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部分动员了。
有人说,俄罗斯这是要动真格的。实际上,俄罗斯离翻车又近了一步。
动员,就意味着征兵从募兵变为强制。
强制征兵的待遇,必然低于募兵。当募兵无法征集足够的兵源的时候,才开始动员,强制征兵。符合条件的青壮年,甭管愿意不愿意,接到入伍通知书就要上战场。
俄罗斯在乌克兰碰钉子以后已经开始增加募兵兵员数了,不得已放宽募兵年龄,但是结果并不理想,招来了一批爷爷兵。
要想招募青壮年参军,就要加钱,但是俄罗斯显然没有这样的经济实力。如果俄罗斯出得起足够的价钱,还用得着动员吗?
不愿意参军的目的很多,有些人觉得目前一个月20万卢布(2万人民币)的军饷实在犯不上卖命,有些人愿意用键盘支持俄罗斯侵略但是不愿意自己去战壕,还有些人觉得战争不义坚决反对。
不论募兵困难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总之,俄罗斯目前的军饷招不到足够的志愿者。
动员,就是把强行塞给武器给本来不愿上自愿战场的人。让一群不情愿主动当兵的人拿枪上战场,还要对方听话,这不是容易事。
这些人上前线往往带着一肚子怨气。《硫磺岛家书》之中的男主角,本来和老婆在东京开点心铺,因为战争原因,面粉、砂糖、鸡蛋、奶油、牛奶全断货,受到入伍通知书的时候,家里已经没有收入来源,很快也会没有吃的。
在经济压力和儿子已经阵亡的邻居大妈的压力下(大妈自己的儿子当了炮灰,也看不得别人一家团圆,挨家挨户去做工作,逼别人家的丈夫孩子上战场),男主角不得不上战场。他上战场的第一天,就盼着战争早点结束,回家照顾已经有身孕的妻子。
对这些不情愿上战场的动员兵来说,早点结束这种不义的战争,比什么都重要。
动员,就要给士兵们一个合理的参战的理由。
这种合法性可以是不参战就活不下去,也可以是参战可以给士兵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为国战争之中,动员士兵在战场作战的原因,是德国人杀进来,一路烧杀劫掠,苏联人不当兵就会被被屠灭,大家只能抱团取暖。《勒热夫战役》之中,一群乌合之众上战场,他们之中有教师、公社社员、工程师、工人、农民、学生还有小偷二流子……卫国战争打到勒热夫战役的时候,战前一线部队已经都拼光了,军队的成员来源自然五花八门。
动员是为了人人平等,谁也别先跑。大家都不想上战场,又都不得不上战场。如果有人上战场,有人可以不上战场,上战场的人就会主动投降,或者扔枪逃跑,谁不跑谁先死,战场上就会大溃败。
仅勒热夫战役,苏军阵亡62万,受伤112万,整个卫国战争苏联伤亡2000多万,苏联能坚持着打到柏林。现在的乌克兰战争,截至目前,俄军阵亡数估计不到6万,俄罗斯就顶不住了。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电影院发生火灾,观众惊恐奔逃,会有大量人被踩死或烧死。反过来,如果把观众组织起来灭火或有序撤退,那么多数人人都能安全。当年德军杀入苏联,如同电影院起火。今天俄军杀人俄罗斯,只是为了垄断寡头的利益,乌克兰显然杀入俄国,威胁绝大多数俄国人生存。
对苏军来说,战争初期是为了生存,战争后期是要复仇。所以,他们能忍受巨大的伤亡,节节败退一直抵抗到斯大林格勒,然后再从斯大林格勒杀到柏林。当然,杀入相比苏联富庶的德国之后,对一些苏军来说,也有直接的经济利益。这方面不展开讲,不过,各国军队杀入他国以后,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连抢带夺。
对德军来讲,侵略战争也与他们的利益密切相关,初期侵略他国有巨大的经济利益,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直接的好处,他们自然也不愿意轻易收手。中期他们不愿意放弃已经得到的利益,不肯主动撤退。后期就是保卫家园之战了。
总之,参战的利益与士兵的利益高度重合,动员是为了避免搭车者行为,这样的动员兵才可能积极作战。
越南战争期间被强制征兵的美军,就面临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作战?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地图上找不到的穷国,完全占领,不能提高美国人的生活水平。这样的穷国,也不可能威胁到美国人的生活。这些美国兵扪心自问,我们为什么要在丛林里,冒着酷暑和暴雨,与越共厮杀?
