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牺牲都是从自己开始的——《长津湖》,一部回魂之作

2021-10-02 14:46:15 来源: 疫观全球作者:风雷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昨天,9月30日,是我们国家的烈士纪念日。

  这一天,姗姗来迟的电影《长津湖》终于正式上映。

  看还是不看?笔者的心态一直是矛盾的。

  当然,演员没什么问题,吴京、段奕宏、胡军等都是文武兼备的老戏骨,作为新生代演员的易烊千玺在多部剧中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最让人感到不安的是导演,陈凯歌在《我和我的祖国》中,他担任导演的单元是最文艺却也是最不接地气饱受观众诟病的;徐克爱国情怀没问题,但把《智取威虎山》给拍成了一部孤胆英雄式的武侠片,足见其对革命战争史诗理解之肤浅;而林超贤,几部战争动作片都不错,但其擅长的恰恰仅是动作。

  这三位究竟会怎么合作,又会杂糅出什么东西来,会不会出现明显纰漏,这是很让人心有疑虑的。

  唯一值得期待的就是编剧兰小龙,“你可以永远相信兰晓龙”是观众对他的最高评价,但导演中心制下,兰晓龙会不会被绕开,这里有一个大大的“?”。

  本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原则,带着纠结的心理,笔者坐到了影院中。

  才短短二十分钟,笔者就有一种强烈的感受,这电影味儿够正,就是它,没错了。

  这样的电影,实在是久违了。

1

长津湖,除了胜利就是胜利,

牺牲最终是为了胜利。

  长津湖之战,是朝鲜战场上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也是志愿军唯一一次成建制歼灭美军一个团的战役。

  条件的艰难简直超出人的想象:厚达40cm的积雪、普遍零下25-30摄氏度个别地区到达零下40摄氏度的气温、冻硬了的土豆和缺水的炒面、不熟悉北方严寒的江南子弟、单薄的南方冬衣、无法到达的后勤、冰天雪地下长达一周的蛰伏……

  所有这一切,唯有靠信念和意志来抗。

  损失是惨重的:

  据官方数据,九兵团战斗伤亡19202人,冻伤28954人(其中救治无效死亡的约3000人),冻死约1000人,累计减员48156人,这其中还有数个冻死在阵地上的“冰雕连”。

  九兵团在长津湖战役中全歼的美军是13900余人(不算战斗减员)。

  这意味着,如果不算九兵团冻伤冻死的指战员,仅从战斗伤亡看,志愿军和美军为1.3:1。在武器供应和后勤严重不对等的情况下,这样的交换比,说明九兵团的确是精锐之师。

  正是因为损失太大,减员远高于美军,也没有按预定计划全歼美陆战一师(对美军的战斗力有一个在战斗中逐渐认识的过程,后期对美军胃口就没那么大了),有人说这是失败,也有人说这是惨胜。

  于是,以往的纪录片或访谈,往往都只强调牺牲、强调环境的艰苦,强调惨烈,往悲情方面渲染,或者很少正面宣扬这是一场重大的胜利,或者胜利仅仅成了点缀。

  结果,敌对的双方,不约而同地谈起了“惨”。但不同的是,长津湖是敌人的噩梦、“炼狱般的经历”;长津湖成了我们不太愿提及的惨痛,却颇有些莫名其妙。

  郭松民曾评论说,“谈抗美援朝就必谈长津湖,谈长津湖就必谈悲壮惨烈,这实际上是在抗美援朝问题丧失了话语主导权的结果,也是片面追随美国话语权的结果”。

  这话大体上没错。

  惨烈、悲壮、牺牲,当然必须要谈,还要大谈特谈,但这是和最终的胜利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次战役,西线的清川江战役和东线的长津湖战役,粉碎了美军的“圣诞节攻势”,造成“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最惨重的军事败绩”,收复了三八线以北除襄阳以外的全部失地,并解放了三八线以南的瓮津半岛和延安半岛,迫使“联合国军”转入防御,从而扭转了朝鲜战局。

  这是铁的意志,血的牺牲,换来的伟大胜利。

  《长津湖》旗帜鲜明地指出了这一点。

  当年,毛主席致电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将军:

  第九兵团,此次东线作战,在极其困难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由于气候寒冷,给养缺乏及战斗激烈,减员达四万人之多,中央对此极为怀念。

“在极其困难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这一句话,被电影《长津湖》用在了结尾部分,无疑再一次鲜明地昭示了无数指战员在极端严寒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突破意志和身体的极限,英勇杀敌,以前赴后继的牺牲换来了重大的胜利。

