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今天说说张维迎。
张维迎,20年前,大名鼎鼎。今天,泯然众人矣。之所以越混越普通,原因大约有三:其一,当初张毕业于牛津大学时,中国的同类海归还很少,加上中国的大学极崇拜英国美国的大学,所以,某大就聘用其为教授。张适逢其时,名声大噪。同时,太多人走了张的路子,到英国美国呆上几个月、一两年,镀一层“金”,混个访问学者的经历,回到国内被当时同样崇拜英国美国的舆论一包装,都会名声鹊起。“物以稀为贵”,讲同样观点的同类人多了,张也就不吃香了。其二,可能更主要的原因是,张及其同类人所讲的观点,太雷人了,而且,实际上没有做过任何贡献,只是误导了舆论、误导了政策、误导了群众而已。当群众明白过来时,张的名声也就如此了。其三,翅膀还不够硬,就召开西山会议。恐怕没有想过,当年国民党内召开西山会议的那几位,虽然有名气,但都没有成什么大事。
在张名声最盛时,突然传出张的文凭造假事件。这个事,我想还不是被称为“左派”的人干的,很可能是张的同类人干的。因为,其一,所谓“左派”民科多,高学历很少,有外国高学历的更少。人家张教授好歹还有个外国博士文凭,你们有什么?以文凭论高低,“左派”并不占便宜。其二,“左派”似乎没有这么大本事去调查张的外国文凭,右这方面的本事应该大一些。所谓右派,竞争很激烈的。如果如此搞掉了张,那么,其他右派同行的机会可能会多一些。我倒认为,如果张的文凭是假的,还有救;如果是真的、如果张真的认为他那一套有道理、认为牛津大学了不起,反而难救。牛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英国美国的、世界排名前列的著名大学,至少在经济金融货币领域,其主旨是把正常人培养成恶棍,培养成各种骗子、流氓、傻瓜,鲜有人能逃出其魔掌。这个结论,我是从蓬佩奥的名言中得出来的,不知道大家同意否。考虑到这一层,我们可以认为,张维迎也是受害者。本着我党治病救人、统一战线、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人的原则,本着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才给他讲些道理,劝一下的。
最近,张组织了一场网上讲座,有好事者也邀请到我。我没有时间参加,但我看了张最近的一篇对话性的文章,“张维迎:用三驾马车理论分析经济问题,基本上不会带来好日子”,并认为三架马车法,不是好方法。这个,我支持。然后他又讲经济增长、比较优势,企业倒闭和货币政策没有关系,中国的前途在于企业家的信心,然后大谈企业家如何如何。引用了萨伊的“供给创造需求”,还提到了熊彼特。恐怕,还是他在牛津学到的那点东西。二十多年过去了,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十几年了,他并没有接受到多少新知识。
虽然张维迎不喜欢用三架马车法讨论中国经济,但是,张又强调萨伊的“供给创造需求”。其实,三架马车法,和萨伊的“供给创造需求”是一回事,属于母子关系吧。
我重点从货币政策和资本的关系角度,劝劝张教授,听不听在他。
企业家的成功和货币政策有没有关系,或者换种说法,企业家的成功,和“资本”有没有关系?中国的经济前途,是不是取决于企业家的信心,还是取决于政权对货币、经济的领导(即包括货币政策)?中国经济的前途在于什么?我就讲这三个问题。
资本是什么?我理解,资本是对货币发行和流通控制的掌握,并通过某种方式,让政权接受并扩大货币的投资、并购、采购、开发的行业、领域、地域范围,且政权从政策上、舆论上、法律上保护资本的投资、并购、采购、开发行为。货币发行和权力两者结合,才叫资本,其主是货币发行,其附是政权。
资本和资本之间,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关系。这个资本当然要不择手段限制、打击另外一个资本。
外资,特别是华尔街金融资本,对于它们眼里的“中国国家资本”当然是仇恨的,是要极力限制和打击的,所以,美国的几任总统说得很对,是心里话。用什么办法来限制和打击“中国国家资本”呢?那就从货币、金融、工农业、贸易四个领域来打击。
对于人民币,美国人勾结中国的买办势力,搞了个“央行制度”,即人民银行不能随意增发人民币,不能向政府、国营企业输送利益。这下,就限制了中国随便发行人民币的权利,限制了中国金融资本的随意增加,这就对“中国国家资本”来了个划地为牢。同时,推动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资本化,让中国经济发展对货币发行(资本)的依赖更加深重。既要搞市场化、资本化,又没有资本,那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中国经济该怎么办呢?两种办法:其一,让小型中型甚至大型国营企业倒闭!倒闭了,就不需要花钱了。于是,公有制迅速土崩瓦解。其二,既然中国缺钱,央行又不能自己印钱,那就“引进外资”“货币金融化”“出口创汇”,让华尔街金融寡头来中国投资、购买中国商品、开发中国资源、并购中国企业或开办新式企业(含金融机构),中国央行依据外来投资的多少,增发人民币,然后把增发的人民交给外来投资者使用,让它们来发展中国经济。为了让外资的并购得以实行,中国还搞了个股份化改革。
这样,央行手里似乎钱多了,外汇管理局手中的外汇多了,中国经济似乎起飞了,GDP很快增加,也就是张维迎眼里的经济增长。
说到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企业的迅速发展,要强调两个原因:其一是早在上世纪“动乱”时期,中国公有制就建立了无数个社办、校办、街道办企业,后来,春风一吹,就改名为乡镇企业。其二,那些乡镇企业,是有地方信用社、基层银行的贷款扶持的!这就是货币政策对企业发展的贡献。没有贷款扶持,乡镇企业生存也难。所以,不能说中国企业的生存发展和货币政策无关,相反,要看到不但有关,而且关系还非常紧密。
