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无影刀&鸽子叨
向中印边境增兵5万!美国彭博社的爆料又挑起了舆论对沉寂已久的中印边境事态的关注。
这个消息被美媒抢了先机,多少让跑得很快的印度记者有点没面子。更诡异的是,无论是印度官方还是媒体,在这则消息出来数个小时后都没什么跟进。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则消息将对中印边境局势产生怎样的扰动?
1
当地时间27日,美国彭博社爆料称,印度已向中印边境地区增派至少5万名士兵,让驻守当地的兵力达到20万,比去年增加了40%以上。
彭博社将其描述为印军“历史性转变”。报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印度之前的军事存在是为了阻止中国的行动,但此次部署将使印军指挥官在必要时有更多选择来“攻击和占领中国领土”。
这一新的战略被称为“进攻性防御”。
为了配合这个新的战略部署,印度已在海陆空三路增军,并加强军队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其中,印度在所谓的“拉达克”北部地区部队人数增加最多,大约有2万名士兵,这其中包括一些曾在印巴边境服役的士兵。这也意味着印度边防重点军事方向的转换。
在中部地区,印度也部署了至少师级的部队,印度陆军的一个师至少有1万名士兵。
在藏南地区,印度部署了新购置的法国制阵风战斗机,还配上了远程导弹,希望以此支持地面部队。
而在海上,印度海军也在采取行动,将更多的军舰移动至关键的海上通道,并加强派驻的时间。还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印度海军官员告诉彭博社,印度政府的努力包括研究进出中国的能源和贸易流量。
彭博社的爆料是真的吗?消息一出,很多网友都有这个疑问。
彭博社的报道中也提到,印度军方和新德里总理办公室发言人都没有回复记者的置评请求。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称,当前中印边境局势总体稳定,双方正通过谈判解决有关边境事态。在此背景下,有关军政要员的言行和军事部署应当有利于局势的缓和降温,有利于增进双方的互信,而不是相反。
更加令人感到疑惑的是,一向热衷于鼓噪边境事态的印度媒体,此次却格外 “安静”。援引消息人士的话一向是印媒的特长,这次仅有的几篇报道却基本上都是全文转引彭博社,这种“安静”和“低调”一点也不“印媒”。
彭博社的爆料传出之时,正值印度国防部长辛格为期三天的“拉达克”访问开始之时,此次访问被广泛认为是给前线驻军“鼓气”之旅。受今年4月以来的新冠疫情影响,部分印军还没有实现正常轮换,在高海拔地区长期驻守的前线官兵身心疲惫。
在访问的过程中,辛格并没有提到增兵的事情。按理说,如果真的有增兵,这可是给士兵“打气”一个“好消息”。相反,辛格在讲话中说,应该努力通过与邻国的对话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然,他也不忘此行主要目的,在讲话中给士兵“打气”道,“如果有人试图威胁印度,印度不会容忍,印度军队有能力对每一个挑战做出适当的回应”。辛格还宣布启动由边境道路组织在所谓“拉达克”地区实施63个基础设施项目。
不过,近一段时间以来,印度在边境确实怎么消停过。有数据显示,仅在5月,印度就从美国购买了6架总价为24.4亿美元的P-8I反潜巡逻机。印军方消息人士也早就透露,“夏天是我们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绝佳时期。”为此,其不顾疫情在军营中大规模传播,组织大量人力在中印边境地区修路建桥、开挖隧道、修建哨所。
2
对这个消息本身的真实性,专家们也存在不同的看法。
一位印度专家告诉刀哥,彭博社这篇报道本身就存在一些BUG。
不可否认,向边境增兵5万,显然是一个重磅消息,如果它是最新消息,跑得很快的印度记者大概率会捷足先登将其报道出来。但现在美媒率先报道,印媒数小时后要么依然噤声,要么只有一些信息量很小的跟进报道,有点不同寻常。
报道中所列的一些数字,比如印度现在边境有20万左右的兵力,以及在所谓“拉达克北部”增加2万的兵力,并非什么新鲜事。据专家介绍,印度陆军总共100万出头,部署一定比例的兵力在边境,本来就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并非是今天才有。而所谓的2万增兵,事实上他们原本就在该地区,作为针对印度宿敌巴基斯坦的常规部署。
报道中,围绕这5万增兵的关键细节也模糊不清。像是要凑数一样,这则新闻还拼凑了印度海军、空军的增兵部署。
此外,最近一段时间,印度虽然新冠肺炎新增确诊和死亡病例相比之前下降不少,但依然处于第二波疫情中。在内外军事形势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进行这样规模的兵力调配没有必要,看上去也不太现实。
