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中心>文史读书>历史

【史海④】世界战争打出的一流军队有几支?

2021-05-17 17:13:44 来源: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作者:百祺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二、从世界战争中打出来的一流军队有哪几支?

  “夫战,勇气也。”战争是物质的比拼,更是精神的较量。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有坚定政治信念的我人民军队,浴血奋战、所向披靡,指挥员身先士卒,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士兵们舍生忘死,战力惊人、威震敌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横扫千军如卷席,创造了人类历史前所未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战争史诗。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面对气焰嚣张、不可一世的头号军事强国的威胁,装备简陋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强敌、敢打敢拼,把它从鸭绿江边打回了三八线,拥有陆海空绝对优势的敌军丢盔卸甲、狼狈不堪;让全世界瞠目结舌、惊叹不已!战后的麦克阿瑟直言:“谁想跟中国陆军打仗,一定有病。”二战名将蒙哥马利留下名言:“不要同中国军队在地面上交手,这要成为军事家的一条禁忌!”然而,新生的志愿军空军以“空中拼刺刀”的精神,也让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上将惊呼:“中国几乎在一夜间已成为世界空军强国。”美军远东空军参谋长艾尔金曾说,在朝鲜的美军司令官眼里,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保障不至中断是一个“谜”。美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感叹:“共军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顽强毅力,把物资运到前线,创造了惊人奇迹。”如此种种,不一而足。鏖战长津湖、血战上甘岭……骁勇善战的中国军队具有的英勇顽强、视死如归气概,被对手敬畏地称为不可思议的“谜一样的东方精神”!一位美国军事理论家认为:“对于中国的军队,我们或许是永远摸不透的。但是我们知道,评估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是要用它的装备、它现有的战斗力,加上若干谜。”上世纪2次世界大战中的各国军队,均是在飞机大炮的比拼中决定胜负的;成王败寇、适者生存,似乎没有太大的悬念和过多的意外。如此看来,只有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才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地深刻地体会到,当年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创造了何等的人间奇迹!

1.世界诸军谁是一流?

  1803~1815年的拿破仑战争,促进了欧洲军队和火炮技术的飞速发展。其间,法军多次击败普鲁士军队。战争结束后,普鲁士王国进行军事改革,由于历来重视文化素质教育,素有尚武敬业、循规蹈矩、严谨认真的民族精神,再加以严格训练和军事传统教育,显著提高了官兵的业务素质,大大增强了战斗力,成就了一支善于打仗的军队。后来的普奥战争、普法战争,普鲁士军都是以少胜多、凯旋而归。1871年,以普鲁士王国为主体的德意志帝国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更显示了德军素质的优良,开战三年,英法损失兵力400万人,而德军仅损失160万人。二战初,苏联作战飞机、坦克的数量世界第一;当时苏军在西部边境有近300万之众,在应对德军入侵的主要方向上的西南方面军,其坦克的数量是对面德军的5.9倍,作战飞机是德军的1.4倍,火炮和迫击炮是德军的1.4倍,兵力是德军的1.3倍。由于斯大林的误判和德军的突然袭击,苏军一败涂地、溃不成军,西南方面军也惨遭围歼。开战后仅半年,苏军损失800万人,至少280万人被俘 (苏德战争苏军总共被俘362万人。德国统计苏联战俘是576万人,但包括一些非军人)。德军同期伤亡、失踪85万人。【徐焰:苏联的1941年的失败和1991年的解体,《百年潮》2001年第5期】然而,同样是这支苏军,在对日军作战时,却赢得很轻松。哈桑湖、诺门罕2场战役,日军以突然袭击的方式赢得先机,因此占了先发制人的便宜。苏军奋起反击,使号称“皇军之花”的关东军惨遭失败。哈桑湖战役,苏军以2万余人配合200多辆坦克,发起反攻;面对苏军坦克这样横冲直撞的钢铁怪兽,日军骑兵挥舞马刀蜂拥而至、迎头而上,结果被碾压成饼。日士兵们揣着炸药包、端着燃烧瓶,往苏军坦克底下扑,也都被机枪扫倒。最终以日军遗尸3000多具、全线败退而收场。诺门罕战役,日军兵力优于苏军,火炮数量双方相当,飞机数量则苏军占优,但性能略差。此战日军败得更惨,损失严重。关东军为了粉饰失败,战报大缩水。战后,日军第6军军医部公布,其战死7696人、战伤8647人、生死不明1021人,总损耗17364人。1966年10月12日,靖国神社举行“诺门罕事件战没者慰灵祭”,公布的战死人数为18000人。多位日本学者对此进行了评论,五味川纯平在著作《诺门罕》中指出,“死者人数增加了1万人;对热衷于打了败仗就又遮又盖企图掩人耳目的军政当局来说,有必要把数字过小发表,但是对靖国神社来说,却完全没有必要把数字过大发表。”日本老兵松本草平在回忆录中说,“战死者却突然增加了l万人,这是怎么回事?原因不外乎有两个:说得严厉一些叫故意隐瞒,说得宽容一些叫统计不全。”苏联解体后,一些新数据资料也印证了靖国神社公布的战死人数,实际的结果应该是:日军伤亡约4.48万人,苏军伤亡约2.39万。另外,1945年的远东战役,苏军集结了150万人,实际进入东北不足百万,共歼灭日军67.7万人,苏军仅伤亡3.2万人。大日本皇军溃不成军、惨不忍睹!

