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贺雪峰:应当改革博士论文评审制度

2020-04-23 16:54:44  来源: 新乡土   作者:贺雪峰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最近几年关于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热点新闻不少,其中最引发社会关注当前也正重点整治的是博士论文质量低劣不合格的问题。另外一个热点是博士生毕业延期,甚至有越来越多博士生在最长学习期限仍然无法完成博士毕业要求,被取消学籍。博士生毕业延期已成为常态。

  以上两个热点都与近年来的博士论文匿名评审有关系。正因为存在博士论文质量低劣的问题,越来越多高校将博士论文纳入到教育部学位中心匿名评审系统,试图通过匿名评审防范博士论文答辩中的人情关系,保证博士论文质量。同时,教育部也经常性组织对博士论文的抽检,对抽检不合格博士论文进行通报,约谈抽检博士论文不合格较多的高校。为防止博士论文抽检不合格,各高校进一步提高对博士论文从开题到预答辩、再到评审和答辩的要求,全国绝大多数高校的绝大多数博士点都已纳入到教育部学位中心博士论文匿名评审系统,且各个高校一般对匿名评审意见采取了比较严厉的对待。匿名评阅意见可以分为五档,即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一般(60-69分)和不合格(60分以下)。比如规定,三名匿名评审意见中,只要有一份中等,就需要修改后送学院决定是否可以参加答辩;只要有一份一般就需要修改三个月后再送审;只要有一份不合格就需要修改半年后再送审。匿名评审意见中若只有一份为一般或者不合格,论文作者可以申诉,另外请两个匿名评审专家评审,若仍然有一份为一般或者不合格,取消博士论文答辩资格。

  毫无疑问,博士论文匿名评审极大地防止了水平低劣博士论文的通过,从防劣方面讲,教育部学位中心匿名评审贡献巨大。各高校为了防止不合格博士论文出现,普遍对教育部学位中心匿名评审意见作出越来越严厉的规定,且越来越多高校开始实行严格的预答辩制度。

  现在的问题是,博士论文一般要研究专业前沿问题,大量博士论文评审任务集中到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位中心送审匿名评审专家,匿名评审专家中的相当部分专家因为时间原因不愿接受评审,且往往越是一线一流专家越是没有时间和越是不愿承担匿名评审工作,倒是已经退出一线研究的匿审专家有较多时间评审博士论文,这些有时间且愿意评审博士论文的二线专家接受越来越多博士论文评审任务,博士论文评审也就主要由二线专家匿名评审了。

  二线专家评审专业前沿问题,就很有可能将前沿问题当作错误,因为不理解,就给评审博士论文较低评分。在各高校为防止出现不合格论文而普遍要求较高评分的情况下,就有越来越多博士论文匿名评审不能通过,也就进一步延长了博士毕业年限。

  更大的问题在于,博士教育目标是培养出专业前沿研究领域的创造性人才,博士论文最重要及最宝贵的品质是创新。原创性研究才是博士培养最为重要的目标。现在的问题是,匿名评审的结果造成原创研究的高不通过率,其中原因一是二线专家对前沿专业问题的不理解;二是原创性研究往往也是探索性研究,探索性研究就可能存在争议,未能取得专业领域的共识,匿评专家在评审时就更可能不通过。

  为了提高博士论文匿审通过机会,无论是导师还是博士生在博士论文选题时,就会倾向选择较少争议的成熟研究,且尽可能将博士论文写得符合主流认识,尽可能避免争议,探索性研究成为禁忌。博士论文原创性越来越差,精致而平庸的博士论文流行起来。

  如果博士论文只是追求匿审通过而非创造性研究,博士教育这个最高学位的训练就变得没有必要。博士教育是最高层次的教育,也是精英教育,博士教育的重点应当是培养创新性研究人才。博士层次的教育当然也要防止不合格次品的通过,关键却是放手培养大批一流的创新型人才。

  当前全国各高校倾向通过教育部学位中心匿评博士论文,并以越来越严厉态度对待匿评意见,致命后果在于扼杀了博士论文的原创性,将本应属于专业前沿领域的探索性研究平庸化了。匿评防止了少数不合格博士论文,却扼杀了前沿的探索性研究。这就走向了博士教育目标的反面。

  实际上,引发灾难性舆情的不合格博士论文几乎都是因为论文抄袭,而通过论文查重很容易发现抄袭。教育部抽检检出的不合格博士论文,绝大多数都是在职博士生的博士论文。这些不合格博士论文水平显著低于一般博士论文,其不合格可谓铁证如山。因此,应对博士论文质量的关键是严格培养制度。只要博士论文是认真撰写的,言之有理,没有抄袭,通过了严格程序的答辩,这样的博士论文就应当是合格的。不过,博士教育最重要的不是要培养出大批合格却平庸的博士,而且要鼓励大批具有原创能力的创新性人才的野蛮成长。大批创新性人才的涌现才是博士教育的目标。

  千万不能为了防止出现极少数的不合格博士论文,而扼杀了博士生教育中的原创性,衡量博士教育成败的不是不抄袭的底线有多高,而是能达到原创性高线的有多少。底线只要遵守基本博士生培养规范(如限制在职博士,论文查重等)就很容易达到。若整个博士教育都围绕防止底线进行,尤其是当前各高校实行越来越严格的博士论文匿名评审制度,就可能限制原创性的研究,降低博士论文原创性。当然也就难以培养出创造性的研究人才了。

  2020年4月21日上午

「 支持红色网站!」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188金宝搏体育官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