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文献片《伟大的抗美援朝》剧照
抗美援朝战争过去60多年了,但人们对它的热情非但没有随着时间的逝去而淡化,反倒有进一步高涨之势。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是现实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迫切需求与必然结果。在一些媒体特别是网络上,对抗美援朝战争见仁见智,甚至百论丛生。人们渴望看到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权威解读,北京电视台运用大量翔实的历史文字档案、图片影视资料、当事人当年的日记和事后的回忆等多种形式,适时推出六集电视文献片《伟大的抗美援朝》,让人感受到当年抉择的艰难与伟大、较量的惨烈与顽强、英雄的无畏与慷慨、复兴的自信与蓬勃、和平的珍贵与雄浑。
抗美援朝战争无疑是正义和必要的。但当时国力军力相差异常悬殊,能不能打赢,这是当时抉择需考虑的重大战略问题,电视文献片表现了这一过程的艰辛。我们的对手太强大,几乎武装到牙齿。1950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2848亿美元,钢产量8772万吨,而中国的钢产量仅有60万吨。况且,我们面对的不只是美国,而是由16国组成的所谓联合国军。美国动用了美国陆军的1/3、空军的1/5和海军的近半数作为主力,并把国民经济转入战时轨道,将大量的军事装备和物资投入战争。装备处于劣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却不断取得胜利,其根本原因就是在第一集《抉择》中毛泽东分析归纳的美国在军事上的“一长三短”:一长,就是钢多,而三个弱点则是战线太长;运输路线太远和战斗力太弱。他强调,中国军队是经受了20多年革命战争锻炼的军队,战斗力极强。最重要的是,我们进行的是正义之战。事实证明,毛泽东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分析与把握是十分精辟和完全正确的,并直接体现、浸润于第二集《较量》、第三集《英雄》、第四集《后盾》之中。《较量》讲的是战场上敌我双方军力的悬殊与我军战略战术上的先进,《英雄》讲的是志愿军这一群体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后盾》则集中表现抗美援朝战争本质上是人民战争这一胜利之本的源泉。如果说,片子前四集直接间接讲的是战争,那么第五、六集则讲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地位与作用,也就是回答了抗美援朝战争值得不值得打这一重大问题。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树立了新中国的形象,打出了中华民族不信邪、不怕鬼的强大威势,锻炼了我军现代化的作战能力,提高了我军的军事指挥水平,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国防建设,进而为我国此后六十余年来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和平良好的周边和国际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是新中国真正站立起来的时候,至今都对保障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而言之,《伟大的抗美援朝》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好教材。现在,文艺界很多人都在关注小人生。电视剧、小品、相声、文学作品等,很多贴近生活的好作品,也赚得不少观众的眼泪和欢笑。但是,反映党、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大题材和坚定正确理想信念的优秀作品却相对较少,其中政治与艺术高度相统一的则更是凤毛麟角。艺术有两条路。小路,娱己娱人;大路,震撼人心。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既需要“小桥流水”,更需要“大江东去”。文艺工作者应该关注一些重大题材和“大写的人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在历史上可以留得下的好作品来。(作者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