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粉丝”笔下和镜头下的韩国社会及韩国左翼

2021-01-26 08:52:07 来源: 子夜呐喊作者:maoist alex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近年来,以奉俊昊和李沧东等为代表的的左翼导演在韩国逐渐崛起,这些左翼导演的电影,以揭露社会现实和直面历史问题而备受赞誉,其大胆和直白也令不少国人击节赞叹。

  用网友的话来说,奉俊昊导演的《寄生虫》代表了韩国电影的工整程度和工业化水平,那李沧东导演的《燃烧》,则代表了韩国电影的思想高度和艺术水平。

  注:本文由maoist alex授权本号在公众号平台首发,原文已先发与maoist alex的知乎账号,欢迎知乎网友订阅关注。

  ————————分割线————————

  韩国导演李沧东作为韩国进步文化界的代表,历经作家、政府官员、导演等多个身份,近几年凭借《燃烧》等电影作品蜚声韩国内外,被著名学者戴锦华誉为“今天最伟大的亚洲导演和世界最伟大的电影艺术家之一”。

  李沧东酷爱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年轻时深受鲁迅影响。

  鲁迅先生在解释悲剧时曾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李沧东非常赞同这句话,他认为,悲剧能够最好地表现人间的生活,它能够深刻地把生活中的各种矛盾都表现出来。

  李沧东的作品风格和鲁迅先生的风格也比较接近,都是偏向批判现实主义。

  结合李沧东的小说作品集《烧纸》可以发现,这些着笔于韩国80年代进步运动史的文字,同他的电影作品一样,把“赤色运动”、“工业化”、“阶级矛盾”一直作为主题贯穿于李沧东的作品里。每行文字、每帧影像,都在传递着李沧东对社会的思考以及对底层民众深切的关注与同情,引发着一代代韩国乃至全世界左翼的共鸣与激荡。

  1、愤怒又无能的父亲

  李沧东1954年4月1日出生于韩国大邱,其父在当时被打为“左派”而受到迫害。他童年的物质生活较为贫穷,家庭也经常遭受来自政府的压力。在短篇小说集《烧纸》中,诸多的左翼家庭故事,其实都是李沧东对自己的父亲和很多赤色分子身上发生的真实事件的代入,一篇篇文章用镜头般地语言讲述了经历民族分裂的一代和工业化的第二代之间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的矛盾和冲突。

  这些作品中的“父亲”,往往在生活中愤怒、粗鲁,在维持家庭生计上“无能”;他们年青时因理想而激情四溢,年老时则因理想的破灭和现实的残酷,只能是愈加愤怒和无助——这种强烈的反衬恰恰折射出作者深邃的思考,构成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强烈批判以及对进步运动挫败的惋惜和反思。

  小说《祭奠》中的“父亲”就是典型代表,喝了酒之后就骂美国佬、骂李承晚、骂朴正熙,继而就是殴打母亲,对家庭毫无责任感,不了解父亲经历的主人公和弟弟恨死了这个无能又暴力的父亲。

  《燃烧》

  电影《燃烧》中有愤怒调节障碍、心中总是充满愤怒的“父亲”似乎也是如此:愤怒会像炸弹一样爆发,把一切都炸毁,母亲的离家出走,也隐含着父亲的酗酒和家暴。作为父亲朋友的律师说,父亲是小说主人公一样的人物疯狂,人生波澜万状……在给父亲联署请愿书时,里长对父亲的评价为“不近人情”,这个父亲对政府公务员进行“攻击”,在法庭上一言不发,但是坚决不愿意道歉,不愿意写什么反省书,只是远远的看着主人公,像极了一个现实中的赤色分子。

  这些左派在资本主义社会,要么被捕被杀,要么在生活中挣扎,备受挫败。

  小说《祭奠》中的父亲有了资金开了公司,墙上挂着全身涂满肥皂泡沫的美国裸体女人海报,曾经是赤色分子的父亲讽刺般地坐在老板椅上,对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和其中的漏洞高谈阔论,认为有了资金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挣大钱,结果赔了个血本无归,打发母亲到亲戚邻居家借的钱也都赔了干净。在邻居和亲戚中失去了信用,债主踏破了门槛,房子要被拍卖,一家人不知道到哪里去,而突发中风瘫痪的父亲,更像是对这一切责任的逃避。

  电影《燃烧》中的父亲则不愿意听律师朋友的劝告,没有去首尔的江南区买房子,反倒回农村搞什么畜牧业,结果破产。

  “我的人生很失败,大家都叫我赤色分子,但是也是个失败的赤色分子,在资本主义社会,活了四十多年,最后,这个也没成,那个也没成,连累你们受苦了。”“无法爱一个女人,又怎么去爱人民。”

  父亲们的临终遗言,充满了悔恨和无奈,也更像是对年轻一代左翼分子的警醒和鞭策。

  光州事件

  2、在生活重压下屈服或继续反抗的儿子

  父辈们的理想破灭和生活无着刺激着工业化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或者备受家庭背景的牵连,进而痛恨父辈的理想和曾经的赤色分子身份,或者在生活的刺激下,成长成为新一代的左翼分子。

