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蒋介石的一系列“神操作”,注定他必败于毛泽东

2023-04-12 15:48:17 来源: 栩然说公众号作者:希锐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今天是2023年4月12日。

  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不过是再平平无奇的一天。

  但,对于熟悉党史的朋友,应该知道,4月12日,到底意味着什么。

时针往回拨动,来到1927年的4月12日。

  这天凌晨4时,天还将亮未亮,许多人沉浸在睡梦之中。

  “砰砰砰!”

  忽然,一阵密集的枪声响起,打破了上海街头的宁静。

  伴随着枪声,从街头冲出一群冒充工人的上海青帮分子,他们向当时分驻在上海各地的、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纠察队发动袭击。

  工人纠察队没有束手就擒,而是选择奋起抵抗。

  就在双方纠缠之时,国民党第二十六军周凤岐部,借口调节“工人内讧”,强行解除了2000名工人纠察队的武装。

被不明不白地解除武装,自然引来工人们的强烈不满。

  4月13日上午,上海总工会召集了10万工人,参加了群众大会,并游行。

  但,不幸的是,游行队伍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屠杀,死伤惨重。而后,国民党继续大开杀戒,短短3天时间,300多人被杀害,500多人被捕,还有5000多人失踪。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就这样失败了。

  面对有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支持、武器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反动派,彼时的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还很弱小,显得不堪一击。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场政变,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而背后的主使,则是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

蒋介石。

1

  自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以来,蒋介石一直以左派的形象展现在民众面前。

谈起共产主义和共产党,他曾信誓旦旦地说:

  “没有共产主义内容的三民主义是假三民主义”;

  “没有共产党员参加的国民党是假国民党”。

在北伐誓师大会上,他还曾这样说道:

  “本总司令自觉才力绵薄,为中国国民革命的前途负如此重大的责任,惶恐万分。

  但现在北洋军阀与帝国主义者,已来重重包围我们、压迫我们了,如果国民革命的势力不集中统一起来,一定不能冲破此种包围,解除此种压迫。

  所以本总司令不敢推辞重大的责任,只有竭尽个人的天职,担负起来,以生命交给党、交给国民政府、交给国民革命军各位将士,自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从蒋介石的发言里,我们不难看出,或许,他是具有一定的家国情怀的,且希望能统一中国。最后一段自勉的话语中,还有一定的中国古代士大夫兼济天下的影子。

话说得很好听,冠冕堂皇,实际又是怎样的呢?

  一开始,蒋介石确实没有破坏国共合作,在苏联的支持下,率领北伐军,一路向北推进,攻城略地,打退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加上新闻报道的大肆宣传,一时间,风光无限。

但,随着地位和影响力在不断扩大,蒋介石的心态,也在发生变化。

  过去的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事件,都可以看成是,他谋求更大权力的一种尝试。

这一次,他想要的更多。

  相应的,他也需要更加强大的靠山。

  这个靠山,过去是苏联,现在,则换成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英美帝国主义。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就是蒋介石在投换靠山后,送给新靠山的一份“大礼”。

其手段之残忍血腥,就如曾任蒋介石机要秘书的陈立夫所说:

  “这是一种残忍的方法去消灭内部敌人。我必须承认许多无辜的人被杀害了。”

为何蒋介石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以得出许多原因。

  这里摘取一点,和大家聊聊。

在我看来,这跟蒋介石的阶级本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什么是阶级本性?

  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从生产资料占有的情况不同,分为不同的阶级。

  而不同的阶级,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包括思考问题的立场、出发点、行事的逻辑等等。

  这些要素的集合体,就是阶级本性。

  从蒋介石早年的种种经历来看,他其实更像是一个投机的实用主义者,做事情,要看能不能获得及时的正反馈,如果可以,那就持续,如果不行,那就放弃。

而且,这种持续和放弃,并不是建立在某种坚定信仰的基础之上,更多的,还是以是否对自己有利为主。

  这一点,在他决定要不要当黄埔军校校长这件事儿上,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开始,他觉得当军校校长,对自己的发展没什么帮助,经过一番磨蹭,才接受下来。

  这不是说他没有改造中国的愿望,也不是说利己就一定的错。只是,具备这样的阶级本性,投身到中国革命的洪流之中,一旦掌握实权,对于革命本身,更像是一种阻碍。

  为什么?

