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李克强为何邀请这些专家企业家来中南海?

2015-01-29 09:03:58 来源: 人民网作者:杨芳 徐伟峰

  1月26日下午,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中新社 刘震 摄

  人民网北京1月28日电(杨芳 徐伟峰)1月26日下午,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

  “在座的各位都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或者是很有成就的企业家,对国内经济和国际大势走势都有独到见解。”李克强开门见山地说,“所以请各位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提出宝贵意见。”

  他们其中既有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远征等学者,也包括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等专家,还有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军、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志平等企业家。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告诉人民网记者,听取专家、企业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是国务院惯例。今年又恰逢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期,“十二五”规划即将收官以及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座谈会,体现了政府跟社会、专业人士、业界很好的合作与协商。

  “这次座谈会开得很好,既是一个惯例,又注入新内容,给人感觉是具有非常闪耀的一面。”许耀桐表示。

邀请吴敬琏、迟福林和姚景源等改革学者,寓意深化改革是重头戏

  座谈会上,李克强用“先生”这一尊称邀请吴敬琏首先发言。这位年过八旬的经济学家发言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他坦言,在经济形势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全面深化改革意义尤为重大。这其中既包括建立创新、创业的环境,也包括增加效率和提高质量。

  迟福林和姚景源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们认为当前经济增长放缓,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应把更多精力放在改革上,用结构性改革破解结构性矛盾。

  迟福林提出的“权力结构”概念更是引起总理的兴趣。李克强当场“布置作业”:希望他所在的改革发展研究院深入研究从中央政府到基层政府的权力结构。

  “政府要做自己该做的事,”李克强说,“如果连权力结构都没弄清楚,就给市场‘发号施令’,代企业规划,这是政府‘不该做的工作’,很多甚至可能根本就是讲空话!”

  在不少专家学者看来,邀请素有“吴市场”之称的吴敬琏,这一行为本身就意味深长。多年来,这位学界泰斗立场鲜明地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主张。

  许耀桐指出,此次进入中南海的专家非常出类拔萃,对于中国未来的转型和发展都有相对成熟的看法。总理邀请他们表明了注重听取理论界、学术界、民间智库的意见。“改革转型需要避免颠覆性的错误,这更需要专家学者来提供智力支持。”他说。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也指出,当前改革进入到深水区、攻坚期,要啃硬骨头。在这个时候邀请研究改革转型方面的专家,谈一谈如何持续深化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许耀桐则注意到了座谈会上李克强和改革专家的交流互动。李克强在听完发言后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必须用好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打造“双引擎”。

邀请吴晓灵、左小蕾和曹远征等金融专家,寓意加快推进金融改革

  1月26日下午的座谈会,3位来自金融领域的专家也被邀请来到中南海。紧接着吴敬琏发言的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对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有着深入的研究与思考,从她曾经担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管局局长的履历就可见一斑。座谈会上,她向李克强建议完善金融监管。“对于金融市场,我们应提‘完善’监管,而不是‘加强’。”吴晓灵说,“政府监管有需要加强的部分,也有需要放松的部分,我们过去管了很多不该管的事情。我们资金贵的一大原因就是‘管’得太多了!”

  李克强点头称赞吴晓灵的发言“很有启发”:“我们总习惯于说,一方面放宽市场准入,一方面加强监管,但事实上,我们很多监管是不需要、也不应该的。这方面的监管如果加强,恰恰会成为放宽市场准入的阻碍。”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远征也认为,要实施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加快推进金融改革,稳定市场预期。

  “金融体系是我们的灵魂。”汪玉凯指出。他分析说,近年来金融改革相对滞后,导致一些问题的发生。他极为赞同座谈会上金融界专家的看法,只有促进市场化,才能打破目前金融垄断的格局,才能进一步推进经济发展。

  许耀桐则用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来比喻“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领域改革”。他认为,总理邀请金融方面专家的举动意味着金融领域的改革很可能作为未来改革的重点来推进。

  座谈会上,李克强在谈到金融改革时指出,当前多重矛盾叠加,宏观调控难度加大,必须继续创新调控思路和方式,宏观政策既要坚持基本取向,又要动静相宜、主动作为,围绕区间调控实施更加及时精准、有力有效的定向调控。

  他进一步解释说,之所以要稳定宏观调控政策,尤其是保持经济增长速度运行在合理区间,很重要的原因是保障就业。李克强骄傲地提到了一个数字,那就是2014年国内城镇新增就业1300多万人,与此同时登记失业率、调查失业率都呈下降趋势。

  李克强语重心长地表示:“我们一方面要把精力放在提高质量、效率方面,一方面又要保持经济增长速度运行在合理区间,死死盯住就业率。”

邀请李彦宏、杨元庆、于军和宋志平等企业家,寓意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

  在不久前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李克强提出的“双引擎”说法引起了世界瞩目,一是打造新引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二是要改造传统引擎,重点是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补齐“短板”。

  汪玉凯指出,这也就不难理解座谈会特别邀请了来自互联网、电子信息、创业投资、建筑材料等行业的企业负责人。

  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的董事长,李彦宏对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感触颇多。2000年,他从美国硅谷回来,在中关村创办了百度。他告诉人民网记者,李克强曾在2010年到百度参观,当时公司收入只有40亿元,如今已经增长至400亿元。

  座谈会上,他表示互联网对增加就业、促进效率有很大帮助。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军也持有同样观点。他建议进一步完善创业金融体系,从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如何培育本土企业走向世界,如何用互联网思维为产业发展加上翅膀,对未来促进健康发展,保持发展的持久动力,都至关重要。”汪玉凯认为。

  如果说百度等互联网公司所代表的的是“新引擎”,那么宋志平所在的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就是“传统引擎”的典型。

  1月26日的座谈会上,这位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表示,经济下行时建材市场首当其冲受到压力。“以前总觉得,政府总会再来个几万亿‘救’我们的。但过去一年我们丢掉了这个‘幻想’,转而意识到,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很长的‘平台期’”宋志平说。

  他表示,如今公司正在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将在哈萨克斯坦等地建立玻璃厂、水泥厂等,将中国富余的优势产能转移出去。

  李克强对此深表赞同:“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发展?不光靠改革还靠开放,开放倒逼改革,让产品大量出口到国际市场上竞争,从产品质量到运营理念都发生了改变。”

  事实上,中国企业不仅可以走出去,还可以走进来。1月26日下午恰逢摩托罗拉重返中国新闻发布会召开。去年,联想从谷歌手中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告诉了总理这一消息。

  “我给你举个杯!”李克强听到此,举起手中的白色瓷杯向杨元庆祝贺。

  这一举动也可视为对中国经济打造的“双引擎”助力“双中高”的举杯。汪玉凯表示,改革和转型、金融改革、企业改革将成为未来改革和发展的重头戏,这次座谈会充分体现了总理对这些关键领域的高度重视。

  “改革需要发力,但发力准不准,侧重点如何选择和拿捏,这都需要专家来出谋划策。”他总结道。

相关文章
Baidu
map