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无悔写忠诚——读《赤脚走过的青春》

2023-09-11 15:56:17 来源: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作者:周瑞玲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一

  是日,有幸收到微信群未曾谋面却心灵相通的赵咏秋姐姐从武汉寄来《赤脚走过的青春》。这是一本近年出版的新著作,由她担任主编,包括她在内,一群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高中同窗好友在花甲之年所撰写的一部文集。这些写作者中有农民、打工者、教师、医生、公务员等。他们中大多数人并没有从事过文学创作,而是奋斗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的普通人,当然也不乏杰出者,也有参政议政的全国人大代表等。他们出书不是为了迎合谁,或赶时髦,更不是为了功名利禄或成名成家,而是有感而发,共同创作完成带有年代感的青春回忆录,以纪实的手法,真实地再现那个逝去的青春岁月,那个特别的时代,那一段不能被忘却的记忆,留给自己,也留给后世。这本书虽然不是名家名著,文字语言平实,故事也平凡,但字里行间却处处展现师生情,同学谊,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思想的火花、时代的光芒、素质教育的成效,真情可鉴。我与他们是同一个时代之人,只是晚出生几年,他们发出的声响,振聋发聩,覆盖了嘈杂噪音,道出了我的感同身受,引起强烈的共鸣。

  然而,社会上有人却鼓吹那个年代的人是苦难的一代人,经历了读书时学工学农学军和政治运动,毕业后上山下乡的“蹉跎岁月”,工作后又遭遇下岗,所有的磨难都集于一身,是一代牺牲品。这是完全彻底的胡说八道。由这种思潮占据话语权的时期,别有用心者有意引导舆论方向,导致不明真相者在利欲的诱惑驱使下,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跟风者众,于是那些所谓的“伤痕文学”争相出笼,铺天盖地,打着“揭露真相”的幌子胡乱编造故事和事件,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旨在指责、丑化、否定一个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的社会风气之下,争相奉献满腔青春热血,激情燃烧的特殊的毛泽东时代。他们昧着良心,有意抛开前因后果,不顾当年的中国处在何种境地,不论新中国是由半封建半殖民地,被外国列强任意侵略凌辱,被国内军阀、财团等层层剥削压榨的贫穷落后的农业国解放而来,大多数人是文盲,人均寿命低,洋火洋油洋布等洋货充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避开这些不谈,只谈个人待遇,只谈经受的磨难,这不是居心叵测是什么?这些人不是反动派,就是糊涂虫,可憎可恶。该书就是最好的见证,最有力的回击。

  阅读《赤脚走过的青春》,就是走进一群亲历者的心灵世界,文集中每一篇短文,每一个小故事小情节不经意间,缓缓揭开那一段历史的面纱,如春风吹拂,如娟流,洗涤滋养心灵,润物无声。作者没有刻意用夸张修饰的手法和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用白描的手法、质朴的情感轻声细语地告诉你我,他们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处在和平年代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大背景下,内忧外患,要说经受磨难的确是这代人的主基调,但他们没有怨天尤人的情绪,更没有蹉跎岁月,虽经过风雨,也见过世面,在社会实践中摸爬滚打,得到磨砺,意志坚强,百折不挠。他们有思想、有追求、有信仰、有抱负,是新中国一支思想纯洁无瑕的有文化有觉悟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力军生力军。他们生活虽清贫,精神则十分富足。大河无水小河干。他们与共和国一道披荆斩棘,一步一个脚印,奋斗在那段国家和人民处在最困难的时期,奉献出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了青春献终生,始终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从他们的行文中,略知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从细微处着眼,以小见大,助其理解新社会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人民大众的思想觉悟、精神面貌,以及那个非凡的闪亮的红色时代,在短期内,是如何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当年的高中生最有发言权。

  品读这代人发自内心的呐喊,心灵经受一次洗礼: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苦点累点没什么,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新社会,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旧世界里重建家园,他们是一代光荣、伟大的建设者,是红色接班人。建设者哪有不苦不累的?接班哪能容易?当遇到困难时,众位作者用得最多的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用以鼓舞士气,战胜一切困难。

