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师范大学郝贵生教授说,在他退休之前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时,经常搞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就是“你认为‘人本性是自私的’这个观点对吗?为什么?”几乎每一次调查,主张这种观点正确的几乎占50%左右。按照他的这一说法,还应该有50%左右的人认为这种观点不对,看来这是一个在青年人当中很有争议的热点问题,故此有必要加以讨论之。
一、先从形式逻辑规则方面讨论。按照形式逻辑规则,如果大小前提都是正确的,且推理规则也是正确的,那么结论也一定是正确的。如果大小前提有一个是错误的,那么即使符合逻辑推理原则,结论也不一定是正确的。我们知道,人性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人的自然属性,如吃喝拉撒睡,这一属性与动物的本能没啥区别,因此这一属性具有自私性,这是不容否定的。人的另一个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即在一定生产关系下的社会属性,这是人类所独有的属性,这一属性具有无私性。人之所以称为人,就是因为人不但具有自然性,而且还具有社会属性,也就是还具有无私性,即:人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既具有自私性又具有无私性,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是自私性与无私性的统一。“人性自私论”,将人的自然属性看作人的根本属性和唯一属性了,也就是把人所特有的社会属性抛弃了,这样做不仅犯了大前提不全面的形式逻辑方面的错误,大前提一错,那么由此推断出的“人性自私论”也必然是错误的。不仅如此,将人的社会属性抛弃了,那就必然把自己与动物划为同一类,所以人们将持有“人性自私论”的人骂作畜牲,如此说来一点也没冤枉他们,那是他们自己扎到畜类堆里的。
另外,“人性自私论”里的“人”不是特称判断,而是全称判断,就是说这里的“人”包括古今中外所有国家、民族、所有时代、历史阶段的人,那么,“人本性自私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这显然与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事实不符合。如中国古代的屈原、岳飞、文天祥、林则徐等的献身精神,如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涌现出无数为无产阶级解放、为新中国建立,为中华民族振兴、为共产主义事业流血牺牲的革命先烈、革命前辈们英雄事迹,我们绝不能说他们的本质是自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能认为所有的人的本质是自私的,我们只能说有些人是自私的,有些时候人是自私的,所以,“人性自私论”又是一个全称判断错误。
二、再从持赞成和反对“人性自私论”两类人群来讨论。中国封建社会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之说,封建统治阶级赞成“人性自私论”。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鼓吹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理论,就是把“自私自利”看作人的本质、本性,并且把这一思想深化和系统化,可以说“人性自私论”是全部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反对“人性自私论”的以马克思为代表,他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共产党宣言》明确提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里的传统观念就是私有观念,就是“人性自私论”。所以说,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来看问题,“人性自私论”就是错误的,这些就是人性的阶级性。
唯物史观强调人性的社会性、人性的阶级性,就是把资本家和工人放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加以认识。这就是一个占有生产资料,由此占有工人的劳动也就是剥削工人,所以,自私性必然是资本家的本质和人性。而工人一无所有,依靠出卖劳动力受资本家剥削维持自身生存,工人阶级是无私可自,所以,无私性只能是工人阶级的本质和人性。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说,“有些人是自私的”,但我们不能说“人性是自私的”,我们可以说,“有些时候人是自私的”,但我们不能说“人性是自私的”,我们可以说,“在阶级社会中剥削阶级的本性是自私的”,而不能说“在阶级社会中所有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因此,只笼统地说“人性是自私的”,这样说是犯了片面性看看问题的错误。
我们虽然说“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但是我们也不否认人确有自私的一面,我们就是要时时克服自私性,处处弘扬无私性,经常“斗”私,不断改造世界观。
“人性自私论”的错误在于无限夸大了人的自私性,,它掩盖剥削阶级自私自利的阶级本质,并为这种自私自利的本质寻找理论上的所谓“合理”的依据,把剥削阶级的本性打扮为所有人的本性、人类的本性,以此为其利己主义本质辩护,同时把被剥削阶级追求和维护其自身的正当利益也看作“利己主义”表现,由此说明他们与被剥削阶级的关系似乎是平等、自由的,妄图从观念上淡化、模糊、抵消劳动者阶级反抗斗争的意志和行为。当前“人性自私论”的泛滥不是偶然的,实质上它是为中国暴富起来的暴发户既得利益集团、党内官僚资本集团的根本利益服务的,是掩盖当代中国已经蜕变为资本利益集团和党内资产阶级剥削、压迫、敲骨吸髓大多数劳动者根本利益为目的的,是为根本改变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呜罗开道的,是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掀起改旗易帜的反动思潮。
2019年元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