  在二战的太平洋战场,从1941年12月起,美英等国在东南亚一败涂地;数月之内,日军取得了毙伤俘美、英、荷等盟军官兵约30万人的战绩。太平洋战争后期,美军兵力占绝对优势、并得到强大海空军支援,进攻太平洋海岛上孤军困守的日军;后者主要凭借坑道、天然岩洞和山地反斜面阵地,尽力削弱美军的火力优势,并积极开展近战、夜战,组织小部队频繁实施猛烈反击,消耗美军的有生力量。美军打得异常艰苦,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伤亡,许多士兵心生恐惧。最后,美国人只有动用原子弹解决问题。然而,在盟军开辟的第二战场,美军在大规模空中支援和强大火炮支持下,以强大兵力横扫欧洲,轻松地打败了训练有素、技艺高超的德国军队。如此看来,这一场场战事就像游戏:“石头、剪刀、布”——“一物降一物”。有人戏称,德军克苏军,苏军克日军,日军克美军,美军克德军;整个就是相生相克的连环套。这看起来似乎有一定道理,但此等戏言并不是历史的完整面貌,只是人们手中的“哈哈镜”。

  尚武善战是德国军人的传统,由于管理严格、训练有素,德国军人有良好的军事素质和坚强意志,战力超强。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大军种中,创造奇迹的顶级王牌几乎都是德国人。以陆战之王的坦克战为例,排名第一是奥托·卡尔尤斯,击毁坦克178辆,第二名约翰尼斯・鲍尔特,击毁139辆;第三名米切尔・魏特曼,击毁138辆;第四名沃尔特・伦道夫,击毁106辆;第五名阿尔博特・科舍尔,击毁100辆。仅这5个王牌坦克手就击毁盟军坦克661辆,超过了二战中一个装甲军的装备。而德国俯冲轰炸机飞行员汉斯·乌尔里希·鲁德尔取得了举世无双的战绩,共摧毁了519辆苏联坦克、150余门火炮、800余辆军车。德国空军歼击机飞行员的战绩更加辉煌:空中之王——埃里希·哈特曼少校曾经击落盟军飞机352架;德国空军击落敌机100架以上的头等王牌飞行员有107人。其后是,日本空军头号王牌西泽广义击落87架;苏联空军头号王牌伊凡·尼·阔日杜布击落62架。德国海军顶级王牌潜艇艇长奥托·克里施玛尔(又译奥托·克雷齐默尔)少校,击沉盟军47艘运输船(共计274386吨);另一个王牌潜艇艇长沃夫冈·鲁斯上校,击沉盟国运输船47艘(共计225756吨)。各国专家对二战中德国军人的战斗素养都评价很高。美国军事专家特雷弗·杜普伊对德、英、美的军队在北非、意大利、西北欧战场的表现进行了系统比较,一个德国师对比一个盟军师的话,德军部队拥有20%至30%的战斗优势。二战中,德国国防军军官的整体军事素养同样也令人惊叹,其足智多谋、骁勇善战,曾创造了一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只是他们绑上了德国法西斯的战车,由于是助纣为虐、逆潮流而动,终因失道寡助,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当年,德军采用“天上飞机俯冲,地面坦克隆隆”的机械化闪电战,打败了训练有素的法军、英军,击溃了数量庞大的苏军;但对美军来说,却正中下怀;美军凭借着丰富的物质资源、先进装备,最适合打大规模机械化战争。中国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这样评论:“‘二战’中,德军对美军毫不服气,因为美军战术非常简单,就是一线平推,火力准备,火力覆盖,把对方完全摧毁,然后军队占领,很少有被称为作战艺术的精彩军事行动。正是凭借这一点,它打败了作战艺术高超的德国人。”确实,如果战争打成空中一层火网罩下来,地面一道火墙推过去,什么单兵素质,什么战略战术,什么运筹帷幄都无用。但只有美国才能打这样的战争,可以说,美军的胜利过于依赖绝对的物质资源优势。另外,再看看当年的日军,它是世界上最疯狂、残暴的军队,也是一支战斗力奇强的部队。日军以武士道的不畏死为傲,训练严酷,枪法特好,日步兵每年训练用子弹1800发,通常每个中队(连)优秀射手占1/3左右;其单兵作战能力很强,尤其擅长拼刺刀。实际上,若美、英、苏、德军与日军进行单兵对抗,均不是其对手。但成建制的大部队较量,日本军队的弱点就暴露无遗:装备落后,高层军官因循守旧、固执死板、指挥无能。最终它被苏联军队横扫,被现代化装备的美军全面碾压。因此,在二战中,日军只能算二流军队,与英军、法军等归一类。由此可见,当年真正有强大实力的一流军队,当属美军、苏军和德军。

