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也是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动力源泉。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关键职能,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一、传承红色基因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体现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孕育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锻造出集中体现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精神面貌和优良传统的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之中,集中展现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鲜亮底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基因中所蕴含的崇高理想信念、强烈爱国情怀、顽强革命意志、无私奉献精神,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源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把弘扬红色文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念兹在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振奋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这些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深厚的红色底蕴和精神内核。我们要在传承弘扬红色基因的实践中,加深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解和把握,更加深刻地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激发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精神,让广大青年在传承红色基因中牢固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信心。
二、传承红色基因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用红色基因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时代新人,必须传承红色基因,发挥其在思想引领、价值取向和精神滋养等方面的功能,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让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
红色基因给予时代新人文化方向。文化塑造青年,文化滋养青年。生活在新时代的青年,缺少对历史过往的真实感受,只有传承红色基因,摒弃骄娇二气,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才能真正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成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重要力量。红色基因绝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鲜活的价值观、是形象的教科书,生动具体地记录着中国共产党人上下求索、披荆斩棘、开创新路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红色文化,可见、可触、可悟。红色基因蕴含的深厚历史记忆,能够给予时代新人刻骨铭心的情感认同,让广大青年心怀“国之大者”,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
红色基因给予时代新人价值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红色基因的精神内核和生命之魂。红色基因作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珍贵精神财富,集中反映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崇高追求,深刻展现了时代主流价值观,能够激励当代青年学生立远大之志,明责任之担,补足精神之钙,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增强时代新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红色基因给予时代新人精神动力。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生命密码,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表明,有红色基因的共产党人,在伟大自我革命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社会革命,赓续红色血脉,凝聚精神力量,实现伟大梦想。红色基因蕴含的丰富精神内涵是一种内在驱动力,能支撑和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和长治久安的追求,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传承红色基因,就是要让时代新人得到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确保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在一代代接续奋斗中变为现实。
三、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广大青年要“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我们要牢记殷殷嘱托,心怀“国之大者”,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立德树人的源头活水,融入办学育人全过程。
赓续红色血脉,着力培根铸魂。“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要“赓续党的红色血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高校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阵地,在红色文化整合、转化、传承、发扬上具有重要责任。要把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理念深植于人才培养方案之中,融入于教学大纲之中,体现于校本教材编写中,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课堂主渠道和教师主力军作用,持续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选树一批红色课程卓越教师与教研团队,打造一批红色精品课程和文化品牌,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材、进入课堂、深入人心。要创新红色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结合新时代、新特点,引入新技术、新形式,灵活运用影视剧、纪录片、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新型教学手段,综合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辩论式等教学方式,恰当设置议题,通过讲道理、陈事理、说情理、辩法理,找准典型的红色历史、红色故事、红色人物,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加强红色文化研究阐释,充分发挥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团队作用,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积极将研究成果引入思政课教学内容中,推动学术研究与“大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有机衔接。要做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依托专业特色,提炼思政元素,将红色资源与党的创新理论相结合,推动红色资源更好融入课程群、教材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创新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育人育才协同效应,提升铸魂育人实效。
讲好红色故事,壮大主流舆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好红色故事方面为全党树立了榜样。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一环,高校要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着力构建校园全媒体传播体系,用好用活媒体融合带来的有利条件,传承红色基因,凝聚价值共识,多措并举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的故事,用红色宣传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用红色文化引领良好社会风尚,用红色精神培育正确价值观念,以文化人、凝心聚力,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要聚焦重大主题,结合重要时间节点,主动设置红色议题,突出红色“硬核”,策划推出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形式新颖的精品红色主题栏目,讲述有内涵、有温度、有共鸣的红色故事,以内容优势赢得传播强势。要加强对红色故事的深度挖掘,完善红色基因传承话语体系,让红色故事从符号、理念、历史,变成青年听得懂、喜欢听的话语,诠释好红色基因的丰富内涵。要发挥融媒体生动活泼、贴近受众等特点,让红色基因插上“数智”翅膀,更好扎根网络,浸润青年心扉,提升红色故事传播质量与传播效果,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弘扬红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五大职能之一。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教育引导广大青年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用红色文化涵养青年的精神家园,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宣传英模的感人事迹,激发情感共鸣,激扬信仰力量,引导广大青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开展优秀影视作品、优秀网络文化、高雅艺术进校园和新时代先进人物进校园等系列活动,让红色基因浸润学生心田。要切实发挥第二课堂阵地作用,通过诵读国学经典、传唱红色歌曲、举办红色经典音乐会等,教育引导青年培养文化认同、厚植爱国情怀。要积极打造红色文化精品,将红色文化与音乐、舞蹈、动画、美术、书法、广播、微电影等形式有机融合,让红色资源活起来、让红色故事响起来、让红色品牌树起来。要不断开发和利用好学校的整体规划、环境布局,打造集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大学精神于一体的校园景观,深化红色资源挖掘与利用,将红色基因巧妙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之中,使红色文化在校园内随处可见、可触可感、可学可鉴。
用好红色资源,强化实践育人。传承红色基因的关键在于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考察,都要瞻仰对我们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多次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每个地区所拥有的丰富的红色文化遗产,它们见证了我们党历经艰辛而取得辉煌的奋斗历程,是我们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高校要全面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通过课堂见习、社会实践、支部活动、班团活动等方式,鼓励引导青年学子深入实地,从珍贵文物、珍贵史料、珍贵故事中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使红色基因真正入脑入心。要坚持让红色基因浸润“思政课堂”,探索线上、线下全方位浸润模式,将课堂搬到革命历史现场,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把课堂理论讲授与现场体验等实践教育相结合,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打造“行走中的思政课”;开发线上红色文化课程、红色党课,推出“指尖上的思政课”,打造现场教学线上精品课程,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红色基因在大学生内心潜移默化地培育。要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大思政课”的实践教育基地结合起来,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力量,开辟校外红色教育基地、现场教学点,通过红色文化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社会调研等形式,开展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体验式学习,让学生用脚步丈量红色热土,在行动中接受红色教育,身体力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增强师生的志气、骨气、底气,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王全良,安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来源:昆仑策网【授权】,转编自“红旗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