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笠事件」后,造京东的谣似乎成了一件正义的事。
商业决策的退让并不解渴,把京东批倒批臭才是终极目标。
至此,「京东」成了符号化的「京东」,变成兜满攻击者关于性别对立、敌对势力、阴谋会道门等等想象的容器。
那么,把京东搞臭,拢共要分几步呢?
先是将创始人夫妇污名化,捕捉牵强附会的蛛丝马迹,以一个胸针起手,将早就破产八百回的「光明会」谣言拿来做回锅肉。
接着声称京东女性员工占比90%,已成极端女权的天下。京东已经不是男人的京东了,而是像科幻电影《沙丘》呈现的那般——「姐妹会」控制了宇宙的一切。
再就是零敲碎打的——金融挤兑、银保监调查组进驻、物流园失火十几亿手机被毁……
从十月中旬始,对京东的无端攻击呈现了全方位、全包围的态势。
正如我文章一开头所言,他们认为自己在打一场正义的战争,手段卑鄙点,只要结果是正义的,那便无可厚非。
所以,已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的29岁男性王某编造京东白条谣言时,一定认为自己是在这场战役中立了大功,虎扑的兄弟们会记住我。
然而,残酷的是,兄弟们一言不发,甚至还发出了轻蔑的笑声,继而扑向下一场他们认为值得的战役中。
从学术层面讲,谣言多来自常识尚未照拂的地方。善良的人们会认为——只要保持公开、透明、对话,谣言便会自动消失。
可若「谣言」是刻意的呢?造谣的人知道自己在造谣,他甚至比被造谣的人还知道这里头有多委屈。
那个阶段,从反对杨笠的诉求上升到反对京东,造谣成了一本万利的事情。
首先,就是流量。褒贬杨笠都能获得流量,这是立场天然分野导致的,可要是再加点阴谋论,掺和进境外势力遥控的信息,将简单的商业行为复杂化,点破其中玄妙,那简直在当下的传播环境中是无往不利的。
这种流量快速获取带来的「快感」要抵过一个不争的事实——京东解决了60多万人的就业、禁足期保供自杀式物流等等。这种实实在在提升生活质量、改变生活境遇的存在,在造谣者心中变得一文不值了——将京东竖成靶子,戳成筛子,比一个标杆型企业、几十万人的生计还要重要。
其次,就是安全。你敢说我编的?你是想毁了我们男的吧?你是被资本洗了脑吧?立场比事实重要,态度比真假重要。在那一场风波中,似乎大多数人检阅彼此是依据于此。
最后,就是逻辑上的统一了。反对杨笠与反对谣言成了一件互斥的事情,你反对杨笠,你就得信我造的谣,不然就非我族类。我们必须要给京东一点教训,一个小小的仓库存放了十几亿手机还被烧了,这多快人心啊,你只要敢编,就有人敢信,因为——正中下怀。
拼多多仓库有十几亿手机被烧了,这事不太可能。可京东仓库有十几亿手机被烧了,这可太活该了呀。
所以,归根结底啊,一个令人痛心且感到担忧的事实出现了——在情绪与立场先行的环境中,求真务实的传播理念要让位于给「仇恨者」提供无尽的养料。
我把他们称为「仇恨共同体」,他们阶段性的情绪价值需要得以满足,基于需求在,那么言论市场就会兜售「谣言」满足这种需求。
这是一个扭曲的闭环。也是给所有商业公司提出了重要的命题——
如何应对「仇恨共同体」散布用正义包装的「谣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