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的希望是青年,青年的力量是行动——读《黑与白》有感

2023-12-04 07:52:55 来源: 微博作者:雷德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自从精英们垄断话语权,舆论场上便听不见了工农群众的声音,社会底层表达诉求的方式只剩了无声的抗议,我们期待着死寂般的沉默之后是火山般的猛烈爆发,然而沉默之后还是沉默;思想界里很难听到革命左派的声音,进步人士提出主张的途径只余下激烈的争吵,我们期待着无休止的争吵之后是同志式的紧密团结,可争吵之后还是争吵。

  苦闷太久,我们便开始质疑:人民大众还有被唤醒的可能吗?左翼进步力量还有团结起来的可能吗?

  正是在这时候,我读到了刘继明老师的长篇小说《黑与白》,从中看到了刘老师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观照,他在完成这份“时间的证词”的同时,也饱含热忱地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前途做了肯定的回答。特别是由田青青、梁天这两位青年的人生价值选择,让我们看到:改变的希望是青年,青年的力量是行动。

  田青青出生于凤凰岛,年幼时父母亲便先后到南方打工,从此音信全无。在凤凰岛小学做民办教师的姑姑田芳养育着她,田芳遇难后,田青青在凤凰岛小学老校长扶持下,靠乡亲们和王晟的接济读完中学,后来考入了东江大学新闻系,结识了同在东江大学读书的梁天。梁天的父亲宗天一因帮岳父打理小煤窑而发迹,生意做大后便抛妻弃子,生命垂危时方才回归家庭。梁天靠着母亲梁红隼的独自养育和姑姑顾筝的学业指导,在像姑姑一样读东江大学法律系的梦想指引下努力学习,终于如愿以偿。相似的家庭出身和人生经历赋予了他们同样的底层情怀和阶级认同。于是,两人不约而同地加入了马克思主义读书会。

  相比于梁天“为了考试过关”而加入马会的目的“单纯”,田青青“为了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则更能反映青年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我们从小就被教育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从中学开始接受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大学期间还要学习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的课程,然而,正如书中会员们的讨论时所说:“越学习,对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却越糊涂……”我想,这句话说出了不少还对政治有所思考的青年的心声。

  会员们的质疑说明他们在思考,青年们总是长于思考和质疑。这也说明了青年们还在相信着马克思主义,或者重新转向马克思主义的说法会更精确一些。马会,这一一百多年前李大钊等革命先驱们为宣传马列主义和为建立中国共产党做准备而创建的学生组织,如今在高校里重新出现。在马会中,田青青和梁天投入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争辩和寻找底层出路的实践、探索中。

  今天。不少专家学者仅仅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学说和研究对象,别有用心者则忌惮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在青年思想中扎根、生长。然而,青年们追求真理的脚步不会停止。我们不会自满于了解理论,希望将理论和现实结合起来,了解当代工人阶级的现状和出路。田青青和梁天同样如此。在《雇佣劳动与资本》的读书活动中,田青青问道:“可我们中间有几个人知道,今天的工人每天工作几小时,每一天、每个月能挣到多少工资?工厂从他们身上榨取了多少‘剩余价值’呢?咱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能不能把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和马会的学习同当今的现实结合在一起……”她的疑惑引来了马会“理论家”的批评:“可咱们毕竟是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田青青更疑惑了,她反问道:“考出好成绩为了什么呢?难道就是为了考研或找个好工作吗?”梁天听了田青青提出的问题和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结尾的一段话后,“心里一直清晰坚固的人生目标变得模糊摇摆起来”。我相信,田青青的话也是我们拒绝做“利己主义者”的青年们的疑问,梁天的感受也是我们想要有所作为的青年们的想法。我们像田青青和梁天一样,小时候便被家长教育好好读书才能改变命运,被老师教育不读书就只能像父辈那样做个农民,我们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学习上,的确,比起学习上“不努力”的发小们,我们上了好的学校,找了好的工作,读书改变了我们的命运,可被命运抛弃的发小们呢?他们是因为不努力,还是因为无处不在的比例注定“淘汰”掉一大批人?或许我们只是因为被规训得符合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得标准而运气好地被选中了。在受到更好的教育、完成了曾经的那个读书目的后,我们不禁问:当下,我们读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们是否应该超脱于个人主义外去做些什么?我们能做些什么?

  这些问题也困扰着田青青和梁天。缺少社会经验的梁天在懵懵懂懂地读过《资本论》后,把做过大老板的父亲宗天一和在小镇上开餐馆的母亲称为“剥削雇佣工人、榨取剩余价值的资本家”,让母亲跟餐馆员工签劳动合同,交“五险一金”。这一幕让人哭笑不得,却写得十分真实,照搬马列原理,这不是我们尝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时候所一定会犯的毛病吗?田青青不止在顾筝的“铜匦网”做兼职编辑,还在学校食堂兼职清洁工,她对马列主义的理解与运用则要深刻得多、前进得多。田青青暑假到工厂打工以完成社会调查作业,不成想“大开眼界”。“不管长工短工,厂里都没有签合同,也没有成立工会,厂里雇人和解聘工人,或发生了工人因伤残要求赔偿的纠纷,都凭老板一句话,十分松散混乱,但老板对工人的管理却非常严格,做工车间和工人宿合都在一起,四周筑有高大的围墙,像一座军营或监狱。”工人所遭受的恶劣的待遇让饱受人间冷暖的田青青都感到震惊,也让她懂得了“剥削”“压迫”这些词的真正含义。在工厂里,她结识了工友阿英。在田青青将离开这家工厂时,工人管师傅受到了严重的工伤,厂里只给了他几百块钱便解雇了他。管师傅因抗议被抓,工人们为支持管师傅而罢工,阿英作为工人代表与老板谈判。在达成协议复工后,阿英却被以“寻衅滋事”的名义带走了。事件的最后,阿英被释放。此番遭遇让田青青不解:“我不知阿英和玩具厂的工人们究竟是胜利,还是失败了。”联想起我的打工实践经历,感受与田青青何其相似。只有对工人的直接接触、尝试成为工人,青年才能理解工人,才能更深刻理解马列著作,才能明确方向和找到力量。

  田青青和梁天还会经历怎样的一番成长,我们不得而知。但在他们两个青年人身上,我们看到了改变的希望,在他们不满足于读书更要去实践的行动上,我们看到了青年的力量。田青青、梁天,他们的名字一个象征着土地和现实,一个象征着天空和理想,我从中读出了切·格瓦拉“让我们面对现实,让我们忠于理想”的意味。

  在《黑与白》线上分享会上,有网友问刘老师:“在这片黑夜中,梁天和田青青在马会的相识如同点点星光给人希望。请问刘老师,观照今天现实,指引我们青年的星光是什么?我们青年又该做些什么去创造打破黑夜的曙光?”刘老师回答说:“你提到的梁天、田青青等青年一代,的确可以看作是作品中让人感到希望的‘星光’,也是我对未来没有完全丧失信心的原因。至于你问‘指引我们星光的是什么,我们青年又该做些什么去创造打破黑夜的曙光’,我觉得《黑与白》中的田青青、梁天已经给今天的青年做出了表率,那就是:到人民中间去,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像《国际歌》唱的那样,要为真理而斗争,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会实现!”刘老师的回答鼓舞人心,也给我们青年同志指出了出路。

  青年同志们,让我们团结在马列毛的旗帜下,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当前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到人民中间去,改造自我与世界,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和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吧!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