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枫:印度会成为另一个全球制造强国吗?

2023-10-10 09:02:53 来源: 今日头条作者:吕枫
点击:评论:(查看) 字体://

  近十年以来,印度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全球有目共睹。古老而复杂的印度,能否成为继中国之后全球另一个新的制造强国?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从“非印度”的角度进行研判。他们认为,印度的发展是西方的需要,其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取决于西方支持的力度和广度,甚至取决于中美对抗的强度:如果中国给西方世界带来的“麻烦”越大,西方就越不得不更加容忍和支持印度,反之则会摇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科技之外,还利用自身超大规模市场这一工具,通过各种贸易政策改变世界各国在制造业上的占比,以支持或者遏制某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01

  印度可能成为制造业强国的主要有利条件

1.印美关系及其影响下印度发展制造业的国际环境

  美国和西方需要印度。将印度作为可靠的战略伙伴,美国在防务及安全领域开始向印度倾斜,始于奥巴马时期。2016年起,美印签署一系列重要协定,包括加强和提升两国军事合作的《后勤交流备忘录协定》(LEMOA: Logistics-Exchange Memorandum of Agreement,2016),《通信兼容与安全协议》(COMCASA:Communications Compatibility and Security Agreement, 2018), 《工业安全协议》(ISA:The Industrial Security Agreement, 2019),《基础交换与合作协议》(BECA: Basic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Agreement, 2020)。这一系列重量级防务协议条款具体,影响深远。2023年6月莫迪访美,两国最终敲定国防工业合作路线图以及正式成立“印美国防加速生态系统”(INDUS-X),进一步提升两国国防产业合作水平,推动两国共同研发新技术,共同生产现有以及新型装备,极大加速了两国国防领域初创企业合作。美国还批准通用电气公司向印度转让用于喷气式战斗机的F-414涡轮风扇发动机技术,同意印度采购MQ-9B收割者这一世界上最先进的可长时间进行高空侦察任务的武装无人机。

  西方利用自己的超大规模市场用“友岸外包“等方式,重新布局当今的全球制造业,印度因此获得了巨大的额外发展动能。2022年俄乌战争开始后,美国官员数次访印。近两年来,美国在防务和军售上对印度进一步敞开大门,对印度的政策倾斜,更是几乎变成了政策倾泻,努力试图削弱印度对俄罗斯武器的依赖,逐步促进印度向使用美国武器系统转变,以求解决印度长期战略摇摆的问题。借助防务融合,印美在技术上逐渐显现出全面合作的态势。2023年1月,美印启动了“关键和新兴技术倡议”(iCET),其后,双方启动跨部门战略贸易对话,促进两国间技术转让,在半导体、关键矿产、人工智能、太空、清洁能源、高等教育等方面宣布了一系列合作,签署了《半导体供应链与创新伙伴关系谅解备忘录》。

  在这一系列框架政策保障下,苹果、特斯拉、亚马逊等公司在印度进一步加大投资,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宣布在印度投资8.25亿美元,建立半导体组装和测试设施;泛林集团(Lam Research)承诺培训六万名印度工程师,以帮助印度的半导体教育和劳动力提升; 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宣布投资四亿美元,在印度建立合作工程中心,富士康在莫迪73岁的生日当天,宣布将在未来12个月内在印度增加投资,雇佣员工数量将增加一倍。在电信网络技术上,印美两国宣布成立两个先进电信联合工作组,重点关注开放式无线网络和5G, 6G。两国还宣布建立联合量子协调机制,将达成全面的量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协议。

  印美两国还努力加强人员往来。美国承诺继续为印度技术人员赴美工作提供签证便利,在西雅图增设印度领事馆,印度也同意美国在印度的班加罗尔和艾哈迈达巴德以及另外两个城市增设领事馆。

  美国政策的特点是,总统行政令容易被下届总统取消,但立法是国会通过提案及反复全面辩论完成的,总统无权取消已经形成的法案,一旦法案通过则具有长期性。美国通过一系列立法,为支持印度发展提供了长期保障。日本、韩国、欧洲、甚至中国的企业也纷纷抢滩印度。哈德逊研究中心认为,这些前往印度投资的企业将印度视为有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14亿人口,目前增长最快的经济体。摩根史丹利负责解决方案和多资产管理的副首席投资官兼执行董事Jitania Kandhari在接受CNBC采访时说:中国已经投资过度,而印度恰恰相反。