  长津湖,除了胜利就是胜利,牺牲最终是为了胜利。

  这是鲜明的昭示,这是久违了的声音。

2

不只是长津湖战役的《长津湖》,

为谁而战始终是第一命题。

  要拍好二次战役东线战场的长津湖,如果只拍某一个片段,那必然会让不熟悉抗美援朝历史的年轻人看得一头雾水。

  因此,要说清楚长津湖战役,必然要交待抗美援朝的背景和意义。

  像管某在《金刚川》里头,简单几句话带过,然后以金城反击战为背景,就开始胡编乱造,实在是太过于讨巧,却也过于单薄。

  电影是从第七穿插连连长伍千里回家探亲,同时把哥哥老连长伍百里的骨灰送回家开始的。

  静谧的江南水乡,小船在水上缓缓前行,浓烈的色彩交织,绘出一个饱经沧桑却孕育着新生的中国。

  抱着哥哥骨灰回家的伍千里告诉父母,仗都打完了,世代在船上漂泊的渔民也终于分得了土地,可以给父母在陆地上盖房子了。

  这是希望。

  是伍千里们为之战斗、伍百里们牺牲所换来的希望。

  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这一宁静和希望,“停止探家,天亮归队”。谁都知道,有了突发的紧急情况,但谁都不知道这背后是什么,苍老的父母无言,默默地注视着再次远行、即将投入未知战斗的次子远去的背影。

  另一边,是美军仁川登陆,是不可一世的麦克阿瑟打过三八线、推至鸭绿江、回美国过圣诞的妄言,是美空军对北朝鲜、安东、辑安的狂轰滥炸——他们要摧毁的,正是数亿人民的希望。

  微观与宏观镜头的交织,将一个问题推给了现场的观众,战,还是不战?

  美军把这一问题甩给了毛主席,也甩给了无数的人民和子弟兵。

  影片中宋时轮将军说,“共产党和毛主席刚刚给家乡的乡亲分了土地,美帝国主义就要来夺回去……”;“这一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下一代要打“,这是第七穿插连指导员梅生的回答。

  于是,本已经退伍准备投入祖国建设的原第七穿插连指导员梅生从上海骑着单车紧赶慢赶数百里,终于在登车前追上了部队,家里还有他放不下的妻子和女儿。

  于是,原本顽劣的少年伍万里偷偷追到了哥哥的部队,保卫胜利果实,是他说服师长参军的理由,但他也一直希望能用自己的“成绩”在哥哥伍千里前面证明自己。

  ……

  第七穿插连第六百七十七名战士伍万里信仰的确立是一个过程:

  入连仪式上一名名战士报出自己编号算是开启——我是第七穿插连,第一百三十五名战士,梅生;第二百二十一名战士,余从戎;第二百八十名,平河;第十七名战士,雷睢生;第一百六十二,伍千里——一百余名战士的第七穿插连有着六百多个编号,这意味着已经有五百多名第七穿插连的战士牺牲了。

  而在北上的列车上,当伍万里负气要跳下火车时,当他出其不意的拉开车厢门的那一刻,被眼前壮美的万里长城惊呆了。

  不光是他,整个车厢,甚至是影前的观众都愣住了。

  冲突在顷刻间瓦解,化为无形。

  保家卫国,保卫者壮美山河——这便是理由!

  后来,朝鲜人民无辜惨死的尸体、战友的牺牲、美军的狂傲与滥杀,都不断刺激着新兵伍万里,加上第七穿插连老战士雷睢生、谈子为等人的言传身教,历经战火和牺牲洗礼的他,成长和蜕变也就成了必然。

  正是文戏做足了,《长津湖》才脱离了军事动作片的范畴,武戏也就有了深厚的精神土壤,这是“润物细无声”般的高明。

  后面战争场面的紧张、残酷不简单让人觉得刺激、过瘾,更会让人下意识的去思考第七穿插连指战员种种行为的动因,从而让人对英雄们有了更加深沉而浓烈的感情。

  这无疑是一场精神的洗礼。

3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夜换新天,

真正的牺牲都是从自己开始的。

  他是志愿军的第一名战士。

  他是刘秘书,牺牲在了大榆洞,志愿军司令部,长津湖战役打响前两天,去而复返的他为的是抢救一幅重要的作战地图。

  但是,刘秘书牺牲后却受到了百般的抹黑和污蔑。有人将罪责全推给了他,抹黑他因为贪吃一碗蛋炒饭(那时的志司哪来的鸡蛋啊!),炊烟暴露了位置,才使得志司遭到轰炸;更有的人用恶毒的形象来比喻和诅咒他。

  他是千万个烈士中的一员,却遭受了巨大的非难,仅仅因为他是他的长子。

  哪怕亲眼目睹他牺牲的战友,彭总的军事秘书杨凤安等人多次为他辟谣,为他正名,但宵小依然嚣张。

  每当他父亲的生日和忌日,每当他牺牲的日子,总会有媒体和无良文人发“蛋炒饭”来内涵他。

  甚至,去年管某拍的《金刚川》还要在片尾字幕中借群演在片中的化名来恶毒地影射他。

  但是,这一次,电影正面拍出了他的牺牲,再一次为他正名。

  这一次不是用学术的方式,而是用大众艺术的方式来呈现他的牺牲。

  作为大众传媒的电影其实对人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却影响极大,《长津湖》很有可能成为现象级的电影,因此,这一片段有着重大的意义。

  而当第七穿插连护送电台到志司,他去传达新任务时,那种渴望上一线的急切、关切,那种对人的平和和关怀,那种小学生一般的谦逊,让人心中一动——对,这就是他,他就是这样子的。

  在影片中,用彭总的口,讲出了一个“事实”:三个儿子,一个丢了,一个病了,你是唯一一个能陪在身边的儿子。

  他回答道,其他志愿军战士都是别人的孩子,都是一样的,怎么会不行呢?

