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们在本系列的第一篇《巅峰对决,步步惊心:我们如何创造奇迹走到今天?》,回顾了中美七十多年博弈的三个阶段。中国一路走到现在,殊为不易。期间,中国经历太多的风云激荡和险峻考验。现在进入第三个阶段,中国已经靠近世界舞台的最中央,“国家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从没如此的接近”,但面对的挑战也是空前的。
在这个阶段,美俄冲突和中美矛盾,都将发展到顶点。因为美国对西方的领导权,以及中国产业升级与西方产业的竞争加剧,这两个矛盾还会升级为俄罗斯、中国与美西方之间的一场集体博弈,最终的结果将决定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本面貌。
判断这一次博弈之所以会具有超越一战和二战的东西方最终决战性质,是因为至少从以下几个事实感受到强烈的信号:
俄乌冲突爆发,俄罗斯赌上了国运。
美西方为制裁俄罗斯赌上了几百年的信用,西方的价值体系面临整体性破产。
一二战都中立的国家这一次都不中立了。
北约在继续东扩的同时开始染指亚太,启动北约全球化进程。
美西方已经开始与俄罗斯的全面脱钩,脱钩之彻底程度超过冷战,美国对中国的脱钩也在进行。
西方公开纵容和支持纳粹势力,纳粹和法西斯主义盛行是西方资本主义进入全面危机的政治信号,说明西方内部危机调节空间狭窄,更多要依靠对外扩张掠夺。
生物战和粮食战的阴影开始笼罩人类。
德日两个二战的发起国针对中国的东海和南海问题开始统一立场,可以视为美国亚太军事同盟和欧洲军事组织开始对接的信号。
二
这一次世界博弈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几个显著的不同:
1、军事战争不再是大国之间争夺生存空间和世界秩序主导权的主要形式。残酷的一战和二战之后,人类通过大国之间的核恐怖平衡实现了长时间的总体和平。大国之间主要通过直接的军事战争决出胜负,这种战争形式早就过时了。现在的大国之间综合运用舆论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科技的手段进行混合战、总体战。大国之间,军事主要起威慑作用,舆论是制空权,经济是主战场。
2、以“9.18”事变为标志,日本率先发动了侵略战争,二战的序幕首先在亚洲揭开,但最终的主战场是在欧洲。这一次相反,冲突虽然首先爆发在欧洲,但俄乌冲突只是百年变局的序章,俄罗斯与美西方之间正在进行这场博弈的上半场。这也不是主战场,美国的主要力量布局在哪,哪就是主战场。亚太才是美国60%的军事力量布局区域,决战总是最后上演。
3、这一次博弈对世界格局的重塑力度将超过一战和二战,一战和二战规模极其宏大而残酷,但也没有被定性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毕竟这场战争,一是没有改变西方文明的中心地位,依然主要是西方文明国家之间的内部资源再分配;二是一战和二战也没有改变海洋文明对大陆文明的优势和昂撒民族对世界秩序的主导权。
这一次,这些几百年时间都未曾改变的,都有可能改变,这样的变局才当得起“百年未有”。
不仅仅是俄罗斯与美欧之间,世界主要大国,谁也回避不了,躲避不开这一场旧秩序崩塌、新秩序建立的终极博弈。尤其是我们中国,不但无法回避,而且因为中国再次崛起对世界格局秩序产生的影响力,我们还是这场博弈的主角,这个角色我们不想担当都不行。因缘际会发展到今天,我们连选择平庸的机会都没有。要么实现伟大崛起与民族复兴,要么接受永久的沉沦。
而且,正因为中国再次崛起对世界格局变迁有可能逆转几百年的世界地缘和文明的基本格局,这次博弈才具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广度与深度。如果没有中国崛起这一历史事件,也不会有百年变局一说,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角仍然会是西方。
三
这次百年变局是以中国崛起为主动力,又以中美博弈为主线。中国的再次崛起和美西方整体的衰落,会构成百年变局的主旋律。百年变局的最大悬疑是东西方文明是否会再次逆转。
这里的东西方既是地理范畴,中国在地理上属于东方;又有政治涵义,中国在社会制度上属于社会主义,冷战时代,东方也指社会主义;还有文明分野的意义,中华文明不但是东方文明的主要代表之一,而且是世界上唯一五千年延续不绝的文明,当仁不让地承担起带领东方文明再次兴起的历史使命。
中国的再次崛起,如果能最终表现为民族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和东方文明三重意义的崛起,那是最理想的,也是含金量最高的状态。
其实,不管中国人如何回避,西方都会从这三个维度观察和定义中国的这次崛起。西方定性中国的再次崛起,绝对不只是意识形态和制度模式的竞争,还是“文明的冲突”。