2.人力资源及其与世界的联系

  印度是拥有劳动年龄人口最多的国家,15-64岁的人口乎占全球全部劳动力增量的四分之一,印度的劳动人口激增预计将持续到2055年。除此之外,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各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群体,基本上能说流利的英语。这给企业理解西方市场和与技术及设计人员沟通带来很大帮助。印度的精英群体,与西方亲近无障碍,普遍受到西方世界尊重。

  在美国,印度裔的CEO和高管群体涵盖了几乎全部商业领域,从谷歌的Sundar Pichai, 微软的Satya Nadella, IBM的Arvind Krishna, 到百事可乐的Indra Nooyi, 再到万事达卡的Ajay Banga, Wayfair的Niraj Shah, 联邦快递的Raj Subramaniam, 甚至香奈儿的Leena Nair……,无数大小企业的高管,都来自于印度。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是第一代移民,谷歌微软IBM的CEO,都毕业于印度理工。这些印度裔的高管,以及大量的中层管理者和专业人员,无疑会给印度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反哺力量。商业领域之外,从英国到美国,从澳洲到欧洲,印度裔的政治家在全球不胜枚举。人是社会的产物,印度裔的政治家、高管、专业人士普遍存在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各个领域,许多人处在领导地位。这一现象提示:印度的社会环境和教育背景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相当的兼容度和接轨性,这是中国目前不具备的条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具备广泛的国际化教育服务和医疗服务,在互联网上可以无障碍获取国际信息。这些环境条件同样是西方优质企业家和管理人员是否愿意在一个地方长期工作和生活的必然考量。

3.法治完善保障下发达的现代服务业

  法治完善是现代服务业发达的基础,是降低交易成本的唯一根本的途径,更是一个国家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础。法治完善使得今天的印度在制度建设、金融体系、信息获取自由等“软环境”构成方面远比中国超前。

  与总体仍然落后的制造业相比,印度的现代服务业发达,占其GDP的60%以上。因为有大量低成本受过高等教育英语流利的人力资源,凭借现代资讯科技,印度已经发展成为全球企业客服和技术支援等后勤工作的供应中心,承接了全球外包服务市场约一半的业务量。全世界在服务业就职的员工,将近四分之一来自印度。

  印度政府在九十年代下大力气开始扶持计算机软件等产业,出台各类优惠措施,降低投资门槛。在软环境方面,印度没有互联网防火墙,发达国家的信息资源在印度可以自由流通,给科研与合作提供了巨大便利。由于计算机软件等信息服务业表现亮眼,印度获得了“世界办公室”的称号,是发展中国家群体中少有的在高端服务业具备比较优势的国家。

  在给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方面,印度的金融体系比中国金融体系发达且更有效率。在印度,40%的银行资产由22家国内私人银行和46家在印度经营的外国银行持有,此外还有大约10万家区域性农村银行、城市合作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这些金融机构积极活跃地给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与这些企业之间形成了长期良性互动。

  印度的股票市场较中国更为健康,对上市公司股票的流动性与成交量,上市协议的遵守合规情况,操纵市场等严重违法违规情况,以及对公司金融债务风险都更加重视,对上市公司的收入、利润、现金储备、有形资产以及分红情况等反映公司健康的各种指标均有关注。其退市机制借鉴了美国股市的退市制度,在强制退市中,发起人必须以专家评估的公允价格回购公众持股人的股份,否则将面临严惩;主动退市则通过公众投资者询价的方式定价,最终的回购价格往往包含了较高的溢价。这一系列制度规范,不仅更好地保护了投资者权益,而且对本土私营企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支持作用。

4.莫迪政府雄心勃勃,在基础建设方面进行巨额投入

  印度的基础设施此前破败不堪,长期以来一直是制约其经济增长的主要瓶颈。2014年莫迪政府上台后,在推出“印度制造”行动的同时,还将铁路、港口、工业走廊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到优先议程,优先保障这些方向的财政支出,并推出“数字印度”加快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普及。莫迪说:“我们在不到十年的十年里从第十大经济体跃升至第五的速度表明,印度是认真的。”的确,十年以来,印度的建设规模惊人。牛津经济研究院亚洲经济主管Arup Raha表示:“印度的基础设施有明显改善吗?答案是肯定的。印度的基础设施是否足够完备,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答案是否定的。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在进行中。”

  印度政府公布的2019年至2025年的基础设施项目计划,总金额接近2万亿美元。投资领域包括公路、铁路、城市发展和住房、能源、灌溉等。这些巨额支出也同时为印度经济提供了动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称:资本支出和生产率提升在未来若干年将是印度经济扩张的最大动力。

