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竞技体育运动要谨防摧毁人体健康

2025-08-10 10:47:32  来源: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作者:水根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进入当代社会,“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促进健康”的养生健身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在潮流汹涌之间,人们日益重视体育运动,以此来达到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目的。晨跑、跳广场舞、打球、爬山、游泳、参加各种体育竞赛...…热火朝天,不亦乐乎。“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固然不错,关键是运动什么? 怎样运动? 何时运动? 运动多久和多强? 每周运动几次? 什么情况下应控制或停止运动?等等。不同人有不同情况,过与不及都会导致错误与损失。缺乏运动当然损害健康,但是运动过量同样会摧毁身体。

  体育运动量因人而宜,没有固定答案和精确的量化标准。一般来讲,年轻气盛、体质较好以及身上没什么伤病的人,运动量可大些,时间可多些,强度可高些,频率可密些。相反,年老气虚、体质较差或者身缠某种伤病的人,运动量可小些、时间可少些、强度可低些、频率可疏些。适用于所有人的体育运动公式是: 动静结合,体脑交叉,睡、走、坐、跑、跳等轮换,运动适可而止,每次或每天的运动,以不让自己过于疲劳为底线。长时间、高强度、多频次、大量运动无论对谁都不友好; 久睡久坐或饭后轻松散步,无论对谁都友好。

  然而某些人过于迷信和推崇运动,认为体育运动多多益善,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高强度运动、艰苦锻炼是通向健康的必由之路。他们忽视自己虚弱的体质和可怜的身体状况,忽视自己身上某些不适合大量运动的伤病或固疾,也不管天气气候如何,只一味运动,不知多调休,结果…….我亲眼目睹过一场人间悲剧: 江西瓷都某小区一位四五十岁大妈爱跳广场舞,天天学、时时跳。她下午在家看手机视频学跳新舞,晚饭后去附近广场和大家共舞,只要天不下大雨,她就必然到场。她身患心血管慢性疾病,期待通过经常跳舞治好此病。前年暑假一个非常闷热的黄昏,不仅温度特高,且没有一丝风。她感到身上很不舒服,但是吃过晚饭后,仍然来到广场,以为跳跳舞就会全身舒畅。傍晚的水泥广场人山人海,繁华热闹,到处汗气蒸腾,热浪滚滚,白天暑气根本未退。她兴奋而自信地踏着音乐和歌声,跟广场上百十名大妈翩翩起舞。音乐里既有慢节奏,又有快节奏,既有轻舞,又有重舞。她跳着跳着,就觉得渐渐体力不支和窒息、头晕眼花且有点想呕吐。但是她自尊心太强、死要面子,不想临阵脱逃,于是顽强坚持。大约跳了一小时,她突然眼冒金星、舌齿起涩、喉管发咸,顿觉天旋地转、四周漆黑,人物和景象模糊重叠。她来不及挣扎和叫唤,便口吐白沫、仰天倒地、昏迷不醒。虽然舞友们以最快速度叫来救护车,但没能挽回她的盛年生命。医生说,这位大妈猝死于几种综合因素:身上的慢性心血管疾病,运动过量,夏季高温与闷热。

  那么,竞技体育对于运动员们来说,算不算运动过度? 结合残酷的竞争现实和大量的悲剧结局来看,竞技体育对所有运动员来说,都属于超级过度运动,不管运动员身体多棒、身骨多硬、多么年轻!竞技体育包含强大的功利性,弥漫着浓郁、臭气冲天的铜臭味。运动员为了获奖夺旗、风光无限,总是拼命训练、过量运动,任意提高强度、速度,增加时间和频次,哪管夏季高温闷热、身体透支和满身伤病? 我们暂不考虑服用兴奋剂镇静剂这些非法手段对运动员身体的巨大伤害和性别错乱,也暂不考虑拳击、赛车、跆拳道、摔跤这些危险、野蛮、反人类运动项目严重威胁运动员生命。抛开这些罪恶不说,仅仅常规的高强度、长时间、多频次的高温急行军、魔鬼式训练,就足以让运动员挥汗如雨、精疲力竭、伤残累累、未老先衰,失去健康和青春的欢歌笑语、生活幸福乃至生命。我们看看奥运会亚运会的响亮口号,当然,这也是竞技体育的精神理念:"更高、更快、更强,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天哪! 这哪是夺奖动员会,分明是敢死队出征前的豪言壮语、绝命遗书,是冰冷的催命符。“更高、更快、更强"就是要求运动员"拼命、拼命、拼命,坚持就是胜利,熬到最后就能获奖。”在训练与比赛中"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就是命令运动员"视死如归、准备牺牲"。多响亮的口号,多威严的命令,多残忍的洗脑! 为了披红挂彩,不怕千难万险,不惜献出生命。

