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我国官方以及民间在对外交往和宣传上慎重使用自称“大国”“崛起”“腾飞”“强大”“天朝”“世界第一”……等骄傲、虚夸、自大、浮躁的用词。更不要摆出一付救世主、大款、唯我独尊的神态。也不要接受别人给的各种高帽子(捧杀)。而是要永远保持勤劳、俭朴、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永远老老实实,勤勤恳恳,互勉互助,力戒任何的虚夸和骄傲。
一、宇宙万物都得靠自力自强走完一生的。
《周易》中讲:“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一个人也好、一个家庭也好、一个民族也好、一个国家也好,都是得靠自力自强走完一个生命的历程。这样一个自力自强的生命历程既不可以超越,也不可以替代。如果总想让别人来代替自己的奋斗,就会使自己的生命活力下降;使自己沉沦、腐败、病态。如果认为自己很伟大、很高明、很有能力可以代替别人的自强与奋斗,那既是自不量力,也是对别人的羞辱和伤害。
我们国家及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应当像毛泽东同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开幕词中讲的那样“我国人民应当努力工作,努力学习……老老实实,勤勤恳恳,互勉互助,力戒任何的虚夸和骄傲。”这应该是我们最重要的初心之一。我们也应当鼓励和尊重任何一个国家及其人民发扬这样的作风;我们要力戒自我的虚夸和对别人的傲慢。
二、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
两千多年前的曹操说过:“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当时,曹操以丞相的名义挟天子以令诸侯,已经是刘汉王朝的实际上的最高掌权者。当孙权上表要求曹操出来当皇帝时,曹操说:孙权这小子没安好心!他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是想害我)呀!曹操到死都不要皇帝那个虚名。同样是三国时期,袁术最先称帝,最先去追求那个“皇帝”的虚的名位,结果失败得最早,也失败得最彻底。
元朝末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在当时的各派政治势力中,朱无璋并不算特别强,朱元璋的谋士朱升就给他出了“高筑墙、广大积粮、缓称王”的九字方针。朱元璋采纳了这个建议,不急于去追求“王”的虚名;不去出风头,而是一心一意练好内功,积聚实力。最后终于战胜群雄,统一了天下,建立起了大明王朝。
我们做为发展中国家(既使一万年以后的子子孙孙们也都一样),也不能去追求虚名;不能去追逐外国人的所谓“认可”、“指数”、“评价”;更不能轻易接受别人给的虚的“高帽子”,比如:“大国责任”、“大国地位”、“治理世界”、救美国、救欧洲、救世界……
三、要不卑不亢,独善其身。
在《易•系辞下》中说:“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读。”做为一个人在与地位比自己高的、比自己强大的人、与官比自己大的人交往时,不能阿谀、奉承、巴结、谄媚、卑躬屈膝,而要保持自己的自信与自尊。在与地位比自己低的人、比自己弱小的人交往时,不能轻慢、骄傲、自大、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看不起别人。
做为处身于国际社会的我们的国家也一样。世界上的国家有大有小,有强有弱,有穷有富,我们要想很好地处身于世界这个大家庭,就要对上不卑,对下不亢;对强国不迁就,对弱国不欺侮;对富国有自尊,对穷国不轻视;要低调而不张扬;要严格要求自己而不放纵……朱熹在《治家格言》中说过:“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者而作骄态,贱莫甚。”如果,我们面对强国时卑躬屈膝,面对弱国时却趾高气扬,那强国会看不起我们,弱国也会看不起我们。最后是既损害了国格,又损害了自己的人格。
四、对外工作应该坚持“阿庆嫂的方针”。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等23国的联合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毛泽东的坚持下中国组成以乔冠化为团长的代表团赴美出席联大。行前,毛泽东约见了周恩来、乔冠华等人,提出代表团到联合国后“要采取阿庆嫂的方针“;“要不卑不亢,不要怕说错,当然要搞调查研究,但不能什么都调查好再说”。阿庆嫂是京剧《沙家浜》的主角,她是一个共产党员,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党性。为了完成任务——保护好新四军的18个伤病员,她在表面以江湖老手的面目出现,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非常巧妙地周旋于各方、各派势力(包括日本人,汉奸、土匪、流氓、忠义救国军)之间。 最后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所谓的“阿庆嫂的方针”,也可以说就是“韬光养晦,有所做为”的外交方针。所谓的“韬光养晦”,并不是要人毫无原则地去做缩头乌龟;也不是要让自己的国家任人宰割,无所做为;更不是为虎作伥、同流合污、欺软怕硬。而是要“外圆内方”;要“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所谓的外圆内方,就是要外表要无棱角、不伤人、为人随和、低调、与人为善、经得起磕磕碰碰与磨练;内心思想坚定、有原则、有自信、认识问题深刻、坚韧不拔。所谓的“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就是要有包容心,要与别人与别国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不斤斤计较、不与人争小利。但原则问题却不能含含糊糊,在原则问题上要敢于坚持真理;敢于主持正义。
五、兵骄者灭,哀者胜矣。
《汉书●魏相传》说:"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老子也说过:“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所谓的“哀兵”,并不是说他打了我的左脸,再让他打我的右脸。更不是死皮赖脸地哀求别人收容自己当小三。而是善于守柔、守弱、守阴、坚忍、腾挪;善于开展思想與论斗争——掌握真理、占领道义制高点;要善于开展政治斗争——追求的目标合理,能得到人们的理解与支持。要自立自强,始终站稳自己的立场,走在合理的路线之上,让对方想打我的左脸,打不着;想打我的右脸也让他打不着。等到在全世界面前充分暴露对方的无理、无耻和背信弃义;等对方处在自大、浮躁、得意忘形、脱离根本的骄兵状态;等对方露出了破绽(内外矛盾都暴露出来);等到我方阵营的士气被充地压缩……然后再坚定地、旗帜醒明地、机动灵活地、有理有利有节地自卫反击之,就一定能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