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点闲话,起因是刷到了#兰州文理学院#的话题,虽然还没被“热情”的网友送上热搜榜,但也已经有了3400多万的热度。其实昨天晚上我就看到了那篇关于兰州文理学院的热文,只不过该文章今天上午被删除了。
话题里相关的内容有很多,和昨天那篇热文也大致相同,就是说这所学校里目前至少有3000+的人感染了,但学校一直打算自己解决,可供隔离的宿舍又不够,只能阴性拉出宿舍隔离,阳性继续在宿舍待着。问题是哪怕把学生安排到教室里,也依然免不了交叉感染的情况。
当然,怎么做是地方学校领导的事,就算他们打算自己搞定,只要跟着中央动态清零的政策走,咱也不好说什么。关键在于“瞒报”。多熟悉的两个字,疫情三年了,居然还有人会选择这么操作。
别说3000+了,就算这个兰州文理学院之中只有1000+,哪怕100+的确诊,那都进入了瞒报的范围。网上随便搜一下,就能看到兰州疫情的公开数据显示,昨日本土新增为零。
这一幕,和兰州文理学院的微博热搜里呈现了完全不同的情景,前者风平浪静,后者洪水滔天。如果不是爆料的学生、大v太多,我甚至根本不会相信一所学院里会出现这么严重的疫情。昨天人民日报刚说“动态清零可持续且必须坚持”,今天他们又强调了对待疫情“躺平不可取,躺赢更不可能”,结果兰州文理学院的操作直接半路杀出,令人面面相觑无以言表。
不仅要治标,还需要治本。要解决瞒报这个顽疾,就必须弄清楚一些人为什么会瞒报。
简单说,出现了疫情报上去,然后跟着要求走才是目前唯一的途径。但是为什么有些地方的领导,或者说学校的领导,他们会选择按下来,哪怕自己烦点累点,也要“亲自操刀”,不愿意让消息传出去呢?
答案显而易见,为了不用承担责任,这样就不会因为犯了错误而导致乌纱帽被摘下来。
知道了这个原因,那么如何制止瞒报就有答案了,无非两种办法,要么是“有疫情也不要他们承担责任”,这样一来所有领导就失去了瞒报的必要;要么就是“监督严查,一旦发现瞒报,直接重罚”,这样一来瞒报的代价和风险增大,就会减少这些人瞒报的心思。
当然,这只是一个理论上的答案,而现实又不同了。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要动态清零,这是昨天官媒的总要求。但是如何发现确诊病例,如何做到把所有确诊隔离?这就是过程,过程完美了,顺应民心了,最后的结果才会好,才会合理。
同样,我们都反感瞒报,可是诸位细想,学校领导为何要瞒报,他瞒得住吗?学校里出现了疫情,你能怪校长防疫不力吗?压根不能,因为校长的职责并不是防疫,就算学校里出现了疫情他也不怕,大可说一句城市里有疫情,你让我学校怎么防得住?
并且说句不客气的话,一所大学想瞒报疫情,就能瞒得住了?那么多学生,那么多老师,还有食堂的工作人员,他们必须与外界联系,因为人要吃饭,要喝水,他们要进购物资要买菜烧饭……所以你看,都是要打配合的嘛。
兰州文理学院疫情,需要一个通报,也需要一个处理的后续。否则其他人便会效仿,偷偷封小区,偷偷拉围栏,然后对外通报却是零确诊。这样一来,面子上光鲜亮丽的是一群人,浑身难受的却是另一群人。如此,你让大家如何像人民日报说得那般,保持耐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