  该书作者将我带回到1971年初春,此时湖北省大悟县响应党和国家推行的均衡教育,取消重点中学,各区学生就近入学的号召,“吕王高中”这所红色老区学校应运而生。

  在“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指导思想下,吕王高中首届招生117名,分为两个班,按照军队编制,命名为一连一排二排,第二届之后恢复按入学时间进行命名。这所高中存在短短十三年,大悟县集中各重点中学的师资力量支援偏远贫困山区,吕王高中迎来一批优秀的教师。他们有夫妻一起调来的,如石万坚、李维钊夫妇,谢玉龙、肖长静夫妇;有主动报名支援贫困山区,德才兼备的梅昌贵老师等。他们对革命老区的文化教育作出过非凡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品读一篇篇怀念老师,感恩师生情的文章,那时候的老师没有架子,自己带头以身作则,投身到没有等级观念公平公正的大环境大气候中边教书育人,边接受劳动锻炼和思想改造,还要带领学生勤工俭学。有一位含着金钥匙长大的李维钊老师,是富家娇宠的千金小姐,有一位教英语的李震老师才华横溢,论文曾飞向国外,当他们投身到吕王高中这座边远老区学校的大熔炉中,在艰苦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与老师和学生们一道,边教学,边劳动,边扶贫助困,各位老师卓尔不凡的师风师德被学生永远铭记,没有因为谁出身不好或其他缘故而受到歧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读张文彬《永远的怀念》一文得知,李震老师懂日语、俄语、英语等多国语言,主教英语,兼学生篮球队教练,与妻子两地分居,在学校形单影只,除了埋头工作,平时少言寡语。但李老师教学时幽默风趣,轻言细语,擅长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对待学生热忱、关爱,鼓励多,批评少,对基础差的学生,下课后一对一详细指点、辅导,赢得所有学生的爱戴。老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有样学样。张文彬到学校支农蹲点处探望李老师,看到老师吃得差,干活重,累得更加消瘦了,于是回家说与母亲听,他家也是贫困户,而母亲深明大义,把自家仅有的面粉做成十多个馍,蒸熟后让儿子步行十多里地送到老师的手上。当他有机会任初中毕业班代课老师时,却心生敬畏,胆怯地将自己的顾虑告诉了李老师,及时得到支持,并鼓励、帮助他克服畏难情绪,勇敢地接过重担,使其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铭记》由多名学生联名回忆书写李维钊老师,称此时李老师已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学校加班加点是常态,吃住在学校。她在艰难的环境中得到锻炼,已脱胎换骨,虽戴着近视眼镜,却不再是以前那个秀气斯文的千金小姐了,而是学生眼中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优秀老师。教学中,她事必躬亲,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家庭中,她与丈夫轮流照顾孩子,做好贤妻良母角色,工作生活两不误。那时候没有电脑和打印机,所有的学习提纲、复习资料都是靠手工蜡版刻写,然后再用油印机推印出来,这项辛苦而又繁琐的工作,由各科老师自己完成。除做好本职工作,李老师还不时带领女生参加户外劳动,有时上山砍柴还要住在山上,不得不拖着幼小的儿女一起上山,与学生打成一片,白天干活,晚上住在废弃的寺庙里,一干就是多日,毫无怨言。他们默默地为老区培养人才,党和政府也予以生活优待,石万坚老师两口子最先获得中教高级职称,丈夫被评定为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任过大悟县第三届政协委员,妻子荣获高级教师。

  三

  赵咏秋在行文中特别感谢老师石万坚、李维钊夫妇对她的看重和关爱,再三强调毕业后不要丢了学业,规劝她工作之余继续复习功课,说不定哪一天会用得到。她回乡劳动积极肯干,插秧、割谷、除草、挑粪、种棉花……被评为公社劳动模范、区先进青年、大队宣传队长,除参加劳动,经常带领宣传员到各公社演出,晚上担任夜校扫盲老师,后又到供销社从事亦工亦农营业员,还被大悟县推荐到武汉参加全省妇女代表大会。繁重的劳动,忙碌的日子,咏秋没有忘记老师对自己的教诲和寄予殷切的厚望,再忙再累,从没间断温习文化课。老师果然远见卓识,在她高中毕业五年后,迎来恢复高考的喜讯。功夫不负有心人,1977年她有幸顺利地考进了心仪的大学,终于圆了自己从小到大怀揣的大学梦。她原本喜爱文科,却填报了理工科,是有缘由的。她在《我的科研启蒙课》中交代:是高中时期由肖长静老师带班的科研启蒙教育实践,给我的人生定位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培养出崇尚科学、热爱科学、敬仰工匠精神的人生观、价值观,考上大学后,毅然选择理工科专业,立志要做一名科学报国的工程师。经历过贫困和磨难的女青年,了解基层民众的艰难困苦,在社会实践中养成正直善良的高贵品格,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高校学习生涯。她刻苦学习,学有所成,工作后成长为科技领域杰出的专业人才,放在哪儿都能发光发热,还被推上全国人大代表,即从1998年起长达十年为民参政议政,没有做一个举手机器,而是力争做一名有良知有作为的人民代言人。这个令人敬仰的全国人大代表位置,成就了她人生的高光时期,也给了她责任与担当。