二战,美国总兵力过千万(一种说法,1945年总兵力达到1300万)。总伤亡107万,其中阵亡29万,以完全胜利告终。越战,美国前后出动的250万人参与轮战,最高峰时期65万人在越南战争。总伤亡36万,其中阵亡5.8万,不得不灰溜溜撤军。
美军能够承受二战,却无法承受越战。因为二战起源于日本攻击珍珠港,不参战也无法平安,而越战时期的美国政府无法给士兵和民众解释,为什么他们要为了统治阶级的“地缘政治”的利益,让士兵们去越南作战。
这些人手里有枪,理直气壮,心里不情愿,枪口不知道指向哪里。美国政府既不能说服他们,也没有钱让他们当重赏之下的勇夫。所以,只要条件成熟他们很容易哗变或溃败。
《硫磺岛家书》中,那位逼迫邻居上战场的大妈,如同已经深度套牢的股民。她的儿子已经死了,如果战争结束,日本战败,她将一无所有,如果日本战胜,她还有机会当英雄母亲。对她来说,虽然战争不利,战线节节败退,但是只要战争不结束,就有翻盘的机会。所以,大妈要源源不断为战争提供耗材,寄希望于美军无法承受战争带来人员牺牲,主动退出战场。
不过,这种无耻、卑鄙、自私的小人,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尤其是那些不情愿上战场的人,除非战争迅速结束,否则一旦条件成熟,他们就会直接调转枪口指向逼迫他们的长官。
即使前线不闹事,国内也不消停。1960-1970年代,美国青年为了反对征兵,反战运动此起彼伏。反战分子和“爱国”的好战分子打成一团,不亦乐乎。
看过《阿甘正传》的人应该对此深有印象。反战分子机会,要路过的阿甘发表演说,一位“爱国”的好战分子偷偷拔了扩音器的插头,被反战分子暴打。逼平民上战场的垃圾人之中,不止有日本大妈,也有美国的爱国者。
沙皇也深知,动员兵的利益与战争带来的收益并不吻合,这其中存在巨大的潜在危险。这是实行部分动员而不是总动员的原因之一。
此次动员征兆的人员,是预备役人员。这些人有些是退伍军人,有些是没有服役的人员,有些是接受过军事训练的学生。总之,截至目前,这些人都没有主动报名为了每月20万卢布的薪水参加合同兵上战场,所以要用部分动员强制他们上战场。
这些人可以保家卫国,也可以去抢劫发财,但是让他们在一块已经被炮火反复犁过的土地长期驻守,防守乌军,那就要小心他们的怨气。
现代战争与古代战争不同,参战士兵不再是目不识丁的农奴,而是接受过义务教育的公民,他们懂得自己的利益所在,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不要轻易强迫他们上战场。
除非威胁到本民族的生存否则不要轻易动员,强迫不愿意上战场的人上战场。否则,后果自负。
实行部分动员的原因之二,是俄罗斯没有足够物质资源武装足够数量的士兵。
俄罗斯动员30万人,对人口4000万+的乌克兰来说,灭国之战不够,占领乌东又显得过多
现代士兵的作战武器,不是一杆步枪加两颗手榴弹,而是需要相应的配套的完整的作战系统。动员30万士兵,需要按比例装备坦克、战车、重炮、武装直升机、运输直升机、防空导弹、防空自行火炮、周桥车辆、维修车辆等各种辅助车辆以及数量更庞大的运输车队。
经过几个月的去军事化,在欧美的封锁下,俄罗斯现在还拿得出足够的装备武装这些士兵吗?
苏联库存的坦克在纸面上数量很多。但是,有多少坦克还能开得动,不好说。有多少坦克内部相对值钱的设备已经被卖掉了,不好说。有多少坦克不过时,能对乌军形成威胁,不好说。俄罗斯军官偷偷卖掉了多少坦克,实际上还有多少坦克,也不好说。
至于其他武器,情况也差不多。
虽然库存数量很大,但是整体情况并不乐观:能卖掉就卖掉;不能整个卖掉,就拆卸最值钱的零件卖掉;什么都卖不掉,就贪污维修保障经费;即使保障经费没有被贪污,多数武器也早就过时了。
至于俄罗斯自己生产武器装备替代苏联武器,那一样很困难。现代武器实现的先进性能,需要大量先进的电子元器件。目前,俄罗斯被美欧禁运,元器件极度短缺,欧洲委员会主席冯特莱恩甚至说俄罗斯已经被迫从电冰箱和洗碗机上拆卸芯片用于生产武器。
以目前俄罗斯的经济实力,能为这30万人凑齐好歹能用的武器装备,具有一定的战斗力都不容易。
胶合板大将吹牛,俄罗斯能动员2500万人。他没说,他打算怎么武装这2500万人,难道是给他们一人一把AK加两颗手榴弹吗?那不是送他们上前线,去被对方的现代化武器屠杀吗?沙俄当年驱赶灰色牲口冲锋,步枪严重不足,后面的人手中只有木棒,他们要捡前面被击毙的战友的步枪。现在的俄罗斯还想在学当年的沙俄吗?有人这么急不可耐要去地下室向尼古拉二世致敬吗?
