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永岩按语:日前应邀参加一个地方组织的会议,看了出席会议领导的做派,听了领导的讲话,感到非常震惊,没想到如今的官咋竟然变成了这样,给人的强烈感觉就是如今不仅要反贪腐,而且要检点领导行为,也就是全方位从严治官。官员目空一切,毫无自律,极其蛮横,又漏洞百出,举止言谈,令人反感,这怎么得了?如今中央政治局作出八项规定,很有针对性,很得人心。
开国领袖毛泽东说过:“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国民党是这样,共产党也会是这样。”现在确实到了该从严治吏的时候了。所以,我认为政治局作出的“八项注意”好得很!
附:解读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
中央政治局昨天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央为什么会出台这些规定,八项规定呈现怎样的特点,怎么保证规定落到实处?
解读抓作风体现新风格
“作风不正,会导致可怕的后果,使执政党面临巨大风险。”
“中央政治局出台的这八项新规定,针对的都是人民群众长期反映强烈的问题,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新姿态,是聚党心得民心之举。”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
当前,在一些党员干部中,作风方面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比如,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漠视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铺张浪费、贪图享受,以权谋私、骄奢淫逸……
对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党的十八大有明确部署,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强调“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
“作风不正,会导致可怕的后果,使执政党面临巨大风险。”北京大学教授李成言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抓作风建设,体现出新风格、新思路,相信能开辟新天地。
显示整治腐败决心
这些规定针对的都是现实问题,不仅有助于改进党风政风,而且也有助于从源头上遏制腐败。
“这八项规定,体现出针对性,突出可操作性,有助于领导干部将作风建设真正化为实际行动。”中央党校教授谢志强说,明确细化的规定,监督惩处的措施,为抓好落实提供了有力抓手。
“这一项项举措,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亲民、为民的执政新风,显示了党中央整治沉疴顽疾的决心。”汪玉凯说,这些规定针对的都是现实问题,不仅有助于改进党风政风,而且也有助于从源头上遏制腐败。
李成言认为,不深入基层、不联系群众,将会导致决策失误,把党的事业引向歧途;工作作风有问题,将会脱离群众,乃至走向腐败。党中央出台八项新规定,将行为准则和规范固化为制度,具有重大而长远的意义。
正面回应人民期待
“制定规定仅仅是一个开端,落实怎样还需要实践检验。”
“怎么确保这些新规定落到实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汪玉凯说,中央政治局特别强调了从上到下抓落实。
“制定规定仅仅是一个开端,落实怎样还需要实践检验。”李成言说,这需要全党行动起来,按照规定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发挥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的作用。
反腐专家、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林喆表示,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表态,实际上是传达了在反腐败、廉政建设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的信号。“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用这样平实的语言要求七大常委起表率作用,也是对工作作出的一项自上而下的政治承诺,是对人民期待的正面回应。
建议
反腐应加强顶层设计
抑制腐败到底该怎么办?林喆认为,中央政治局明确表态首先表明廉政建设的决心,下面的工作也就带动起来了。“一把手有责任感,班子才有责任感,班子有责任感了,下面的党员干部群众就会被带动起来。”林喆称。
林喆称,以往的反腐败工作多关注中层的厅局级干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基层干部的腐败问题,而对上层领导干部的监督几乎是缺位的。然而,近年来暴露的高层腐败问题,从陈希同、陈良宇、薄熙来等案件,都一再表明了顶层设计的重要性。
从各地的一些反腐败廉政建设的试点来看,有的试点雷声大雨点小最终销声匿迹,究其原因,主要就是缺少顶层设计,自下而上的反腐受到的阻力极大。
