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之前,参加过一个项目。甲方告诉我们,他们对所有的项目都设一个投资的底线,就是静态投资回收期不低于6年。那个时候,就很好奇,为什么大家都把静态投资回收期设为6年呢?
以前爱玩索尼游戏机,总是盼着索尼能快点出下一代游戏机,后来才发现,原来索尼公司要6年的时间才出一代游戏机。虽然到了最后几代,索尼公司延长到了7年,但是中间也增加一次小改款。
和工厂的设备工程师聊天,聊到了设备的更新换代问题,询问机械设备的折旧年限到底是不是10年?工程师回答,要分情况,关键设备采用快速折旧,6年就要换一代;现在的汽车,2年一小改,6年一大改,关键的设备也要跟着改。
突然想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其实都被教科书骗了!所谓的折旧,并不是像教课书灌输给我们那样,是对固定资产损耗的补偿。折旧的意义不在于维持固定资产的原有价值,而是在于换代。
设备投资是100万,静态投资回收期6年,6年的净现金流量为100万。设备全换,折旧100万,利润0,利润率为0;设备换1/3,折旧33万,利润67万,利润率11.3%;不换设备,折旧0,利润100万,利润率16.7%。
如果一个国家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完全可以不换设备。不仅自己的设备不换,还要买人家换代的设备。就算换了,也可以把淘汰的设备卖给自己的乡镇企业。理论上,此时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为16.7%,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达12%。
问题1:不折旧,设备的物理损耗怎么办?折旧的目的在于更新。不更新设备,不代表设备没有日常的保养和维修。过去的设备,有小修、中修、大修。好好使用,用个几十年不成问题,几乎不需要用更新的方式补偿设备的物理损耗。
问题2:为什么每次的换代,都不能更新所有的设备?首先,设备换代的意义是为了实现产品的换代,并不是每一次产品的换代都需要更换所有的设备;其次,如果更换掉所有的设备,利润就是零了,即使产品的技术有所进步,一般来说,经济也不会增长。
建设一间传统的汽车工厂,大体上厂房、设施、设备各占造价的1/3。按照会计准则,厂房按20年折旧,设施多随厂房,也是按20年折旧,设备按10年折旧。以此推算,6年的时间,厂房及设施应折旧30%,设备应折旧60%。
接前例:净现金流量是100万。其中:厂房及设施的折旧=67×30%=20万,设备折旧=33×60%=20万,总折旧40万。总利润=100-40=60万,年利润=60÷6=10万,平均利润率=10÷100=10%。基本符合制造业的平均利润率。
如果换代仅针对设备,则利润代表了每年的富余设备。要实现经济的增长,仅有富余设备是不够的,还要有富余劳动力。没有富余劳动力,富余设备就不能形成投资。此时,换代不换代,都不能形成利润,资本家又何必搞换代呢?
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有大量富余劳动力,经济增长的速度很快。一旦实现了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就有难度了。要想实现经济的增长,工业生产必须释放富余的劳动力,这就要求在每次的设备换代中,设备的效率都要提升。
我们能保证每一次设备的换代,释放出来的富余劳动力恰好和释放出来的富余设备匹配在一起吗?不能!幸运的是,这个世界存在一个巨大的劳动力蓄水池。这个蓄水池,既可以蓄水,也可以放水。过去,农业是一个国家劳动力的蓄水池;现在,服务业是一个国家劳动力的蓄水池。
受蓄水池调节作用的影响,一个国家的制造业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是很稳定的。受折旧范围影响,一个国家的制造业的平均利润率是很不稳定的。朝阳行业,行业上升期,设备淘汰率小,折旧少,所以资本收益率大;夕阳行业,正好相反。
最后说说为什么好巧不巧,静态投资回收期刚刚好就是6年呢?这个和工业项目的建设周期有关。一般来说,一个工业项目要经过2年的土建施工,1年的设备安装和调试,建设周期就是3年。
设备附属于工厂。经过几百年的磨合,这个世界的设备生产能力已经和它的工厂的建设速度高度吻合了!工厂翻一番,设备也要翻一番。通常,轻重工业的比例差不多,有一间重工业的工厂,就有一间轻工业的工厂。
没有轻工业,重工业的厂房或设备只要3年就能翻一番。有了轻工业,重工业就要为轻工业保留一半的产能,这样就只能做到6年翻一番了。即便后来我们不需要建那么多的厂房了,但是设备的这种6年翻一番的能力却保留了下来。
设备的这种6年翻一番的能力,客观上为产品的6年换代创造了条件。这种换代,不一定能代表产品在我们手里的迭代。只要你高兴,你可以每年换一部手机,但是手机的核心是芯片,每一代芯片的生命周期差不多也是6年。
我们处在一个科技大发展的时代。虽然科技创新产品的出现,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不见得能符合6年的周期,但是任何科技创新产品的量产,都受限于设备数量6年翻一番的限制,绝非是我们有钱、肯花钱就可以随便扩大产能的。
【文/叶风尘,作者原创投稿,授权188金宝搏体育官网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