要知道,彼时的中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势力,包括军阀、地主、资本家、帝国主义、封建买办,当然,还有占大多数的工农群众、无产阶级。

  从数量上看,谁的人数更多?

  显然是后者。

  但,从表面的力量上看,谁更强大?

  显然是前者。

  毕竟,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封建买办,它们要钱有钱,要权有权,要武器有武器。如果以推塔游戏打比方,那就是开局六神装,傍上这样的大佬,游戏不稳赢么?

在蒋介石看来,自己想要真正崛起,需要钱,需要很多很多钱。

  有了钱,军队就能打仗,也就能获得更多的地盘、资源,自己在国民党内部的地位,也会更稳固。

  关于曾国藩的那套治军思想,蒋介石还真没白学。

既然需要钱,那,钱从哪里来?

最快的方式,就是从资本家手里来。

  他不仅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就在北伐军节节胜利之时,上海滩的大佬虞洽卿,代表江浙财阀找到蒋介石,承诺每年给蒋介石6000万大洋,还能帮着蒋介石联络英美势力,购买军火。

  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动前,上海商会还分给了蒋介石800万银元!

蒋介石心里,是有本账的:

  选择跟苏联合作,每年只能拿到800万;

  而跟财阀合作,居然几天就搞定了!

  哪个来钱快?

  显然是后者。

  那就抛弃前者,背靠后者吧!

收了人家的好处,得了人家的支持,当然得表表忠心。

当时蒋介石是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手握枪杆子,发动一场反革命政变,武装镇压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也就不奇怪了。

  或许,在当时的他看来,这是一系列的“神操作”,毕竟,有及时的正反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但,他却忽略了这次反革命政变的巨大而又深远的副作用。

  同时,也没想到,有一个靠“笔杆子”吃饭的人,会因这次政变而走上“枪杆子”的道路,并最终将他打败。

这个从“笔杆子”到“枪杆子”的人,就是:

毛泽东。

2

四一二反革命发生的时候,毛泽东正在武昌中央农讲所。

  作为主办者,毛泽东为农讲所的每位学员派发了一支汉阳造的步枪,规定每天训练两小时,每周野外军事演习一次。政变发生后,军事训练时间增加到每天四小时。

  这一看似微小的变化,实际上,体现出了毛泽东超前的忧患意识。

  或许,那个时候起,他就已经开始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了。

  尽管意识超前,但当时毛泽东的许多观点,并不为许多人理解,他显得颇有些郁闷。

为了缓解心情,他来到武昌蛇山的黄鹤楼,面对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不觉诗意大发: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后来,毛泽东和人谈起这首《菩萨蛮··黄鹤楼》,他说:

“1927年,大革命失败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尽管面对前途,颇为迷茫,蒋介石叛变革命后,汪精卫也叛变了革命,宁汉合流。

  但,毛泽东并未因此而长期沉沦,而是针对新的形势,展开新的斗争。

  马日事变后,他强调,要用武力来对付反动军队,以枪杆子对付枪杆子,不要再徘徊观望;

八七会议上,他又指出:

“须知,政权是从枪杆子里面取得的”。

  认识到这一点,他参与到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斗争中去,从此,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上去。

  尽管当时不少人表示反对,一味地想攻打大城市,毕其功于一役。但,毛泽东依旧坚持贯彻自己的正确主张。

  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队伍都打没了,还谈什么革命?

当反动派力量强大的时候,保存实力,避其锋芒,才是最重要的。

  毛泽东就基于这个思路,按照这条道路,进行土地革命,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秋收起义失败后,他对队伍进行了三湾改编,并将其带上井冈山,开辟革命根据地;

  他又数次打退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计划;

  长征遵义会议后,他带领仅有的3万中央红军,跳出了国民党40万人的包围圈;

  抗日战争时期,开辟敌后战场,为抗战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边谈判,边斗争,三大战役,彻底覆灭蒋家王朝在大陆的统治……

这中间,当然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但毛泽东都一一克服,坚持下来,最终取得了胜利。

多年以后,回顾自己的革命岁月,毛泽东不无感慨地说:

  我打了25年仗,由于偶然性,我没有被敌人打死。在1927年以前,我是没有准备打仗的。在城市里工作的人,知识分子,留恋城市,舍不得离开城市跑到乡村去,包括我自己也是这样。