2.德军“闪击战”与美军空地协同作战

  二战初期,从兵力、装备来看,德国并没有取胜任何一个欧洲强国的条件;它所取得的巨大胜利,是靠高超的指挥艺术和优秀的部队素质优势。德军武器平台比不上法国,更比不过苏联;然而,当德军以“闪击战”开打时,17天灭亡波兰,15 天击败英法联军,3个星期便迫使法国投降;其后半年内德军就围歼了战前苏军总数的50%以上,仅俘虏就有280多万。军事专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60场战斗的定量分析表明,在同等装备的情况下,德国士兵的相对战斗效率是苏军土兵的2.5倍,是美英士兵的1.2倍。同样,与美、英、法等国的军官相比,德国军官的指挥技艺和战略、战术的创新更胜一筹。从德国军事家老毛奇时代开始,就要求各级指挥官应养成一种习惯,只告诉部下该做什么,而不管他们怎样做;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敢于负责,增强其责任感。毛奇元帅还是德国总参谋部体制的奠基人,而高素质的参谋军官团是精英群体,也是德国军队的品牌,世界闻名,并出了许多名将。德军参谋人员和军士的军事技能、训练素质非常之高,诸兵种协同作战的经验比任何敌手都丰富;其战斗力超强,而独占鳌头。早年,法国驻德国武官斯多菲尔曾评价:“受过严格教育,具有严明纪律的德国人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他们崇尚勤劳、勇敢的献身精神,他们为了振兴自己的民族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恪尽职守成了他们的天职。”希特勒就是充分利用了德国军人的严谨、执着、有荣誉感的特点,要求他们宣誓效忠“元首”;这也造成了一些德国军人死心塌地的追随纳粹。因此,即便是战争后期,面对东、西两线作战,许多缺乏补给的德军依然精神狂热,保持顽强的战斗力;面对数倍于已的敌军,仍敢挺身应战,给盟军造成了惨重的伤亡。

  第二次世界大战,当美军刚开始参战时,给人的印象是素质低劣、缺乏经验,管理松散、士气不高;他们一向对久经战阵的英军敬仰有加。而英军与美军相同的是,其战场的胜利,过于依赖物质资源;他们的战斗意志不强,许多官兵以保命为重。1942年2月初,日军攻占了马来西亚后,打到了英国所谓“不可攻破的堡垒”新加坡,此时几万日军已精疲力竭、弹尽粮绝。日军身处在困境,却敢拼死一搏,反而向英军发出了劝降书。然而,精神崩溃、畏敌如虎的英联邦军队,自中将司令以下前后共有13万英国、印度、澳大利亚联军向处于劣势的日军缴械投降,一共交出740门火炮、1万辆汽车和大批枪支弹药。真是令人匪夷所思!二战期间,美军有100余万人患有战斗紧张症,其中45余万人因患精神疾病退伍,占美军因伤病而退伍人员总数的40%。1942年美军刚冲上战场没几个月,就遭到狡诈凶悍的德国名将“沙漠之狐”隆美尔在卡塞林山口猛烈的袭击,美第2军伤亡5000多人;其士气低落、萎靡不振。然而,好战尚武、治军严格的巴顿将军接任该军军长之后,立即以铁的手腕整顿军纪,激发斗志,增强了战斗力,在后来的盖塔尔战役中,一举打败了德军。强将手下无弱兵,在巴顿领导下的那些自卑自怜、为人所看不起的美军却能振奋精神,一鸣惊人;这不仅增强了巴顿个人的威名,更重要的是替美军赢得了尊重和自信。无论同盟国和敌方,对于美军的战斗力也开始刮目相看。巴顿将军在指挥决策上的魄力、胆略,展现了多谋善断的军事素养和非常自信的个性;但这只是骁勇善战的巴顿一枝独秀的表演,美军在二战的胜利并不总是那么好看。