大人,时代变了,现在不是拼杂兵数量的时代了!
实行部分动员的原因之三,是乌东地区的能展开的兵力数量已经接近极限。
现代战争单位面积能展开的兵力是有上限的。兵力过于密集,一是容易被密集杀伤,二是后勤补给困难,三是极难机动。
过于密集的部队,不过是给对方的面杀伤武器提供大规模毁伤,一波带走的机会。
越现代化部队,需要的后勤保障水平越高,需要大量物质才能保障部队的战斗力。部队越密集,越容易发生后勤供应不足,前线缺吃少穿的情况。
部队机械化程度越高,需要的道路数量越多,单位面积部队数量越多,需要的网密度越高。否则,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会陷于堵车之中。
现代战争不再是密集阵的时代,部队机械化程度越高,需要通向后方和前线的路网和铁路线越多,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物资补给,撤退的时候才能从容不迫,进攻的时候不会挤成一团。
前线兵力过于密集,只能让部队丧失战斗力,陷于缺吃少穿,缺枪少弹,进退两难,还要不断承受重大损失的窘境。
由于乌克兰拥有海马斯等中程精确打击火力,这种窘境会更加严重。前线俄军的士气和战斗力很快就会迅速下降。
选择部分动员的原因之四,是动员兵不能成为俄军的主力,只能和现有部队混编,比例不能太高。
乌克兰境内的俄军缺少现代化武器、士气低落的窘境,并不会因为动员30万预备役而改善,反而会进一步恶化。
即使投入这30万兵力,速战速决结束乌克兰战争,也基本无望。
战争可以在希望开始的时候开始,却未必在希望结束的时候结束。虽然沙皇速战速决的意愿非常明显、极其强烈,但是除非乌克兰能速战速决,否则战争必然进入消耗战。
消耗战最挫伤士气,对渴望早点回家的动员兵,尤其如此。乌克兰战争有望速战速决吗?很难。被动员的士兵是在保家卫国?不是。他们能发财吗?不能。每个月20万卢布的薪水值得自己卖命吗?不值。每一个动员兵都会考虑这一系列问题,并得出相似的结论。
俄军现有的合同兵,与乌克兰人远日无冤近日无仇,平时为了每月3万卢布的薪水当兵,上战场为了每月20万卢布的薪水。所以,他们在战场上,各种摸鱼划水躺平摆烂,进攻磨磨蹭蹭,溃退如风转进,大批成建制的崭新的装备扔给乌克兰。许多被他们抛弃的装备品相极好,多是九成新甚至全新的装备。
相比这些为了钱自愿上战场的合同兵,动员兵的战斗意志更差。合同兵起码还有继续打下去,多打一天,多领一天薪水的想法,不情愿上战场的动员兵连多打一天都不愿意。
可以想象,以动员兵为主力的部队,士气和战斗力会更加低落,动员兵很难独立组成作战单位,只能和其他合同兵混编。否则,很容易哗变或溃败。
美国征兵打越南,前线厌战,国内炸营,教训深刻。所以,从越战以后,美国以募兵为主,避免征兵。因为募兵军饷远远高于征兵。所以,美军的战争规模很难达到二战的水平。越战以后的战争,都是中小规模的战争,尽量速战速决。尽管这样,还是不得不因为军费开支太大,主动放弃阿富汗。
二战以后,拥有核武器各大国被外敌入侵的可能性非常渺茫,也缺乏可以供大国动员兵劫掠的富庶、庞大又虚弱的目标国家。这种情况下,很难让动员兵自愿长期作战。
没有任何一个大国打得起动员战争,抛开经济成本不论,政治成本亦太高。
有评论说,俄国(苏联)在二战以后就没动员过,认为俄罗斯是要动真格的,其实是政治成本太高,动员不起。
从一开始,沙皇就应该考虑到目前可能面临的窘境,不应该主动发动战争。沙皇当初不理智,现在骑虎难下。
选择部分动员的原因,无非是沙皇除了核武器已经无牌可打。
俄罗斯国内矛盾重重,极少数寡头拥有天量财富,绝大多数人民生活极度贫困。俄罗斯人民没有起义的原因,无非是沙皇军队的震慑。