人们说我怎么英明,那时假的,是帝国主义和蒋介石使我在城市中存在不下去。他们用恐怖的杀人办法,逼得我和许多同志向敌人学习,蒋介石可以拿枪杀伤我们,我们也可以拿枪去杀伤他们。

  蒋介石没有想到,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制造白色恐怖,非但没有消灭共产党,反而让其走上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道路;

反而把做文字工作、不会打仗的“书生”毛泽东,硬生生逼成了一个擅长打仗、战无不胜的“军神”毛泽东。

  并,最终败于他。

这是为什么?

3

  从表面上看,蒋介石发动政变,进行的一系列“神操作”,看似打击了共产党,巩固了地位,在形式上,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但从阶级本性、历史发展的现实来看,他这些操作,也彻底让人民群众彻底看清了反动派的嘴脸,从而进行彻底的革命,坚决的斗争。

  故而,当时的革命,虽然看似陷入低潮,但实则,已经有了新的开始,步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蒋介石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统一中国,靠单纯的利益拉拢,就像一剂毒药,越往后,剂量越大,也越快走向灭亡。

原因有二。

第一,他的做法,名不正,言不顺,看似冠冕堂皇、义愤填膺,实则出师无名、危害极大。遇到问题时,联合黑帮、财阀,不需要时,则弃之不顾,还榨取他们的钱财,属实不厚道,实乃无赖行为。

  从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事件、再到四一二反革命,他已经成立“反革命”的代名词,不仅站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对立面,到最后,甚至还站在了他所依靠的主子的对立面。

第二,武力清党,看似很爽,是国民党右派站了上风,但实际上,这对于国共双方来说,是个两败俱伤的过程。

  这相当于,把自己组织里的精锐,摧毁大半,自毁长城。清党前,国民党普通党员有100多万人,其中具有国民党身份的共产党员,不过5万人。

清党一年后,国民党党员减少到了22万。国民党基层党组织几乎全面瓦解。

  我想,剩下来的国民党党员,大多是与蒋介石及相关阶级利益相关的。在清党之后,还涌入了许多投机主义的分子,国民党不再是一个先进的革命的政党,而是沦为了一个落后的反动的政党。

虽然表面上看,反动派有坚船利炮,但,如果站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对立面,那么所谓的反动派,也不过是纸老虎而已。

  相反,我党虽然一开始弱小,缺乏党的核心领导,不像反动派那样,一开始有外部力量的极大支持,但,因为我党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为我党是一支有理想信念的队伍,我们才能穿越重重黑暗,从低谷中爬起,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

而促成这一切的关键人物,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

毛泽东向左,蒋介石向右。

1927年,蒋介石的一系列“神操作”,注定他必败于毛泽东。

为什么?

  因为毛泽东不仅是一位高瞻远瞩的理想主义者、他还是一名擅长调查研究的优秀实干家。

他的崛起,不是被谁刻意推举出来的,也不是靠耍阴谋诡计得来的,而是是在残酷的革命斗争中,逐渐成长锻炼起来的。

  可以这么说,如果当时没有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去农村开展革命根据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靠人民,可能,面对蒋介石的淫威,好不容易拉起来的革命队伍,就真的垮了。

如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本性没有变,依旧没有独立自主。

  中国未来往何处去?

  茫茫然矣。

  蒋介石搞权谋、交易啥的,的确很在行,但所谓的军事指挥等,战略眼光、战术操作等,却一般,被人调侃道,想做总统,但,实力不允许,最多是个省长。

周恩来在接受埃德加·斯诺采访时也说:

  “不怎么样。作为一个战术家,他是拙劣的外行,而作为一个战略家,则或许好一点。”

  “他的政治意识比军事意识强,这是他能争取其他军阀的原因。”

而反观毛泽东,则既有高超的战略眼光,也有高明的战术指挥,还站在人民立场,走群众路线。

  老蒋输给毛泽东,算是被降维打击,真的不遗憾,不丢人。

  这并非宿命论,也并非事后诸葛亮。

  须知,脱离人民群众,最终只会被人民群众所抛弃。

唯有牢牢抓住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会被人民群众真心拥戴,国家发展才有真正的希望。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