  激烈的矛盾在小说《烧纸》的大儿子和二儿子之间爆发:老大因为父亲是赤色分子的牵连、不能考军校,晋级考试回回失败,只能当一个最底层的街道事务员;面对也成了赤色分子,带着满箱的革命传单回了家的老二,老大和老二打了起来,怒斥赤色分子:“这些传单不只是思想和文章,这些是爆炸品,炸弹你尽可以一个人抱着引爆,这东西让很多人受伤”,“我最恨像你这样的家伙,明白吗?像你这样能说会道的人,嘴上总说什么都能干的家伙,一边给父母兄弟和自己的儿女惹祸,不让他们好好过日子,一边唱各种高调,要为了什么理想去死,其实都是些为了什么目的害死别人的家伙。”“为了信念和思想,连老婆和孩子都可以像扔破烂一样扔掉”……

  其实,这个看似遗传了父亲赤色分子血脉的二儿子,是父亲被抓捕多年以后,母亲一心想营救父亲,被骗子带到深山骗走钱财和强暴之后第二年生出来。母亲面对两个儿子的撕打,在把传单烧掉祭奠丈夫之后,下定决心,要给两个儿子好好讲讲父亲的故事。

  小说《祭奠》中被父亲抛弃的前妻的儿子德秀在父亲弥留之际找到父亲,本来是要替被赶出家门的母亲找回公道的德秀最后带走了父亲。和父亲一样,这个孩子看似粗鲁、暴力,其实又是那么的温柔、善良——德秀一瘸一拐地背起了父亲,笑容中透出亲切和宽厚,背走了父亲就像继承了父亲的遗志。而主人公似乎也寻找到了方向,下定决心去找远在南方工业区打工的弟弟。

  电影《燃烧》中的父亲没有对李钟秀讲过一句话,但他对钟秀的影响显而易见。不论是电影结尾燃烧的保时捷,还是当工厂招工人要求加班和特殊值班时的转身离开,反抗的种子似乎已在钟秀的骨子里埋下。

  从父亲到儿子的传承,其实并不主要依赖于血缘上的关系,只是因为父与子在不同的时代却同样地遭遇到或观察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与压迫,也就同样地萌生出了反抗的种子——毕竟,“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3、电影和小说里的韩国社会

  李沧东在平遥电影节接受提问时谈到:韩国年轻人在毕业之后他们就很难就业,面临着生活成本的大幅增加,还有房价的上涨,一方面是现实的窘迫,另一方面是整个世界生活环境改善,这样一个对比所以就更让他们对生活失去希望。这其实是韩国社会很大的一个问题。

  电影《燃烧》中的每一个人,每一句台词都跟韩国的历史和现实紧密结合。

  电影《燃烧》的镜头里出现了一段“电视播报新闻”的情节:韩国的青年失业率在OECD国家中上升最快;

  钟秀靠打临时工维生,青年人应聘工作,哪怕上班路上要花两个小时,也要信誓旦旦表示没有问题,每个人都要确认加班和特殊的值班没有问题,小说《祭奠》里的弟弟高中一年级没读完就去南方的工业区打工;

  而惠美则是名副其实的卡奴,靠兼职模特维持生活,没有钱,也没有家里人的关怀,家人说还不清信用卡的话不要回家;

  电影《燃烧》中的父亲攒钱靠的是去中东打工,小说《祭奠》里的德秀去沙特打工;

  电影《国际市场》讲述的是老一代的韩国人,当兵的去越南战场随美军参加越战,作为帮凶更加凶残地屠杀越南人民,做工的就去西德做工,为韩国发展挣得极其宝贵的外汇,男的去煤矿挖煤,女的去医院做护士,同时,十几万韩国建筑工人到中东搞基建;

  小说《火与灰》高大帅气的美国军人搂着韩国的年轻姑娘,全副武装但是满脸稚气的防暴警察在铁丝网前执勤,首尔大学的大学生自焚抗议,点燃身上的汽油呼喊着口号从三楼跳下,食品公司遭解雇的工人威胁要在食品中下毒而被捕,汉江边的老人因为房地产开发失去住所和生计;

  小说《为了超级明星》里被儿子找来给美国人伺候美国狗的老人,小说《一头有心事的骡子》里奔波操劳不能适应首尔城市和马路的骡子,小说《脐带》里父亲是赤色分子被杀,母亲带着孩子流落到美军部队旁安家,住满了给那些给美军提供性服务的洋公主,小说《战利品》里嫁给美国人的曾经左翼女青年吴美子……