  那个为争夺世界亚军而落得双腿残废的冰雪运动员叶乔波,那个在亚洲青年羽毛球锦标赛中拼命奔驰而猝死的17岁运动员张志杰,那个伤残累累仍被迫打封闭上赛场的110米栏田径运动员刘翔……这些中国运动员无不在用自己的经历和结局,诉说着竞技体育的血腥和残酷。还有美国的阿古和马章浩,法国的纳比尔•本塔莱布,日本的大杉涟,喀麦隆的维维安·福,丹麦的埃里克森,加纳的德格纳,肯尼亚的基普图姆,葡萄牙的若塔,德国的布雷默...…这些猝死于赛场的众多外国运动员,以及更加不计其数的伤残病运动员,实在令人同情唏嘘!成千上万鲜血淋漓的事实充分说明: 过量运动损害人体健康,竞技体育危及生命。看来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竞技体育的价值意义,多多反思奥运会、单项锦标赛、杯赛等各种全球性运动会的口号和精神理念。

  然而,当我提出上述质疑并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总有人振振有词地反驳我:"更高更快更强是伟大的体育精神,超越自我、挑战极限是人类顽强生命力的体现。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中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纵然伤残累累、甚至牺牲生命,也光荣值得。”听了这些辩解,我更觉愤怒与悲哀。别用体育精神和爱国主义对我道德绑架!论起爱国主义,我并不比他们差: 我信仰马列主义共产主义,宣传毛泽东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反对封建资本主义私有制,热爱祖国和人民,痛恨官僚资本家和帝国主义。在竞赛中,他们哪有什么伟大的体育精神,分明为了获奖争牌; 哪有什么顽强生命力,分明就是摧残身体、与生命开玩笑。竞技体育早已背离了强身健体的宗旨,奥运会等大赛没有、也不可能促进友谊与和平:世界照样战乱频繁、炮火连天。不消灭私有制和帝国主义,世界永无宁日!至于为国争光,少数运动员确实胸怀祖国、壮志凌云、高尚无私、不怕牺牲、不计个人得失。可是大部分运动员参赛只是为争金抢银、追名逐利。看看那些功成名就的体育明星,做大官大老板的,出国的,移民的,办美西方绿卡的,背叛祖国、数典忘祖的。在竞技体育运动世界大赛中获奖夺牌,真能为国争光吗? 这属于什么荣耀,争的哪门子光,为国家带来什么利益? 他们发展了国家的科技事业吗? 提高了工农业产值吗?有什么创造发明吗? 打败了侵略者敌人吗? 揪出了汉奸间谍吗? 提高了老百姓的收入吗? 拯救了弱者吗? 参加了生产劳动和打仗吗? 他们宣传了毛主席思想和社会主义公有制吗? 学习了雷锋、追求了共产主义吗?他们批判了官僚资本家、私有制、帝国主义、贪腐、侵略等坏人坏事吗? 没有!像歌舞影视星一样,他们充其量只是体育明星而已! 跟爱国主义等高大上毫不沾边。国家的发展和繁荣,不是靠体育娱乐界的明星,而是靠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员、工人、农民、军人、无产阶级艺术家等,靠信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追求共产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高举毛主席旗帜的文化战士!且不论上述这些领域,单论体育事业吧。竞技运动能振兴体育事业吗? 不能。功利主义活动岂能振兴伟大的公益事业? 国家体育事业的繁荣兴旺,并非体现于竞技体育的获奖数量,而是体现在全民体育的普及,老百姓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每天进医院人数和每年用药量的减少,医院生意日益清淡直到取消产业化。看看体育运动员的整体健康状况吧! 伤残累累、满身病痛、伤亡频频,英年早逝多多。他们不但没有振兴体育、激发民众锻炼热情,反而给全民敲响了警钟,树立了反面教材: 切勿过量运动,更别参加竞技体育! 他们连自己的身体都保护不好,连自己的健康都丧失怠尽,何谈正面引导他人?

  竞技体育发达、世界大奖丰收,并不能代表国家强盛。按照某些体育专家的理论:足球、篮球、排球等大球项目以及田径最能代表一个国家的体育水平和综合国力。然而,巴西、阿根廷、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等欧美非洲国家的大球和田径项目那么厉害,中国与它们相差甚远。可是它们中哪个国家比中国发展得好? 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哪个国家比中国影响大? 中国在这些大球和田径方面虽然表现欠佳,但照样综合国力强盛,一步步走向世界巅峰。因此我们不要把竞技体育看得那么重,而应多多关心运动员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控制运动过量,不要让伤残病亡的,悲剧一再重演。同时我们应大力发展全民体育,推广健身和养生,限制过度医疗、提倡适量体育运动,改善全国人民的身体素质。只有达到这个目的和效果,才算体育强国和振兴体育。一个国家可以少一些体育明星和世界奖牌。可以淡化竞技体育,但不能缺少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教育家、作家、工程师、工农兵和各领域科技工作者。我特别希望中国的青年、青少年、少年儿童、学生等下一代孩子们,收一收对竞技体育的狂热、对体育明星的崇拜,认真学习文化和艺术知识,钻研科技、勇于实践、乐于劳动,以毛主席第伟大领袖和雷锋、黄继光等英雄烈士为光辉榜样,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热血。在体育锻炼方面,天天参加适量运动,但不追求过度,提高体质体能,保持身体健康、心情快乐和情绪稳定。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