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张艺谋执导的电影《狙击手》即将在大年初一上映。
对于这部电影,我是怀有相当大的期待的,因为这是首部根据抗美援朝真实狙击手群像事迹改编的影片。
在过去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中,往往突出的是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不畏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让电影的色彩显得无比悲壮。
但事实上,中国人民志愿军能够击退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靠的不仅仅是那股子英勇不屈的精神气。
自从马克沁机枪发明以来,重型武器对人体的杀伤力只能用恐怖来形容,这一点在一战中就已经被充分证明(在索姆河战斗中,装备了MG08式马克沁重机枪的德军,仅用一天时间就打死了60000名冲锋的英军)。
到了抗美援朝时期,武器装备已进化到了更高层级。
光靠勇气和意志,志愿军怎么可能顶着对方几十倍的火力压制和联合国军打的有来有回?
中国人民志愿军能够击退对手,一个无法忽略的关键性因素,就是我们的战术水平和组织能力,要比联合国军更胜一筹。
我们是靠战术上的优势弥补了战力上的差距。
但让人遗憾的是,过去我们国家拍摄的相关电影里,都没能把这一点表现出来。
而外国拍摄的同题材电影,则是把志愿军的胜利归咎于人海战术。
这简直就是对志愿军战术水平的一种侮辱!
志愿军的战术优势到底体现在哪?
以“三三制”战术为例。
“三三制”是志愿军的一种步兵“班组突击”战术,以班为单位分成三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三人,每个小组内,每名战士分别负责进攻、掩护和支援。
三个战斗小组组成一个战斗班,三个战斗班组成一个战斗群,进攻时呈“散兵线”队形展开。
这种战术能够在战场上实现快速穿插,分层次分小队交替掩护前进,让对方找不到主攻的目标,火力优势也难以发挥;而一旦有需要时,志愿军又能快速聚拢,对分散、落单的敌军进行分割包围。
这种打法在夜战时尤其有效,也让联合国军吃尽了苦头。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第一阶段,志愿军能够顺利把战线从鸭绿江边推回到三八线,甚至一度占领了汉城(即今天的首尔),就离不开这一战术的有效实施。
志愿军的战术水平也获得美军司令官李奇微的钦佩,他评价说:
“中国军队知道自己火力不足,他们下功夫用战术来弥补。他们善于步兵的快速穿插和“V字战术”(志愿军称口袋战术),在我军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完成包围!从多个方向同时打击,弥补火力的不足。我们在温井、云山、楚山的溃败都是因为这种战术。”
在撤离汉城时,李奇微还在南朝鲜总统府的墙上留下了一句话——第八集团军司令李奇微向中国军队总司令致以敬意。
李奇微是个能够正视志愿军实力的对手,也是一个让志愿军相当棘手的对手。
在美军连吃几次大亏之后,他发现了志愿军补给上的弱点,于是故意撤退以拉长志愿军的战线,并趁志愿军前线部队补给消耗殆尽的时候,指挥部队发动反攻。
这一度让志愿军在第五次战役中陷入了巨大的危机。
还好,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在铁原成功阻击了联合国军的轮番进攻,确保主力部队顺利撤回三八线。
在此之后,中美两国都认识到,想要毕其功于一役把对手赶出朝鲜半岛是不现实的事。
1951年7月,双方举行了第一次停战谈判。
抗美援朝战争也进入到了第二阶段——边打边谈。
这一谈,就是两年,双方一直僵持在三八线周边。
在此期间,志愿军又发明了另一项战术——冷枪冷炮运动。
02
催生了这项战术的,是40军的一名副连长——徐世祯。
当时谈判双方因为朝鲜半岛的军事分界线问题僵持不下,志愿军和联合国军则在阵地上进行对峙。
在阵地战中,射程和炮火密度显得尤为关键。
而联合国军仗着自己有着巨大的火力优势,经常对我军发起挑衅。
志愿军当然不可能上当,但总是龟缩忍让实在是让战士们太憋屈了。
在一次英军的作死挑衅下(当众朝志愿军所在的方向撒尿),憋坏了的徐世祯拿起一杆莫辛-纳甘步枪(也被称为“水连珠”),“砰砰砰砰”朝敌方的阵地放起了冷枪,并在一天内成功击毙了7人。
由于事先没有向上级请示,违反了军纪,徐世祯回营地时原本已做好了挨骂和受处罚的心理准备,但志愿军高层却借由这次行动看到了战术机遇。
自从第五次战役结束后,大规模的歼灭战已经不太可能;
而这种冷枪冷炮式的小规模袭击,成本低,消耗少,却能不断积累战果,和当时的战争形势非常契合,于是志愿军专门组建了一个狙击手团(志愿军第26军230团,全团都是特等射手),经实战检验效果良好后,开始在全军范围内进行推广。
冷枪运动又称作狙击手活动,是指通过培养大量狙击手(其实当时叫特等射手,但干的是狙击手的工作)或侦察兵游动于联合国军阵地周围猎杀或偷袭联军士兵,冷炮则主要打击敌军防御工事和坦克等冷枪无法打击的目标;侦察兵则穿梭于双方阵地之间进行偷袭,并为冷枪冷炮提供坐标。