  总的来说,美国陆军的表现较为平均,只是少数王牌部队较为出色。在夜间,美军步兵的作战能力较差,常在德军袭击中陷入混乱、溃败;在没有坦克或坦克歼击车支援的情况下,哪怕有炮兵的火力支援,其防线也往往是不牢靠的。美军的进攻战术通常很简单,用强大的空、地火力扫平一切,再由步兵加以攻占。但是,若摊上一位平庸的指挥官,即使有较大优势的兵力和火力,也会打得很难看。例如,美国将军卢卡斯缺乏果断、勇敢的胆略和魄力,曾导致重大失利。1944年1月22日午夜,他率3.6万名盟军士兵,携带坦克、大炮在安齐奥地区顺利登陆,守护海滩的少量德军大都当了俘虏。这是一场出敌不意的奇袭战,盟军本应乘胜推进,直逼罗马。但卢卡斯优柔寡断,过分谨慎小心,只是固守滩头,等待后续部队。德军立即抓住机会,调集部队,大举反扑,并出动大批飞机狂轰滥炸,盟军一度险些被德军赶下海。美军苦战1个月,才打破了包围。安齐奥战役,盟军伤亡4.3万人,消灭德军2余万人,俘虏约1万人。因此,卢卡斯被解职。当年,西线盟军面对德国齐格菲防线,第12集团军群司令布雷德利准备采用大规模的炮击和轰炸,以“压路机碾压的方式”开辟道路,最后摧毁亚琛以东地区的德军防线。当时,在没有空军支援的情况下,美第1集团军和第9集团军根本无法作战;只是因为要等适合空军出动的晴朗天气,进攻延误了5天。1944年11月16日,攻势终于展开,美、英2500架轰炸机飞临德军阵地,共投下近万吨的高爆炸弹,这是一次既准确又猛烈的、有史以来最具规模的战术轰炸行动。然而,德军凭借着坚固的堡垒工事顽强抵抗,美军经过1个月的血战,付出了惨重伤亡, 才攻入德国境内不过8英里。

  精于算计、善于投机的美英政治领导人,趁德军的精锐已大部损耗在东线苏德战场,其士气低落、装备短缺的时机,开辟了“第二战场”,企图坐收渔人之利,以最小的代价,收获最大的战果。巴顿将军借助于天时地利之便,上演了一场长驱直入、势如破竹的好戏。在横扫法兰西平原时期,巴顿“漠视”侧翼的安全,是因为有强大的航空兵掩护。通常,配属巴顿的第19战术空军通过无线电,与第3集团军的各装甲部队保持密切协作,通过持续地护航,防止敌机空袭,并摧毁前方的敌火力点、炮兵阵地、防御工事等,并轰炸敌后方的公路、铁路线和交通枢纽,这给巴顿的作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例如,空军曾配合第3集团军清除了“法莱斯”大口袋中包围的5.7万德军。第19战术空军一天就摧毁了德军近500辆机动车辆,迫使他们投降;一位德军官说:“所有的道路都被你们轰炸、扫射,造成了严重的混乱和交通堵塞;我们大部分的油罐和汽油也都被炸毁了,所以再打下去是没有意义的。”到了1944年8月下旬,在美军战术空军的打击下,法国已经找不到德国空军战机的影子了。然而,从诺曼底一路狂奔640千米而来的美军第3集团军,却在洛林地区戛然而止;巴顿的进攻精神过犹不及,他执着于突破齐格菲防线、冲向莱茵河,甚至完全不顾可能发生的危险。当时,美军侦察兵已发现了德军的进攻迹象,巴顿却选择“视而不见”,也没有将这份情报发给相关的第4装甲师B战斗群;如果不是装甲兵们作战神勇及援军及时赶到,那么B战斗群必然在突然袭击中损失惨重。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巴顿的这种过分自信显得毫无来由;他终于遇到了真正的对手——新任德军G集团军群司令赫尔曼·巴尔克将军。