  所有的这一切,描绘出了韩国左派定义的“新殖民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社会图景。

  4、韩国的左翼电影与左翼运动

  李沧东参与编剧的《美丽青年全泰壹》

  比起对第一代赤色分子的间接描述,李沧东的小说和镜头则直接对准了新一代的韩国左翼分子。

  小说《战利品》中二十九岁的学运领袖金长寿被捕后得了肝硬化被提前释放,在医院弥留之际,当成为小学老师的主人公第一时间打电话给这些还记得金长寿的人,当年的积极分子们如今成了保险公司员工,研究生,杂志社记者,虽然电话里都用喝多了,要出差等接口推脱,但最后都一个个红着眼睛来了。金长寿的父亲在朝鲜战争中死亡,母亲看到血肉模糊的父亲尸体晕过去流产了,产出来一个血糊糊的肉团,竟然活了下来,村里人给他起名金长寿。当金长寿被抓走时,现场只有吴美子和金长寿一起高唱爱国歌曲,而其他人包括积极分子都噤声不语,吴美子指着现场的所有人愤怒痛斥说你们都是共犯,都是狗崽子。而多年以后,当年那个理想青年吴美子也嫁给了美国人,被社会洗练,磨灭,耗散。

  跟当年吴美子大骂你们都是共犯一样,小说《为了大家的安全》中大巴车上的老太太遭受不公正待遇之后,只有一个医学院的青年学生站出来支持老太太,而把老太太绑起来孔武有力的男子显然是警察或者军队等国家机器的代表。老太太在汽车上的撒尿则是对这个社会无力的反抗,而大巴车上冷眼旁观的乘客让老太太想到,正是这些冷眼的群众和暴力机关,害死了光州事件中相信人们团结力量的儿子,老太太再一次怒斥乘客们都是“共犯”。

  而李沧东,则似乎跟当年的吴美子和大巴车上的老太太一样,这些年来通过不同的形式一直在痛斥、在呐喊,试图唤醒韩国社会。

  在东亚社会,应该说韩国的左翼目前在社会中有最大的影响力。

  韩国的左翼经过朝鲜战争后李承晚和朴正熙亲美反共政策的清洗,老一代的南朝鲜劳动党,进步党和人民革命党在五六十年代被清洗殆尽。随着七八十年代的工业化进程,中心外围理论、新帝国主义理论、解放神学等理论再次进入韩国,在教会和大学里生根发芽,并随着工人阶级的崛起而快速成长。左翼力量和追求进步的反独裁要民主的社会潮流相结合,韩国的左翼逐渐成长壮大。虽然政坛上左翼和右翼轮流执政,但左翼已经在韩国社会站稳了脚跟,在政坛和文化界展现了巨大的影响力。

  韩国的正义党(Justice Party)2012年成立,稳定获取了5%-10%的支持率,当年组织工人运动的卢会灿,于永国等工人运动领袖如今成为国会议员,而党主席沈相奵就是当年学生进入工厂,在工人中传播维权意识,组建工会,组织了韩国现代史上首次九老工团罢工运动,因此被警方通缉十年。在2017年大选中,沈相奵作为总统候选人得票率为6.17%。

  文在寅在韩国青瓦台宴请《寄生虫》剧组

  在韩国教育界 ,目前韩国高中韩国史教科书共有8种,按照韩国的分法“进步•左翼”倾向的有5种,被视为持中间立场的有两种,保守倾向浓厚的只有一种。2013年12月,各高中选择韩国史教科书的结果揭晓。89.2%的高中选择了“进步•左翼”倾向的历史教科书,10.6%的学校选择持中间立场的历史教科书,只有0.2%学校选择了保守倾向的高中历史教科书。韩国的右翼们甚至上街游行示威抗议左翼对教科书话语权的主导。

图片

 影帝宋康昊和影后金惠秀曾因为世越号事件发声进入黑名单

  在文化界,奉俊昊的《雪国列车》、《寄生虫》,宋康昊的《辩护人》和《出租车司机》在东亚乃至全球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李沧东则更是把电影这种表现形式应用得炉火纯青,如果说作家时期的李沧东饱含着青年的活力与热情,“渴望把我脑子里的思想都用笔表达出来。”作为制片人和导演的李沧东通过电影更丰富的表现手段,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更好地传达了自己的思想。电影在传播和理解上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即便语言不通,也能通过镜头语言感受到导演的思考。

  对现实关注而产生的痛苦,也是李沧东拍电影的意义所在。李沧东说自己的电影宁愿更多关注现实而不是忘掉现实:“好莱坞电影总在说一些远离生活的故事,越来越让观众忘记现实,电影应该有反映现实的一面,我的电影则希望提供一种平衡,所以我宁愿更多关注现实而不是忘掉现实。”

  放眼东亚,日本的左翼多年来波澜不惊,台湾的左翼似乎只能沉沦,陈映真、蓝博洲、陈明忠等人的作品让人愤慨或感动,但今天留下的只是一首首悲歌。

  透过李沧东的作品和东亚地区左翼的命运,笔者由衷地认为:青年人不应该再犹疑和彷徨,不能在年老时哀叹人生的失败和话语的缺位,否则我们自己留下的是悔恨和遗憾;而历史更有可能把我们忘记,这将是对我们自私、无能、懦弱与虚度光阴的辛辣讽刺。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