在实战中,冷枪冷炮运动还获得了不断地完善。
比如,狙击挑水的敌人,要待其刚灌好第二桶水时开枪,这时敌人动作最慢;对于要“方便”的敌人,要等人蹲下后再打;除此之外,敌军凌晨洗漱和傍晚透风都是非常好的狙击机会,等等。
从1952年开始,志愿军集中大量狙击手和神炮手积极作战,平均每2发子弹毙伤一名士兵、每30发炮弹毁伤一辆坦克、每25发炮弹击毁一辆汽车,给予联合国军以重大的杀伤,其效果不亚于发动一场战役。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中国的“狙击之王”——张桃芳。
张桃芳属于极具天赋的那种神射手,在其入伍之前,就是一个农民,根本没摸过枪。
在经过短暂的训练之后,张桃芳靠着一把莫辛-纳甘步枪,在32天的实战射击中,用442发子弹击毙214名敌人,创造了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冷枪杀敌的最高纪录。
要知道这种枪在设计时并非用于狙击,是没有瞄准镜的,拿它来打狙击,对于“枪感”和对距离、角度的判断能力是要求非常高的。
(张桃芳用的枪如今被收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
而且狙击手不仅要枪法准,还必需有非常灵活的头脑才能在战场上生存下去。
这是因为狙击手一旦开枪,位置就会暴露,然后就会被敌军的狙击手盯上。
反过来也是一样。
所以张桃芳有时候会拿枪把头盔顶起来,假装暴露位置,引诱对方开枪,然后反狙对手。
有时候又需要不断变换狙击位置,而在更换位置的时候,张桃芳有一次被敌方的狙击手盯上,差点被射中脚跟,于是张桃芳干脆身子一斜,假装被射中,造成对方误判,停止了射击。
更惊险的是,张桃芳还曾和敌方狙击手同时扣动了扳机,敌人中枪倒下的同时,对方射来的子弹和张桃芳擦身而过,击中了他身边的泥土,泥土爆在了张桃芳的脸上,场面极为惊险。
32天击毙214人,然后全身而退(之后张桃芳就回国了,等他准备重返战场时,抗美援朝战争已经结束,于是他又报名参加了志愿军战斗机飞行员,并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
张桃芳的传奇表现,也被外国网友津津乐道。
2018年,在国外的某论坛上,张桃芳被评选为有史以来全球最厉害的5位狙击手之一。
03
但正如上文所示,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冷枪冷炮运动是一场覆盖全军范围内的战术。
在张桃芳之外,还存在着邹习祥、吕长青等大量非常优秀的志愿军射手。
就拿邹习祥来说,他虽然击毙的敌军数量没有张桃芳多,但他以206发子弹击毙了203名敌军,几乎可以称得上是百发百中,也因此被志愿军总部授予“冷枪英雄”的称号。
而在张桃芳、邹习祥、徐世祯等叫得上名字的英雄背后,还有着千千万万奋战在一线的志愿军射手,大家齐心协力,与敌人斗智斗勇,造就了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次群体性的大规模狙杀行动。
可惜的是,无论是他们的故事也好,他们的狙击手精神也好,还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高超的战术水平也好,在过去的电影中都没能得到很好的呈现。
这真的让我感到非常遗憾。
也让我对下一部抗美援朝题材的作品,怀着更多的期待。
前不久,张艺谋执导的《狙击手》放出了首部宣传视频有人觉得宣传片中战士们的表现过于夸张,甚至质疑“不会又被拍成一部抗美神剧”吧,但在了解了张桃芳、邹习祥、徐世祯等人的英雄事迹后,我只能说,真实战场上发生的事,可能远比电影更传奇(206发子弹击毙了203人,怕是编剧也不敢这么编吧)。
而在随后发布的第二部宣传片(战术版预告)中,已经能够看到引蛇出洞、后发制人等狙击策略。
其中一个画面是,5班的狙击手,脚上绑了一个勺子,引诱敌方狙击手开枪,
然后猛然从掩体的另一侧向对手发起了致命狙击。
这无疑是借鉴了张桃芳用枪顶头盔诱骗敌方狙击手的真实案例,是在向英雄们的战术和智慧致敬。
除此之外,电影还出现了美军用超高强度炮火轰炸志愿军阵地的画面,并叫嚣“我耗也能耗死你们”。
这让我想到了真实战场上的“范弗里特弹药量”(由范弗里特发起的,不计成本地投入庞大的弹药量进行密集轰炸的一种打法)。
究竟是不是,还是要看了电影之后才能知晓。
总之,还是希望《狙击手》能尽可能地还原抗美援朝的真实战场,并真正展现出志愿军战士有血有肉、有勇有谋的那一面。
如果我们国家自己都拍不出能真实展现志愿军风采的电影,我们又能指望谁呢?
好在,从目前流出的一些信息来看,张艺谋是真的有在用心拍摄这部电影的。
按照他本人的说法,他是怀着敬畏之心,去努力讲好中国故事的。在细节上,也是下足了功夫,所以哪怕是一个雪景,也必须等待真的下雪了才开始拍。
有秉承这样态度的创作者,我们也许真的可以期待一把,终于有一部能真正把抗美援朝伟大战争拍出来的电影了。
大年初一,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