  德军部队人才济济、猛将如云,果敢坚定、有勇有谋的巴尔克就是其中最杰出将领之一,他是从东线战场开始建立了赫赫威名。曾任美军第7集团军后备司令部参谋长的扎贝基上校,2008年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杂志发表关于巴尔克的文章:“在(1942年末)短短的三个星期里,他那孤零零的(第11)装甲师实际上摧毁了整个苏军第5坦克集团军。他取胜的概率低得令人难以置信:苏军在局部战场上拥有7比1的坦克优势,11比1的步兵和20比1的火炮优势……其后几个月里,他的装甲师取得过击毁敌军坦克高达千辆的惊人战绩。巴尔克因这一战绩及其他战功,成为整个战争中仅有的27名获得钻石骑士勋章的军官之一;……后人将其与隆美尔并称为最优秀的装甲师长”。在巴尔克的带领下,第11装甲师成为东线德军战斗力最强的装甲师。在1942年5月16日接手该师之后的2个月作战中,巴尔克所部取得了击毁苏军坦克501辆的战绩;并在苏希尼奇防御战中创下过“单日击毁91辆敌军坦克”的惊人记录。巴尔克在战时多次以小搏大、以少胜多,取得过无人匹敌的战场纪录。作为师级指挥官的他总是一马当先,率部猛冲猛打,机动灵活,总能出其不意地予敌以毁灭性打击;作为军级、集团军级指挥官,他能迅速评估局势和做出决断,即便在不利态势下也能镇定自若地扭转颓势;作为集团军群指挥官,他颇能顾全大局,善于战术创新,曾以数量、装备均处明显劣势的疲弱之兵,令美军第一名将巴顿“黯然失色”。

  从1942年5月的师长到1944年9月21日的集团军群指挥官,巴尔克只用了2年多一点的时间。他接手驻阿尔萨斯一洛林地区的G集团军群后,西线总司令伦德施泰特元帅本想放弃梅斯要塞,但巴尔克不同意;他认为,应当充分地利用坚固的要塞堡垒工事,以掩护自己,抵御火力强大的美军,让其在攻打堡垒工事的艰难作战中得到最大消耗;并为齐格菲防线的加强、巩固,争取更多的时间。巴尔克深知手中部队多是战力较差的二三流队伍,一些是挂“国民”之名的、由各种人员临时拼凑的部队;因此较多存在士气不高、装备低劣等问题。巴尔克在防守策略和战术上大下工夫,采用东线的弹性防御策略:前沿部署少量警戒部队,加强防御工事和支撑点之间的连接;精心选择反斜面的火炮阵地,在有效保护自己的同时,使美军在任何突破点都将遭到猛烈地炮击。为对付高度机械化美军的长驱直入,他组织了轻伤病员布雷小分队,在美军进攻路线布下各种真假雷场,并对美军形成了有效遏制。巴尔克还采取“防守中反击”、“后撤中伏击”的战术,在顽强抵抗中,辅以不间断的、灵活多变的小规模出击,以阻滞、扰乱敌军,使对方猜不透德军的意图和实力。为了保证防线被突破后尽快发起反攻,巴尔克要求每个师都必须留1个团(至少拥有1个突击炮连、1个反坦克连)作预备队。但他的装甲预备队第11、第21装甲师只有少量坦克和突击炮,整个G集团军群共13.6万人。而美军第3、第7集团军和法军第1集团军共有60多万人;其坦克、火炮、飞机等装备占压倒性优势。11月8日拂晓,巴顿发起了扑向莱茵河的强大攻势,42个炮兵营发射的2.2万发炮弹令德军前沿变成一片火海。巴尔克充分利用多日豪雨的泥泞和一些雷场的迟滞作用,组织第11装甲师等发起局部反击,其第111掷弹兵团在10辆坦克支援下向美军第26步兵师发起突袭,一口吃掉了1个团,打得美军焦头烂额。当美军对梅斯即将形成了合围之势时,巴尔克当机立断,留下第462国民掷弹兵师坚守梅斯,将第1集团军的其他部队迅速撤至新防线。美第20军攻克梅斯后与第12军一起继续向东进攻,但在巴尔克所部(尤其是第21装甲师)卓有成效的阻击下,美军始终无法干净利落地突破和穿插。巴顿开战前曾放言3日内进抵莱茵河,但过去了25天,直到12月3日才抵达齐格菲防线,此时德军已在防线后严阵以待。巴尔克战后评价:“巴顿当时的策略是沿着100公里宽的正面齐头并进,虽然很清楚巴尔克的3个装甲师分别只剩下13辆、7辆和4辆坦克,而且德军的每个营要防御6公里宽的正面,但他还是坚持把自己的3个装甲师分散配属给步兵师,而不是组成装甲铁拳一举突破。”他还调侃道:“巴顿正在帮我们,他又没能好好利用他的成功。”看来,这个被西方军界赞誉有加的美国“战神”,在巴尔克无情地“折磨”下,一时乱了方寸,连常用的招数都“忘”了!由此可见,巴顿对诡计多端的巴尔克十分忌惮。