崔天凯做了八年驻美大使,可以算是最了解美国的中国人之一,在2021年“对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思考”的专题发言中指出:“中美关系目前所处的历史阶段还会延续相当时间,美国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一个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乃至种族都很不相同的大国崛起。”这段话就从社会制度模式、意识形态和民族文明三个维度,说明美国对中国崛起的基本认知。
这三个维度当然不可能同步实现,因为一个比一个难度更大。就跟一百年前,我们先实现了民族独立,再实现了制度跃迁一样。根据中国现有的条件,中国会首先在民族主义的角度上实现再次崛起的目标,但这不能成为这次崛起的终点,也应该是未来长征的第一步,最终从文明的高度实现对西方的超越。
通过这一次崛起,足以证明:我们不但是世界唯一的延续不断的文明古国,还是唯一能够从世界低谷重新回到世界顶峰的国家。
仅仅是民族主义意义上的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含金量是不足的,希望我们在民族复兴基础上还能实现并证明:
这一次复兴不是一个古老文明的简单复归,在经历浴火重生之后,我们呈现给世界的是一个完成凤凰涅槃的新文明。这个文明不再是根基于农耕生产关系,而是在保持原有文明精华的基础上,在补上工业化这一课之后,能够引领信息化智能化的新一代文明,不但超越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也超越西方几百年的工业文明。
实现对资本主义的全面超越。现代西方文明的实质就是建立在工业革命基础上的资本主义文明,在美国这里达到辉煌顶点,但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都在成为最强国家之后,很快就走向衰落,不得不说这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内在缺陷所导致的必然趋势,内部的贫富悬殊和外部的弱肉强食,西方哪一个也解决不了。这两点限制了西方文明的天花板。
中国的这次崛起应该带头解决这两个历史性难题,否则中国也会沿着西方文明的路径从崛起到迅速衰落。人类组织生产经营,以个体的利润为目的,还是以满足社会整体的需求为出发点?孰优孰劣,很容易判断。正是前者导致了英国和美国的去工业化,去工业化又是国力从鼎盛到衰弱的直接原因。
所以,中国这次崛起应该重点解决困扰西方文明的两个桎梏,改变贫富悬殊的内部结构和弱肉强食的外部格局,实现“共同富裕”,建立“人类文明共同体”。
如能做到这两点,中国的这次崛起就不仅仅是改变世界几百年的现有秩序格局,而是为面向未来千年的新秩序奠基。把中国崛起设置在这个高度上,崛起才是可以持久的,而非昙花一现的。
四
中国已经为参与这次终极博弈做了长期的准备。中国用一百年实现了民族独立,再用一百年的时间实现民族复兴。
思想优势。我们在前三十年已开始了对文化的改造和新生,很大程度上完成了对导致中国百年落后的文化腐朽部分的清理,以伟人思想为基础对中国文化进行了重新组合、升华。到目前为止,我们为什么能够很快识别西方对中国的那些阴谋和行动?为什么能够在西方的文化渗透面前没有彻底迷失自我?为什么晚清到民初中华文化陷入整体迷茫的局面没有再次出现?为什么能够在资本力量依然强势的情况下实现舆论话语权的逆转?因为我们的文化已经有了革命性的新内容植入。这几年,中国互联网的激烈舆论战的战果之一,就是伟人思想再次回到年轻人当中,成为我们分析和观察社会的思想工具,伟人的方法论指导我们更少一些幻想,更少一些成本。这是中国崛起的思想理论基础。
体制优势。在这两年的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中表现得非常充分。这个体制超强的资源调动能力和人员组织能力,经历了两年多的考验,甚至在这个过程中表现不如人意的“地板”,都高于西方多数国家的天花板。这种面对危机事件的碾压性表现,就是制度和体制的代际优势。这是支撑中国崛起的制度基础。
经济优势。中国经济规模按GDP计算已是世界第二,按购买力评价也已经世界第一,更重要的是,我们建成了规模世界第一、完整度世界唯一的工业体系,制造业产值目前已经超过美日德的总和,目前正在进行的产业升级,将是我们在百年变局中争取更有利位置的最重要物质基础。双循环战略的提出和实施,让中国经济更加依靠内生动力实现增长,降低了美西方利用外部市场遏制我们的风险。
军事优势。在军事层面,我们先是通过抗美援朝,终结了“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又在极端艰苦条件下给中国撑起了核保护伞,终结了西方核讹诈中国的历史。2010年之后,以预警机、四代机、055、航母等为标志,中国的军事装备技术水平正在快速追赶,缩小与美国的代差。中国收复台湾的军事条件已经具备,南海岛礁建设更是神来之笔,不可逆地实现了南海战略主导权向中国的转移,中国的近海优势基本确立,开始走向大洋。这是保卫和平和七十年发展成果的军事基础。