  当年同学们从十几二十里地外翻山越岭带一周量的米和腌菜到学校,可是,带的腌菜往往不够吃,大部分时间从食堂拿回蒸熟的盒饭,没有菜,一个个狼吞虎咽吃空饭。班主任梅昌贵老师到学生宿舍发现了情况,甚是同情和担忧,吃空饭学生的身体怎么受得了呢?这还是春天,若到夏天,腌菜放两天不就发霉了吗?于是,梅老师与校领导商量,当机立断做出决定,必须自己种菜,解决学生的生活难题。学校很快组织学生和老师,成立蔬菜小组,学习红军精神,开荒种菜,自给自足。在当地老农手把手地指导下,从不会到会,从失败到成功,并将吃不完剩余的蔬菜学着腌制,到这届毕业时还有不少各种腌菜库存留给下一届的同学呢。有诗心的同学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高中,是我成长的岁月,高中,是我人生的精华。在高中,他们不但学到了书本知识,还学会了劳动,学会了生存,学会了感恩。

  现在的教育功利性特别严重,围绕升学率,考分高低论成败,对学校和老师进行严格的升学率绩效考核,学生一考定终生,忽视了对其进行实践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特别重要的三观教育,只教知识不教做人,灌输精致的利己主义思想。认真读书,就是为了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赚到更多的钱,过上好日子,就是人生的唯一目标和终极追求,这种思潮发展下去,既危害社会,也误人子弟。家长一边担心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比着花重金送孩子进各种补习班,又一边叹息孩子高强度的学习任务压得喘不过气来,孩子失去了童年的欢乐。如今的孩子都是父母亲的宝贝,再苦再难,也要让小宝贝们双手不沾阳春水,导至有的高分低能,有的低分自卑,走上社会面对各种挑战,受不了激烈的竞争压力,心理精神疾病患者增多,有的小小年纪就轻生。全社会都在呼吁给学生减负,希望实行素质教育。殊不知,几十年前的毛泽东时代的教育方针就是素质教育,就是为社会主义建设着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实用型人才,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培养造就红色接班人。后来怎么就把正路引歪了呢?一切变成功利化,市场化,资本化,教书育人是关系到红色江山是否后继有人的国之大计啊,竟然也不例外。

  四

  吕王高中是素质教育的典范。素质教育条件下的学生能文能武,能官能民。

  张学俊在文章中写道:也就是那个特殊的年代,造就了一大批能文能武、品学兼优的英才;也就是那个艰苦的岁月,高中像一座熔炉,锤炼了一批不生锈的钢材,遇到任何困难和逆境,信念不改,意志坚强;也就是那个非凡的时期,我们的老师忠于职守,呕心沥血,倾囊传授,无私奉献,桃李满天下。

  张月珍在《学种棉花》中得知:我们的高中时代,毛主席号召我们“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不仅要学文化知识,还要学工、学农、学军……种棉花是学农中的一个项目。各班的同学有一小部分时间安排学农,分成若干小组,我们班几个同学分到种棉花组。开春,种棉花的第一步,将棉花地进行翻挖,整细土壤,晾晒干使其透气;第二步制作营养钵,调制营养土,配上有机肥,然后将棉花籽放进营养钵中,撒一层薄营养土,喷水,再盖上薄膜,培育十多天就吐出嫩芽来;第三步将幼苗移栽到棉花地里。棉花苗在同学们的关爱守护下成长、开花、结球,直到露出洁白的棉花。同学们特别有成就感,一个个兴高采烈地见证了棉花的整个生命孕育过程。李瑞珍在《磨炼中成长》中感慨:当时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遵照“以学为主,兼学别样”的教育方针,经常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体验,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素质教育使一代青年学生终身受益,懂得人生不易,劳动光荣,不惧挫折,勇往直前。