  二战中,美军通常具有绝对物质优势,并注重组织和后勤,善于发挥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从1940年到1945年,美国陆军从官兵总数24.3万人,扩充到1000多万人,并将数百万军队及大量装备越过重洋送到欧洲大陆战场,对敌形成了压倒性优势。可以说,美军的胜利是科学组织、规范管理的胜利,这体现了美国强大国力、军力的气势。另外,火力制胜,这是二战美军总结的万能经验;美国人打的是富人的战争,似乎无穷无尽的物质资源,可以横扫一切!美军对德军优势最大的兵种是航空兵,空地协同小组召唤而来的战斗机,几乎成了美军对德国陆军的“杀手锏”。美军战机在上空四处游猎,对德军形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为了躲避空袭,士兵和坦克只能四处躲藏,士气遭严重打击,无法组织进攻。德军在铁路或公路上的行军纵队,美军战斗机击毁坦克的概率会提升,对战斗室敞开的自行火炮、半履带式装甲运兵车、装甲侦察车与牵引式火炮来说,更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德军脆弱的后勤车队更是在劫难逃。德军梅林津少将对此评价道“显而易见,在美军战术航空兵的威胁之下,我军根本无从发挥坦克的优势。坦克战的常规原则,在西线根本不管用”。20世纪80年代,美国陆军对第4装甲师的战例进行了研究,认为在南锡与阿拉库尔的战斗,美军第4装甲师与第19战术航空军的协同,堪称“空地一体战”的雏形。美军卓有成效的空地协同作战,击败了德军倚重装甲突击的“闪击战”。德军名将曼陀菲尔曾报告:“我军缺乏空中掩护,官兵损失惨重,坦克的损失为甚。”然而,战后调查及研究表明,当时的战术航空兵发射火箭弹或投掷炸弹的命中率极低,根本不足以击中坦克大小的目标,要击中在田野上机动的坦克,就更困难了。德军总是将美军恐怖的火力打击能力,归于扑天盖地的战斗机;实际上,它们只是严重地影响了德军的士气。其实,美军野战炮兵才是对德军威胁最大的“死神镰刀”。

  美军野战炮兵的总体技术装备水平、弹药储备量、指挥与调度、战术、兵员作战水平、炮兵观察员素养、与诸兵种协同作战的能力,都要高于德军炮兵。无论是进攻中的炮火准备,还是防御中的拦阻射击,或是压制德军炮兵的反炮兵火力,美军野战炮兵的表现都堪称完美,将炮兵“战争之神”的美誉体现得淋漓尽致。美军常常仅以野战炮兵的火力拦阻,就粉碎了德军坦克与步兵的协同进攻。即使密集的弹幕没有击中德军坦克,也能阻止德军步兵的跟进,使未伤坦克不敢独自冒进。当年德军多次依托堡垒要塞,凭借坚固工事顽强防守,给苏军以重大杀伤。后来,德军更加坚固的“铜墙铁壁”,却被美军轻易地逐一粉碎。1944年9月,美军第90步兵师进攻哈肯博格要塞时,第357步兵团受到要塞炮火压制,而美军从坦克歼击车到203毫米、240毫米榴弹炮,均啃不动要塞厚实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美军搬出了“大杀器”——M12型155毫米自行加榴炮;该自行火炮由M4(早期为M3)中型坦克底盘和M1918M1型155毫米加农榴弹炮结合而成,这种长身管重炮抵近射击,具有很强的穿透摧毁力。当晚,借助夜色掩护,它们推进到距离目标不足2000码的位置;第2天早晨,M12型155毫米自行加榴炮用直瞄火力摧毁了要塞的坚固防御墙,扫清了最大的障碍后,进攻顺利进行。12月,第7集团军下属的第15军进攻比彻及其附近的马奇诺防线要塞;203毫米和240毫米重型榴弹炮的炮弹竟然被施克尔斯克要塞的墙壁“弹开”了。也是无坚不摧的M12型155毫米自行加榴炮抵近瞄准要塞外墙开火,击穿了其坚硬外壳;美军凭借着强大火力,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3.透过迷雾看苏军实际的战斗力

