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第一山”,长征前的最后一个中秋节他们如此度过!
刘汝山李史萍刘应金
又到中秋!当记者将笔触瞄向长征出发地,将目光融入82年前的那个中秋,内心充满了激荡:一边是,巍巍松毛岭上军民八月十四过中秋的同仇敌忾,诠释着革命英雄主义的大义凛然;一边是,茵茵云石山上年轻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艰难中度过长征前的最后一个中秋,演绎着革命乐观主义的处之泰然。
记者寻访“长征第一山”云石山,那山那石那树仍然充满卡斯特地貌的神奇,只是那人那事那情早已化作历史的传奇。记者翻阅众多资料,已很难觅得当年红都瑞金是怎样度过那个近乎悲壮的中秋节,但却可以清晰地预见,在云石山上的“云山古寺”里度过的那个中秋,因缺少深入于都调研的毛泽东,而留下怎样的遗憾,或者预示着党中央和红军面临着怎样的危难与生机。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在距红都瑞金19公里处的云石山,虽山高仅50多米,却被誉为“长征第一山”,因为这里在1934年7月迎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机关和它的缔造者们,而且仅3个月后中央机关便在此踏上漫漫长征路。
毛泽东错过了与儿子毛毛的最后一个中秋
走近云石山,率先看到的是关于景区的介绍牌:云石山怪石林立、绿树成荫,古寺就隐没在奇石绿荫之中。从山下到山上,只有一条百余级的迂回折转的石砌小道,中途还要通过两道石门,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置身山中,还能体会“云山日永常如画,古寺林深不老春”的诗情画意。
记者一行拾阶而上,很快就被远处石壁上雕刻的原国家主席杨尚昆题写的“长征第一山”5个大红字所吸引。讲解员告诉记者,“长征第一山”是名副其实的神山福山。这里生长的树被当地群众誉为“红军树”,青檀树扎根在巨石上,好比红军的坚忍不拔;南紫葳树大多都长了上千年,保佑红军千年万年。而在第一道石门旁有一个天然的石洞,另一个洞口直通云山古寺里毛泽东的住处,是极好的隐蔽处和防空洞。
沿着不长却蜿蜒的上山路,发现有许多暗堡、机关镶嵌在石灰岩里,那是当年红军、赤卫队为了防卫而建的。跨过至今仍保留机枪射孔的第二道石门,云山古寺便在眼前,建于清嘉庆8年的古刹,在1934年7月至10月间,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的重要驻地。
记者走进基本保留原样的毛泽东办公室兼住室,听瑞金市党史办主任刘前华介绍,这里原来是用木板隔开的两个小房间,中央政府入驻时把木板拆除成为一个房间。当时,还因为窗小光线不好,中央政府总务厅把小窗改装成大窗,并对北边的窗户安装了玻璃和插销。记者在昏暗的光线下,看到北边窗户的插销竟然是由步枪的枪栓代替的。
斯是陋室。然而,失去红军指挥权的毛泽东和苏维埃共和国的其他缔造者们,一刻也没有停止对胜利的求索。毛泽东在这里居住期间,正处于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后期,为了扭转战局,打破敌人的“围剿”,他积极地提出正确建议,虽然建议屡屡石沉大海,但他还是于9月中旬亲临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于都作调查研究工作,在赣南省区以上三级干部会议上,他要求大家要做好支前参战工作。正因为如此,他也没能与妻子贺子珍、儿子毛毛在云石山度过一家团聚的最后一个中秋节,尤其是对于儿子毛毛来说,再也不能与爸爸妈妈一起过中秋了。
两位革命家在树下长谈给中国革命一个胜利的机会
从远处看,犹如仙女回宫时,遗留在凡间的花篮。云山古寺幽静的环境、秀美的景致,确实是读书看报和思考问题的好地方。景区讲解员带记者一行来到古寺后面,指着一棵参天古树说,这里就是当年毛泽东与张闻天促膝长谈的地方,也是小毛毛十分喜欢玩耍的地方。大树天然中空,可以容一个人在里面直接爬上爬下,是一棵十分有灵气的树。记者无法得知古树灵气何在,只是隐约猜测,或许这种灵气就应该来自两位革命家的赤诚相见吧!
毛泽东与张闻天的工作接触交往是在1933年以后,两人关系一般。因为,张闻天对毛泽东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一点也不懂。自从1934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从沙洲坝搬迁到此,二人同在这里办公和居住,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而且,通过相互了解,毛泽东与张闻天越走越近,几乎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当时,前方战事吃紧,苏维埃共和国的地盘越来越小,两位同受王明等排挤的中央领导,对中国革命、红军命运产生了认识共鸣。毋庸置疑,这很大程度上为毛泽东日后重掌红军领导权、带领红军完成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奠定了重要基础,为中国革命未来赢得了的重大转机。
此时,毛泽东与张闻天考虑的是红军的前途,是整个苏区的前途,唯独没有考虑个人的前途。他们心中也十分明白,红军损失惨重,苏区也保不住了,最后只有走战略转移这条路了。1934年10月10日,毛泽东与张闻天同编在一个纵队,与中央领导机关及其领导人在这里迈出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步。
“长征第一山”走向胜利的山
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旧址,悬挂着林伯渠与何叔衡的照片和那首催人泪下的诗《别梅坑》:“去留心绪都嫌重,风雨荒鸡盼早鸣,赠我绨袍无限意,殷勤握手别梅坑。”依依惜别,生死难料,何叔衡将女儿为他纺织的毛衣送给林伯渠途中御寒的感人情景,恰恰是当时的年轻苏维埃共和国与中央红军处境的真实写照。
然而,以云石山为中心的苏区群众依然对苏维埃共和国和红军充满信任信心。“朝织鞋,暮织鞋,织鞋不为上街卖,送与前方战士们,冲锋杀敌多轻快”。1934年8月15日《红色中华》报的“红匾”上特别写道:“瑞金在中央政府的直接领导之下,不但完成了收集军用器具和材料的任务,而且还在收集棉花被单供给红军的运动上,得到了光荣的成绩。”国民经济部在《三个月收集军用品器材的伟大成绩》报道中,称“成绩最好的是:第一,瑞金”,号召各县学习瑞金的经验。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红都瑞金儿女洒泪告别亲人,又一如既往地投入站岗放哨、筹措军饷、运送物资等支前参加工作中,积极配合红军主力战略转移,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仅云石山乡,当时两万人中,参加支前的就有数千人,参战牺牲的烈士就有1338人。记者翻开中国共产党瑞金历史第一卷,深深地为红都瑞金血浓于水的军民之情所感动,也难怪后来毛泽东会写下“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经典论断。
在长征前的3个月里,以云石山为中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发出多少指令,至今已很难统计完整,唯有挂在云山古寺里的那一幅幅展板上的作战命令、作战计划和实力统计,默默地讲述着那紧张而艰难的过往。然而,这次因极端左倾教条主义带来的被迫战略转移,却倒逼中国共产党人爆发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巨大能量,从“长征第一山”走出去的毛泽东、张闻天与一大批党的优秀领导人,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成就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成就了人民的红色江山。
(作者:刘汝山、李史萍、刘应金;来源:昆仑策网,转编自“人民前线”,修订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