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文明古国”的“印度”】
古“印度”现在很多学界的人认为
希腊历史完全是伪造的。
那埃及、巴比伦、印度是没有质疑的,
历史是真的。
但是,
它们的历史,
第一是中断了,
而且中断了不止一次;
第二是不可靠的。
首先,我谈谈历史。
一说印度,历史悠久,是了不起的一个文明古国。这个谁都知道,一说世界几大文明,肯定有印度。我想,世界要说两大文明的话,恐怕是没有中国的。咱们中国人特别喜欢说“四大文明”,为什么?只有说到“四”才有中国。因为按着时间顺序排,中国排第四。而且前面那几个都比中国早得很。你到埃及看看,真的比中国早。埃及、巴比伦、印度,都比中国要早,所以说“四大文明”才有中国。那肯定有印度。
但是,我们中国人自豪的是,你四大文明也好,八大文明也好,不管你算多少大文明,总的算N大文明,全都中断了!不论你往上倒多少年,你爱倒多少年倒多少年。一脉相承下来,延续五千年以上的——我们现在搞夏商周断代工程,如果这个工程完成,我们能够有明确连续记载的历史应该是七千年以上。如果这个工程没有完成,我们按今天算五千年,我们这五千年是一脉相承的。也就是在座的大家,不管你姓什么,你往上倒,一般都能倒到炎黄那去。当然,少数民族不算。少数民族也能倒到什么“蚩尤”那里去,也是一样,反正都是跟炎黄打过仗的,最后都是哥们。大家一算,原来咱都是“皇亲国戚”,都是“大宅门”出身。所以说,我们这个历史没有中断过,中间不管风风雨雨多少回,是一脉相承的。
而印度、埃及、巴比伦,包括后来的希腊,现在很多学界的人认为希腊历史完全是伪造的。这个当然还不能说是定论,只是受到了强烈的质疑。那埃及、巴比伦、印度是没有质疑的,历史是真的。但是,它们的历史,第一是中断了,而且中断了不止一次;第二是不可靠的。
它的历史是怎么弄出来的呢?是逆推塑造出来的。比如说我们有过秦始皇,对吧,有秦始皇这事,汉朝人知道,汉朝人认为有秦始皇,唐朝人认为有秦始皇,宋朝、明朝、清朝的人他们都知道有个秦始皇。有秦始皇这事,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书上都记载的清清楚楚,我们也知道有秦始皇,我们还评价过秦始皇,我们跟秦始皇的关系是这样的。而其他的文明是怎么回事呢?假如他们当年有过秦始皇,到汉朝的时候没人知道这个人,宋朝的时候也没人知道,清朝的时候都没有人知道有个秦始皇,到今天突然发现:哎,历史上有个秦始皇。他们的历史是今天才造出来的。我这个比喻不知道大家明白不明白,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印度的历史是经过学术研究之后复原的,而不是传承下来的。
就好像我们怎么知道地球上有过恐龙呀?汉朝人是不知道的。是科技发展之后我们挖出很多化石,根据我们对这些化石的研究,证明若干若干年前地球上有过那么一种动物,我们给它起名叫“恐龙”。这是我们复原的历史。那些N大文明的历史全都是复原的,因为他们没有当年的文献流传下来。
比如说谁看见过亚历士多德写的书?柏拉图写的书?这么著名的东西,你怎么证明它有?他的书,你给我拿过来给我看看是什么样的,写在什么材料上,我们中国人清清楚楚的知道孔夫子是用什么写书的。央视青歌赛的文化题就是我出的,有一道题我出的就是:孔夫子当年写字写在什么东西上?拿什么工具写的?四个选项让歌手猜,猜得不亦乐乎。
我们的文献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知道的阿育王也好,什么什么东西也好,印度三千年以前的历史,印度两千年以前的人、一千年以前的人可能都不知道。这个地方的人一次一次的改朝换代,这个改朝换代不是中国的改朝换代,是连根断的改朝换代。比如我们改朝换代,老张家把老李家赶下去了,不许他当皇上了,然后下面的人当皇上了,可是前面的那一家还在呀,我们是这个性质的改朝换代。
这个情况有点类似于中国汉朝以后的人没有见过甲骨文。所以并不是越古代的人他对古代越了解。比如我说郭沫若是伟大的历史学家,我们知道很多汉奸天天污蔑郭沫若,只要谁跟毛主席关系好一点,他们就要污蔑。我说郭沫若的学问为什么大呢?只是靠天才吗?不!因为郭沫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见到甲骨文了。老祖宗们没见过甲骨文,只能蒙。他能够读懂甲骨文,就好像有了新式武器一样,他的历史研究,就比古人的视野丰富得多,胆气壮得多。甲骨文这些文献加上新的社会学理论,使他成为历史大师。当然我们也不能说我们了解甲骨文了,我们就什么都比古人强,只是我们获得了一件新式武器而已。