  过去苏联不公布本国战时伤亡数字,各国研究人员往往直接引用德国方面公布的战果,但其中有不少夸张之处;一些西方媒体也添油加醋,大肆渲染,制造了许多故事。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公布了历史档案,苏军在一些战役中的实际损失非常惨重,却没有像德国宣传的那么严重;许多歪曲的事实、虚构的故事也被戳穿。在二战中,各交战国出于政治宣传、军事欺骗等目的,常有夸大其辞的战报。例如,著名军史学家富勒在其著作中曾说:“对交战各方来说,压低自身兵力和夸大敌方兵力都是家常便饭,因为这可以让胜利显得更加辉煌,失败显得情有可原。……至于伤亡,几乎所有官方数字都一律经过‘修饰’。”他还举例,英国空军曾公布的战报显示,1940年8月15日~9月27日,共击落德国军机936架;而德军公布,此段时间内被击落230架。战后查实,实际击落的德国军机为371架。【J.F.C.富勒著;胡毅秉译,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战略与战术,台海出版社,2018.07,第4页】可见,双方都分别有夸大战果或掩盖损失的行为;只是英国人特别敢吹。艾森豪威尔曾在自传中回忆:“在这次‘阿登之战’中,双方损失都很大。据前线司令官估计,到1月16日为止的一个月中,敌人遭到十二万人的严重伤亡。战争结束后,有些德军司令官承认,损失大约九万人,从这个数字看,我们的估计看来是相当准确的。”【(美)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著,艾森豪威尔回忆录,东方出版社,2007,第420页】。然而,德军的实际损失为10万人;美军高估了2万人,而艾森豪威尔却说:“我们的估计看来是相当准确的”。由此可见,美国人的标准也是非常宽松、相当有弹性的。另外,还有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例子;二战时的日本媒体,必须按照军方放大的战绩进行报道,营造“皇军胜利”的假象,以提升士气。但日本军队这种自欺欺人之举,有时也会弄巧成拙。为了扭转日军的颓势,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将发起大规模空中攻势“伊号作战”,1943年4月7日到12日,在图拉吉、瓜达尔卡纳尔、新几内亚海域和美军展开激战,炸沉美军驱逐舰、护卫舰、油船各1艘,运输船2艘,击落飞机25架(日军损失战机60余架和一批精英飞行员)。但日军飞行指挥官却谎报战果,声称炸沉美军1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25艘运输船,击落200架飞机,并摧毁了敌机场。山本信以为真、大喜过望,于16日结束了攻势;并决定到所罗门群岛北部岛屿视察,以鼓舞士气,准备再战。结果,这个夸大的战报,无意中将山本五十六送上了不归路。1944年10月15日下午6点,“东京玫瑰”广播电台突然播发惊人消息:“自10月12日以来,我大日本帝国陆海军在台湾水域重创来犯的美军机动部队……击沉美国航空母舰11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1艘;击伤航空母舰8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1艘,其他舰艇13艘。”为此,天皇颁发敕语,嘉奖联合舰队,全民放假1天,举国欢庆;连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也都来电祝贺。实际上,美军只有2艘巡洋舰受了伤。这个荒谬的战报是由联合舰队司令丰田副武发给日军大本营的,但也是其部下为邀功而夸大申报的结果。日军高层据此判断:美军已遭重创,需派出舰队“扫荡残敌”。结果,导致日本海军彻底崩溃的莱特湾海战就这样爆发了,日本海军的谎言,为自我了断,钉上了最后一颗棺材钉!

