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信息都是公开的。
上一篇文章,我尝试给大家分析一下公开新闻之中的弦外之音,读出下半年的经济政策的选择和走向。
但是,阅读量不是很好。
大家可能更喜欢直接看结论,不喜欢学习方法。
包括在知识星球也一样,许多事情,我只是提供分析问题的方法,结论还是自己学会方法以后,自己做比较好。
***************************************
有读者在知识星球问,上世纪90年代的危机是怎么回事?
当时遭遇的危机并不稀奇,许多长期的封闭的经济体在加入全球经济大循环之后都遭遇了。
我们读历史,1840年以后,中国白银外流,农民生活困苦,各种动乱持续不断。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也是如此。各藩财政困难,武士生活困苦,于是提出了各种“公武合体”“尊王攘夷”之类的解决方案,最终是倒幕运动,明治维新。
许多武家小姐,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由于贫困进入青楼(酒肆),剑心的第一任妻子雪代巴就是当时武家小姐代表,识文断字,教养良好。
苏联解体前后也是一样。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
张三,是一个农民,他种植粮食,他老婆织布,他家平时出售一些农产品和粗布,购买一些日用品,小日子能维持。
现在洋货进来了,从粮食到日用品。今年收成不错,多收了三五斗。
他去粜米,结果发现自己种的粮食,糙米五块谷三块。
卧槽,怎么回事?
农民没有议价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洋货冲击。“嗤,”先生冷笑着,“你们不粜,人家就饿死了么?各处地方多的是洋米,洋面,头几批还没吃完,外洋大轮船又有几批运来了。” 洋油向挑着担子到村里去的小贩买,十个铜板只有这么一小瓢,太吃亏了;如果几家人家合买一听分来用,就便宜得多。陈列在橱窗里的花花绿绿的洋布听说只要八分半一尺,女人早已眼红了好久,今天粜米就嚷着要一同出来,自己几尺,阿大几尺,阿二几尺,都有了预算。有些女人的预算里还有一面蛋圆的洋镜,一方雪白的毛巾,或者一顶结得很好看的绒线的小囝帽。
花花绿绿的洋布只要八分半一尺,农民家自己纺织的土布,还有谁要?
还有一些农民自己根本生产不了的东西,比如保温瓶。
有些人甚至想买一个热水瓶。这东西实在怪,不用生火、热水冲下去,等会儿倒出来照旧是烫的;比起稻柴做成的茶壶窠来,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一方面是各种高质量产品迅速进入这些国家的市场把这些国家生产的粗陋的产品迅速排挤出市场,一方面是这些国家的劳动力也被迅速排挤出市场。
由于生产技术落后,这些国家的劳动者在国际分工中的生态位被迅速挤压到底层,贡献利润,承接损失。
回到上世纪90年代。
从195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工业化。到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已经具备了工业化基础,拥有了核武器,成了有资格三足鼎立的势力之一。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中国的工业品水平相比苏联和美国还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中国的工业是计划经济不是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的工业是从供应端建设,优先建设采矿、能源、材料、机械设备、铁道、港口。这样做的好处是,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缺点是消费品发展较慢,供给不足。
当年的人口爆炸,也可以认为是从供给端提供人力资源。人口的爆炸,进一步导致消费品紧缺。
没有突破大化肥技术以前,农业是劳动力密集型农业,尤其紧张。
当时许多商品都需要票证,粮票、布票、肉票、油票……顺便说一句,某地产大炮的母亲,当年是北京市商务局局长,各种紧缺的肉蛋奶,都在在她的掌握中。领导们自然不缺这些,但是领导们有亲属啊。许多革命家,老家都有穷亲戚。那时,那些穷亲戚还没有成为企业家,都是伸手要这要那的负担。
一个经历了100多年战乱,除了煤炭等少数资源总量在世界领先的农业国在20多年的时间里发展成这样是很了不起的。
但是,世界经济不论你的历程如何,只问结果。
1980年代对外开放,海外的消费品很快就进来了。许多商品要用外汇券买。后来就出现国内生产的合资产品,比较有名的,比如琴岛利勃海尔,美菱阿里斯顿。
这些产品进入中国,它们需要的上下游配套,基本都需要进口。计划经济时代,为国产商品提供配套的国产重工业自然面临危机。
