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说中国改开之后最大的留给后人的艺术珍品,我想说《让子弹飞》可能不会有人反对,让子弹飞从刚上映完,关于《让子弹飞》的解读就出来了,至今我看到解读让子弹飞的文章没有一百篇也有八十篇,虽然解读细节各有不同,但主线枝干却都是指向对于中国革命历史以及新中国建国后那段伟大历史的诸多历史细节解读,而把张牧之解读为毛润之几乎是所有解读文章的共识。
让子弹飞里面的象征意义太浓厚,但同时象征指代性又是那么的鲜明,所以,所有的解读文章 ,在细节上可能有不同,但主干都一样,毕竟电影中那些极具典型意义的镜头,已经让主题无可他解;
比如,马拉的列车向右转
站起来,不许跪
你装模作样戴我的九筒干什么,
好人就要被人拿枪指着?
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尤其是浦东就是上海上海就是浦东就差把电影的中心思想给你贴在眼前了。
当然,电影中还有大量的经典的充满哲学意义和暗喻的台词,这里不再多贴,可以这么说,让子弹飞的台词。句句都是经典。就像陈酒,越品越醇!
也正是因为电影《让子弹飞》的精准象征和具有普遍意义的对于历史与社会的解读,让大量的年轻人增进了对于那一段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伟大历史的了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让子弹飞》宛如黑暗中的一束光,让很多对于历史迷茫的人看清楚了历史的细节,认清了前行的方向,而也正因为如此,姜文在中国艺术史上奠定了一个改开之后任何文艺工作者都难以企及的地位,让中国互联网上衍生出一门新的学问——让学,这是多少人穷其一生都难以抵达的高度。
而姜文电影让子弹飞中的台词和思想,也融入了中国人民的日常思维中,是改开之后犹如中流砥柱般阻挡中国人民思想退步的巨大力量,站起来,不许跪,穷鬼的钱三七分成,富人的钱如数奉还,好人就应该被人拿枪指着,让子弹飞一会,公平还是TM的公平,等等经典台词,已经融入了中国人民的日常,让中国人民的语言表达更加有深度,改开之后,对于中国老百姓常用俗语贡献最大的两个人,一个是赵本山,一个是姜文,而姜文所贡献的思想深度,是其他人遥不可及的。
为什么说姜文对于今日社会思想所贡献的思想深度是其他人难以企及的,让子弹飞拍摄于2010年,大概是在2012年,对于让子弹飞联系中国革命历史解读就开始出现在网络上,逐渐呈现普及态势,2013年,我在一个有众多对于毛主席有误解的微信大群里,就有人发出了让子弹飞的解读文章,在文章发出之前,群里五百个人理解毛主席的占少数,那时我要是在群里做为毛主席辩护发言,就会有一群人围攻,让子弹飞解读文章出来之后,很多对我围攻的人都沉默了,当时我从内心感受到姜文对于新中国革命历史正本清源的伟大贡献,改开之后,在网络上,为推动中国人民正确认识理解毛主席伟大而做出了最大贡献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艾跃进老师他就像冲锋在战场一线,策马扬鞭金刀金甲的大将,厉声大喝,让很多糊涂的人瞬间猛醒,认识到了毛主席的伟大,而另一个,就是姜文,他就像一个仙风道骨的修行者,把历史真相隐藏于偈语中,让很多人在渐悟中领略到毛主席的伟大,艾跃进和姜文,就如一武一文的两大护法,让改开之后的魑魅魍魉逐渐显形。只可惜艾跃进老师英年早逝,令人无尽的伤悲。
姜文显然不满于中国人民只停留在对于让子弹飞的理解和唏嘘中,就在昨天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学生提问电影细节中,姜文说出了让我震撼的话语,姜文说,“大家对于电影的解读挺好,但想得还不够”,想得还不够,想得还不够,想得还不够,这句话让我瞬间明白了姜文的深意,当然,这种深意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而后面,当学生问到还会拍让子弹飞的续集时,姜文更是具有深意的说,“最好你们能够拍出续集来,那才有意思,授权无所谓,随便拍”
亲爱的同志们,你们感受到这其中的深意了吗?我想姜文一定知道今天人们对于让子弹飞是如何解读的,最好同学们能够拍出续集,那不就是想看到年青一代人是否能够真正理解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苦心孤诣吗?不就是想看到年轻一代如何去正本清源,重新高举红色旗帜前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