不妨看一下现在中印关系的现状。毫无疑问,去年的加勒万河谷事件给双方关系带来重创,两国关系可以说是在低谷徘徊,至今没有明显改善。但另一方面,今年以来,两国在外交和国防层面都在不断沟通对话,致力于通过对话沟通的方式和平解决问题。
就在刚刚过去的25日,中印刚刚进行了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第22次会议,其中提到,双方“将继续致力于推动边境事态进一步缓和,避免现地局势出现反复,共同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双方还将“积极筹备第12轮军长级会谈”。
“增兵5万”,就算不完全是空穴来风,里面也有很大水分,它们很像是美媒综合一些模棱两可的现状嫁接出来的。
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要继续挑动中印边境的紧张,以达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效果。
得利的将是谁?答案不言自明。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无需质疑这则新闻的真实性,它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德国之声”引述了一位名为约西的专家观点。这位专家接受了印度一些人的观点,将去年中印的对峙摩擦归咎于“中国对印度发动突袭式军事行动”。他以此为基础认为,印度对中国不信任,他们不能失去更多“领土”,派驻更多部队,意味着在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中,选择更多。
他还认为,这个举动也可以让印度在谈判桌上更有竞争力。
但如果印度出于这些心思真的“增了兵”,那么现实可能最终会扰醒他们的美梦。
3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看到渲染或者报道中印边境紧张局势的文章,这不是第一篇,也不会是最后一篇。
它们的频频出现,以及它们所报道的内容,指向的问题实际是:现在的国际形势和周边形势,可能推动印度的对华态度朝着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走。
撕裂的那一面,主要来自于西方和印度内部。
印度国内对中印关系走向有不同的看法,对解决中印摩擦和冲突有不同的思路,这很正常。
去年加勒万河谷冲突之后,中印确实都采取了对话措施力图解决相关问题,但与此同时,其中一种思路占了主导。在对话过程中,印度官方无论是外交部还是军方人员,不时发出违背双方对话思路的讲话,甚至行动。这一方面迎合了印度内部情绪,另一方面也试图给中国压力。
在社会经济层面,印度还试图在产业链上与中国切割,以摆脱对中国商品的依赖。它屏蔽了不少有中方投资背景的手机APP,进一步限缩了中印的社会经济交流空间。
今年以来,美国拜登政府上台,美西方国家纠集自己的舆论资源,针对中俄大肆造势,营造“中俄被围堵”的氛围。印度呢,属于被西方世界及其舆论拉拢的那一派,无论是“印太战略”还是“四国机制”,都有要突出印度的想法。
如果印度以此认为中国面临来自美西方在东北亚、南海、台海等多方面压力,地缘形势很糟糕,那么它可能作出形势对自己有利的判断。
那么之后无论是它增兵边境,还是有更出格的举动,似乎都不足为奇。
但弥合的动力同样存在,它们来自中国和印度内部的另一种思路。
首先这种弥合的力量来自于经贸领域。去年,在承受了巨大人为打压和疫情蔓延的背景下,中印的贸易额达到了777亿美元,虽然这个数字相较于2019年少了一些,但中国却超过美国重新成为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可以说,无论怎样,中印之间的经贸联系是割不断的,两国在这个方面是天然的伙伴。在疫情的背景下,中印保持畅通良好的经贸以及双边关系也十分必要。
其次,中国一直很尊重印度作为一个有自己的战略大国的地位,也认为它有大国的认知,相信它不会像很多国家一样跟着超级大国跑,它有自己的利益判断。最重要的是,无论是哪个层面,中国从未将印度视为敌人和对手。
因此,与印度各方面的合作以及对话,中方都是充满诚意的。
我们当然希望前一种力不会在中印关系中起到主导作用,那并不是符合中印双方利益的选择。
中印关系到底往何处去,不仅仅取决于印度的选择,它将是双方互动的结果。
中方虽然反复强调过,和平解决彼此分歧是我们的既定方针。但印度如果真的动了一些小心思,想通过一些手段施压,甚至提出一些无理要求,它不能期待到那时中方会做出无原则的退让。
就像如果它真的增兵5万在边境,它不能期待中国无动于衷。
特别鸣谢: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研究员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