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标题,先作个声明,我这里所说的年鱼,不是平常我们说的那种给妇女催奶用的鲇鱼,而是年年有余中的年鱼。年鱼不就是过年吃的鱼吗?还能成为一种经济。
对的,这就是我与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陈东同志今天要谈的主话题。说起关于年鱼来,陈厅的兴奋几乎出乎我的意料。年鱼者,过年吃的鱼呗,怎么还能成为一种学问呢?
陈厅说:陈老师,你可不知道,这里边学问大着呢!你们不在海边的人,可不知道鱼对于广东人来说,那是何等重要。广东人爱吃鱼,过年的餐桌上必须有鱼,这是古来的规矩,寓意在于“年年有余”。如今,聪明的广东人创新性打造“年鱼”概念产品,在水产大省做鱼文章,将一直以来人们对新春的祝福,转化为当地渔业发展的新机遇。在整个中国这是第一个提出了“年鱼经济”。
这些年,有很多非常时尚的提法,比如,种茶叶的说“一片树叶兴一方经济”,新疆种枣的果农说“一颗小枣富一方百姓”,阿克苏人说糖心苹果如今成为“苹果经济”,等等。很多人都在模仿一种新概念,这不过是爱说的洋名词。一条鱼兴一方产业,这是近年来广东的说法,“年鱼经济”成为水产界的热词。这会不会也是一种概念炒作。一听这么说,陈厅不满意了,他说,我们广东的年鱼经济,可不是说说而已,这是一种大的经济现象。因为我们广东有国家表彰提倡的预制菜,而这个年鱼经济,最适合做预制菜。
但是,我这样想,过年毕竟就一段时间,顶多一个两个月,“年鱼经济”能成为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吗?
我带着这个问题的疑问,与陈厅促膝而谈。
不说不知道,听陈厅这么一说,这个鱼还真是有很大的经济学学问,不仅会成为一种经济现象,而且给人民带来极大的收益。
他说,年鱼经济指的是以鱼为载体的贺年仪式性消费,相应开发各类产品,它特别适用于喜庆、祈福、宴席等,广东人爱吃闻名天下,有吃在广州的美誉。这可不是光过年吃,已经融入一年365天的日常生活,是一个可持续的长久消费。这个“年鱼”概念之所以能够提出,是因为鱼是广东人的主打食品。
作为“经济”概念提出,大大丰富了水产品的内涵与外延,与传统习俗相呼应,同时迎合新消费潮流,为预制菜产业带来新机遇。推广“年鱼”消费有助于促进产业升级,带动农民增收,激发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这些概念对我来说如此新鲜,广东人居然能从这样一个偶然的生活习俗中发现经济学的大道理。
作为中国第一水产品大省,省里及时发现了这个特别现象,于是开始推波助澜,打造“年鱼经济”是广东水产“12221”市场体系建设的新尝试,以产业链创新做强水产业,让广大父老乡亲生活步步高、喜洋洋、年年有余。更主要的是,引领乡村经济走向蓝海。这是广东百姓共同富裕的一条新门路。
这几年,广东作为预制菜始作俑者,这个行业已经列入国家规划,上升到国家经济战略层面。
新春伊始。中央发布一号文件,特别提出关于中央厨房和预制菜产业的发展这样一个大的规划战略。而作为全国水产品大省来说,做好关于“鱼”的学问,意义重大。因为鱼是广东做预制菜的主打品种,也就是说鱼类产品特别适合做预制菜。
广东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总能领风气之先,从百姓日常生活的习俗中,总能发现关于生意的新门路。农产品打造品牌,是为了提高自己收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定位趋向于“高质高价”。预制菜作为农产品中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品类,年鱼预制菜极为受到百姓大众的喜爱。
举个例子来说吧,“年鱼经济”经过报纸媒体的宣传,海鲈的价格跟往年同期对比提升了50%以上,其中海鲈溢价的部分直接带动珠海斗门农民收益超过两亿元,这个巨大收益直接造福了农民。还有,这个年鱼经济,直接让百姓看到了崭新的生财门路,比如说湛江金鲳鱼吧,那是广受欢迎的,因为年鱼经济的提出,一下子刺激了农民的养鱼积极性,于是迎来养殖、加工的热潮,带来了农民意想不到的好收益。2021年售价才是12元/斤,2022年最高卖到24元/斤,预制菜远销欧美、日韩等地。赚洋人的钱,把生意做到海外去,让洋人掏腰包,这叫本事。因为很多洋人做鱼类菜远远不如中国人,于是广东人看到了这个生产之路,把鱼类预制菜想尽办法做给洋人,赚洋人的钱,实现中国人的共同富裕。洋人们吃到了中国年鱼菜,中国人赚到了可观的外汇,两全其美。
在珠三角采访期间,“有本事做洋人的生意,让洋人给我们做贡献”,这是听到老百姓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干部爱讲国家情怀,我看百姓们这句话,同样是真正的国家情怀。
作为干部,怎样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富民的新门路,我看这就是干部们应该做的。作为省农业厅的一个副厅长,这些年来,陈东和他的战友们扑下身子想百姓的事情,从基层调研中发现农民致富的新空间,我看,这才是共产党员干部的方向。我从他谈起农民那种激动和兴奋,看到他对各种发明和数字的那种熟稔,我感觉我们的党、我们的各级政府如果有一大批这样真正关心百姓生活的好干部,那么中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幸福之路,或许为期不远。
【相关阅读】
【文/陈先义,作者系著名文艺评论家、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188金宝搏体育官网专栏学者。本文转载自昆仑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