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宁朝阳市大凌河畔,一场日常的"暴走"排练正在上演。整齐划一的方阵,响亮的口号,老人们精神抖擞。此时,迎面而来两辆消防车和一辆救护车,有紧急任务,人命关天!
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消防车、救护车鸣笛长达七分钟后,面对这声声生命的呼救,这支“纪律严明”的老年徒步队伍竟无动于衷,队列如铜墙铁壁般纹丝不动。
最终,消防车、救护车只能无奈且极其艰难地缓慢挪动,一寸寸地从这堵人墙中挤过去,时间在一分一秒流逝......
这只是简单的素质问题吗?
一位网友婆婆的亲身经历,撕开了暴走团内部令人窒息的“纪律”逻辑:
“我婆婆曾经参加过一次暴走团。那天我随口问婆婆,那么多人挤在路上,不影响交通吗?真遇上救护车消防车,到底让不让路?
她特骄傲地说,组织者培训过,就得整齐划一,听指挥。
老公一听急了,劝她别老掺和,说影响交通是小事,急救车来了必须无条件让,那可是人命关天。
结果婆婆立马炸了,说参加团体就得守规矩,还说老公不孝顺。就因为这,婆媳俩好几天没说话。
说真的,小时候我们总怕给父母丢脸,现在倒好,有的长辈为了所谓的‘集体规矩’,连基本的公共秩序都不顾了。
你稍提点意见,就被按上‘不孝顺’的帽子,这道德绑架谁扛得住?
暴走团的‘整齐’再重要,能比得过急救车里的生命?
规矩是死的,人得变通啊。真要是因为不让路耽误了事儿,那点‘团体荣誉感’又值几个钱?”
试问,谁给了他们漠视规则、甚至敢于对抗公共救援的底气?
这背后,社会对老年人群体某些根深蒂固的“特殊优待”思维,无疑在无形中助长了这种有恃无恐。
现实中,“老人变坏”或“坏人变老”的讨论总显得敏感,但一个无法回避的现状是:部分人似乎深信年龄能成为逾越规则的护身符。
当个体的基本判断力被所谓的“组织纪律”强行压制,当对集体形式的偏执维护凌驾于社会公德与生命价值之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被严重扭曲的价值观在公然横行。
对此,网友们的提议一针见血:
"这种行为应与养老金挂钩,违法乱纪、违背公序良俗的都相应减发养老金!"
"对于没有素质的老人,执法人员其实也很难,由于年龄的问题,不太敢管。所以直接立法,对于这种行为进行惩罚,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登记下来,然后养老金降低,看看谁还敢这样?"
"把他们的退休金降到和农民一个档次。他们就没有这么多时间了。"
这些声音虽然激烈,却折射出巨大的社会焦虑与深层次的不公感。
养老金差距本身就是一个灼热的痛点。当一部分老人拿着每月数千元的稳定退休金,拥有大把闲暇,甚至能组织起阻挡消防车的“暴走团”时,许多农村老人每月仅有百余元基础养老金,古稀之年仍需劳作。
巨大的养老金差距,不仅撕裂着社会公平,更在无形中喂养着某种特权幻觉。
老年暴走团的潜意识里清楚,即便阻碍了救命的消防车,也不会像普通人那样面临严厉的惩罚,最多被“批评教育”。——这种对后果的预期,正是底气的关键来源。
特权意识一旦滋生,便会悄无声息地蔓延,最终在那些整齐的步伐中,踏碎了公共秩序,也践踏了社会的公平基石!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