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讲述的,是从24岁到29岁的青年马克思如何成长的故事。
在此之前,23岁的马克思已经取得了柏林大学的博士学位,完成了数万字的艰深晦涩的哲学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这一哲学研究与青年黑格尔派强调意志自由的民主主义立场有关,马克思在19岁时就成为了他们的一员。
说马克思天资过人、努力过人着实没有过分,想想我们现在的23岁青年,最多也不过是个本科毕业生,有多少人能写出博士水准的论文呢?然而,写哲学论文也并非年轻的马克思唯一专注的事。
他在论文里就写道——“理论精神成为实践力量,作为意志走出冥国,面向那存在于理论精神之外的尘世的现实”——从那时起,他就意识到,“实践”、“尘世的现实”,才是理论、哲学的落脚之处。
走入现实的《莱茵报》主笔
毕业之后,马克思很快投入到“实践”之中。1842年,24岁的他加入到《莱茵报》编辑部,撰写了他的第一篇政论——《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捍卫人民的言论自由:
追究思想的法律是以无思想和不道德而追求实利的国家观为基础的。这些法律就是龌龊的良心的不自觉叫喊。
而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这篇政论里,马克思第一次涉及了现实经济利益与法、政治的关系。而这也带来了《青年马克思》影片开头的画面——护林官抓捕捡拾枯木的贫民:
在省议会的辩论中,大多数议员为林木所有者的利益辩护,将捡拾枯木与盗窃等同起来,并想方设法地让捡枯木者付出尽可能多的代价。马克思对此评论道:
“维护林木所有者利益的法理感和公平感”是一项公认的原则,而这种法理感和公平感同维护另外一些人的利益的法理感和公平感正相对立。
在这里,他意识到:不同的阶级,心目中的“法律”是截然不同的。
正如我们当下所看到的尘肺病工人维权一样。工人们认为,按照法律,企业应该预防职业病,应该签订合同、缴纳社保,政府也应该进行监管,因而工人们理所因当应该拿到工伤赔偿,即便目前的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不能通过。而在老板、官员们这里,严格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是不存在的,但工人们必须按着政府所说的“法律途径”来,不能越雷池一步。
《莱茵报》还连载了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为马克思了解工人阶级提供了翔实的材料。影片里,马克思这样评价道:
刚刚还在互怼,突然就开启“商业互吹”模式
转向唯物主义的《德法年鉴》撰稿人
因为发表了这些文章,《莱茵报》很快在1943年被查封了。马克思接受了卢格的邀请,前往巴黎,为《德法年鉴》撰稿。马克思在这里发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正式脱离了青年黑格尔派。在电影里,马克思是这么狠批他从前的小伙伴的:
都是一堆关于世界革命的胡话 没有一点思想和纲领
你们都干了些什么? 你们总想文过饰非 造作委婉地说话
你们总写些模棱两可的文学批评 模棱两可的概括总结 模棱两可的政治
我受够了默默无闻 是时候大展拳脚了
我受够了这些虚伪 愚蠢 残忍的权威
我们被查封了?(指《莱茵报》)好极了!
马克思所说的这类人,与现在的某些“激进左翼”,是不是很像呢?
当然,历史上马克思的批判比电影中更为深刻。青年黑格尔派把犹太人的解放当作哲学、神学问题,而在马克思看来,只有把人类从金钱的支配中解放出来,犹太人才能获得根本意义上的解放。这个思想,对于现在的民族宗教问题,依然是适用的。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提出:“向德国制度开火!一定要开火!”因为从林木盗窃案开始,马克思就意识到黑格尔法哲学中所谓代表“绝对精神”的国家、法律,并不是什么神圣的东西,而是由“市民社会”即“物质生产关系的总和”所制约和推动的。
马克思写道:
彼岸世界的真理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非神圣形象下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
所谓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就是指人创造出宗教,但反受宗教支配的现实;而所谓人的自我异化的“非神圣形象”,就是指劳动者生产出产品,却反受产品支配的现实。在这里,马克思超越了当时流行的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把批判的武器对准的现实社会,对准了法律、政治和私有财产。
可见,马克思并不是止步于政治革命的。马克思接着写道:
彻底的革命、全人类的解放并不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只有部分的纯政治的革命,豪不触犯大厦支柱的革命,才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即假定整个社会都处于这个阶级的地位,也就是说,既有钱又有教育,或者可以随意取得它们,这个阶级才能解放整个社会。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人人都能通过努力当上老板,“人人都是资本家”,这就是“解放”。这个与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成功学鸡汤”是不是也很像呢?
马克思显然是不喝这样的毒鸡汤的,他认为:
德国解放的实际可能性到底在哪里呢?……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射入这块没有触动过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一切内在条件一旦成熟,德国的复活日就会由高卢雄鸡的高鸣来宣布。
换言之,“解放”取决于无产阶级的普遍团结和斗争。
这也是为什么在1844年,26岁的马克思就与卢格分道扬镳了,因为这时的马克思逐渐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从唯心主义者向唯物主义者转变。而卢格则不看好无产阶级,他在批判德国皇帝作风的同时,也批判西西里起义的工人,认为重要的是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而非社会革命。
可惜的是,影片没有描写这一点,片中只描写了马克思毫不客气地向卢格讨要稿费的过程。
伟人也要养家糊口,生活不易呀
离开卢格后,马克思去哪儿了?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