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中心>文史读书>历史

卢麒元:辛亥革命百年祭

2011-05-10 02:15:32 来源: 草根网 作者:卢麒元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读大学的时候,在地摊上买过一套《辛亥革命前十年文集》。那套书,颠覆了笔者对辛亥革命的传统认识。

  判断一场革命的成败,应该有比较系统的标准。笔者认为,一场革命的成功,至少应该达成如下目标:第一,建立独立、统一、稳定的政权;第二,建立公平、合理、有效的制度;第三,能够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第四,能够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显然,辛亥革命未能达成上述目标。所以,笔者不认为辛亥革命是一场成功的革命。

  谈到辛亥革命,不能不回眸戊戌变法。上苍曾经给予中国人和平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可惜,迷茫的中国人没有抓住那个短暂的历史瞬间。

  读《辛亥革命前十年文集》,笔者没有被革命者的激情所打动,笔者倒是被改良者的理性所震撼。在激情燃烧的岁月,理性才是最珍贵的品质。显然,历史是成功者写就的。那些改良者,多数被冠以“保皇党”的标签,他们没有成为“历史的英雄”。然而,如果历史可以重演,笔者很希望他们成为胜利者。笔者的逻辑很朴素,理性者的变革,可以大大减少普通民众的痛苦,可以大大加快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辛亥革命,使中国成为亚洲第一个推翻帝制,走向共和的国家。单纯就制度形式而言,中国的进步之早,甚至超越了大多数西方工业化国家。然而,推翻帝制,并不等于可以建立共和。建立共和,也并不等于可以建立现代化国家。我们执着于制度形式,并未把握住制度的本质。制度不是衣裳,制度是工具。制度是用来规范社会秩序的。辛亥革命是一场不成熟的革命。实际上,自明末开始,中国的思想家就一直处于混沌的状态。这种混沌的状态,一直延续到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论》,才告一段落。

  笔者确定,相较于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达成了革命成功的主要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符合笔者提出的判断革命成败的基本标准。在短短一百年里,中国经历了两次激烈的革命。这两次革命,成为中国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场革命的成功,需要一些必要条件。对此,毛泽东有过深刻的总结。毛泽东将之概括为三大法宝: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事实上,这就是革命成功的三个重要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群众基础。孙中山显然没有来得及建立这三大基础,辛亥革命意外地早产了。毛泽东牢牢地建立了这三大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得以顺利成功。回顾辛亥革命,总会想起中山先生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显然,中山先生是冷静而客观的。

  我们可以站在哲学的高度,更加理性的分析辛亥革命。笔者想到了新三论,即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在一个耗散结构中,如何控制能量的损失,完成能量的协同,实现历史性的突变,顺利从一个稳定结构过度到另外一个稳定结构,这是需要智慧的。在很多时候,人们并不理解协同的意义,在不恰当的时候,用不恰当的方式,打破了处于耗散状态中的结构稳定,使能量大量损失,往往无法完成突变,迟迟不能进入新的稳定结构,甚至出现结构解体的状况。辛亥革命,就属于协同失败的案例。它使得中国出现能量大量损耗,国力极度虚弱,非但无法顺利进化到稳定的社会结构,反而致使外敌借机入侵,使制度变革演变成为一场严重的民族灾难。

  解构历史,当然是为了剖析现实。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社会总是不断进步的。作为一种制度形式,总是需要不断进化的。如何进化,那仍然需要智慧。我们至少要懂得进化的条件;我们必须明确进化的目标;我们要控制进化的进程。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我们付出了无与伦比的代价,我们应该从中有所领悟。至少,我们今后不要重复那些不必要的错误。

  今天的中国社会又处于一种耗散结构当中了。我们可以将诸多问题当成能量的损失。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协同。我们必须用极大的包容和耐心完成历史性的协同。我们应当积聚和整合能量,向着我们预定的方向实现突变。我们要从一个稳定结构,进化到更高级的稳定结构。历史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对错,历史就是一种机缘,那是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里,人与自然完美地结合。

  笔者不敢想象,如果戊戌变法成功,中国将是何等气象?为什么戊戌变法不能成功呢?假使让你重回历史,你会做些什么呢?难道,此刻,你不该做些什么吗?

  辛亥革命一百年祭。我会纪念那些慷慨悲壮的革命志士,我也会一同纪念那些沉入史海的改革先驱。这是一幅跌宕起伏的历史画卷。这是一段不能阉割的完整历史。我们应该敬重成功的英雄;我们也不要忘记失败的勇士。正确地解读历史,才是对先辈最好的纪念。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