合作优势。我们虽然奉行不结盟政策,但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队伍也在扩大,尤其形成了中俄背靠背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成为联合全世界正义力量反对霸权的安全合作基础。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对于建立民主公平国际秩序的倡导是对西方丛林法则的实质性否定,让认同中国的朋友变得更多。这一次世界多数国家并没有加入到制裁俄罗斯的西方阵营,中国也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中国只要保持并发挥好这些优势,不被各种各样的势力从内外部进行瓦解分化削弱,我们可以不惧怕任何公平的竞争,以及各种充满阴谋的陷阱和挑战,也不可能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前进的脚步。这是我们保持四个自信的基础。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我们的问题和短板:
一是强大的买办力量,至今还是我们走向辉煌的最大阻碍,时时刻刻在跟美西方形成战略的配合,牵制和影响了中国优势资源力量的发挥,让我们不得不经常要面对内外连线作战。
二是话语权的优势还在西方手中,中国自己的互联网空间,也仅仅实现了爱国主义对买办话语主导权的逆转,但前者的话语权还没有对后者形成绝对性的压制,他们借助一些热点话题,经常性地发起舆论反攻。
三是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的一些短板还未得到弥补,产业升级还远远没有完成,但低端产业的对外转移开始形成气候。国家还没达到富裕阶段,但是去工业化的趋势已经需要引起警惕。美国正在通过加大供应链制裁力度,对中国产业升级制造更多干扰和阻力。
四是中国的能源安全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特别是能源进口的海路通道还控制在美国手里。
五是中国对外贸易还没有建立自主可控的金融结算通道,西方通过切断中国与美元和欧元结算通道会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形成很大的困难。
六是财富的分配问题对于民族凝聚力会产生不小的影响,成为对手通过舆论战瓦解中国人国家意识和对外抵抗意志的话题,也会影响国内有支付能力需求总量的扩大,影响双循环战略的实施。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时间,这应该也是中国决策层把延长战略机遇期作为重中之重的重要原因。但我们的对手不会放弃遏制中国的最后时间窗口,等到我们一切准备都已就绪,才采取最后的、也是最疯狂的遏制措施。中国崛起与遏制中国的终极博弈肯定要在中国完全做好准备之前上演,否则,等于西方已经承认并接受中国的崛起和民族的复兴。
崔天凯的一段分析非常有预见性和解释力:“美国势必会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甚至没有底线地对华打压、遏制、分化、围剿。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头脑,充分的准备,应对好中美关系今后的曲折、动荡,甚至是坐过山车的场景。”
五
这是中国从历史低谷再次回到世界顶峰两百年征程的最后阶段,必将面对来自整个美西方的最后考验。根本性原因是因为中国的崛起与西方的既得利益之间形成了不可避免的冲突,西方不会容忍中国人过上发达国家那样的生活,他们认为那将是西方的灾难,这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的集体性认知。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无法容纳中国这么大规模一个东方国家的崛起。西方将在这个共同认知基础上,完成对中国的立场统一。
尤其是以俄乌冲突爆发为标志,百年变局从量变阶段进入质变阶段,西方对中国的联合遏制也从可能性快速变为现实性。
美国借助俄乌冲突爆发,不但重新激活已经开始“脑死亡”的北约,而且把欧洲的利益又重新跟美国紧密绑定在一起。为了制裁俄罗斯团结起来的西方,也会成为未来联合遏制中国的基本阵容。
美国联合欧洲围堵中国的可能性进一步飙升。美国只要完成引爆俄乌冲突、让欧洲和美国一起堵上百年信用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的两个步骤,欧洲跟俄罗斯和中国的核心利益之间的冲突就迅速变得难以调节,欧洲跟随美国制裁俄罗斯之后,围堵中国也会成为极大概率。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分析一下这个趋势的演化过程和内在逻辑:
