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数学教师韦东奕被自媒体偶遇走红以来,本人沉默寡言,外界喧嚣不停,花絮一个接着一个,包括传了很久的“拒绝哈佛免试英语破格邀他入学”,以及新近热搜的“帮助博士团队解决数学难题”等,居然都是假的。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韦神本尊近日接受南风窗采访,对这些传言一一辟谣,斥其为“假新闻”。
定性为假新闻不过分,虽然谣言不是新闻,但它们不知被多少正经媒体不假思索地引用,硬是变成了假新闻。隔了好几天,只有南风窗想起来去采访下本人。然而对于任何媒体来说,难道核实不是第一要务?没新闻可以不发,要发就得搞清来龙去脉,直接搬运热搜,还要专业媒体干嘛?媒体大范围丢失了基本操守,是谣言成长为假新闻的主要元凶。
韦神不需要神化,它的本来经历已经足够传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连年斩获国际奥赛金牌的难度,也无法看懂那些数学论文的深度,远远呆着就好。数学本来就是冷门,陈景润也不是网红,现在国内国际有哪些数学大师,陈省身还活着没……这些可能大众都不清楚,也不关心,怎么突然就对韦东奕如此热心?
这不是大伙突然迷上了数学,而是基于一种扫地僧情节,简单说就是一种武侠小说审美,只想找个目标膜拜一下喊声666而已。如同当年李小文院士,网友对他在遥感领域的具体工作一窍不通,却唯独感兴趣他脚上的布鞋。
因为对高深专业的无知,受限于自身认知的可怜,膜拜扫地僧还必须经过造谣者转化。因为大家不懂数学论文,所以捏造出六个博士,六个博士几个月做不出来的题韦神一夜搞定,就好比甄子丹“一个打八个”,非常直观,非常好懂。问题是就这点理解力去膜MMA和UFC冠军不好吗,追追河南卫视《武林风》不好吗,干嘛非得膜你们不懂的数学界?
因为不懂论文有多牛,大家只知道哈佛牛,所以捏造了哈佛,用大家懂的方式来证明韦东奕有多厉害,非要把韦神变成伪神。这些每天不点个666就无法入眠的哥哥们,是快手不好玩还是抖音不过瘾,非得来膜数学家?
韦东奕对这些热搜也感到奇怪,他自己就够怪,没想到网友更怪,幸亏他不爱上网,上热搜都是别人告诉他的。也幸亏他不爱上网,要是隔三差五互动一下,网友恐怕都要帮他组CP了。韦东奕对记者表示,还是希望不被外界关注和打搅,“可能不理我就是最好的。”(南风窗)
数学家都是自带驱动的天赋之材,他们不需要你喊加油,只需要一张安静的书桌搞研究,外界的喧嚣只能带来副作用。对于普通人来说,数学也不好玩,大家没必要勉强自己,看看综艺追追明星,不需要不懂装懂。
除了数学之外还有很多冷门学科,有大量默默无闻的科学工作者,有低调的学术大牛,也有崭露头角的新人,真要膜的话,热搜也不够用。不是每个科学家都拎着矿泉水和馒头,也不是每个院士都穿布鞋,这些都无关宏旨,只能从侧面证明他们的专注。既然人家对世间繁华都不在乎,又怎会缺你一声666,大家歇了吧。
现在中国强了,但在科学技术方面才开始发力,大量的年轻人开始向学术顶峰进军,或许十几二十年后将会迎来诺贝尔奖的爆发,就像今天的日本一样。它们是在三四十年的高速发展期结束之后,才迎来科学技术方面的累累硕果的。科技发展不等于GDP,它需要积累,也需要清醒,武林中可能有传奇,但学术界只有阶梯,需要足够的天赋和努力去登顶。喧嚣浮躁的环境,往往对学术钻研是最大的伤害。
现在不少人膜了还不够,还想设擂PK,已经有人拿韦东奕和美国某华裔青年数学家作比较,无聊至极。无论韦神比得过还是比不过,咱也不懂,也不必过问,连论文都看不懂还要去论英雄,咱们没这本事,造谣者也没有。而当下韦东奕最需要的是一方清净,给他时间和空间来完成自己的使命。他本来走得好好的,没有大众关注拎着矿泉水瓶也上了北大,直到偶然出镜走上人气巅峰,但这绝对不是他成就的巅峰,希望外界没有打扰到他专心致志的攀登之路。
不要追星,不要捧杀,就是我们能为他做的最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