  黄早生娓娓道来:吕(禹)王革命老区是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民众自觉参加农民起义,成立过农民赤卫队,参加过著名的黄麻起义,留下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革命等那些革命者的足迹,小小禹王城,牺牲的烈士有两千余位,从这块红色土地走出去的有十几位党、政、军重要的领导干部,其中新中国成立前授衔的有六位将军。吕王高中及后来改为禹王中学,建设在这座英雄之城当中,一步步发展壮大,见证了新中国文化兴国的发展变化,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有情怀有文化的劳动者。

  何泽敏的故事,耐人寻味,很有代表性。吕王高中,我来了,这个时代,我来了。诗意满怀。1971年通过中考,他与吕王革命老区六十几位同学考进了吕王高中,深感幸福。吕王是个贫困山区,祖祖辈辈读书难,十里八乡少有识字的文化人,这群农村娃竟然有幸读完初中,考上高中,这完全是划时代的进步。乡亲们纷纷上门祝贺,像是他考上了举人似的。他的文盲父母逢人便不停地说:感谢新中国,感谢共产党,感谢毛主席。接下来的是现实难题。他家离学校远,家里没有多余的被子带去,父亲为了儿子能读书,拉下面子去求人,答应能与之共被子的同学却分在另一个班。当分到床铺时,青春年少的高中生,坐在空荡荡的床上发呆,被自卑感淹没。伍运义同学大仁大义地走上前,邀他睡一张床,共用一条被子,这才解决了睡觉的问题。他个子小没力气,这又引发他的自卑感。有一次参加学校背材料劳动,同学们一个个与他擦肩而过,他却东倒西歪落在后头举步维艰,同学刘正雷看在眼里,加快步伐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又返回来接过他肩上的物质。如影随形的自卑感折磨着一个瘦弱贫困的青年学生,在高中这个生动有趣温馨和谐友爱的大家庭中,渐渐得以治愈。往后,他默默地将这份同学情谊连同他站了四十年讲台,对教学的无限热爱之情和敬业精神一并往下传递。

  吕王高中的同学中,有的经历过上山下乡,有的回乡务农,有的参军。周佑福将军人作风和在部队从事过医护技能带回乡,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积累,不断探索,成长为走乡串户的农村赤脚医生,及时解决农民的病痛,受到乡亲们的好评;黄世书十年艰辛的工程兵军旅生涯经历感人至深;徐传胜写《我的母亲》,记载了亲情可贵,生活不易,多亏了班主任周尚植老师把辍学的他领回学校免费读完高中,还得到过生产队的救济,才有了他不一样的人生;肖吉林、单东明等同学,从回乡务农,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国家干部;还有一辈子扎根农村成为有文化的现代农民等。他们都是从吕王高中毕业,赤脚走过青春,人生所有的酸甜苦辣都品尝过,随着岁月的流逝、更迭,全都化着人生的磨砺,变成一大笔宝贵财富。四十多年过去,他们中有的还在上老年大学,有的老师,甚至有的同学已不在人世了,再聚首,曾经的高中生也已青丝变白发。这些爷爷奶奶重新拾起笔来书写那些渐行渐远的亲历故事,竟然读不到一丁半点沧桑、世故,或暮气、怨气,而是还仍然保留着曾经那个充满灵气、青春烂漫、积极向上的高中生情怀。

  劝君莫要费解,这就是素质教育培养造就出来的那代人历尽千帆、洗尽铅华,归来仍有一颗少年心最真实的模样,也是有代表性的一个年代的缩影。

  《赤脚走过的青春》文中提到的历史重大事件考据严谨真实,老师与同学们的赠言互通方式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要说不足之处,我觉得后面一些诗歌在这样一本散文集中不应该单独成篇,若是将其附在文章内,无论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或打油诗,抑或是顺口溜,都会增加其趣味性和可读性。

  一气呵成读完《赤脚走过的青春》,这部“吕王高中”学子的青春之歌,这也是一部难能可贵的青春励志好书,读后情不自禁地动笔抒发感想。在无聊浮躁的岁月里,或青少年处在人生迷茫的日子里,请沉下心静下气,品读一本好书,定会有所收获。

  作者简介:周瑞玲,笔名轻舟,中共党员。系中国金融作协会员、湖北省作协会员,湖北省杂文学会会员;湖北省摄协会员。2002年开始文学创作,2016年开始摄影创作,部分散文、诗歌、小说、摄影纪实等作品散见于省市报刊及学习强国。著有散文集《春心秋语》,报告文学集《因为爱》正在出版中。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