本来,随着中国实现制造业升级,低端产业已经转移的美欧都将面对着高端制造业与中国的竞争。失去了对高端制造业的垄断,美欧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西方文明的辉煌时代也就进入终结倒计时了。这是中国崛起与美欧之间存在的长期结构性矛盾,也是美国能够联合欧洲共同遏制中国的基础条件。
即便这个基础已经存在,但在特朗普时代,因为美国政府的四面出击策略,欧洲与美国之间的贸易等摩擦加剧,欧洲与中国产生了扩大合作的空间,这就是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取得重大进展的背景。
拜登上台后,美国迅速修复美欧关系,美国强调与欧洲的共同价值观,其实就是通过树立西方秩序的共同对手来协调美欧的共同利益,中欧投资协定在欧洲议会搁浅就发生在这个时间段内,是欧洲对华政策开始转向的一个信号。如果没有爆发俄乌冲突,中国或许跟离不开中国市场的欧洲在一段时间内还有一定的缓和空间。
但自从俄乌发生激烈冲突,美国搞定欧洲对俄罗斯实施力度前所未有的制裁之后,因为以下因素,中国和欧洲之间的结构性冲突就迅速变得不可调和了:
1、如果不能说服中国配合美欧一起制裁俄罗斯,美欧制裁俄罗斯的最终目标就无法实现。而中国势必不能配合美欧的制裁,因为俄罗斯倒下,美欧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这就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直接冲突。
2、美欧对俄罗斯动用金融制裁和冻结没收俄罗斯境外资产的两个损招之后,欧洲就被绑定在美国的战车之上,和美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了退路。堵上百年信用之后的美欧,和堵上全部家当的赌徒并无多大差别,不能大赢就要大输。要防止世界其他国家的金融去西方化,就必须打败中俄,才能消除对美欧现有货币和金融贸易体系产生竞争和替代的可能性,让世界没有其他选择。而中国联合俄罗斯等能源国家,不但具备能力重建独立于美欧的另一个体系,而且,因为美欧信用透支,中国牵头组建独立的体系,成为自己,也同时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刚需。这就在中国与美西方之间产生了第二个尖锐的冲突。
目前因为俄罗斯分担了主要来自欧洲的大部分压力,欧洲的力量被牵制在东欧,美欧暂时还无法集中全力联合对付中国。等到俄罗斯倒下了,欧洲的力量和资源与美国以及亚太盟友的力量没有了其他有力牵制,西方针对中国的联合围堵和遏制就不会再有犹豫。原来在中俄和西方之间彷徨的中间力量,也会选择站队在西方这一边。中国再也无力阻挡“C型”包围圈成为“O型”包围圈。
六
美国非但没有被俄乌冲突转移了主要的注意力,到目前为止还是以很小的资源投入,主要借助欧盟的力量与俄罗斯形成消耗战,代价主要由欧盟承担,反而美国的军火商、石油商和华尔街金融成为目前的“人生赢家”,美国经济被打了一针强心剂。
除了联合欧洲,快速形成对华统一战线之外,美国针对中国的其他布局也在加快节奏:
拉拢印度。推动印太战略从目前的美日澳印机制向美日澳印军事同盟转变。
拉拢东盟。时隔六年举行美国-东盟峰会,会议宣布要在年内把双方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印太经济框架”呼之欲出,美国在国防和安全之外,针对中国的经济战略也开始启动。这个经济战略的重点就是发达国家的产业与东盟、还有印度的中低端产业对接,重构全球产业分工体系,消解、替代中国在中低端产业的优势,削弱、瓦解中国崛起的制造业基础。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越走越远。美国外交机构网站更新修改“美台关系实施清单”,删除先前版本中“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等关键表述。激化台海矛盾,复制俄乌冲突版本,已经进入美国日程。
引爆台海冲突和威逼中国制裁俄罗斯,是美国为了刺激欧洲和自己一起全面制裁和遏制中国而采取的双保险措施。欧洲的一些重要国家,已经在这两个问题上对中国发出过威胁。
贸易战和科技战打到现在,美国深知仅凭一己之力,已经无法遏制中国的崛起进程。对美国来说,联合欧洲威逼中国参与制裁俄罗斯,分化中俄关系,各个击破,当然是优先选项,为此正在加大威逼力度,中国国内舆论场配合美国这一战略的声音最近几个月一直热度不减。如果分化不成,联合美西方的力量对中俄同时进行遏制,就变成选择的优先级。
这个优先项切换的具体时间点,站在欧洲的角度看,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在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已经基本解决之后、中国的产业升级完成之前。但站在美国的角度,在欧洲还没有解决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之前,就采取行动,对美国更为有利。这样做不会增加美国的成本,还可以在削弱中俄的同时,更大程度消耗欧洲的实力。