出台细则落实问责制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也对中央政治局会议传达出的廉政建设的决心持肯定态度。他同时认为,在进行明确表态后,下一步关键就是落实好这些表态。竹立家建议,国务院出台关于管理方面的条例,细化中央政治局会议的相关要求,比如领导出行不得超过多少人,在哪些情况下可以交通管制,哪些方面不得封路清场等等。要在接待、出行、会议等方面,用细化的执行条款以法规的形式规定下来,同时引入舆论和社会的监督。
重要的是,如果出台了这样的管理条例,还需要设计具有执行力的追责机制,一旦有干部违反条例,要坚决查处。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公众的信任。
述评
不信东风唤不回
中央政治局会议昨天一致同意的八项规定,有如清风扑面,大振人心。
这些规定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症动了真格、较了真劲,令人拍手称快。
一些干部中形成的形式主义痼疾,像流行性病毒一样败坏了党风,损害了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比如调查研究,有的领导周四下基层,下面单位周一就下发通知、周二要交材料,而且必须根据书面材料“照本宣科”,往往是领导调研没开始结果就出来了。无怪乎有些领导同志下基层时要搞一些“声东击西”的突击办法才能了解真情。又如会议,层层以会议落实会议、层层陪会层层检查开会,隔靴搔痒念稿子成风。某地一个部门的负责同志曾经反映,一年下来他平均一个月参加上级的各类会议35个,而且必须“亲自参加”,还谈什么正常工作?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职20天来,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时“三个重大责任”的简洁讲话,到李克强、王岐山两位政治局常委分别不约而同地要求与会者“不准念稿子,要讲实在话”。清新之风里充满着责任和信念。
转作风,率先垂范最有力。“八项规定”制定了检查执行情况的措施,而且特别强调,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要带头执行规定。
“不信东风唤不回”,只要全党同志实干兴邦,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综合新华社本报记者孙乾
附杜平:八项规定是对官场弊端做出的针对性决定
2012年12月04日 23:01 来源:凤凰卫视
杜平:八项规定,让我想起来过去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八项规定里面刚才已经读了,其实都给我印象很深刻,实际上是针对中国官场上各种各样的弊端所做出的具有针对性的决定,给我印象有两条比较印象深刻。
第一条就是提高会议的实效,要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要精简文件的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的文件一律不发。这就是中国每一个人都知道的——中国的会议太多了。中国的会议不只是太多,而且在大报、小报、电视上面、广播里面都有会议的内容,很长,所以我看这次中央政治局做出决定之后,由政治局成员亲自以身作则,能不能带动会风的改变?我想全国的人都在乐观的期待,要看到真的要有所改变。
有所改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就在于明年3月份两会就要开始了。两会期间会风会怎么样,开得多长,或者是讲的那些话是不是老百姓所熟悉的或者是所爱听的话,还是过去一样呢,都是官场上的空话、套话和大话?
另外一点比较让我印象很深刻的就是改进新闻的报道,这个是因为跟我的职业有关系。过去说实话,中国的媒体的报道特别是对领导人的报道,各方面规定也是比较细致。现在中央政治局做出这种规定——中央政治局的成员出席会议和活动,应该根据工作的需要是不是有新闻价值,是不是有社会的效果来决定报不报道,这个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规定,因为这个跟我们新闻从业人员所做出采取的标准是一样的。我们报道什么样的事件,报道什么样的人的讲话和会议,要看到底有什么样的新闻价值,如果没有新闻价值的东西,报道肯定是不专业的。另外社会效果怎么样,当然也有不只是新闻工作的考虑。
从这点来讲,我觉得个人印象还是很深刻。因为我们每天都要接触中国内地的电视或者是其他的媒体,实质上给人的感觉信息量好像是不大,另外会议的新闻太多,除了会议之外还是会议,会议会议在开会,好像十三亿人的中国,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大的社会,好像只有少数人在开会,然后绝大多数人都在电视前面等待或者是观看,或者是听开会。这个局面如果能改变的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改变。
相关链接:
视频: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2012-12-05)
习近平:政治局委员出行原则上不封路不清场(2012-12-05)
清除蜕化变质分子、回归人民,习近平比毛泽东更艰难(2012-12-03)
- [文章中心]吕永岩:警惕将才、高科技人才的生命透支(2012-12-04)
- [文章中心]吕永岩:百度屈原的《离骚》(2012-11-24)
- [文章中心]吕永岩:爱国不可战胜,人民不可战胜!(2012-11-23)
- [文章中心]吕永岩:关于“垃圾箱悲剧”——发达中国该怎样对待自己的孩子?(2012-11-22)
- [文章中心]吕永岩:呼吁建立生物国防委员会(201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