而印度这个民族很有意思,如果跟中国比的话,它很古。它虽然有文字,但它不如中国人重视文字。中国人对文字这个东西可以说是奉若神明。过去老百姓家,有一句话叫做“敬惜字纸”,写了字的纸就有神灵,就不能随便扔。我现在给我家老人烧纸,那别人就说:你烧纸得去买那个黄裱纸,我发现你怎么还烧《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呢?怎么还烧有字的纸呢?老人们认为这是不对的,上面有字的纸不能烧。我说你不知道,我老娘生前最爱看《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我就是烧给她老人家看的。老人一直到她最后的岁月都喜欢看《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我这个报纸是单位给我定的,我从来不看,我都是拿回家给老人看,所以在天堂里,我继续给他们送报纸。我是不在乎上面有没有字,其实正因为我把文字这东西看穿了,但是我们整个民族是尊敬文字的。
可是别的民族和我们不一样,当然,他们也没有汉字,他们是另外的一种文字。就印度来说,他们不太重视文字,他们重视什么呢,他们重视声音。我们知道语文语文,“语”就是口头的语言,“文”是写下来的文字。印度非常重视吟诵这件事,所以印度这个民族它的发音非常美,非常妙。你随便听一个印度人说话,很好听。你就听听我们导游太阳说话,他还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他的语言、他的发声,那种优美,天然的带有音乐性。
印度电影里边为什么那么多歌曲?一言不合便唱歌,这是人家电影的一个特点。一个电影里,一般来说有六首歌曲、三段舞蹈、两个三角恋,就说明唱歌在他们这里是一个传统。
印度的吟诵(我们都知道印度两大史诗,就不用说了,《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季羡林老先生翻译过)特别喜欢反复同样的语句。大家在座的如果有读过佛经的,会发现佛经里面有很多重复的内容。比如今天在座的,来的有广东的、云南的、四川的、辽宁的、山东的、山西的等……就完了。我们一般列个五六个,下边就省略号,你就明白我说的意思了。印度不是这样,它省略号前面得列一百个,省略号前面得写一百来个人,恨不得把在座的都写上,一个不落。而且如果给你们加定语,定语也是不变的:在座的有光辉灿烂的伟铭同志、光辉灿烂的桂枝同志、光辉灿烂的艺萍同志,前面定语是不变的。
一开始看特别烦,怎么就不变呢?但就这种坚持不变、反复重复的发言方式,就给了你一种强力的洗脑,你就永远忘不了,它那个东西就刻进你的脑海。反复重复一样的语句。有学者统计过,它的一首史诗二十多万行,里面有五六千行是重复的。所以它虽然没有手抄的文件传下来,它是靠一代一代的吟诵传下来,它为了让这个吟诵少走样,所以就要重复。那么我反复介绍它这个特点是要说什么呢,也就是说不重视文字,重视吟诵这样一种文明,导致它的时间是停滞的,它生活在静止的时间中,它不在乎时间的推进。
中国人为什么要把一个东西写下来,因为中国人明确地感到写下来和听下来是两种东西。说话,当你说第二个字的时候,第一个字已经消失在空气里了,你说第二句的时候,第一句已经没了。所以中国人对生命的这种感悟,觉得我们要克服这种对时间的恐惧,怎么办?写下来。写下来之后,第一句我忘了,我们可以往前翻嘛,重新回到刚才的那个时间里,我重新回去。所以中国人的时间感、历史性特别强,顺序特别强。而印度不是这样的,前面的时间没了不要紧,因为它后面不断的有重复啊。第二十章和第二章可能有一半都是重复的,你怕什么?
不断的回环、往复。印度的声音是这样的,印度的音乐也是这样的,印度的舞蹈也是这样的,不断的回到前面的一个时刻。我说到这里,可能大家脑海里已经蹦出一个词来:轮回。人类的思想它是这样产生的。也就是说,五十岁和二十岁差不多,可是中国人不是啊,中国人五十岁的时候想起自己二十岁来非常难受——我二十岁永远没了,所以老想自己初恋嘛,这是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感受。我记得我当初看一个话剧,演吕后的,刘邦的夫人吕后,吕后都嫁给刘邦很多年了,她要帮刘邦创业,她想自己青春都不在了,那个吕后突然用山东话说了一句:俺都三十八咧。她一想她都三十八啦,三十八岁要帮着老公创业。这样一句调侃的话,可以感到中国人对青春流逝的无限怅惘。
我说这些大家都应该产生很多很多联想,我们中国为什么会这么发展,包括我们中国人潜藏的那种民族性,有关系。我们这么重视今年和去年的差别,我们这么重视今年和十年后的差别。比如此时此刻,我的大学同学,在北大正在进行毕业三十周年的聚会,我刚才来之前还看了一段他们的直播。那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同学聚会呀?到了四五十岁就开始喜欢同学聚会,这里面都包含着中国人的时间感。
当然我这样说,不是说印度就不好,印度就落后,我只是强调两者不同。我们中国人这么重视时间,也是不是有点活得累了,容易伤感。你看印度,它这个时间相对停滞,它觉得老了就老了呗,老了也挺好,甚至他没觉得老,他五十岁时唱的歌跟十八岁时的一样,他老什么,所以他挺乐呵,他过得挺快活。有时候我们外人不能理解他为什么挺快乐,而他真的快乐。