接下来,美国会随时有可能制造一个大新闻,全力开动舆论机器,为美西方联合制裁中国,制造“广泛”民意,为挟持欧洲政客再加一道保险。
美欧联合遏制中国的最大重点还是制造业。制造业优势这是中国的主要竞争力。制造业是中国与现在的美国、未来的美西方博弈的主战场。
中国的产业升级不仅仅关系到中国的崛起能否真正完成,也关系着美西方最后的经济优势能否保持,决定着百年变局世界秩序的经济地基。
为什么美国对中国从接触加遏制改为对抗加遏制战略之后,是先从贸易战和科技战开始呢?因为美国的这两个行动的兵峰所指,都是中国的制造业。贸易战是从中国制造业的需求端进行限制,科技战则是从中国制造业的供应端入手。
美国正在把主要针对俄罗斯的“军事北约”改造升级为针对中俄的“军事北约”+“经济北约”;美国在开启了美日澳印的印太安全框架之外,又通过美国-东盟峰会,启动“印太经济框架”。“经济北约”+“印太经济框架”,都以遏制削弱中国的制造业为主线。
接下来,美国还会用一系列行动,证实中美博弈的主战场就是制造业。
最近把话说得最直白不过的那位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在警告中国“必须遵守国际规则”,否则就要阻止中国继续崛起时,就强调中国崛起需要和G7展开贸易,而G7占了全球经济规模的一半,这是在以制裁脱钩的方式威胁中国,同样是主要指向中国的制造业。
美国为什么从2010年左右,开始把中国作为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开始针对中国搞“亚太再平衡”,一个重要的原因2010年,美国保持多年的制造业总产值世界第一的地位被中国取代。那一年的中国制造业产值1.955万亿美元,美国的制造业产值为1.952万亿美元。
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美国的焦虑从这一年开始加重,美国除了开始实施全球军事布局的“亚太再平衡”之外,还组织了针对中国的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那是联合亚太国家重构全球分工的开始,显然也是针对中国制造业的。
现在正在上演着一场去美国化和去中国化的制造业博弈。如果美国说服欧洲和其他盟友参与遏制中国制造业,那就升级为去西方化与去中国化的博弈。这样的结果就是全面脱钩,全面脱钩就等于全面冷战,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以更快的时间,在美欧对中国形成联合行动之前,基本完成产业升级,以抢时间的方式争空间,才能反遏制美西方的全面脱钩战略的实施。同时,要让俄罗斯能够挺住,拖住欧洲,迟延美欧联合遏制中国制造业的实施,给中国的制造业升级争取更多的时间。
这场围绕制造业博弈的结果取决于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美西方的全球分工体系重构,哪个先完成?
如果中国率先完成产业升级,中国将在高端产业中建立起优势,西方的最后一块制造业版图的优势终结,也从此失去了全球产业链的重塑能力,世界制造业体系的主导权彻底从西方转移到中国。
失去制造业领导力的西方,贸易和金融秩序的主导权就成了无本之木,土崩瓦解没有了悬念。美国的军事优势,失去了制造业的最后优势,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落。没有了制造业,美西方的科技优势也就成了无根之水。
如果美西方对中国全面发起对中国产业升级的遏制行动,中国就需要考虑立即启动统一问题。
收复台湾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统一问题,而是关系到西太平洋全球制造业的主导权问题。西太平洋地区已经取代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台湾处于太平洋南北航线的要冲之地,既是亚欧大陆东入太平洋的桥头堡,也是从海洋西进欧亚大陆的跳板与基地,扼守东亚的工业贸易和能源贸易的运输线。即便产业升级受到严重阻击,但只要解决统一问题,中国仍然可以不失去在这场博弈中的主动性。
历史上最复杂最精彩的大国竞争和阵营对垒,高潮阶段就要上演了。
这不只是力量的比拼,也是智慧的较量。中国祖传的合纵连横智慧,与昂撒屡用不爽的离岸平衡术,最高层次的东方智慧与最高水平的西方战略,谁能胜出,历史终会给出一个答案;而且,就在不久的未来。
这也是在西方工业文明赶超东方农耕文明两百年,东方文明在经历屈辱百年,知耻而后勇,涅槃重生之后的又一次崛起,东西方文明之间有关未来地位的又一次决战。
我们这一代人和百年前的前辈要面对不利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处于历史低谷相比,我们这一代人实在幸运得多,能够见证和参与这个伟大的百年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