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文:美国高超音速武器翻车了,这也能赖中国?

2025-04-22 10:06:04 来源: 昆仑策网作者:艾文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1.jpeg

  这几天,美国高超音速武器项目接连崩盘的消息,简直成了全球舆论的“笑料包”。从吹得天花乱坠的“航母杀手”到一个个项目被砍,美国的“高超梦”摔得鼻青脸肿。更离谱的是,美国国会还恬不知耻地甩锅,称自己是因为“追求精度太高”才搞砸,暗指中俄用核弹头“精度低”所以进展快。这黑锅甩得,真是让人笑掉大牙!特朗普政府忙着“让美国再次伟大”,结果高超音速武器这块“硬骨头”,愣是啃得满嘴是血。

  接连崩盘

  美国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发,简直就是一部“事故合集”。从空军到海军,一个个项目不是半路夭折,就是遥遥无期,至今连个能用的家伙都没整出来。

  海军“航母杀手”HALO直接凉凉。号称能砸烂中国航母的“高超音速空射进攻性反舰武器”(HALO),被美国海军寄予厚望,宣称要以6马赫速度、1000公里射程横扫大洋。可惜,预算一缩水,研发一拖再拖,2024年秋天直接被砍。海军负责人斯蒂芬·特德福德少将一脸无奈,改口说先升级老掉牙的AGM-158C亚音速导弹顶着。军工大佬诺斯罗普·格鲁曼也只能耸肩:项目没了,散了吧!

  空军AGM-183A:试射炸成“烟花秀”。空军的AGM-183A“快速响应武器”更是个笑话。这款乘波体高超音速导弹,射程1600公里,速度6.5-8马赫,原本是空军的“急先锋”。结果呢?前三次试射全炸,2022年5月才勉强成功一次,之后又是一连串“天女散花”。2024年最后一次测试,空军连结果都不敢公布。2025财年预算直接把这项目“送上断头台”,明摆着是凉透了。

  海军陆军联手搞砸CPS。海军和陆军的“常规快速打击”(CPS)项目,号称要装备“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和核潜艇,结果测试拖了又拖,2024年评估报告直言:连基本能力都验证不了!陆军的“暗鹰”项目也好不到哪去,17马赫、2775公里射程的豪言还在嘴边,部署时间却从2023年一推再推到2025年底。美军这效率,简直比乌龟还慢!

2.jpg

  HACM:还没飞就先趴窝。空军的“高超音速攻击巡航导弹”(HACM)用的是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难度堪比登月。原计划2024-2027年试射13次,现在进度已经严重滞后。HALO更惨,导弹体积太大,F-35C和B-21都塞不下,成了个不折不扣的“废物点心”。

  美国海军学会网站毫不留情地戳破真相:“美军压根没一款高超音速武器能用!”国会4月10日的报告更是自曝家丑:美国在这场赛跑中被中俄甩得连车尾灯都看不见。曾经的“未来杀器”,如今只剩一地鸡毛。

  甩锅中国?

  眼看项目全线崩盘,美国国会居然厚着脸皮甩锅,声称自己是因为“追求常规打击的高精度”才搞不定,暗讽中俄高超音速武器是为核弹头设计的,精度要求低所以快。这逻辑,简直比“狗拉雪橇”还离谱!

  中俄的进展可不是靠“精度低”堆出来的。中国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2019年就亮相国庆阅兵,全球首个实战部署,空射型号也已试射成功。俄罗斯的“锆石”导弹在黑海实弹打靶,实战能力妥妥的。反观美国,连个像样的飞行测试都整不下来,还好意思甩锅?这种“嘴硬”操作,活脱脱是“国际笑话”!

