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诚,原《人民日报》评论员,近年来因其“亲日”思想倾向饱受争议。日前,马立诚以人民日报“特约作者”身份,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的一篇文章中披露:曾几何时,薄熙来风头无两,大批左派团体和低收入民众颂扬“日出重庆”,热得烫手。薄熙来垮台之后,我到重庆演讲,发现这里不少底层民众仍然挺薄。我和朋友在出租车里批评薄熙来的施政,竟遭司机停车拒载。
文中说:
在中国,“左”仍然有广泛的根深蒂固的社会基础和不容忽视的力量。“左”和民粹结合起来,在某些时刻同样能够呼风唤雨。这两年,一些左派网站的舆论和一些地方的弱势群体提出的“文革比改革好”,不是风头很劲吗?就在《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播出的这些天,一些网站的评论出现了“我们想念毛主席”的口号,这意味着什么呢?薄熙来无疑是利益集团的头面人物之一,他打的什么旗帜?“左”的旗帜。他在重庆唱红打黑破坏法治,不就是搞“左”的一套吗?曾几何时,薄熙来风头无两,大批左派团体和低收入民众颂扬“日出重庆”,热得烫手。薄熙来垮台之后,我到重庆演讲,发现这里不少底层民众仍然挺薄。我和朋友在出租车里批评薄熙来的施政,竟遭司机停车拒载。
附:马立诚原文:
防止“左”和既得利益集团阻碍改革——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有感_观点频道_财新网http://opinion.caixin.com/2014-08-22/100720023.html
一
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到来之际,央视一套节目8月8日起播出48集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引起海内外轰动。
有人说,这部重大题材电视剧截取的历史片段离现在如此之近,开创了先河。对这段历史,大家太熟悉了。有些观众说,看的时候自然而然想起自己和亲朋的遭遇,不由得流下眼泪。从已经播出的二十几集来看,电视剧没有回避这段历史时期的重大较量,并且以平视角度采用一些生活细节展现邓小平的形象,是一个突破。
纪念是为了出发。《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不仅仅是致敬之作。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引起巨大关注,是由于当下中国改革又处于攻坚啃硬的关键时刻。在这个背景下,看看邓小平当年怎样解决堆积如山的问题,学习邓小平的胆识、魄力和勇毅,具有重大借鉴作用。8月18日,习近平在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呼吁“真刀实枪”推进改革。他要求严格规范国企高管的薪酬待遇和业务支出,根除国企负责人的职务消费。会议还提出了改革国家考试招生制度的任务。习近平的新举措,是改革与反腐相结合的一把利剑,受到各界好评。20日,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进一步讲话说,要义无反顾地推进改革开放。
二
由于种种原因,这部电视剧只写到1984年。中国学界一般认为,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他的思想集大成之作。如果说上个世纪80年代的改革是在多个领域摸着石头过河进行探索,那么南方谈话则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从而实现了比上个世纪80年代更深更广的体制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的邓小平时代,是从南方谈话开始的,我们至今仍然生活在南方谈话的延长线上。因此,纪念和学习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有助于我们把握邓小平思想的精髓。
“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是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重要论断。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尖锐批评了1989年下半年到1991年左倾思潮泛滥给改革开放造成的危害。他说:“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这些就是‘左’。”“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邓小平的重要论断不仅仅是针对当时的问题。南方谈话的有关论述,是从战略高度,对中国共产党成立70多年来的经验教训作了一个沉痛的总结,这对于我们今后的实践,仍然具有指导意义。正如邓小平说:“‘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好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
三
邓小平的论断告诉我们,“左”虽然以革命的面目出现,但实际上是阻碍改革的力量,是把中国拉向后退的力量。
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在分析当前形势的时候说,有人想往前走,有人想往后退,既得利益集团要维持现状。他所说的有人想往后退,就是指“左”。
