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收藏的毛主席像章中有一枚十分珍贵的韶山铁路通车纪念章,在这枚纪念章的背后注明“庆祝韶山铁路通车纪念1967.12.26”,而实际时间是1967年12月28日。为什么实际时间上会相差两天呢?我想这里面一定有故事,因而进行了一番考证。
1967年12月13日当时的湖南省委向中共中央呈送了一份关于举行毛主席塑像在韶山落成和韶山铁路通车庆典的请示报告。报告提出“为了大树特树毛主席的绝对权威,大树特树毛泽东思想的绝对权威”,准备在12月26日毛主席74岁生日这天举行隆重的毛主席塑像在韶山落成和韶山铁路通车典礼。毛主席于1967年12月17日对这个报告作出了重要批示,重申“禁止祝寿”,并对报告中的“绝对权威”和“大树特树”等内容提出了明确的反对意见。1967年12月21日,中央转发了毛主席的批示,要求湖南“认真学习,坚决照办”。
对这次大规模的庆典活动,湖南事先按预定方案在毛主席74岁生日那天(12月26日)召开庆祝大会,并事先制作了活动纪念章。但毛主席批示:“党中央很早就禁止祝寿,应通知全国重申此种禁令”,“湖南的集会应另择日期”。因此,出现了纪念章注明的时间与实际时间相差了两天的特殊情况。
重温这段历史,至少给我们三点重要启示:
第一,毛主席反对搞个人崇拜,反对“绝对权威”“大树特树”的提法。他强调党内民主和集体领导,不希望个人被神化,并语重心长地指出:“从来没有单独的绝对权威,凡权威都是相对的,凡绝对的东西都只存在相对的东西之中,犹如绝对真理是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绝对真理只存在于各个相对真理之中一样”;“权威或威信只能从斗争实践中自然地建立,不能由人工去建立,这样建立的威信必然会垮下来”。
第二,毛主席要求全党严格遵守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禁止给党的领导者祝寿的规定。针对大会计划名称“庆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七十四寿辰,会上举行毛主席塑像在韶山落成和韶山铁路通车典礼”问题,毛主席重申生前多次强调的“不祝寿”原则。早在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他就提出了禁止为领导人祝寿,并将其视为保持党的作风的重要措施。他认为此类活动可能助长形式主义和个人崇拜的过度发展,与其倡导的务实作风相悖,应该严格遵守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禁止给党的领导者祝寿,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规定,批示:“党中央很早就禁止祝寿,应通知全国重申此种禁令”,指出“湖南的集会应另择日期”。可见,毛主席反对借他的生日进行大规模政治活动,他希望将活动的重点放在铁路建设和为人民服务上,而不是庆祝他的生日。
第三,毛主席给中央领导不为各类庆典、揭牌等活动题字作出了表率。针对湖南提出的请中央主要领导题词的问题,毛主席明确指示:“我们不要题字”。根据毛主席的指示,湖南省将庆祝大会日期调整至12月28日,并将这次活动的名称定为“毛泽东塑像落成暨韶山铁路通车典礼大会”。尽管推迟了两天,但活动规模仍十分盛大,约有10万人参与,堪称“全国人民和世界革命人民的大喜事”。
重温这段历史,对我们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深入开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无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附:中共中央转发毛主席1967年12月17日对湖南省委请示报告的批示:
1、绝对权威的提法不妥。从来没有单独的绝对权威,凡权威都是相对的,凡绝对的东西都只存在相对的东西之中,犹如绝对真理是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绝对真理只存在于各个相对真理之中一样。
2、大树特树的说法也不妥。权威或威信只能从斗争实践中自然地建立,不能由人工去建立,这样建立的威信必然会垮下来。
3、党中央很早就禁止祝寿,应通知全国重申此种禁令。
4、湖南的集会应另择日期。
5、我们不要题字。
6、会议名称,可同意湖南建议,用第一方案。
以上各点请在一次会议上讨论通过为盼。
毛泽东
十二月十七日
【摘自《中共中央文件汇编(1966.5-1968.5) 》,1968年5月出版】
(作者系湘潭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