俄罗斯是一个建立在暴力和恐吓基础上的国家,陆地面积辽阔,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缺少养护,各地区之间交通不发达,经济链条极弱,民族众多,融合并不充分。俄国欧洲部分和海参崴之间的联系,要通过黑海和波罗的海出发的轮船海运而不是通过火车陆运。这样的国家,类似南北战争前夕的美国,经济纽带薄弱,完全靠暴力维持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当年苏联解体,加盟共和国独立,俄罗斯境内的车臣也要求独立。最终,俄罗斯使用武力,定下独立的最小单位为前加盟共和国。
既然各省能独立,各县为什么不能独立?各县不能独立,因为没有足够的武力对抗镇压的力量。现在镇压的力量不存在了,国家经济极度困难,各县必然会再次萌生分家单过的想法。
俄罗斯周边前苏联中亚部分各加盟共和国,一直笼罩在俄罗斯的武力威胁之下。这些共和国现在已经独立,却如同当年东欧各国,不得不在经济上被俄罗斯压榨。这些国家早有独立自主维护本国正当经济权益的想法,只是迫于武力威胁不得不忍泣吞声。
一旦俄军失去威慑能力,俄罗斯境内和俄罗斯周边势力范围内,各种独立、分裂势力就会抬头。
目前,俄罗斯深陷乌克兰战场,阿塞拜疆在土耳其的支持下与亚美尼亚交火,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动手,俄罗斯作为地区盟主,已经威望不足,不能有效劝诫周边各国了。
俄罗斯现在内忧外患,为了维护威望,也不得不高调打下去。
否则,不但印度有反水的可能,土耳其有插手前苏联中亚部分的可能,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有脱离俄罗斯控制的可能,就是俄罗斯自身都有分崩离析的可能。
越战差点拖垮美国,阿富汗战争拖垮苏联,这段历史毋庸赘言。以俄罗斯的国力,长期陷入乌克兰战争,结局是很清楚的。
所有的小国和弱国都会反对俄罗斯在乌克兰领土搞公投,因为他们都可能是被分裂的对象。所有有分裂势力的国家都不会承认俄罗斯在乌克兰领土公投的结果,因为他们要打击分裂势力。除了朝鲜、叙利亚,不会有什么国家支持俄罗斯在乌克兰搞公投,也不会承认俄罗斯占有乌克兰的领土。俄罗斯周边的哈萨克斯坦等国尤其如此,因为该国境内也有大量的俄族,它们担心俄罗斯故伎重演。
对印度那些国家来说,是否支持俄罗斯,不在于俄军的数量,而在于俄军前线的表现和俄罗斯的综合国力。俄军在前线表现不佳,俄罗斯的综合国力进一步衰落,只能让印度进一步疏远俄罗斯。
投入动员兵,只能进一步加快俄罗斯的国力消耗的速度,使俄罗斯国内更加不稳定,国际上更加孤立,更缺少影响力。
现在俄罗斯还有一张牌没有用,这就是苏联遗留的核武器。不过,这些核武器大多是战术核武器,战略核武器比例不高。许多核武器有弹头,没有载具,是有弹无枪。经过腐败的三十年,这些核弹头能否炸响,还是未知数。每件战术核武器能一次性毁灭一个团即不易,彻底毁灭一个大城市要多件战略核武器重复轰炸。所以即使俄罗斯的核武器能炸响,以目前俄罗斯的核武库水平,可能造成乌克兰数以百万人口甚至千万人口死亡,但是也难以彻底毁灭乌克兰。
寡头买办控制的去工业化的俄罗斯既没有足够的金钱,也没有足够的技术,维持一支庞大的现代化的武装力量,一支靠苏联遗产支撑虚假的世界第二军事大国的门面。在乌克兰糟糕的表现,让俄军的真实实力彻底露馅,世界“第二军事大国”的门面彻底撑不下去了。
现在苏联时代遗留的相对现代化的常规武器已经挥霍得差不多了,只剩下核武器了。核武器是俄罗斯最后一张牌,威力有限,很难再生。一旦失去核武器,俄罗斯只能与伊朗平起平坐,甚至要小心土耳其、日本、韩国趁机北上。所以,大量使用核武器,并不能毁灭乌克兰,但是能毁灭俄罗斯。
对寡头买办控制的去工业化的俄罗斯而言,苏联遗产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这些资源挥霍得越快,俄罗斯的地位衰落得越快。
乌克兰战争必然导致俄罗斯进入新阶段。寡头买办国家,本来就不配成为世界大国,承蒙苏联的余荫,在国际舞台上,窃取不属于自己的位置很多年,现在终于要回归自己的本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