  更搞笑的是,这甩锅背后藏着美国的战略焦虑。华盛顿急着在印太地区搞突破中国“反介入”的利器,偏偏技术不给力,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只能靠嘴炮转移视线。

  自作孽,不可活

  美国高超音速武器为啥摔得这么惨?不是中国“拖后腿”,而是自己一堆毛病:战略瞎折腾、技术卡脖子、设备老掉牙、管理一团糟,外加烧钱烧到手抖。

  战略翻车:21世纪初,美国在高超音速领域还是“带头大哥”。可五角大楼觉得这玩意儿没啥用,拨款跟挤牙膏似的。等到中俄突飞猛进,美国才慌了,慌不择路地上了十几个项目,钱和人都被摊薄。《防务新闻》直言:这叫“撒胡椒面”,啥也干不成!

3.jpg

  技术卡脖子:高超音速武器得耐1500℃高温,美国的隔热材料却老得跟里根时代似的,AGM-183A试射直接变“移动烧烤架”。超燃冲压发动机更离谱,X-51A五次试射炸了四次,剩下一次飞了三分钟就歇菜。反观中俄,助推-滑翔技术先用起来,稳扎稳打,美国却非要“一步登天”,结果摔得头破血流。

  设备老掉牙:美国测试设施简直是“冷战博物馆”。48个高超音速测试点,没一个能模拟8马赫以上的环境。国防部风洞顶多测测低速,NASA风洞倒是能到22马赫,可惜小得像个玩具。本土靶场太窄,飞不了远距离,最近才在澳大利亚、阿拉斯加挑了几个新地方。更离谱的是,连跟踪导弹的设备都没有,只能拿RQ-4无人机凑数。这条件,搞科研?搞笑还差不多!

  管理一团糟:空军、海军、陆军各玩各的,HACM和HALO技术重叠却不合作,风洞扩建计划还抄同一份冷战旧档。军工巨头把五角大楼当“提款机”,洛克希德·马丁连螺丝钉都敢报价120美元,审计员气得骂街。《防务一号》揭老底:五角大楼急功近利,以为三五年就能搞定高超音速,跟90年代反导系统翻车一个套路。

  烧钱烧到抖:AGM-183A八年烧25亿,试射五次炸四次。CPS花18亿,芯片愣是被烤焦。2023年高超音速预算44亿,还是不够花。特朗普1万亿美元军费听起来吓人,可核潜艇、六代机、“金穹”系统个个是“吞金兽”,HALO这种项目只能靠边站。国会报告都看不下去了:超支20%,进度落后三年,这钱是扔水里了吧?

  中俄稳扎稳打

  中国的东风-17用助推-滑翔技术,先干再说,空射型号也紧跟其后。俄罗斯“锆石”从亚燃冲压发动机起步,稳稳当当迈向高超音速。反观美国,非要“技术一步到位”,结果啥也没捞着,还被中俄的实战视频打脸。

  更讽刺的是,美国军工体系病入膏肓。国会、军方、承包商抱团,偏爱“战斧”这种老古董,挤占高超音速预算。1999年的“快鹰”、2009年的“高飞”,都因为超支或失败被砍,HALO和AGM-183A不过是“前车之鉴”的翻版。再不改“重立项、轻落地”的毛病,更多项目得成“PPT神器”!

  想翻身?先把心态摆正!

  美国也知道自己掉队了,砸几十亿扩建风洞、靶场,还重组项目团队。可问题出在根上:军工复合体只想要“快出成绩”,政客盯着“任期政绩”,谁耐得下心搞技术?90年代反导系统就是前车之鉴,激进时间表害得项目一拖再拖。如今高超音速再来这套,注定还是个“翻车剧本”。

  五角大楼得沉下心,补材料、动力、测试的课。海军退而求其次,升级AGM-158C导弹,算是有点务实。可面对中俄的实战化部署,这点小修小补杯水车薪。想追上,战略得稳,钱得砸够,心态得正!中国东风-17在大漠划出“水漂弹道”,俄罗斯“锆石”在黑海实弹开花,美国却还在PPT里“画饼”。这差距,不是嘴炮能抹平的。

  想翻身?放下“霸权优越感”,老老实实补课吧!否则,关岛的防空警报一响,美国的“高超梦”就真成“安魂曲”了。国际赛场,技术靠积累,实力靠实干,靠甩锅?门都没有!

  (来源:昆仑策网【授权编发】,转编自“华语智库”微信公众号,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