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新闻报道:柯洁输掉与AlphaGo的第二场比赛,在赛后他接受采访时,一位中国记者用英文向柯洁提问,且语速极快。在得知该提问者是中国人后柯洁表示:“如果你是中国人,那你应该像中国人一样提问。”柯洁的话语多么质朴,多么可爱、多么可敬。随后,这位记者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说明,表示英语是他的工作语言。
那位记者说自己是英文频道的,所以工作时用英文,但是,这位记者的提问是采访而不是对外播音,因此,他是在狡辩。我不仅要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哪条法律哪个规定说英语是中国人的工作语言?一个中国记者用英语向中国人问话是对中华文化不自信还是崇洋媚外的洋奴?
一、什么叫工作语言?
这位记者所狡辩的,英语是他的工作语言。根据这种说法,我们应该首先搞清楚什么是工作语言。
工作语言,顾名思义,就是在工作中所需要表达的语言,如播音员在播音时必须讲标准的普通话,演员登台表演与众不同的台词和唱腔,老师在教学中的演讲,朗读古诗词或者古文时的腔调,法官审理案件时的法律用语,公共交际活动当中的礼貌交际用语等等,这类特别的职业语言叫做工作语言。
这位记者是在采访,而且采访的是中国人,采访是一种双方面的信息的交流活动。当然在这样的交流活动中,交流的双方都会用自己熟悉的语言,比如在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时,我们可以听到许多外国记者在提问时都没有用中文,他们都可以用自己国家的语言,也可以用中文或者英文。在与外国人的交流中,一般的职业人可以用相互听得懂的语言交流,而作为代表国家的工作人员应当用自己国家的语言,这是一个国家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尊的根本问题。中国的开国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同志懂得多国的语言,与外国人交流时完全可以说流利的英语或者日语、法语,可是,周总理每次代表国家与外国友人交流时,都讲普通话,穿中山装,代表着中国政府的政治和文化立场,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特色。
在中国政府的每次新闻发布会上,有的外国记者朋友不用中文提问,那是因为新闻发布会上有翻译。这位记者是英文频道的,应该不是播音员吧?就算是播音员也不是正在播音吧?英文频道的记者懂英文是必须的,记者并不代表中国政府,因此,英文频道的记者用英语和外国人交流也无可厚非。也就是说,这位记者所说的工作语言应该是局限在与与外国人交流的时候。可是这位记者采访的是位中国人,中国人和中国人交流用英语表达,是讨厌说中文还是不会说中文?这位记者还有“国格”吗?
如果这位记者在柯洁表示“如果你是中国人那你应该像中国人一样提问”后,马上回答“对不起,我不知道你是中国人。”作为中国人,应该理解这位记者的鲁莽。可是这位记者并不是这样回答,而是用这是他的工作语言来狡辩,这就是大大的不应该了。
二、为什么会出现中国人与中国人交流用英语现象?
很显然,这位记者的回答完全表达了他是已经知道柯洁是一个中国人的事实,英语是他的工作语言只是一种无力的狡辩,真正的原因是这位记者和中国人交流时讨厌用中文表达,还是用英语已经成了一种的习惯行为?
为什么中国人与中国人用英语进行语言交流会成为习惯呢?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在什么情况下中国人与中国人交流用英语表达。
侨居在国外的中国人用什么语言交流我不太清楚,也许会有用英语的,也许有用普通话、粤语、潮汕话、闽南话或者交流时说双方听得懂的家乡土话。在中国大陆,中国人与中国人用英语交流的,据我了解,确实在不同的程度上存在。比如在学习英语的集体场合、班级中,为了熟练英语,相互之间用英语交流,以提高英语的学习进度,。也有在同一个家庭内都是学英语的,相互之间用英语交流也未尝不可。有一些刚刚学会几句英语的学生或者社会青年,在不懂英语的人面前说上一两句显摆一下也有可能,更有一些无知的人们用学到的英语语言去侮辱不懂英语的中国人。用粗俗下流的英语词句去侮辱不懂英语的中国人,我一贯认为这好比是一条狗在狂吠不认识的人一样,人们可以不用去理会,听不懂英语和听不懂狗语是同样一个道理。
以上这些现象有正常的语言交流行为的也有不正确的方面。这些人毕竟是是少数或者是短暂的行为,对中华文化构不成太多地伤害。
我们更关注的是中国的社会现象,由中国政府官员号召“全民学英语”,毒害了许多中国人。我记得中国的媒体在报道学英语的新闻中,把学英语提高到一个非常高的境界。在一次电视节目中,一个三岁的小孩因为懂得一百多个英语单词则被电视台捧为英语语言天才。后来才知道,他们全家都是学英语的。一个从小在英语交流的环境中成长的小孩,懂得几个英语单词算什么天才?英、美国家的同龄小孩子个个都会这些单词。就象一个三岁的中国小孩能够说一百多个汉语字词一样,是一种普遍性的现象。
政府的主导,媒体的炒作,特别是香港回归以后,受香港殖民文化的毒害,让中国人学英语进入前所未有的高潮。公交站牌上印上了英文,公交工具上使用了英语报站,各类广告,商标都描着英文,各种考试必须英语过关,高考中的英语分数比例超过语文,大学取消语文课但必须学英语,还有人提议在中国的居民户口簿上都要印上英文,甚至有的政府官员在代表中华民共和国在对外交流中也讲起了英语,中国的媒体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厚着脸皮报道这类有伤国格的新闻。
由于全民学英语,相当多的人以学英语为荣。然后一些商家为了资本利益,鼓吹美国的教育是如何如何的好,鼓动中国的有钱人把子女送到美国去深造,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我不反对孩子出国留学,但我反对把外国的教育吹上天。全世界都知道,美国的基础教育是最糟的国家之一,有些人甚至从小就想把孩子送到美国去镀金。
据新闻报道,曾经有一个来自台湾的北大学生说,如果我早知道北京大学是英语教学,就应该直接去美国留学。听说这位台湾同学后来真的转学到美国去了。
在这样一种殖民文化笼罩的教育氛围中,许多中国人用英语表达成了习惯,有的甚至还误以为能说英语的人是高人一等的族群,于是,中国人与中国人用英语交流也就成了一种习惯。
三、只有文化自信才能做到真正的中华民族复兴
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纠正了全民学英语的政策误导,最近规定的职业考试中,没有象过去那样强调一定要英语过关,这就是政策在回归。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做到“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是因为在中国三十多年来出现了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不自信的社会危机。那么,三十多年来,中国为什么在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等各方面会出现不自信的危机呢?
1、《中国共产党章程》是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中国共产党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马列主义传到中国后成立的,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从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因此,《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结合中国三十多年来的实际,就可以找到中国共产党理论不自信的真正原因。