近年来,既得利益集团在改革中的负面作用日益凸显广受诟病。既得利益集团手里逐渐掌握了世界上最厉害的两个东西——权力和资本,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改革的命运。看看周永康和徐才厚两个派系的能量,就能对他们的实力略知一二。既得利益集团为何要维持现状?因为往前走实现民主法治,会妨碍他们营私舞弊;向后退到计划经济,又没那么多的钱可捞了,维持现状最符合他们的利益。
现在流行的说法是,改革遇到利益固化的问题比较大。改革初期和中期主要是思想观念的阻力,要突破左的禁锢,而今天,“左”和“右”正在边缘化,更多的是利益调整问题,即突破利益固化。
这话有道理,但不能低估“左”的势力。在中国,“左”仍然有广泛的根深蒂固的社会基础和不容忽视的力量。“左”和民粹结合起来,在某些时刻同样能够呼风唤雨。这两年,一些左派网站的舆论和一些地方的弱势群体提出的“文革比改革好”,不是风头很劲吗?就在《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播出的这些天,一些网站的评论出现了“我们想念毛主席”的口号,这意味着什么呢?薄熙来无疑是利益集团的头面人物之一,他打的什么旗帜?“左”的旗帜。他在重庆唱红打黑破坏法治,不就是搞“左”的一套吗?曾几何时,薄熙来风头无两,大批左派团体和低收入民众颂扬“日出重庆”,热得烫手。薄熙来垮台之后,我到重庆演讲,发现这里不少底层民众仍然挺薄。我和朋友在出租车里批评薄熙来的施政,竟遭司机停车拒载。
据国资委官员讲,2004年郎咸平从“左”的方面质疑改革,刮起“郎旋风”,呼吁停止国企改革,引爆内地民众仇视国企改革,得到喝彩。北京、南京、上海等地先后召开大型会议呼应“郎旋风”,发言者大声疾呼:“从1998年开始的国企改革,实际上是把职工50年来用心血和汗水积累起来的国有资产转移到少数权势者和居心叵测的私营企业家手中。”实际情况究竟如何?据国资委官员介绍说,国企改革是有一些问题,但方向是正确的。1997年,国企亏损面接近50%,许多企业贱卖也卖不出去。有些国企在账面上有几个亿资产,几千万就卖掉了,如果不调查,就会认为这是流失。其实那几个亿都是十几年收不回来的账款或是压在仓库销售不出去的存货,是不良资产,国企无法处理这些烂账,所以改制时国企缩水是正常的。改制时要安置职工,要剥离企业办社会实行社保并轨,这都是巨额成本,大量国企资产在这个过程中冲抵掉了,这不能叫资产流失。但是,由于“郎旋风”得到“左”派支持势头猛烈,国企改革被迫停滞。之后不久,国资委负责人提出在能源、军工、交通、航空等七个领域禁止民企进入,等于是向“左”的东西屈服。这一停滞就停滞了10年,直到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才重新启动国企改革。
正如邓小平所说:“‘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这就导致“左”的东西在某些人眼中就是“政治正确”,这也促使既得利益集团打起主意,借助“左”的意识形态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人们不是见到“左”就退避三舍吗?那好,我就打起“左”的旗帜吓唬你。一切营私舞弊、内部掏空、买官跑官,都在“左”的口号和旗帜掩护下顺畅进行。
眼下,混合所有制改革刚刚拉开序幕,有些国企的研究部门、网站、报纸杂志,就在某些既得利益集团授意下开始炒作“反对新的私有化”,企图抵制改革了。有人说:“那种认为非公经济比国有经济效率高,所以只能以私混公,甚至以私控公的说辞,是站不住脚的。民企也有不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问题,为何不能以公来混合改造私呢?”有人说:“任何人都没有权力以改革之名将国企变为某一部分人的私有财产,要保证国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有人说:“现在有的地方提出竞争类国企通过引入增量或转让持股的方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这实际上就是转弯抹角卖国企。一讲改革就是卖,不卖不算改革,这是为了搞掉国企。”还有人主张“在国企改制中必须坚持国资控股,不控股就是私有化,就是为资本家利益服务。民企在逃税漏税、经营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比国企更严重,难道我们的国企要落到这些人手中吗?”
这些人为什么打起“反对私有化”的旗帜?不就是因为这些口号“带有革命的色彩”,能够唬人吗?其实,就大面儿而言,国企效率普遍低于民企,是被世界各国生产实践早已证明了的,不独中国为然。很多国企再不改革就要烂掉了、乃至被“釜底抽薪”,挂着“国企”的牌子却被内部人抽走巨大利润。中石油窝案的教训,还不够沉痛吗?周永康案件揭示出的国企被充当私家金库,还不够令人警醒吗?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的,不是右,而是左。”事实告诉我们,既得利益集团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打出“左”的旗帜,把左倾意识形态当作护身符,阻挡改革。既得利益集团和“左”互相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千丝万缕,剪不断,理还乱。所以说,在当前深入推进改革的情况下,必须继续清除“左”的思想,解决既得利益集团以“大帽子吓唬人”,从而阻碍改革的问题。■
作者为政论家,原《人民日报》评论员
相关链接:
相关专题:薄熙来案济南公审
全球瞩目的薄熙来案,公开审理并进行了微博直播,引发各界评议。2013年9月22日,薄熙来涉嫌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随后,薄熙来不服一审判决上诉,山东高院受理。二审维持原判。
欢迎访问并关注188金宝搏体育官网微博,方便您用手机及时获取最新精彩文章:
188金宝搏体育官网腾讯微博:http://t.qq.com/szhgh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