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解放台湾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中国人民面前的一个历史性课题,也是一个难题。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也一定能够解放台湾,这是无可置疑的。但是何时解放,怎么解放,必须周密决策,充分准备,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美国著名时事评论员Ksliu的这篇文章,观点或许有些片面,但不妨作为一个参考,听听不同的声音没有坏处。作者授权原创发布。
“解放台湾”的口号已经喊了70多年,应做的武统攻台准备工作也一直在做,并无松懈。剩下来的问题似乎只是时机和决心问题了。
事情是否如此简单?我不是军事家,只能根据常识和对国际形势的粗浅判断,意识到武统台湾可能面临很多难以克服的困难,绝不能掉以轻心:
一、武统台湾的最佳时机应该是2009年前后,那时美军已经退出亚太,“中美友好”高唱入云,而2008年美国正面临金融危机,自顾不暇。那时如果解放军对台湾发动突然袭击,美军措手不及,解放台湾很可能成为“既成事实”。遗憾的是,由于“南海主权”问题引起了美方的警觉,在李光耀的推动下,2009年美方发布了“重返亚太”战略,要在2020年前把60%的军力部署到亚太地区,达到“再平衡”的目的。如今美方基本已经完成部署,并且已经把中国列为“头号敌人”,在南海、台海、东海对中方的一举一动高度警觉,而且加速武装台湾。即便在当前欧洲爆发乌克兰战争的境况下,美国也宁可放弃乌克兰而不会放松在亚太对中国的军事对峙。简而言之,武统台湾的最佳时机可能已经错过,在对方继续加紧备战的情况下,武统台湾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为困难,不容低估。
二、过去10年来,美国已经在国际上组成了一个“反华统一战线”,表现在东北亚的美、日、韩“铁三角”,在南海的“美、菲同盟”,在南太平洋的美、英、澳“AUKUS”军事同盟,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美、日、印、澳“四方机制”,以及乌克兰战争爆发后欧盟国家对美国的更加依赖。这一切,形成了一个“台海和平十分重要”和“反对武力改变台海现状”为主旋律的“反华大合唱”。尽管这些国家之间矛盾重重,并非铁板一块,但是今天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毕竟今非昔比,台海一旦爆发战争,中国所可能得到的国际援助也许只有来自俄国、朝鲜和伊朗。
三、现代化的侦察手段,使得战前的一切准备工作都难逃对方的眼睛。俄军在进攻乌克兰之前,美军已经洞察俄军的军事准备,一早确知俄军准备入侵乌克兰。武统台湾需要渡海登陆作战,准备工作显然要比陆路进攻困难得多,准备工作更为繁重,需要更多时间,这一过程要想逃过美方的间谍卫星和各种侦查手段,几乎不可能。
四、解放军即便登陆成功,美军可能使用至少三个航母战斗群以及密布在中国周围的军事基地、导弹基地和多国的协同,对台湾实行封锁,使得已经登陆的解放军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不仅如此,美军还可能封锁马六甲海峡和整个南海,阻断中国对外的海上通道。这一通道,不仅是日本和韩国的生命线,也是中国的生命线。不错,中国对外还有俄罗斯的能源管道和通过巴基斯坦的对外通道,但是庞大的中国制造业在美军的封锁下势必遭受难以忍受的打击,使中国的经济遭受严重困难和破坏。
五、美国的航母战斗群是否会成为中国“东风”导弹的打靶目标?当然会,但是不能以为美军只能挨打而没有防卫能力。在欧洲战场上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已经证明不仅有效,而且能拦截俄军的超高音速导弹,更何况美军不会只是挨打而没有反击能力,美军密布在中国周围的导弹基地会对中国本土的目标发动攻击,中方是否有强大的拦截能力,我表示怀疑。
六、对美国航母战斗群的任何打击都会被视为对美国本土的打击,激起美国的民愤和美国直接参战的借口。不要低估美国参战的可能性,不要以为美国会因为本土远离台湾而不敢参战,不要以为美国在欧洲受到俄罗斯的压力就不敢两头作战,看看美国海军在珍珠港受到日军严重打击后奋起对日宣战,“二战”中美国在欧、亚敢于两头作战,而且都是远离美国本土,何况美国历来的战略就是要把战争限制在远离美国本土的外国,战争甚至会刺激美国的经济增长。
七、未来战争的胜负,很可能取决于高科技的发展和竞争。美国现在已经发动了对中国的高科技封锁,短期内可能看不到效果,但是时间一长,科技封锁的效果很可能会拉开中、美两国之间的力量对此。在高科技领域中是否存在“东升西降”的事实,我表示怀疑。
八、美国是否会害怕中国对美国本土的核打击?也许会,但是核战争的结果是“两败俱伤”,甚至“同归于尽”。我们看到俄罗斯在入侵乌克兰之后的“核威胁”并没有阻止“北约”对乌克兰的支持,现在“北约”不仅增加了瑞典和芬兰两个会员国,并且开始允许乌克兰对俄国本土发动攻击。俄罗斯的核弹头数量超过美国,更远超过中国,如果西方国家不怕俄罗斯的“核威胁”,能不能指望美国因为害怕核战争而不敢与中国为敌?我表示怀疑。
以上种种,并不是说武统台湾没有成功的可能,不是说困难不能克服,不是说时不再来,而是说宁可把困难估计大一些,绝对不能轻敌,一旦动手只能赢不能输,因此不要简单以为条件已经很成熟,以为只要敢于真打、大打,胜利就可以像菜单上的美食那样,被放在盘子中端上餐桌。
(作者:Ksliu,美国著名时事评论员;供稿并修订:肖志夫,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