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吃牛蛙、大扫除、认领撂荒田……近段时间,多地市委书记、市长走进市民中间体验生活,引发广泛关注。
说起来,无论美食娱乐,还是劳动体验,都是平凡生活的样态。领导干部参与其间,给人“新鲜感”的同时,也油然而生某种“贴近感”。毕竟这些看起来稍显“琐碎”的事情,就是大众所熟悉的日常,就是构成市民幸福生活的“微量元素”。领导干部的加入,也是与群众打成一片的生动写照。对干部队伍建设而言,也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在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官员带头”是较为常见的治理智慧。通过这种方式,让某种价值取向、某项政策措施推广开来,往往事半功倍。背后契合的逻辑其实是,群众期望领导干部能够敏锐关注到社会生活的喜怒哀乐,倾听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而他们身体力行,无疑是最直接的互动方式。
比如大扫除,都知道应该做,为什么有些地方群众参与度不高,是时间安排不合理,还是人员组织较混乱,或者仅仅是工具不称手?哪怕是最简单的措施推广,也许都有这样那样的梗阻。只有“零距离”,才能捕捉到群众的真实态度,从而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优化措施。
让群众说声满意点个赞,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关键就在“与群众的距离”。前段时间,一位“割麦书记”火上热搜,因为那些“弯腰躬身”“膝盖压麦”动作之娴熟,让人们相信,他来自群众中间,也愿意回到群众身边。
然而也有不少人,曾经也来自群众,但在信息时代的大潮前,一味依赖办公自动化,误以为“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久而久之失去了对群众火热生活的感知。更有甚者,本身对群众工作方法颇为轻视,陷于文山会海、填表打卡,根本无暇关注一线状况。当然,也不乏一些人注意“贴近”群众,但要么满身官气、满口官腔,要么行色匆匆、走马观花,身近心远,只是作秀,自然招致反感。
毛泽东同志曾多次讲述一段故事:红军刚到陕北时,人民对我们是“敬鬼神而远之”、纷纷“躲避”。直到经过整风以后,杨家岭组织的秧歌队与安塞劳动英雄的秧歌扭到了一起,他才由衷感叹“从此天下太平矣!”刘少奇同志也曾作出过示范,彼时他要回到30多年没回过的家乡调研,为了与老乡迅速打成一片,他睡门板、铺禾草,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出现,最终了解到大量基层情况,为此后调整农村政策奠定了基础。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如今,我们的生活条件极大改善,但生活方式越是多元多样,越需要党员干部与群众生活同频共振。时刻保持对群众痛点的感知,才能始终把握破解难题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