我上一次没有到印度,但我去了尼泊尔,尼泊尔的文化跟它是相通的,我看尼泊尔那些社会底层的中老年妇女,我看她们真的很快乐。那个快乐和中国大妈的快乐是不一样的,中国大妈是衣食无忧了,兜里有好多钱,到处去玩,到处去购物,晚上跳广场舞,那乐的,那是那种生活满足了之后的快乐。而尼泊尔的大妈不是这样的,一看就知道她生活没什么,跟我们比差得太多了,但她脸上是那种非常真诚的快乐——不需要比较的快乐。
就文字来说,由于它重视吟诵,所以印度很早对音韵就研究的非常深入。这一点还幸亏我们两个国家是邻国,本来中国这方面不如印度,但是后来我们向它学习了。大家知道我们为了学佛经,动用了我们国家文化界的主力,一代又一代的人跋山涉水前来取经,那可不像我们坐一个飞机就来了,那古人的取经相当于两万五千里长征那样令人敬佩。我前不久在一次和巴基斯坦学者对话研讨会上,我还专门讲了玄奘取经的事迹,当然我是从另一个角度讲的。
我们今天所讲的佛教很多重要的地点,其实在今天巴基斯坦境内。我们说的印度首先是一个地理名词,这个地理上的印度是一直包括到阿富汗甚至更北边,包括阿富汗、伊朗的一部分,经巴基斯坦、喀什米尔到南亚次大陆,包括今天的印度、孟加拉,还包括缅甸的一个地儿,这是印度在地理上的概念。
我们用了一千年的时间来消化佛教文化,终于把佛教完整地吃进来了,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主要部分。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副产品,这个副产品就是中国人对音韵的研究登峰造极。你看路上,太阳举了一个例子很好玩,他说他学中文很难,他说中文分声调:巴拔把爸,他觉得中文这么难,他很真诚地说中文高级。其实他不知道,这东西是咱们跟印度学的,在印度已经没人知道了,它中断了,它失传了,它其实研究这玩意儿是小菜。
我们在秦汉的时候还不懂这些东西,我们那时候还乱说呢。这东西一直到了魏晋六朝,经过唐朝,也就是李白杜甫那个时候,盛唐的时候有没有把这东西玩熟练,都不见得。反正到了中晚唐,我们把这一套都玩熟练了。每一个字它是什么音什么韵,平仄,平上去入,开口闭口等等等等,研究到无微不至。
所以今天我们不但有伟大的全息汉字,就从发音上来讲,不用讲中国各地方言,就讲一个普通话,普通话能发出的动静是现存世界上所有语言中最多的。虽然我们普通话里面没有这些带嘟噜的音,不会发der~,我们不用那个,因为我们每一个不同的音调都是有效声音:āáǎà,巴拔把爸,都是有效的,都是可区分意义的。所以,说汉语的人能够用最短的时间考虑最多的信息,还能传递最多的信息,这是我们天然的一个优势武器。
我曾经在一次讲座中,讲汉语的优势的时候我举过一个例子,当初抗美援朝的时候,苏联来培训我们空军报雷达的雷达员,因为要准确地根据雷达观测报出飞机所在的位置,结果我们这些都是征来的只会识数的小姑娘,培训不到一个月,这些小姑娘比老师都强了,已经把他们淘汰了。并不是这些小姑娘多么聪明,是因为我们汉语太简练了,我们报一个数字只需要一个音节,一个数字对应一个音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秒钟说完10个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而你想想,大家没学过俄语,你们想想英语就知道有多麻烦:ONE TWO THREE FOUR SIX……就比汉语慢了很多。再用俄语说:ПервыйДваТриЧетыреПятьШестьСемьВосемьДевятьДесят,我的天呐,飞机过去了,啥事都耽误了。
通过这个细节你就知道汉语的伟大,而且我们不光是一个音节对应一个数字,我们要使这个数字听得更清楚,我们还有特殊的叫法,比如说“7”不叫“柒”,叫“拐”;“1”不叫“壹”,叫“幺”;“0”叫“洞”,所以汉字这个美妙。但是说到底,我们还要感谢印度,很多文明是从印度传出去的,包括我们今天叫的阿拉伯数字,其实是叫错了,那是印度发明的数字,被阿拉伯人传播出去,欧洲人无知,把它叫阿拉伯数字。
我们中国下的象棋也是起源于印度。因为印度古代作战用大象,大象是非常重要的兵种,一个国家的武装力量主要体现在有多少头大象,有多少个象兵。所以,大家看印度象棋传到欧洲和传到中国之后发展就不一样。传到中国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增加了一个重要的兵种,叫“炮”,因为中国发明了火药和火炮,最早在象棋里加入了炮是中国,而且这个炮是隔着一个子才能打,国际象棋里就没有这个。国际象棋最没文化的一点是王后可以到处瞎跑,王后战斗力最强。在我们中国人看,这成何体统?这爷们在家干什么?这是开玩笑。(本文由月刊编辑部根据视频整理,未经孔庆东老师本人审阅。)
转自 “马上就吃”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