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官方和媒体都在热炒中国“流浪气球”,美国总统拜登甚至亲自下令美军出动F-22猛禽隐身战斗机发射响尾蛇导弹击落“流浪气球”,此后美军又多次出动战机击落不明飞行物,使“流浪气球”事件始终成为美国人关注的新闻事件,这不仅使所有美国人通过“流浪气球”事件直接进行了一次“中国威胁论”的教育,而且或许是更主要的,是成功地为美国国内发生的一次严重的化学品泄漏事件降温。美国政府不仅用“流浪气球”事件为化学品泄漏事件降温,而且美国这个所谓的世界上言论最自由的国家还拼命在媒体上掩盖这件事,还将提问报道这一事件的记者逮捕。
那么,被美国政府和媒体刻意隐瞒的氯乙烯泄漏到底是一个多么严重的事件呢?2月3日,在美国俄亥俄州东部邻近宾夕法尼亚州的小镇东巴勒斯坦城,一列有100列车厢的诺福克南方列车的约50节车厢脱轨,并引发火灾,其中在20节装有危险物质的车厢中的10节车厢脱轨,其中包括5节运载压缩氯乙烯的车厢,其它化学物质还有丙烯酸丁酯、乙基己基丙烯酸酯和乙二醇单丁醚等。事件的严重性在于脱轨的氯乙烯车厢发生了严重泄露。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将5节车厢所装载的有毒化学物质氯乙烯进行了排放,由于氯乙烯燃点很低,排放时车厢燃起大火,冒出浓烟,脱轨事故现场附近约1900名居民被撤离。
氯乙烯是工业上生产高分子聚氯乙烯的原料。同时氯乙烯也是环境致癌物之一,氯乙烯是易燃易爆气体,具备毒性和致癌性,对人体和生物体可通过呼吸吸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以及吞食摄入造成伤害,人体在暴露于氯乙烯后,会出现昏眩、头昏眼花等症状,慢毒性包括肝癌和脑、肺、血液和淋巴系统的癌症等,氯乙烯燃烧之后会产生严重制癌物质二噁英。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目录中,氯乙烯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虽然距离氯乙烯泄漏仅10天,当地政府就称在事故区域和周边居民区所采集的数百个空气样本中的毒素水平低于危险标准,通知被疏散的居民可以返回家中居住。但爆炸所带来的“强致癌物”在这两天内已随雨水蔓延,污染了周边大量土地,空气、水,当地居民在社交媒体上提供的照片显示,氯乙烯的泄漏已经影响到了当地水体,造成鱼类死亡,当地野生动物和宠物也出现了莫名死亡的现象,还有居民表示,出现了腹泻、咳嗽和眼睛红肿等症状。有网友表示,“这是他们五天的疏散啊,所有的宠物都死了,真的是太惨了!”虽然水体中已有大量鱼类死亡,但政府却宣布当地饮用水的质量是安全的。由于出事地点靠近五大湖的伊利湖,渗入地下的有毒物质很可能已经对湖水造成影响。
有美国网友对近期被美国媒体、官员热炒的“间谍气球”一事提出质疑:“所有这些‘飞行物’都是为了分散你们的注意力,让你们把注意力从政府在俄亥俄州农田上燃烧的大量致命氯乙烯上转移走。”“在俄亥俄州发生这种事时,为什么‘间谍气球’还会在任何时间段出现在电视上。氯乙烯蔓延了好几英里。这是一场巨大的环境灾难。氯乙烯是一种公认的致癌物,而且显然是警察帮忙炸毁了这列脱轨的火车?”
2月8日,在俄亥俄州州长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一个来自“新闻国家”媒体的记者兰伯特在现场进行直播报道时被逮捕,原因竟然是“非法入侵(新闻发布会现场”。在美联社报道这一事件的推文下面有网友质疑:“他们在隐藏什么?”“俄亥俄州火车脱轨事件有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现在记者们被逮捕了。真正糟糕的事情正在发生,不要被无意义的问题分心。”
有美国人称这是美版的“切尔诺贝利事件”,可令人奇怪的是,这一重大事件却在美国被刻意淡化处理,有些真相被刻意隐瞒。美国政府、媒体和网络平台都没有出现这一事件的大量报道,好象这并不是一件大事或者就好象并没有发生一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美国政府和媒体都在大肆炒作中国“流浪气球”,都在炒作“中国威胁论”,报道、版面和流量都被刻意地引向了中国,而发生在美国的这场重大灾难事件被成功地淡出了美国人的视线。
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一是反华已经成为美国当下的政治正确,为了转移民众注意,他们刻意炒作中国“流浪气球”对美国的威胁,而且不惜由总统亲自下令美军出动最先进战机击落“流浪气球”和不明飞行物。二是美国媒体并不是真正的新闻自由,在氯乙烯泄漏事件中,美国政府、媒体和网络平台刻意压制或隐瞒事件真相,压制舆论传播,减轻舆论风暴。欺骗美国民众。三是美国政府并不关心事发地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死,在明知泄漏造成大量动物、鱼类死亡的情况下,在空气中仍然有刺鼻气味的情况下,就宣布事件的影响已经消除,让民众返回污染区域居住。
鉴于氯乙烯泄漏对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和对人体造成的严重伤害,在这次事件对环境和身体的影响完全消除前,中国应宣布对美国俄亥俄州及相关地区生产的农副产品实行禁运,直到该州民众因事件造成的环境和身体影响完全消除为止。
我建议,本着确保中国民众身体健康的原则,中国应宣布因氯乙烯泄漏事件暂停进口美国相关农产品,这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最后我要说,现在美国的空气真的是又香又甜,那些崇美媚美跪美的公知们应该去闻一闻尝一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