  他的父亲在不久后和青年时代的老友周世钊见面时说:

  如果我不派他到朝鲜战场,他就不会牺牲这是可能的,但是你想一想,我是积极主张派兵……要作战就要有人,派谁去呢?我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果我不派我的儿子去,而别人又人人都像我一样,自己有儿子也不派他去上战场,先派别人的儿子上前线打仗,这还算什么领导呢?

  他的父亲后来见到黄继光烈士的母亲邓芳芝时说:“你失去了一个儿子,我也失去了一个儿子。他们牺牲得光荣,我们都是烈属。”

  他们父子俩都是一样的人。

  他叫毛岸英,他的父亲是毛主席。

  影片中,美军轰炸大榆洞过后,一个老人落寞的身影,在空旷的四合院内徘徊。

  现实中,老人瞒过了身边所有的工作人员,将他的遗物一直偷偷珍藏到自己去世。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夜换新天”。真正的牺牲都是从自己开始的。

4

第七穿插连,

一往无前,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

  片中穿针引线、呈现出抗美援朝背景和东线战场全局的主角是第七穿插连——钢七连的初始形态。

  这是兰晓龙编剧军旅作品中永远的“钢七连”。

  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段奕宏饰演团长龙文章,而张译饰演的孟烦了投诚解放军,成为钢七连的第六百名战士;张译在《士兵突击》中饰演的史今是钢七连的第四千八百一十一名战士;段奕宏在《长津湖》中实验的三营长谈子为则是第七穿插连的第一百六十名战士,也是第七穿插连的老连长。

  编号的延长,意味着队伍的传承,更意味着精神的延续。

  无论是在护送电台到志司途中协助兄弟部队炸毁敌人通信塔,还是长津湖战役中对北极熊团(它们的团旗如今放在军博)的围歼,第七穿插连所有指战员都是有勇有谋,配合得当,每一个人都有血有肉,棱角分明,却又丝毫不让人觉得突兀,好像他们本来就该这样。

  是的,这是毛主席的战士。

  “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他们是尖刀中的尖刀。他们的战斗,往往前后左右都是敌人,他们一次次用自己的重大伤亡换取了整个部队最小的牺牲。

  这只有毛主席塑魂的人民军队才能做到。

  不奇怪,老连长伍百里,第十七名“雷爹”雷睢生,到每一个战士,都是这样的,真正的牺牲都是从自己开始的。

  影片没有交代第七穿插连的最终结局,最后以逃到水门桥南侧的美陆战一师指挥官致敬“冰雕连”战士,高举红旗冲向海边的志愿军战士,旁白第二次战役的重大战果作为结束。

  但是,第七穿插连的命运,早在《士兵突击》里就有交待,钢七连的连歌,是“念的”不是“唱的”,因为“会唱的先辈在一次战斗中全部牺牲了……”

  结合战史,以长津湖战役的惨烈,应该就是这一次。

  这样的留白,非常高明,给人遐想,更突出了主题。

  这正是本文第一节所指出的“长津湖,除了胜利就是胜利,牺牲最终是为了胜利。”

一部“回魂”之作。

  这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视觉效果都颇具上乘的影片。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部“回魂”之作。

  二十年前国防大学李钢林在加拿大邂逅了一个老头,那老头听说他是解放军后就非常想见他。

  原来老头曾是朝鲜战场上的美军士兵,老头回忆起当年战斗场景时“眼神发直,手在颤抖,两眼紧紧地盯着我,那是一张扭曲而僵硬,充满恐怖的脸”。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条件优越的美军觉得是地狱一般寒冷难熬的日子,他们却能身披单衣潜伏在雪地中,他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像原木一样移动”的灵魂明明都被冻的僵直,却“不畏死亡”、“一往无前”。

  他为长津湖战场上的遭遇害怕了50年,也为此困惑了50年。

  后来,李钢林给他讲不怕鬼的故事,给他讲叫花子和龙王比宝,他听不明白;直到李钢林唱起了军歌,老头一下听懂了,“毛—泽—东”三个字,一个不怕鬼的灵魂,中国军队灵魂的来源。

  的确,只有找到这里,才能找到人民子弟兵的根,“我”才有可能成为“他们”。

  作为反映历史真实的主旋律,唯有在真实基础之上的艺术创作,扎根于人.民.革.命这一伟大的土壤中,才有可能生出优秀的艺术之花。

  而人民子弟兵本来就是这个星球上的传奇。

  “我们是工农的子弟,我们是人民的武装,从无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

  而这正是第七穿插连——钢七连灵魂的传承。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