目前为止,东北仍然困难。东北的定位是重工业基地。中国的基础工业落后,除了国防等领域不得不用本国产品,其他领域大多用进口商品,这些重工业自然受到压制。
外来商品的冲击,是当时面临危机的第一个原因。
1980年代前,老百姓手中有大量积存的货币,这些货币由于没有票证,处于半休眠状态。
1980年代,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民营企业也好,个体企业也好,它们首先发展的领域显然不会是高资本、高技术的重工业,而是各种门槛低的民用消费品。
傻子瓜子做各种瓜子,哇哈哈生产口服液,江南某地出产假皮鞋。一夜之间,各种消费品琳琅满目,假冒伪劣层出不穷。这些产品主打一个便宜、不限量。
老百姓手中的货币迅速进入经济循环,购买这些商品。当时,只要能做出来,就不缺销路。那是一个野蛮生长的时代,只要跑得快,就能捞得多。
按照计划,没有这些企业的原料的份额,但是这些企业对原料有强烈的需求,比如棉纱、钢铁、木材、汽油、运输车皮等等。
各地也在大规模上项目。大家都看出来了,谁上项目快,谁挣钱多,谁在未来占便宜。
于是,各种原材料极度紧张。
出现了价格双轨制,按照计划供应企业的原料一个价格,计划外一个价格。这中间就出现了私人套利的空间,所谓“官倒”就是那个时候出现的。
不仅是原料双轨制,零售商品也双轨制。要本要条的商品一个价钱,议价的商品一个价钱。两者相差悬殊。傻子都知道想办法把计划内的商品变成议价商品卖。
许多富豪,就是在那个时候完成了第一桶金的积累。具体不点名了。读这些人写的自吹自擂的自传,基本都能看到蛛丝马迹。
这种情况下,1988年就出现了价格闯关,放开价格,一切按照市场价格供销决定。
后面就是物价飞涨,转年就不说了。
进入90年代。
一方面,老百姓的积蓄已经基本花得差不多了,即使没花掉,也极大贬值了,还有很多人买了若干年消费不掉的消费品(姜昆有个相声说的就是这段),社会整体购买力萎缩。
当时有一个词,市场疲软。
一方面,企业面临六重压力:
第一,为了抑制通胀,利率一度上涨到两位数,流动资金极度紧张,各处三角债遍地,回款困难。
第二,进口货和江南消费品,一个高端一个低端两头挤压,争夺市场。中国第一台电视是天津产的北京牌电视,这种电视竞争不过日立、东芝、松下,很快就面临困境了。至于火腿肠、牛奶、鞋帽这些传统消费品竞争不过江南的产品,因为对方更便宜,老百姓消费降级,自然选便宜的。传统国有企业迅速失去了生态位,做高端,做不过进口和合资货,做低端,做不过假冒伪劣。
第三,许多引进生产线的企业,面临人民币从3.5贬值到8.8的困境,它们贷款购入的生产线,现在一下子变成了枷锁。一面是汇率暴涨,一面是利息暴涨,就这两项就足以弄倒一片贷款的企业。
第四,许多企业的领导人意识到了化公为私的机会,大规模贪污腐败。自己任领导人,自己的亲友开相似的企业,使用各种关联交易,窃取利润,挖取技术和合同。
第五,美西方以制裁为借口,取消了大批中低端消费品和原料的订单。
第六,生产计划完全被打乱,大规模的垄断和兼并还没有形成,没有形成日后某一个行业只有几家领头羊的局面,没有计划,全靠市场,企业对市场需求总量,完全处于盲人摸象之中。
这种情况下,能活下来的传统消费品企业,凤毛麟角。即使活下来,也会被内鬼掏空。经过1980年代的繁荣期,到1990年代,生产消费品的传统企业也基本完了。
企业完了,工人就失业了。工人失业了,企业的产品更没有销路了。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是面临危机的第二个原因。
后面的事情,就是痛苦的1990年代。
一方面国内是生产过剩导致的经济危机,一方面是进口商品涌入,国有企业在双重夹击中迅速凋敝。困苦、迷惘、彷徨,精神空虚,某些邪教打着气功的名义迅速膨胀。
1990年代的改革,财税制度、金融体制、投资体制、企业制度、住房制度、物价体制。把住房、教育和医疗由基本福利变成盈利工具,使老百姓实际收入进一步下降,进一步加剧内虚不足。
农民的处境更糟。
随着1970年代开始劳动力密集型农业进化为石油农业,农业工业化以后,单位粮食所需劳动力迅速下降,粮食的价值迅速下降。农产品价格相对工业品价格迅速下跌,靠种粮解决温饱可以,致富再无可能。
经历过改革开放初期,农产品紧缺的时代,农民的经济地位从1990年代开始逆转。万元户时代终结,致富梦迅速破灭。
大批的劳动力被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城试图寻找就业机会。但是,大批城市劳动力处于失业、半失业的时代,哪有他们就业的机会?
二舅就是代表。他进城做木匠,挣了一些钱,但是传统手工艺很快就被工业化的产品淘汰。还有许多人进入血汗工厂,但是最终也没能在城市里扎根。
当然,财富在迅速汇聚,这个就不展开说了。
当时的中国,有大批就业困难的青壮年劳动力,但是没有足够的生产工具,更缺乏消费能力。
中国出产的低端消费品和原料,在国际上性价比很高,但是对方对中国也有限制,不是敞开出口,而是有配额限制。
每年只从中国进口多少,超过配额的部分多了不要。
这种情况,直到加入WTO。
【文/安生,188金宝搏体育官网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