  02

  制约印度发展制造业的不利因素

1.受文化影响,印度的民族主义、种姓制度、宗教矛盾与性别歧视互相叠加,整个社会的腐败、低效、地区不平衡等问题仍然明显。

  莫迪本人,就是一个毫不掩饰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者。他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奉行印度教优先的理念,在国内排斥和诋毁穆斯林和其它少数族裔,并拒绝对其党内的强硬派进行制约,暴力事件频发。仅2023年上半年,印度国内针对穆斯林群体的仇恨事件中,80%的背后推手,是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及其相关组织。这不仅导致印度国内人权状况进一步恶化,也削弱了印度在东南亚这个分歧众多的地区鼓励和谐的传统领导角色,逐渐失去其在南亚的影响力。近日,印度情报部门涉嫌刺杀身处加拿大的印度锡克教领袖,印加两国互相驱逐外交官,使得一心支持印度的西方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凸显了双方相互冲突的价值体系。

  莫迪政府对少数族裔的歧视,使得印度国内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时激化,地区、人群撕裂带来印度国内不同地区之间大量人为壁垒。与此同时,印度各邦政府在经济和社会事务上拥有较大自主权,这使得各邦经济政策和营商环境相差很大,没有形成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通的、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国内统一大市场。市场不统一,给权力寻租带来便利,使得与政治权利关系密切的利益集团总能获得最大利益,进一步加剧了腐败、低效和社会不公。

  近年来,印度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限制在印度投资经营的中国科技企业的禁令。即使是立场与印度相同的许多西方研究者,也对印度政府政策的随意性和不透明性有诸多担忧。可以想见,如果地缘政治发生变化,或者出现一些偶然事件,民族主义挟裹下的情绪可能殃及任何一个企业。例如,印度政府要求Facebook放松对仇恨言论的约束,原因是这些仇恨言论的背后支持者,正是印度政府本身。

  在和平时期,莫迪作为执政党领袖,大肆鼓吹民族主义民粹思想,歧视少数族裔,不仅会严重压抑国内的创造力,引发各种社会矛盾,也会给印度的国际投资环境带来各种不确定性,对印度的社会健康和长期经济发展极为有害。莫迪政府是否会引起印度已经建立的较为成熟的法治社会倒退,是印度国内与国际社会的共同担忧。一旦法治倒退,法治保障下的现代服务业则难以进一步发展,国际环境也可能逐渐恶化。

2.由于制造业总体仍然较为落后,种姓制度顽固存在等原因,印度劳动者素质参差不齐,结构严重两极分化。

  传统上,印度一直是一个看重知识文化、不注意技能培养的国家。一方面,印度有许多高水平的工程师、研发人员、医生、律师集中在德里孟买等大城市;另一方面,数十年来对培训技术工人的忽视,使印度非常缺少技术工人。根据印度政府的数据,在2015年以前,印度每年仅有约350万工人接受技术培训,而在中国,这一数字大约是9000万。

  很长时间以来,印度被认为是一个拥有超过10亿饥饿人口的国家,《2023年印度技能报告》发现,只有一半的印度年轻人是可以被雇佣的。由于大量人口普遍缺乏劳动技能,印度经济在难以招到合格的工人同时,又面临着大量失业。2019年前后,印度技术工人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仅为3%, 远低于中国的24%, 美国的52%,英国的68%和日本的80%。

  虽然莫迪政府在2015年启动“技能印度(Skill India)”政策,到2018年印度已有一万四千多工业培训学院,世界银行也分别提供2.5亿美元和1.69亿美元的贷款用于印度的职业技能教育,但是要建立真正有竞争力的、能支撑起庞大制造业的技术工人群体, 仍然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印度的体制决定了印度政府在国家层面强力干预经济的力度和广度都无法与中国相比,因此,短期内印度根本不可能成为替代中国的制造强国。但一直以来,以法治建设作为基础,并非靠政府投资拉动的印度经济在微观上更健康。长期来看,随着改革的持续,在“西方需要印度”的大环境下,古老的印度很有可能在获得西方开放市场开放技术的强力支持下,走出一条“印度制造”的道路。这将是一条非常符合西方期待,与中国制造不同的路。基于当前西方对中国道路的怀疑和否定,无论印度制造最终能否成为制造强国甚至替代中国制造,或者在多大程度上替代,只要它呈现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就会进一步鼓舞西方在制定政策时继续向印度倾斜,印度制造业世界地位将会不断地提升,这意味着印度将从中国手中夺走部分制造业比重和全球就业岗位。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