2、《中国共产党章程》中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内容,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是共产党人必须走的唯一正确的道路。而中国现在叫做特色社会主义,虽然习近平总书记在解释特色社会主义时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但是,人民不仅要问,既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为什么还要加个“特色”两个字?中国的社会主义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命名的,中国共产党是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命名的。如果说社会主义具有中国特色,难道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么?那么,根据这个推断,中国共产党是不是也要改叫“中国特色共产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后来的提法在《宪法》最早规定的“社会主义国家”前面加上一个“特色”,是故意显得多余还是在修正宪法?
没有明确中国是走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道路”还是后来提出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据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实际,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与现在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许多不相同的地方,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有明确的目标,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摸着石头过河,迷糊得很,就象习近总书记说的那样:“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因此,中国的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怎么能够做到自信呢?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条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还没有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难道就成了一堆废纸?按照《宪法》第6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现在的中国还有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吗?过去中国“全民所有制”经济已经变成了国家所有制(国有企业)和私有制(瓜分国企成为私有企业);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生产队都已经解散,成立了乡、村制度。国有企业、私有企业和买办资本企业实行的都是雇工剥削用人制度,人剥削人的制度不是消灭了,而是助长、发展了。“按劳分配”的原则演变为“按资分配”。按照宪法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可是主导瓜分公有制的的党内领导人和瓜分公有制经济的犯罪分子,有哪一个受到了法律的惩处?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被蚕食,社会主义制度被颠覆,又怎么能够做到制度自信呢?
4、宪法第22条规定: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艺术事业、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其他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
第二十四条 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文化现象是一个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的综合反映,是理论、道路、制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学习《宪法》与《党章》,没有提倡“全民学英语”的规定,可见,“全民学英语”的口号是极少数人的想法。如果利用权力强迫中国人民“全民学英语”,这是一种对中华文化不自信的具体表现,更有甘当崇洋媚外的汉奸嫌疑。
回首看三十多年来中国的文化现象:《生死疲劳》、《软埋》这些文学作品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吗?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上刊登和发布的虚假广告,色情画面,黄色故事,提倡性开放的文章,以及那些宫廷戏、那些穿着暴露的主持人,那些露胸、露腿、露脐、露屁股的表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吗?人民成了“爱国贼”,这是爱国主义教育吗?中国还找得到共产主义教育的影子吗?资产阶级享乐主义,金钱万能,金融赌博,卖淫嫖娼、走私贩毒、拐卖妇女儿童,全民腐败……所有一切的社会丑恶,如果政府官员能够真正按照宪法规定,三十多年来还会这样泛滥吗?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中国共产党又如何能够做到文化自信呢?
理论正确才能做到理论自信,道路正确才能做到道路自信,制度优越才能做制度自信。在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地做到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自十八大以来重申要坚持马列主义理论,学习毛泽东思想,是力求做到理论自信的具体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强调“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是力求做到道路自信的有力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是为了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力求做到制度自信的有力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多次强调文艺要接地气,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力求做到文化自信。
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并逐渐地向全世界传播,殖民文化(英语)也会渐渐地离大多数中国人而远去。
中国记者用英语向中国人问话,是对中华文化不自信的具体表现,更有崇洋媚外洋奴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