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功底不好或没有的青年学者,不管他是左派或右派,其特点都是满口新词而不得要领,满眼都是“重磅”“震撼”,而无良策。他们眼中只有危而没有机,只有真老虎没有纸老虎,既没有唯物论也没有辨证法。忙碌一生而终不成正果一一从文革到今天,这样的“学者”我们见的还少吗?难道我们的青年人还要重复这样的学术路线吗?
1975年中学毕业,下乡前夕,父亲问我想要什么,我说想要一套《列宁选集》。这是当时买的,发票还保留着。
这套书一直伴我至今,过六十之后更是爱不释手。青年时期的列宁是从马克思的学说入门的。
建议青年同志的学问一定以马列主义为基础。华尔街的“祖国”是货币,因此,他们最喜欢,也最不怕的概念是“文明冲突”“国家冲突”“冷战”“新冷战”等概念。国家越冲突他们就越发财。他们怕的是阶级分析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马克思是犹太家族的叛逆者,他最知道如何破资本主义的局。马克思说:“工人没有祖国”这是因为资本没有祖国。正因此,国际资本最喜欢“民族冲突”“文明冲突”之类的概念,最不喜欢阶级斗争的概念。分析一到阶级,国际资本(华尔街)就处于矛头前面。所以毛泽东说:民族斗争说到底是阶级斗争。列宁抓住了这一要害。
【文/张文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188金宝搏体育官网专栏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