  在苏德战争初期,苏联遭受巨大损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苏联大清洗期间,有3位元帅及司令员至师长共200多人,遭到逮捕或处决,中下级军官的损失更是数以万计;苏军因此失去了很多富有经验的优秀指挥员,这大大地削弱了军队指挥和作战能力。1941年6月战争爆发时,苏联坦克无疑拥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2.2万辆对5千辆);并有不少T-34、KV-1等新型坦克,其性能远远优于德国当时最好的坦克;但苏军却被打得溃不成军。德国军人的军事素质、作战技能大大超过苏军;1941年下半年的战争中,苏军损失430万人;德国军人伤亡、失踪135万人。由于苏军受过训练的部队大部损失,补充了大量新兵,战斗力明显下降;进入1942年后,其战斗伤亡为德军的3倍。1943年,苏军发动了全面反攻,结果伤亡700多万,相当于德军的2倍半。在这段时间,苏军组织进攻的水平还比较低;而德军官兵还多是有丰富经验的老骨干,经战争磨炼的战斗技能正处高峰。虽然,在关键的库尔斯克会战中,苏军伤亡惨重;但德军的精锐也受到较大的损耗,而苏联人口比德国多一倍,德军在消耗战中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进入1944年,苏军在浴血锻炼中积累了战斗经验,作战水平日益提高。8月下旬,苏军在罗马尼亚进行的雅西一基什尼奥夫进攻战役,一举歼灭德军16个师,击毙15万人,俘虏10万人。苏军只阵亡1.3万,负伤5.3万,成为总伤亡量大大少于德军的首次战役。昔日号称世界上战斗素质最精良的德军,由于兵员枯竭,部队中老少参差且新兵众多,军事素质严重下降。而苏军经过不停地征战,其战斗素质、作战技巧日趋成熟,兵力、装备和士气均处优势,以机械化兵团突击迂回和各军兵种协同的水平都大为提高。德军在1945年的4个多月对苏作战中,死亡高达110万人,苏军阵亡、失踪不过63万。1945年1月12日,苏军在维斯瓦河沿线总攻,第1天便对德军战线实施了分割;第2天苏军投入坦克集团军,在航空兵掩护下向德军后方高速冲击;德军装甲预备队进行阻击,却遭到成千架苏军伊尔-2强击机和坦克的联合打击,反击在2天内便被粉碎。苏军大纵深进攻战术娴熟,实现多点突破后,苏军各坦克军绕开德军坚固据点大胆向纵深挺进,留下步兵、炮兵部队再包围消灭。人们发现,苏军指挥官的指挥水准、坦克兵的技战术能力、多兵种协同作战的意识和能力,与2年前相比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连过去擅长“闪击战”的德军也有人认为苏军高速机动战的技巧已超过自己。1945年4月中旬,苏军发起柏林战役,16天便攻克了法西斯巢穴,以阵亡8.1万人、负伤28万人的代价,击毙德军15万人、俘虏48万人(内含20万伤兵)。攻克柏林时,苏军陆军的作战威力和战术水平达到了高峰。1999年统一的德国政府经过详细调查统计,公布:德国军人战时死亡485万人,其中在东线战场死亡381.7万人。这说明,苏军是消灭德军的主力军。

  纵观二战历史,德、苏、美3国的陆军都很重视火炮和坦克的作用,都具备强大的火力。但德国陆军在与苏军、美军作战时的感受,有较大的不同。在东线,德军面对的是“大炮兵主义”的苏军;在进攻中,苏军炮兵往往无法及时跟进,也缺乏足够的通信设备,导致其炮火的威力主要体现在进攻之前的火力准备阶段。因此,德军甚至学会了如何抵御这样的炮击——在后方阵地躲避,等苏军火力准备结束后,再进入前沿。在西线,德军却遭遇了机械化、摩托化程度极高,广泛装备大量通信设备,且战术极为灵活的美军野战炮兵。美军炮兵观测机与炮兵观察员几乎无处不在,野战炮兵的组织协调也更为高效与完善,能够进行即时性的炮火打击。随时随地可能落下的弹雨,使德军根本没有反应时间,完全防不胜防。另外,德军集中坦克进攻苏军步兵阵地,往往能够达成突破。当德军装甲兵面对美军时,却大相径庭,美步兵装备大量反坦克火箭筒,召唤即时性火力支援的能力也更强,这都是苏军所不具备的。总的来说,在二战后期,相对于德军、苏军而言,美军拥有绝对的空中优势,其空军、陆军协同作战的能力和威力,无可比拟!

参考资料:

  1)(日)松本草平,华野著;李兆晖译,诺门罕,日本第一次战败 一个原日本关东军军医的战争回忆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05

  2)汪冰著, 帝国骑士 二战德国最高战功勋章获得者全传 第2卷,台海出版社,2017.03

  3)(美)保罗•肯尼迪著;陈景彪、王保存、王章辉、余昌楷译,大国的兴衰,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01

  4)张秀枫主编,历史深处的悲凉,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3.03

  5)何卫宁译,二战解密 盟军如何扭转战局并赢得胜利,新华出版社,2013.06

  6)王法著,辉煌与泥泞 洛林坦克战,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06

  7)(德)保罗·卡雷尔(Paul Carell)著;小小冰人译,焦土 1943-1944年的苏德战争,台海出版社,2018.08

  8)徐焰著,铁血苏德,辽宁人民出版社,2014.01

  9)彭训厚著,解读第二次世界大战,解放军出版社,2015.01

  10)申文勇著,二十世纪战争史,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03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