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少士心同志讨教。先声明,我可不是哲学科班出身,我只是一名哲学爱好者,年岁不小,却刚上哲学幼儿班。你要像当幼儿班老师那样教我。
我们以前接触过,在你面前,我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还发表过谬论,想起来,不禁哑然失笑。因为你的文章语言深奥,我只能捡能看懂的看,所以不免片面。我看了你许多言论,对你论述的劳动异化观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所以也就敢于、乐于表达我的一些看法。只是学习,绝不敢班门弄斧、关公门前耍大刀。
这回,我先请教一个问题,由于爱好哲学,因此就好琢磨,人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我是:“不怕虎的老驴乱踢打“。我看了韩非子写的寓言故事《矛盾》就觉着不如《愚公移山》故事写的好。韩非子不是哲学家,《愚公移山》的作者不是哲学家,写的文章却有哲理。毛主席说:“要有哲学的头脑、辩证法的武器”,文章家们应当是这样的,毛主席就是这样的人,无有出其右者‘。
我斗胆的认为,卖矛盾的老头是个没有哲学头脑的老头,他生产出了矛盾,却让矛盾难住了他。这是一个多么窝囊的劳动人民!你连什么‘是矛盾’都不知道,你卖的什么矛盾?你说,盾是”无可陷之盾“,矛是“无不可陷之矛”,对,就应当这么说,合情合理。老王卖瓜不说自己的瓜苦,谁卖瓜也是如此。其他人明明知道绝对里边有相对,还有什么挑剔的呢?卖矛盾的老头正因为不知道什么叫矛盾,所以不自信,窝囊、发窘。他为什么不敢回答:用你的“无不可陷之矛'戳你的'无可陷之盾何如?能理直气壮地回答:这就叫矛盾?
以矛盾论的观点来看,“无不陷之盾”与“无不可陷之矛”完全可以“同世而立”,否则,就没有矛盾可言。矛一戳盾就透,盾一挡矛就回、算什么产生矛盾?
韩非子的《矛盾》寓言只是在教导人们说话、行事不要前后矛盾。贡献不小。只此而已,对哲学无利反而有害。人们以世俗的矛与盾的概念来理解哲学上的矛盾,就曲解了矛盾。哲学上的矛盾绝不像现实中的矛盾一戳一挡的状态而是相互依赖、相互排斥的状态。矛几乎戳得动而戳不动,盾几乎挡得住而挡不住,这样对立,这样排斥而又互相依赖。这种状态,才叫矛盾。
跗:矛盾故事新编
一种智能矛盾上市,有两个军火商到秘密的地点购买。卖矛盾的是一个农民模样老头。军火商拿起一个东西问:“这是矛盾吗?”老头说:“不是。”又拿起一个玩意儿问:“这是矛盾吗?‘’老头儿摇摇头。两个军火商异口同声地问:“那你的矛盾呢?”老头儿微微笑了笑说:“就在我这两样东西的身上。”军火商问:“它们有什么连想都不敢想的性能呢?‘老头儿说:“这个扁平的东西,什么也穿不透,这个带尖的玩意儿什么都能穿透。”两个商人问:“要用这个玩意儿戳这个东西呢?”老头儿两手各拿起‘东西和玩意儿’诡秘地说;'秘密就在它们俩这一戳一挡谁也离不开谁、形成一体了,矛盾便产生了,他一比划,两个商人大叫道:“看见矛盾了。”老头儿微笑着说:”这种状态是矛盾,但矛盾看不见、摸不着,你们看见的只是矛盾的表达符号。”
野老村夫议论道:“什么也戳不透的盾与什么都能戳透的矛才能形成矛盾,这样的矛和盾是同世存在的。世界上无论产生什么神奇、绝妙的新式武器,总有同样神奇、绝妙的办法来对付它。这就是哲学家的头脑,这就是以辩证法为武器与敌人作斗争。”
2021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