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虽然承蒋氏的遗泽,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席位(蒋的另一个遗泽是“复关”,加入WTO),但人民币发行和流通,还控制在中国自己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所谓“央行”制度发行人民币;公有制还非常强大,还无法撼动;美元霸权还没有建立,尤其没有建立起对中国货币的控制,美元对中国的影响力也不大,还不如日元。所以,中国的乡镇企业,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在基层银行的支持下,能够迅速发展。
说什么企业发展和货币政策无关,我看张教授不了解此中关节。
今天,尽管中国经济似乎很差,美国又打贸易战,又是对中国疫情幸灾乐祸、落井下石、趁人之危,为什么对中国的外来投资却并没有减少还居然大幅增加?为什么美国在华金融机构还在扩大规模、扩张业务?因为,在央行制度、货币金融化、金融市场化、金融市场外资化,外资,特别是华尔街金融资本,可以在中国随意发行人民币,并控制人民币流通,并在22条负面清单准入条件下,可以随便进入某个领域,并得到政策的保护。不是全国各地都“招商引资”吗?相反,中国国家资本,却因为央行制度的束缚,举步维艰,所谓招商引资这么好的机会,其实并没有国家资本的事。此消彼涨,中国经济,当然也外资化了,殖民地化了。
企业,企业家,企业家的信心,当然对于经济繁荣很重要。但,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有货币政策的支持!没有钱,企业、企业家什么事也做不成!企业家也没有什么信心。有了足够钱,企业家即使是个草包饭桶,也能搞企业。撕葱,可以拿一个亿练手。许大皮带多有本事吗?人家的房地产搞得很红火。因为他能贷到钱,能融资,能圈钱。如果一旦圈不到钱,那他立即完蛋,现在不就跳不起来了?人家愿意给我批地,看的不是你的信心,是你能不能圈到钱!李半城,有什么本事?但是,有大人支持,能贷到款,能拿到项目、土地,所以,很能赚钱。但此人到了英国,就搞不到钱了,靠自己的那点钱,只能做点小本生意。故此,此公在英国就混不下去了。这个草包加恶棍,鼠目寸光,居然不知道自己的财是如何发的,居然自掘坟墓,自找苦吃。李半城尚且只能在英国做小本生意,而且还做不好,其他人的那点资本,简直就没法提。其他的什么粑子马、教父柳、首富王、十亿潘、大泡、李某宏、刘某东等,也都这样。
外资企业,为什么在中国发展得好,为什么能够打倒中国企业、并购中国企业?原因太简单了。外资企业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人民币支持,不需要还本付息,属于拨款。人家是“引进外资”来的嘛,政策优惠。中国本土企业,则不然,想要人民币支持,得贷款,有苛刻的条件,要抵押,要还本付息。就这,也未必能贷到款。如此,中国本土企业,当然搞不过外资。
货币政策,对于企业的发展实在是太重要了,简直是生杀予夺。张教授硬是不承认,我有什么办法?
第二个问题,中国经济前途,是不是取决于企业家的信心,还是取决于政权对货币、经济的领导(即货币政策)?
中国学界、政界、政策、舆论,都强调发挥企业家的市场主体地位。P话,企业家背后要有货币支持,才有信心,才能生存。货币,才是企业家的信心!如果谁不信,可以问任何一个企业家,是不是这样。
企业家的信心,取决于货币政策对其的支持;企业家的性质——国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族资本企业——也取决于其背后的资本即货币支持。所以,企业家的信心只是表象,企业家也天生做不了市场的主体。货币政策,或者说是金融政策,或者说是货币发行和流通控制,才是政权所在,才是经济的决定者,才能决定资源配置,才是真正的市场主体!
中国经济前途,影响因素很多,但显然,货币政策,是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因素!与其发挥什么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不如说是发挥货币政策对市场资源的配置作用。因为,市场并没有配置资源的能力,而货币政策,却有这个能力。掌握货币政策,就是掌握了资源配置的能力和权力!
但又显然,在央行制度、货币金融化、金融市场化、金融市场外资化、依据外汇储备发行人民币等政策条件下,同时在取消在华外资金融机构业务范围限制、持股比例限制、投资额度限制的条件下,在负面清单、开放市场的条件下,中国的这些货币政策,已经把货币发行和流通控制的权力,交给了外资!交给了华尔街金融寡头,交给了来华投资的金融大鳄,比如桥水、瑞银、运通、黑石、摩根等等,交给了隐藏了背景、来路的各种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基金。自然而然,外资可以在中国大地上为所欲为,中国政权是无法对其进行调控、控制的。所以,中国政府或许也想搞好中国主权经济,想让中国的企业家有信心,但是,在货币发行和流通权旁落于外资的情况下,其实是没有办法的。
张教授把提振中国经济的出路,放在所谓企业家信心上,我看是找错了门,拜错了佛。我相信中国的企业家,也是欲哭无泪,心里在会骂你,好汉子不知饿汉子饥,站着说话不腰痛。
中国经济的前途在于什么?
分析了以上两个问题,我看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没有必要再费口舌。我以前的文章里也多次讲过,话题也很敏感,容易遇到风沙。简单地说,思想上确立货币主权、货币政权意识,政策上收复货币发行权、流通控制权于中国政权,然后就有了发展壮大公有制至少是国有制经济的有力工具,就有了排斥外资、收复金融主权的力量,就有了动员、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确立社会主义经济政权和经济主权的可能。(全文终)
【文/吴铭,本文为作者投稿188金宝搏体育官网的原创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