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炮轰联想”一事,并没有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热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不仅没消退,相反高潮迭起,让吃瓜群众目不暇接。
张捷教授作为中科院世家出身,对“联想事件”的系列评论,把很多不为人知的内幕、背景剖析给大家看,把“联想事件”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司马南对联想的质疑,引发全国人民开始关注、讨论联想涉嫌国有资产流失、高管薪酬过高、资不抵债等问题。
张捷教授的评论,则让大家开始反思:
为什么那个时代的中科院那么困难?
为什么在柳传志和倪光南之争中,中科院的管理层支持柳传志?
如果联想走倪光南院士之路,今天中国芯片困局还会上演吗?
以联想为代表的买办路线,对中国的发展影响到底有多大?
民间讨论的热火朝天,主流媒体也开始坐不住了!
12月4日,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正式就司“马南炮轰联想”事件做了期节目,邀请了众多嘉宾,就这一事件展开公开辩论。
尽管节目在形式上保持着中立,但是在嘉宾发言中,主持人把发言时间过多的给予支持联想的一方,就很能说明主持人和凤凰卫视的立场。在整场辩论中,对联想事件有诸多核心观点的张捷教授没说上几句话。
尽管,有主持人的刻意引导、偏袒,但是这场公开辩论丝毫不能打消众多网友对联想诸多问题的质疑。相反,让更多的人反感!反感那几个为联想辩白时,一副高高在上的嘴脸;反感他们几个不正面回应、不拿出证据,而虚张声势地一味诡辩。
不管如何,凤凰卫视的这期节目打破了主流媒体在这一热度事件中的冷眼旁观之态势。
昨天,《财经》也终于憋不住了!
发表了一篇财经社评《提振企业家信心,挖历史旧账之风不可长》,仅仅从文章标题就能看出《财经》的屁股坐到哪边了。
《财经》这篇文章,只字不提联想,不提大家质疑联想的问题,而是借着国家领导人刘副总理的大旗,兜售自己的私货。甚至,不惜伪造刘副总理的文章内容,来达到自己乱“扣帽子”、瞎“打棍子”的目的。
《财经》先是在文中大段的论述党中央、国家相关部门对民营企业、企业家的重视,以及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忧虑。
“……造成民营企业家顾虑和担心的因素,除了国际政经层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不确定性,国内发展范式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动能转换带来的挑战,还有阶段性集中监管带来的共振叠加效应等。除了这些趋势性、结构性和阶段性问题外,民营企业家还深受一些别有用心的社会舆论导向的困扰……”
接着,进一步指出
“……近来又有一股妖风欲将社会舆论的焦点引向当年企业改制时期的所谓历史问题,大有对产权改革兴师问罪甚至反攻倒算之势,其势汹汹,义正词严,动辄以人民利益代言人自居,一时间又弄得人心惶惶……”
《财经》在文章中把近来对联想的质疑事件,用“妖风”来形容;把质疑联想涉嫌国有资产流失说成是问罪国有企业改制……
《财经》的这个手法没有任何新意,都是老套路。人民群众质疑的是联想涉嫌国有资产流失,质疑的是2009年那次定向出售股权,质疑的是老柳通过权力勾结把本属于国家的、属于倪光南院士的资产变成自己的了,乱“扣帽子”、瞎“打棍子”吓唬不了人。
《财经》为了达到自己乱“扣帽子”、瞎“打棍子”的目的,在文章收尾之际不惜伪造刘副总理文章中的内容。
刘副总理在《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文中表示,“企业家是要素整合者、市场开拓者、创新推动者。企业家就像鱼一样,水质水温适宜就会游过来。要为企业家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使他们发挥作用”。
而《财经》在刘副总理的这段话后面加了一段自己的话,
“在国企改制和产权改革早已尘埃落定、国有资本监管和经营的主管部门已经依法运行多年的当下,重新炒作国企改制和产权改革的所谓历史问题,无异于搅皱一池春水,并有混水摸鱼之嫌。”
《财经》的这个骚操作,让不明真相的人误以为这是国家领导人的讲话。
《财经》的这个手法,不是第一次用,估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这种做法既彰显了它的无耻,又暴露了它内心的虚弱。
党中央一直强调“两个毫不动摇”,对知法守法、利国利民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都是百般呵护、万分疼爱。
我们普通老百姓对倪光南、任正非、曹德旺等企业家,也是发自心底地热爱。
人民群众质疑联想、质疑柳杨,恰恰是出于对党中央“两个毫不动摇”的真心拥护,出于对真正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的诚意爱戴。
所以,奉劝《财经》之流,不要拉大旗做虎皮,不要歪曲、伪造领导人的讲话,不要刻意制造对立,不要为虎作伥。
《财经》把网友们的质疑,说成是“妖风”,扣上大帽子,这本身就是刮妖风,本身就是在搅混水。
联想有没有涉嫌国有资产流失,是个法律问题,法律的追诉期有20年。
相关部门只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依法治国就行了。
《财经》表态了,我们的党媒、官媒也该进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