民朋友彭新明算了一笔2022年收支明细账,他老两口种植了4亩水稻、2亩油菜、5分地蔬菜,养殖了7分水面的鱼,饲养一点鸡鸭鹅,全年纯收入8634元,共计开支14750元,缺口6116元。所幸儿女们的经济状况不错,给予不少支持,否则,还得负债,如果光靠种粮,那断然是养活不了自己的。

  10年前当地的稻谷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5元,这次回家调查,粮价基本没有涨(当地收购价118元),农资价格倒是涨了不少。与2021年相比,2022年尿素、复合肥、农药分别上涨67%、73%、25%,而政府收购粮价仅上涨0.8%。

第二,城市要复工复产,到乡村“抢人”

  2023年1月17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说,2022年农民工总量达到了2.96亿人,比上年增加了311万人,超过了疫情前2019年的规模。想想这批农民工如果都回流到农村,那城里相应的企业都要停工停产了,必定严重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产业链的通畅。

  为全力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各地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农民工返岗的行政举措,比如深圳市投入2.7亿元,通过发放一次性用工补贴、初次就业补贴、一次性返岗交通补助,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生产、帮助员工稳定就业。

  这是一个矛盾,人就那么多人,满足了城市企业用工,乡村振兴就会人手短缺,反之亦然。

第三,城镇化要与国际接轨,往城里“赶人”

  从国家政策层面看,是鼓励城镇化发展的,而且要朝着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平均80%的目标挺进。1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9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了20项政策,“推进有序落户城镇,鼓励支持有条件有意愿的搬迁群众进城落户”。

  近年来,全国很多省市推出了一系列鼓励农民进城买房的政策举措,包括给予购房农民税费减免、购房补贴等优惠,甚至有的地方还将“自愿退出宅基地进城购房落户”作为农民获得进城购房补贴的条件……企图让农民朋友成为城市过剩楼市的“接盘侠”!

  试想,如果农民都进城买房了,那可是拖家带口,连根拔起,乡村还会有人气吗,又何谈乡村振兴?难不成让农民住在城里,每天开车回乡村种地?既没有实力,也不可行。

乡村振兴在呼唤

  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笔者认为,乡村振兴的根本是制造“人气”,总体要求是“两手抓”:一是吸引人,二是留住人。

1、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赚钱是硬道理

  首先,要实施农业物价政策调控,确保种粮有钱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指明了粮食生产与农民收益的根本利害关系,乡村要吸引人才,就必须让种粮有钱赚,增产能增收,否则都是瞎掰。

  如何“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呢?最根本的是抓住两点:一方面是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另一方面是控制农资价格。必须建立粮食收购价格与农资销售价格“联动机制”,原则上农资价格上涨幅度不得超过粮食收购价格上涨幅度,必须确保种粮具有一定的“利润空间”。

  其次,要大力发展乡村企业,深入挖潜“家门口”就业机会。乡村仅靠单一种粮是发不了财的,也振兴不起来,必须走种、养、加、商、旅等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道路。

  应当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特色手工业、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产业,国家政策支持一些有条件、有需求的企业,将“生产车间”搬到农村,或者将某一个工序设到农村生产,利用农村的用工成本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同时又增加了“家门口”就业机会。

  应当为乡镇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不间断的服务。笔者的一位战友家住安徽中部某县,他告诉我,前几年老家所在的乡镇办起了电子厂、服装厂、渔网厂、家具厂等不少小型企业,吸纳了很多村民就近务工,但是今年回家过年发现,很多都不见了,只剩下几个做混凝土的搅拌站。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政策的连续性,一届领导上任,招商引资轰轰烈烈,一批企业呼呼啦啦搞起来了,政绩上去了,两三年后,老领导提拔走人了,做出的承诺兑不了现,一些新办企业成了半拉子过程,老板欠一屁股债灰溜溜走人。新一届领导又重新招商引资,创造新的政绩……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要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促进农业经营增效,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要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延长农业的产业链,使小规模农户能够在产业经营体系中分享到足够高比例的增值收益。

  归根结底一句话,要广开财路,确保在乡村能赚到钱,能发家致富,这样,才能吸引人,留住人。

2、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缓解用工紧张状况

  根据人社部、工信部、教育部公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的统计,预计到2025年,全国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缺口将接近3000万人,缺口率将达48%。

  乡村振兴用工紧张并与城市企业争夺人才的问题将会长期存在,为此,无论工业项目,还是农业项目,都需要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最大程度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用工总量需求。

  二十大报告中要求“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农村农业生产集约化发展指明了方向。笔者在最近的农村调查中发现,集约化经营是可以有效减少用工成本的。湘潭县青山桥镇有一位赵小立种粮大户,机械化作业水平比较高,种植水稻的成本明显低于一般农户,其中平均每亩人工只需1个,比当地农户减少4个,按照一个人工150元计算,仅这一项每亩就可以减少成本600元。

3、调整国家城镇化发展规划,宏观调控农村人口流向

  根据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消息,2022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65.22%,已经超过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改变事事“与国际接轨”的固有思维模式,及时调整国家城镇化发展规划,以适应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新要求。有专家建议,中国应该停止城市化进程,保持一定比例的农民构成,就能为中国面临全球金融危机时筑牢一道“防火墙”。

4、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下沉,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引进一批人才,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其留得下、能创业。”

  如何才能“留得下”?农民工进城务工不光是为了赚几个钱,吸引他们的还有城市里优质的公共资源。我们应当按照指示,“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要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要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尤其要加大乡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投入,让乡村创业兴业者能够安居乐业,让乡村居民感受幸福。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发布的《意见》强调,要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加强村庄规划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作者:肖志夫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昆仑策网原创首发】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